?

青島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思考

2022-12-30 01:37邵曉燕喬元波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黃河流域青島高質量

邵曉燕,張 玲,喬元波

(1.中共青島市即墨區委黨校 鄉村振興教研處;2.山東大學 縣域發展研究院,山東 青島 266200)

《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緊扣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兩個關鍵,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打造黃河流域改革開放先行區,則要放大青島黃河流域港口門戶優勢,推進與沿黃省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力打造東聯日韓、西接亞歐的國際物流大通道?!肚鄭u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引領膠東經濟圈努力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推動山東半島城市群更好發揮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龍頭作用”?;诖?,研究青島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及其發揮作用的具體路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產業集聚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存在區域差異

黃河流域產業集聚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在上、中、下游地區和不同規模等級城市之間不盡相同。[1]根據各地政府工作報告相關數據,2020年,黃河流域地區生產總值為25.4萬億元,占全國的25.08%,低于長江流域的38.92%。省級層面,山東、河南和四川進入全國前十(不包括直轄市數據)。市級層面,沒有城市進入全國前十。省市兩級層面都與長江流域差距較大。黃河流域產業結構以第二產業為主,能礦資源采掘特色突出,初級加工業占比較高,城市群高質量發展存在較大區域差異。[2]

(二)水資源保護力度需要持續加大

水資源問題一直是黃河治理的難點。黃河水資源總量不到長江的7%,人均占有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7%,黃河流域以占全國2%的水資源量承載了全國12%的人口,人均占有量偏低。受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影響,中上游地區農業用水效率不高,水資源利用相對粗放。一些地區電力、化工、鋼鐵、建材、有色冶金等重化工業集聚,水環境改善態勢并不穩固。水土流失、水源涵養功能弱化和濕地萎縮等流域生態環境脆弱問題也廣受關注。水資源問題已經成為黃河流域協調生態、經濟與社會發展關系的軟肋,必須進行系統治理。[3]

(三)對外開放需要進一步擴大

黃河流域在構建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4]2020年,黃河流域貨物進出口總額為4.36萬億元,占全國進出口總額32.16萬億元的13.56%。[5]貨物進出口總額前三位是山東、四川和河南。山東貨物進出口總額為2.20萬億元,占黃河流域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其他省份貨物進出口總額較少,說明黃河流域內部對外開放程度存在顯著差異。

(四)城市間經濟聯系度不高

一方面,以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為主的城市群具有較強的帶動能力,但黃河流域城市群與它們的聯系都不夠緊密。另一方面,黃河流域內各省市的聯系也不緊密。受經濟實力的限制,大城市難以有效帶動周邊區域發展。省會城市中只有鄭州、濟南等在全國排名較高,其他排名都相對靠后。

二、青島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優勢

(一)綜合實力有利于推動黃河流域協同發展

青島在經濟、科技等方面具有自己的優勢,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達。2020年,青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4396家。2021年,高新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1%,在黃河流域中排名靠前。近年來,青島積極對接國家戰略,不斷豐富區域協同發展新內涵,提出提升青島城市能級、深化開放協作、科技創新協同、文化旅游對接、水資源高效利用、生態共保共治、民生福祉增進等舉措,高標準打造膠東經濟圈,有能力做好黃河流域開放門戶。

(二)區位優勢有利于健全黃河流域物流服務體系

當前,我國正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新發展格局中,青島具有先天的區位優勢。從國內循環來看,青島處在中國經濟南北東西大循環的“雙節點”上,是首批23個國家物流樞紐之一,在促進各類市場資源要素加速流動、循環、聯通方面能夠發揮獨特作用。青島已經逐步完善陸域交通,提升膠東經濟圈與沿黃區域互聯互通水平,新增或加密與沿黃流域重點城市的航線航班,規劃布局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國際航班,能為沿黃“一帶一路”建設提速擴容;同時依托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拓展“空空+空地”貨物集疏模式,發展國際中轉、配送、采購、物流,提升整體開放政策輻射帶動能力。從國際循環來看,青島是黃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歐亞大陸橋東部橋頭堡,具有面向日韓、輻射東南亞、貫通中亞歐、連接海內外的戰略位置優勢,能夠滿足黃河流域對外開放的需求,可以構建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和絲綢之路國際物流樞紐。

(三)平臺優勢有助于促進黃河流域對外開放

依托對外開放平臺有利于沿黃城市更好地開展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產能合作和文旅交流。2020年,山東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有力推動了膠東五市(青島、煙臺、濰坊、威海、日照)的一體化發展。青島是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的交匯城市,亟需充分發揮好自身的平臺優勢。目前,青島已經攜手沿黃九省(區)省會(首府)城市和膠東經濟圈其他四市共同簽署了東西互濟陸海聯動合作倡議,這有利于共建海港和內陸港聯動合作體系,推進重大開放平臺共建共享,推動沿黃九省(區)城市共享開放發展紅利。同時,青島牽頭建立了“9+5”城市黨政主要負責人聯席會議制度,相關城市定期舉行聯席會議,研究決定開放發展合作重大事宜,審議重大合作項目目錄,務實推進開放發展合作,加強區域一體化的協同機制。

(四)工業互聯網優勢有利于促進青島與沿黃省市的產業融合

生態優化下的產業升級是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一道“必答題”。黃河流域是中國工業基礎較發達的區域之一,機械、化工、冶金、紡織、能源等產業具備相當大的優勢。在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下,這些傳統產業領域面臨著轉型升級的挑戰。青島通過搶抓新一輪信息革命帶來的新機遇,打造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與行業細分領域平臺,推動快速形成覆蓋工業互聯網產業鏈上、中、下游的競爭優勢,涌現出了一批以海爾為代表的工業互聯網探索的優秀成果,賦能膠東、山東乃至黃河流域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智能化數字化發展。青島與沿黃省市的產業協同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與呼和浩特、成都、蘭州分別簽署了《協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協議》,依托青島工業互聯網學院和行業龍頭企業開展人才培訓,全面開放產業應用場景,不斷釋放工業互聯網的價值。

三、青島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一)以港口建設和海陸鐵聯運為引擎,打造黃河流域對外開放高地

青島具有沿海開放城市的資源優勢,是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正全力打造山東省、黃河流域乃至整個北方地區的“國際客廳”,在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中的引領作用進一步凸顯。港口是直接體現城市聚集能力與輻射帶動能力的基礎平臺。青島可以著力拓展貨運服務,降低物流成本,暢通港口間物流、資金流,增強沿黃流域城市承接產業轉移能力,推動航運物流網與陸域物流網的有效銜接;同時,加強智慧港口建設,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以港口信息數據為驅動力,全面促進青島及沿黃區域港口服務,能夠更綠色高效地提高青島港口輻射作用。建立有效的區域協同發展新機制,共享開放平臺政策紅利,要以政策創新推進區域協同發展,破解對內對外開放平臺合作瓶頸,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互認互動、產業互惠互利等方面落實細化政策,明確各區市功能定位、發展方向、工作重點,加快黃河流域城市群與膠東城市圈的協同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公鐵聯運、海陸聯運,提高高鐵通達性和物流、資金流集聚度,增加國際航班數量,推動黃河流域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上合組織成員國的聯通。

(二)加快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工業互聯網優勢

強化創新驅動,以工業互聯網優勢為加速器,加快推動黃河流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數字賦能傳統產業”,開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行動。編制產業集群地圖,加快創新性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支持與黃河流域骨干企業與高水平科研院所聯合推出標志性重大技術創新成果。構建以平臺型企業為主導的產業生態圈,引進具有核心技術的高層次人才組織科研團隊進行技術攻關。進一步推動黃河流域政府、企業、人才多方參與、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合作平臺建設,建設標準統一、信息共享的電子政務系統,提高協同決策與治理能力,升級信息高速公路。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主導產業引領、專業化分工協作、支撐保障有力的協作園區。園區是產業發展的載體,是企業在空間內形成集聚的依托。在綠色農業、光伏、生物質、風能等清潔能源產業領域,青島可以充分發揮“市場平臺、資本紐帶、政策引導”作用,把更多的企業、技術、市場、資源、人才等關聯起來,加強沿黃城市之間的分工協作,實現更高水平的協同聯動,完善產業功能布局,加強海洋科教與現代海洋科技產業集聚。推動產業園區建設,實現錯位協同發展,減少重復建設和重復引資現象的出現。發揮金融優勢,建立市場化、多元化投融資機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需要實施一系列重大生態修復工程、重大環境綜合治理工程、重大水利建設工程、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青島可以發揮自身金融優勢,設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建立市場化、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引導政策性、開發性、商業性等多種金融機構,采取發行企業債券、專項建設資金、融資租賃等多種融資模式,為實施重大工程、補齊民生短板、培育壯大新動能提供可靠的資金保障。

(三)聚焦碳達峰和碳中和,加強綠色農業和節水科技合作

發揮青島產業優勢和市場優勢,著力優化產業布局,加快創新驅動,推進協同發展。利用科技研發創新的溢出效應,促進相關科研成果在黃河流域落地。加強科研機構平臺建設,建立產學研創新聯盟,提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效率。黃河研究涉及眾多學科,需要多學科交叉融合,開展綜合研究。[6]青島有能力組建跨行業多單位科技聯盟,攻克難點問題,依托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推動以節水產業、綠色產業、環保裝備制造和藍色產業為主的科技研發。發展綠色農業,構建高效生態產業體系。加強標準化建設,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試點。加快智能商貿物流標準化,建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特色農產品品牌標準化體系,打造一批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推進綠色化發展,推進農業固碳。重點推動測土配方施肥全面應用,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等綠色生產技術,推廣循環農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固碳生態循環農業。提升智慧化水平,重點發展數字農業,推進智能碳交易市場建設。加快建立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一批智慧農業應用基地,打造國家級智慧農業發展示范區。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引領實現黃河流域節水科技發展。推進深度節水控水行動,實施農業節水工程建設。統籌地表地下水聯合調蓄,深化海綿城市建設,提升雨洪資源化利用水平。積極探索水權交易制度,完善取水許可審批,加強計劃用水管理,提高水資源管理效能。發揮青島科教優勢,著重發展海水淡化、節水科技等。改革農業節水體制機制,創新和推廣節水灌溉技術,開發農業節水潛力。

(四)升級文化交流平臺,促進海洋文化和黃河文化交流

聚焦融合創新發展,著力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7]立足黃河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深入挖掘闡發其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豐富文化旅游產品供給。依托于眾多高校集聚,青島科研文教成績斐然。青島可以挖掘自己的經驗資源,通過交流合作和互幫共享,為黃河流域其他城市的開放創新提供有力支持,同時打造青島新的城市名片。推動黃河文明體系構建工作,推進黃河文化品牌建設,加強海洋文化與黃河文化的交流對話,推動黃河觀光旅游向“山+海+河”綜合深度體驗旅游轉變。同時,在黃河文化旅游長廊的打造中提煉青島特色,將黃河文化作為青島新的旅游經濟增長點,促進海洋文化與黃河文化的協同發展。推動建立黃河文化旅游聯盟,培育優秀文旅市場主體,結合青島山海文化旅游,形成深度體驗。對標黃河流域重點旅游城市,規劃建設一批重大項目,延伸打造節點城市。做強做優文化旅游節慶品牌活動,與沿黃省市聯動發展,資源上互促共享,宣傳上突出特色,配套舉辦文旅融合發展高峰論壇,塑造好黃河文化的“根”和“魂”,將保護、傳承和弘揚黃河文化貫穿于各項展覽和文藝演出的全過程。

猜你喜歡
黃河流域青島高質量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高質量項目 高質量發展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展現陜西擔當
黃河流域燦爛的齊家文化——陶器
“三部曲”促數學復習課高質量互動
增強大局意識 提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發展水平
上合,從青島再啟航
青島如何引進人才
三十六計之順手牽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