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興號”CR200J型動力集中電動車組拖車隔熱設計及車窗優化

2023-01-04 03:31高健飛賁曉東姜艷林岳文志
鐵道車輛 2022年6期
關鍵詞:隔熱性拖車冷凝水

徐 濤,高健飛,賁曉東,姜艷林,岳文志

(1.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 總體研發部,江蘇 南京 210031;2.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 設備研發部,江蘇 南京 210031)

“復興號”CR200J型動力集中電動車組拖車(以下簡稱CR200J型拖車)作為25T型客車的改進產品,研發之初就提出了提升旅客乘坐舒適性的需求。車體傳熱性能影響空調負荷及客室內熱環境,是確保旅客舒適度的一項重要指標[1]。為改善旅客乘坐舒適性,降低空調能耗,按照技術條件要求對CR200J型拖車整車進行了隔熱設計;提升了塞拉門和給排水系統的密封性能,減少了空氣的對流;按照Q/CR 205—2014《鐵路空調客車熱工計算方案》要求對車體傳熱系數進行了計算和試驗驗證,結果顯示,CR200J型拖車車體傳熱系數滿足技術條件小于等于1.11 W/(m2·K)的要求。本文針對在高寒地區運用時車窗發生凝露并產生冷凝水的情況對CR200J型拖車運用環境進行了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對其車窗結構進行了優化,優化后的車窗再次運用于高寒地區進行試驗驗證,沒有出現凝露情況,表明該優化方案有效解決了車窗凝露問題。

1 隔熱設計

靜止狀態下車體傳熱系數K是反映整車隔熱性能的參數,通過車體的隔熱設計,可以減小車體傳熱系數,提升整車隔熱性能,降低空調能耗,實現節能減排[2]。

1.1 技術條件要求

不同于25T型客車,CR200J型拖車技術條件中對K值進行了統一要求,除軟臥車外,整車K值由1.16 W/(m2·K)減小到1.11 W/(m2·K),如表1所示。

表1 25T型客車及CR200J型拖車K值要求

1.2 隔熱設計

CR200J型拖車隔熱設計主要內容有:使用隔熱材料隔斷熱橋和減少熱傳遞;提高整車密封性能以減少空氣的對流。

1.2.1安裝隔熱材料

CR200J型拖車隔熱材料采用改性玻璃棉,符合Q/CR 794—2020《鐵路客車及動車組室內材料 保溫材料》的要求[3],其性能指標如表2所示。

表2 改性玻璃棉性能指標參數

在CR200J型拖車底架、車頂、側墻和端墻鋪設改性玻璃棉,車體隔熱斷面如表3和圖1所示。

表3 車體隔熱斷面

圖1 車體隔熱斷面結構

1.2.2提升整車密封性能

CR200J型拖車在25T型客車基礎上提高了塞拉門和給排水系統的密封性能,減少空氣的對流。塞拉門組裝采用整體密封門框、多級鎖閉壓緊和多道密封膠條密封,提升了車門密封性能,如圖2所示。

1.前擋密封膠條;2.上擋密封膠條;3.下擋密封膠條;4.后擋密封膠條。圖2 塞拉門密封膠條

采用密封式電熱排水導筒,下部排水口安裝橡膠密封裝置,灰水在重力作用下使橡膠密封裝置變形從而排至車外,灰水排空后橡膠密封裝置自動恢復至密封狀態。圖3為密封式電熱排水導筒及自密封結構。

圖3 密封式電熱排水導筒及自密封結構

2 拖車車體傳熱系數K計算

鐵道機車車輛實際運行中,外界條件隨地理位置、季節、晝夜等不斷變化,車輛內部的熱量也隨著設備發熱和旅客的多少而變化,因此車輛隔熱斷面的傳熱過程是一個不穩定過程。以二等座車為例,按照Q/CR 205—2014《鐵路空調客車熱工計算方案》要求進行拖車車體傳熱系數K計算[4],為簡化計算做出如下假設[5]:

(1) 平均外氣溫度視為常數;

(2) 在隔熱斷面熱工性能計算中應用穩定傳熱原理,即隔熱斷面中的溫度分布和熱流大小保持固定數值,不隨時間變化;

(3) 不同材料間相互密接,嵌在乙型鋼、槽鋼等翼板內部的隔熱材料的熱阻不計;

(4) 車體鋼結構僅考慮骨架的傳熱,所有與外層鋼板相連的金屬,其溫度與鋼板溫度相同,小金屬零件的導熱性不予考慮。

二等座車隔熱斷面中含有許多幾何形狀復雜的金屬和非金屬元件,既有均質結構,也有多層非均質結構。整車K值計算時,按照上述假設將車體各隔熱斷面簡化為均質結構,求得各隔熱斷面傳熱系數Ki和斷面傳熱面積,再按照非均質結構求得整車K值。

2.1 車體隔熱斷面傳熱系數

將二等座車車體各隔熱斷面按均質結構計算,各隔熱斷面傳熱系數Ki可用式(1)求出[6]:

(1)

式中:δi——各隔熱斷面材料的厚度,m;

λi——各隔熱斷面材料的導熱系數,W/(m·K);

αW——車內表面對流傳熱系數,8 W/(m2·K);

αN——車外表面對流傳熱系數,16 W/(m2·K)。

車體各隔熱斷面傳熱系數和傳熱面積的計算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車體鋼結構各隔熱斷面傳熱系數及傳熱面積

2.2 整車傳熱系數

整車按照非均質結構計算,其傳熱系數K值可用式(2)求出:

(2)

式中:Ai——各隔熱斷面傳熱面積,m2。

按照Q/CR 205—2014要求并結合日本標準經驗,對表4中車體各隔熱斷面參數乘以安全系數2[7],并將表5中整車各安裝設備傳熱系數及傳熱面積代入式(1)和式(2),求得整車K值為1.04 W/(m2·K),滿足拖車技術條件要求。由于計算簡化了模型,忽略了部分熱橋的影響,計算結果一般小于試驗結果。

表5 整車各安裝設備傳熱系數及傳熱面積

3 隔熱性能試驗

按照TB/T 1674—1993《鐵路客車隔熱性能試驗方法》要求[8],在二等座車車內客室區第1排、第11排和第21排座椅處分別布置1個測溫斷面,在每個測溫斷面布置8個溫度測點,在2個廁所、洗臉間、配電柜、乘務員室車窗中心處各布置1個測點,車內共計布置29個溫度測點。在車外布置3個測溫斷面,位置與車內測溫斷面一致,每個斷面布置8個溫度測點,外端門兩側中部分別布置1個溫度測點,車外共計布置28個溫度測點。測點布置圖詳見圖4,圖4中紅點為車內溫度測點,藍點為車外溫度測點。

圖4 二等座車隔熱試驗測點布置圖

按照TB/T 1674—1993規定對二等座車進行加熱,熱穩定時間不少于8 h,8 h內車內外各溫度測點平均空氣溫度波動不大于±0.5 K,車內加熱功率波動不得大于3%。熱穩定后,每30 min記錄一次溫度傳感器及電功率計的數據,取連續8組有效數據,結果如表6所示。

表6 二等座車隔熱性能試驗采集數據表

用式(3)計算求得整車傳熱系數K值,計算結果為1.09 W/(m2·K),滿足技術條件要求。

(3)

式中:P——車內加熱功率,W;

Δt——車體內外平均空氣溫度差,K。

4 高寒地區運用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復興號”CR200J型動力集中電動車組2019年1月正式上線,運用中拖車整車隔熱和密封性能較25T型客車有明顯改善,空調制冷采暖效率提升,提高了旅客乘坐舒適度。但在沈陽局、烏魯木齊局等高寒地區長時間運用時,發生拖車車窗膠條出現冷凝水并聚集成股流至窗臺的情況。CR200J型拖車車窗沿用了25T型客車單元式車窗結構,為改善車窗隔熱性能,在窗框四周增加了防寒框。從運用情況看,增加防寒框對車窗隔熱性能稍有改善,能夠防止車窗在高寒地區運用出現結冰現象,但仍會產生冷凝水,如圖5所示。

圖5 25T型客車及CR200J型拖車高寒地區運用情況

針對CR200J型拖車車窗冷凝水問題,對車窗隔熱性能、運用環境和驗證過程進行了分析,分析結果表明,造成車窗產生冷凝水的主要原因有:

(1) 車窗隔熱性能較差。CR200J型拖車單元式車窗窗框為整體鋁型材并貫通車體結構內外,鋁型材傳熱系數高達210 W/(m2·K),對車體隔熱性能的影響較大[9],雖然拖車車窗在窗框上增加了防寒框,但是其并未隔斷窗框與車內的熱橋,車窗隔熱性能提升有限,與其他高寒客車或動車組車窗相比,隔熱性能相對較差,如表7所示。

表7 CR200J型拖車及高寒車型車窗隔熱性能對比

(2) 運用環境溫差及濕度較大。高寒地區車內外溫差較大,由于窗框鋁型材的熱傳遞,導致車窗膠條溫度較低,加之大量旅客產生的水蒸氣加大了客室的濕度,因此產生冷凝水現象。

(3) 試驗驗證不夠充分。拖車車窗隔熱性能試驗按照TB/T 3107—2011《鐵道客車單元式組合車窗》要求實施[9],標準未規定極端溫度差及不同濕度環境下的凝露試驗要求。

5 改進措施

針對上述原因分析,對CR200J型拖車車窗結構進行優化,同時增加極端溫度差及高濕度環境下的凝露試驗。

5.1 車窗結構優化

原CR200J型拖車單元車窗的整體窗框結構優化為內外窗框結構,并采用粘接膠實現內外窗框的連接和熱橋的隔斷(圖6),優化后車窗隔熱性能明顯提升,如表8所示。

圖6 CR200J型拖車車窗優化結構

表8 CR200J型拖車車窗結構優化后車窗隔熱性能

5.2 凝露試驗

為驗證車窗在極端溫度差及不同濕度環境下抗凝露性能,增加凝露試驗。在外部環境溫度為-40 ℃、-20 ℃,內部環境溫度20 ℃,室內空氣相對濕度分別為35%、40%、50%和55%時,要求內側玻璃及內框表面1 h內不形成任何冷凝水或霜。以隔熱性能相對差的活動車窗為例,分別對比優化前的普通車窗和優化后隔熱車窗凝露情況,試驗結果如表9所示。試驗結果表明,優化后的車窗結構凝露現象明顯降低。

表9 車窗結構優化前后不同濕度工況下凝露情況對比

6 結束語

為了改善CR200J型拖車單元式車窗在高寒地區運用中出現的冷凝水問題,本文在25T型客車基礎上,通過車體隔熱設計對車窗進行了結構優化,減小了車體傳熱系數,提升了整車隔熱性能,降低了空調能耗,有效解決了CR200J型拖車單元式車窗在高寒地區運用中出現的冷凝水問題。

裝用優化結構隔熱車窗的高原雙源動力集中動車組在高寒地區開行,運用良好,未出現冷凝水問題。2021年CR200J型拖車再次配屬沈陽局,在外溫-20 ℃、客室內溫度10 ℃環境下,窗框溫度為7.6 ℃,上線后車窗未出現冷凝水問題,表明優化結構的CR200J型拖車單元式車窗改善了車窗冷凝水問題,在沈陽局高寒地區運用后效果良好。建議對TB/T 3107—2011《鐵道客車單元式組合車窗》進行修訂,增加在高寒地區運用不同空氣濕度下抗凝露要求。

猜你喜歡
隔熱性拖車冷凝水
基于輻射制冷技術的冷鏈保溫箱隔熱性能測試與能耗分析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城軌車門隔熱性能研究
空調冷凝水回收與利用技術的現狀及展望
飽和蒸汽冷凝水循環利用
小型潔凈室干盤管及其冷凝水管道施工優化
基于Labview的冷藏車隔熱性能試驗系統設計
親子運動拖車
防火門隔熱性能質量分析研究
不值得幫助的家伙
基于CFD方法的排氣系統消音器冷凝水吹出性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