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OC混合教學模式中促進深度學習情境構建研究

2023-01-05 13:58鄧春平龐俊瀟
教育教學論壇 2022年48期
關鍵詞:結構化學習者師生

鄧春平,王 濤,龐俊瀟

(北京工商大學 商學院,北京 100048)

引言

隨著網絡教學模式的不斷變革,技術賦能作用日趨強大,網絡教學模式日益普及[1]。然而,純網絡教學模式在帶來多樣性和便利性的同時,也凸顯了碎片化、針對性指導缺失等問題[2]。學生在線參與度不足、師生互動差[3],有學者甚至對網絡教學中深度學習的可行性提出了質疑[4],并且認為大多數在線學習與深度學習的目標存在較大差距[5]。

線上線下混合式SPOC創新了課堂教學模式,激發了教師的教學熱情和課堂活力,有助于真正發揮教師教學情境構建者作用[6]?;旌鲜浇虒W模式可以合理利用線上豐富的資源,結合線下課堂的互動性,構建促進深度學習的情境[6]。但如果缺乏有效的情境構建,不僅不利于深度學習,還有可能挫傷教師積極性、降低學生接受度。因此,探討如何構建SPOC模式教學中深度學習的情境便成為亟待回答但卻關注較少的問題。

為彌補這一研究缺口,本文首先通過梳理深度學習及情境相關文獻,理清了SPOC這種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深度學習情境構建問題的研究現狀。然后,系統論述適應性結構化理論這一理論框架,并分析得出與本研究解決SPOC下深度學習情境構建問題的理論適配性。最后,基于適應性結構化理論框架,揭示了SPOC下促進深度學習情境構建的過程機理,以期促成深度學習的發生,提升數字技術支持下的教學質量。

一、相關研究述評

(一)深度學習及情境的作用

深度學習是指學習者經過多步深入分析與加工新知識或技能,以改變其思想觀念、行為的方式來應用這些知識和技能[2]。深度學習的學習者具有主動性、積極性等特征[7],注重對知識的深度理解、遷移應用等。

深度學習是一種基于情境的學習,有效的學習情境在促進深度學習中發揮了重要的基礎作用[8]。根據情境認知理論,學習是學習者個體意義建構的認知過程,這個過程必須借助有意圖的、復雜的情境脈絡。而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情境可看作是與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并列的學習環境中的一個首要要素。已有研究也大多認同情境在深度學習中的重要意義[8],通過情境的構建可以加速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過程,從而達到深度學習目的[9]。既有研究大多強調的是傳統教學或網絡教學等單一教學模式下的深度學習及情境構建方式,本研究重點關注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下促進深度學習的情境構建過程。

(二)基于SPOC的深度學習及情境構建研究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SPOC對入讀的學生設置了一些限制性準入條件,但吸收了MOOC開放和免費的優勢[2]。SPOC讓教師更多地回歸校園的小型在線課堂,更強調根據學生需求整合各種線上和實體課程資源,并在線下課堂中為學生提供個別化指導[10]。并且SPOC的自動評分等功能減少了教師的重復性活動,使其能集中精力從事具有較高價值的活動。因此,SPOC改變了傳統教學流程,克服了傳統教育的弊端,不僅能夠發揮MOOC的資源優勢,還能夠提高教學質量[2]。

目前,僅有少量學者開始關注SPOC模式下深度學習和情境構建問題,部分文獻還更多停留在概念層面的探討,對SPOC這種混合式教學模式中深度學習情境構建的研究還極其有限。為此,本文將借助適應性結構化理論這一重要理論透鏡,從情境的結構化屬性出發,探討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下促進深度學習的情境構建過程。

(三)適應性結構化理論框架

適應性結構化理論(Adaptive Structuration Theory,AST)源于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11]。結構化理論提出了結構兩重性的觀點,DeSanctis和Poole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適應性結構化理論,旨在進一步深入分析創新技術在團隊中進行滲透并產生新社會結構的過程[12]。為理解這一過程,AST提出了選用(Appropriation)這個核心概念。選用是對技術結構進行選擇性采納的行為[12]。根據AST,如果把SPOC線上教學平臺看作是一種創新技術,再結合線下教學環境共同實現深度學習的目標,那么學習情境就是實施SPOC后所產生的影響深度學習效果的新社會結構,師生結構選用互動機制就是影響深度學習情境構建的選用過程。并且,AST還有助于進一步揭示影響師生結構選用互動過程的關鍵因素。

本文參照AST中“結構—社會交互—新社會結構”的理論框架,構建了SPOC下促進深度學習情境的適應性結構化過程模型,如圖1所示。根據AST,深度學習情境這種新結構來源于創新技術或平臺觸發的適應性結構化過程。網絡平臺、工具和資源提供的結構充當了情境構建的模板,教師和學生通過結構選用的社會互動過程,將其融入課堂和學習任務環境并制度化,涌現出情境這種新社會結構。其中網絡平臺和資源、任務和教學環境結構、師生內部系統決定了情境構建的基礎,而選用則是構建情境的行為過程。

圖1 SPOC下促進深度學習情境的適應性結構化過程模型

由此可見,AST為揭示SPOC下促進深度學習情境構建過程機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論透鏡。在此思路下,首先,基于結構化理論中結構的概念及特征,重新詮釋情境的含義并提煉SPOC下深度學習情境的關鍵屬性要求;然后,分析促進深度學習情境構建的師生結構選用互動機制;最后,從任務和教學環境結構、網絡平臺與資源的結構特征和精神實質、師生內部系統等方面總結影響深度學習情境結構選用的因素。

二、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下促進深度學習的情境構建機制

(一)SPOC下深度學習情境的關鍵屬性要求

本文從技術的結構化屬性角度分析SPOC下深度學習情境的關鍵屬性要求。通過梳理學習情境方面的文獻,結合AST中結構特征的定義,提出了情境的結構化概念,將其理解為一種借助技術或網絡教學平臺提供的資源和能力,建立某種服務規則(如用于支持線上學習或線下教學),以此創設有助于促進學習者主動參與深度學習的學習環境。因此,本文將SPOC深度學習情境的關鍵屬性要求分為能力、資源和規則三個方面。

1.能力屬性要求體現在促進體驗、反思的氛圍與能力方面。深度學習注重學習者對經歷完整課程履歷的切身體驗[6]。SPOC平臺憑借智能化、虛擬化、仿真性、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優勢增強了學習者的沉浸式學習體驗[6],促進學習者的深度學習。SPOC的線上測評功能和線下劣構問題研討等反思情境,起到了促進知識重構、實現深度學習的效果。

2.資源屬性要求體現在真實性和批判性兩方面。首先,資源真實性是指學習者將知識靈活運用到真實情境中以解決實際問題[7]。SPOC教學中教師采用真實案例的微觀情境,有助于促進學習者對所學知識的深度理解和遷移運用。其次,批判性是指深度學習要求學習者用批判性思維思考所學知識。SPOC線上云平臺設立的在線云端智能服務評價及其線下教師建立的評價考核機制,目的都是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對問題的深度思考能力。

3.規則屬性要求體現在教學互動、效果評定方面。教學互動方面,互動過程必然觸發教學主體間的知識共享和新思想交流碰撞行為,促使學習者增進對新知識的深層理解。因此,創設有助于師生互動的教學情境在整個深層學習過程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SPOC本身較小的學生規模便于師生之間進行深層次互動交流。另外,SPOC平臺還創設了在線答疑、論壇等功能模塊,能夠激發師生間的互動熱情,促進對新知識或思想的深度理解。

(二)促進深度學習情境構建的師生結構選用互動機制

根據AST,技術使用者對技術觸發社會結構的互動過程和選用行為是形成新社會結構的關鍵影響因素[12]。本文把師生結構選用互動機制看作是促進深度學習情境構建的核心機制,并將其分為兩個方面:師生互動機制和結構選用特征。

1.師生互動機制。師生互動理論指出,師生互動主要包括偶然性互動、功能性互動和人際性互動[9]。在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師生互動機制被技術或網絡平臺賦能呈現出新的特點,分別表現為充足的偶然互動、多元的功能互動和廣泛的人際互動。

首先,SPOC教學模式向師生提供了更多參與偶然性互動的機會。SPOC學生規模較小,保障了師生充足的接觸機會,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SPOC教學模式融合了線上教學資源與線下教學場景,師生間的功能性互動也呈現出多元化特征。SPOC通過課前交互、課堂交互、課后交互的機制,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批判性思考及深度把握。最后,教師通過嵌入學生學習生活空間的方式,使得師生關系從以教師教學需求為中心轉向以學生實際學習需求為中心,這種廣泛的人際性互動有助于內化學生的學習目標。SPOC平臺提供了微案例、微視頻等諸多資源支持來實現師生間廣泛的人際性互動,促進學生實現深度學習。

2.結構選用特征。根據AST,技術使用者對技術觸發社會結構的選用行為呈現三個方面特征:選用一致性、選用忠實性和選用態度[12]。

選用一致性是指對結構應該如何被選用及選用結果的贊同程度[11]。情境構建需要雙方互動和情感投入,只有對選用的結構特征達成選用一致性,才有助于學生的深度參與,實現深度學習。選用忠實性是指選用的結構忠實于網絡平臺或資源的結構特征和精神實質[11]。首先,根據深度學習的目標要求,選擇與教學目標相匹配的網絡平臺與資源。進一步地,選用態度是指基于挑戰性、可用性、適宜性評價對選用的結構特征和情境是否值得敬重的主觀感知[12]。當學生對選用的教學資源或形式表現為積極情緒時,將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有助于促進深度學習情境構建。最后,師生互動與結構選用兩者緊密聯系,相互影響。一方面,師生互動行為會影響到結構選用過程。師生互動不但能夠使學生準確了解到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風格等,而且還能促使教師深入了解到學生的知識建構方式和實際學習內容需求等,將會顯著影響雙方對結構的選用決策,以更好地構建適合學生深度學習的學習情境。另一方面,結構選用行為特征也作用于師生互動機制。例如,選用一致性反映了師生雙方對深度學習目標建構的共同理解,為未來師生深層次互動創設了輕松、舒適的氛圍。

(三)影響深度學習情境結構選用的因素

根據AST,觸發適應性結構化行為的是技術所內含的結構、組織和任務環境、團隊內部系統[12]。深度學習情境結構選用的影響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1.觸發適應性結構化行為的教學網絡平臺、工具和資源結構,包括結構特征和精神實質兩方面,如表1所示。

表1 教學網絡平臺、工具和資源結構

2.任務和教學環境結構。任務環境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形成的目標環境。教學環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確立的教學管理制度環境。與淺層學習相比,深度學習的學習目標建構方式呈現多元化特征。因此,學習目標建構方式是影響深度學習情境結構選用決策的重要因素。另外,教學管理制度在塑造促進深度學習情境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也是深度學習情境結構選用決策的重要考量。

3.師生內部系統,主要包括教師經驗及能力和學生構成兩個方面。教師對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網絡教育資源的分析、獲取和把握能力會改變其對結構選用的傳統標準,設計、制作出符合學生認知結構基礎的知識體系,有助于建構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情境。另外,根據注意力基礎觀,學生對學習的深度參與還受到注意力配置的影響[13]。因此,這些因素都會對師生結構選用互動過程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到深度學習情境的構建。

三、研究結論

本文基于AST中“結構—社會交互和結構選用—新社會結構”的理論框架,揭示了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下促進深度學習的情境構建過程,主要結論如下。

第一,根據AST,深度學習情境可被視作一種具備能力、資源和規則屬性的社會結構。SPOC中的情境既包括選用慕課、案例、數字技術、在線教學平臺和工具所構建的虛擬現實課前學習情境,也包括通過選用背景事件、任務訓練和劣構問題研討等構建的線下課堂學習情境。無論是線上或線下學習情境,這些學習情境對促進深度學習的影響都能夠反映在本身所具備的能力、資源和規則屬性方面。

第二,師生互動和結構選用共同組建了促進深度學習情境構建的社會交互過程,并且兩者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師生互動主要通過影響學生參與程度和師生關系兩個方面對深度學習情境構建產生顯著影響。一方面,不同形式的互動提高了學生對學習過程的參與程度,促進學生對問題知識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互動還有助于改善師生關系。教師能夠通過互動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制定符合學生學習風格的教學方案,從而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積極氛圍。另外,選用一致性等結構選用行為特征還可通過改善師生對教學資源的適配性和使用態度對深度學習情境構建產生影響。

第三,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影響師生結構選用互動的因素包括任務和教學環境結構、網絡平臺與資源的結構特征和精神實質、師生內部系統。任務和教學環境結構主要體現在學習目標建構和教學制度環境方面;網絡平臺與資源的結構特征主要體現在資源可供性和工具便利性;精神實質主要體現在慕課、線下課堂自然與社會情境的設計主旨、理念方面。師生內部系統主要包括教師經驗及能力、學生構成兩方面。

猜你喜歡
結構化學習者師生
促進知識結構化的主題式復習初探
你是哪種類型的學習者
結構化面試方法在研究生復試中的應用
漢語學習自主學習者特征初探
麻辣師生
基于圖模型的通用半結構化數據檢索
重視“五老”作用 關愛青年師生
論遠程學習者的歸屬感及其培養
基于軟信息的結構化轉換
成功的師生溝通須做到“三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