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造價預算超標的原因及控制對策

2023-01-07 06:07劉曉勇劉倫保田士法
居業 2022年2期
關鍵詞:單價現象工程造價

劉曉勇 劉倫保 田士法 王 寧

(1.濟南萬科企業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0;2.濟南泰禾置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0;3.山東海筑暖通工程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0)

建筑工程在項目成立階段就會提出造價預算標準,之后的工程施工總造價不得超過這個標準,否則,多出部分一般是要由施工組織承擔的,因此,現代工程施工組織對于工程造價預算非常關注。但實際上,很多施工組織在施工中都難以控制實際造價,加大了預算超標的風險,說明施工組織缺乏對預算超標原因、預算控制對策的認識,因此有必要展開相關研究。

1 造價預算的基本概念與技術要點

1.1 基本概念

造價預算是根據工程項目現有數據、信息進行預算編制,而后得出預算方案的一種項目成本管理方法,其中預算方案必須具備展示項目各單元造價需求及項目整體造價需求的功能,否則方案不完整。造價預算一般是在工程項目進入招投標環節之間展開的,方案也是在這個時候提出,直接關系到項目是否能夠順利中標,但造價預算方案又關系到招投標環節之后的施工環節,該環節在造價預算理論中被稱為造價預算執行環節,即企業需要嚴格依照造價預算方案中各項目單元造價分配展開工作,如某單元的造價預算標準為10 000萬元,那么該單元實際費用就不應當超過10 000萬元。通過這種方式項目就能夠順利落實,實際造價成本不會超標,利于企業經濟收益,因此造價預算非常重要??傮w而言,造價預算作為一種項目成本管理技術,必須起到良好的管理效果,這一點取決與造價預算的精確性與后續執行情況,企業不能忽視。

1.2 技術要點

根據造價預算的基本概念了解到,從技術角度出發造價預算分為方案設定、方案執行兩個板塊,要做好整體造價預算工作,就必須了解各板塊中的技術要點,具體內容如下。

1.2.1 方案設定要點

在方案設定板塊中企業需要注意的技術要點有:第一,企業必須根據工程項目施工計劃將項目分解為若干單元,越細致越好,而后將該單元中所有與造價有關的因素列出,形成造價因素清單。值得注意的是,項目中的造價因素分為兩類,前者穩定性因素,諸如人力資源一定會產生造價費用,而后者是不穩定性因素,諸如自然環境變化造成的經濟損失,在列造價因素清單時相關人員要憑借專業認知、豐富經驗盡可能全面的考慮不穩定性因素,這樣才能奠定良好基礎;第二,根據造價因素清單,全面統計項目材料、人員、設備、租賃、占地等方面的數據。如,某單元的材料種類、型號、數量、單價等,以便展開造價計算,了解該單元中材料因素涉及到多少資金,得出對應的造價信息;第三,依照第二要點計算得出的造價信息,將信息與項目相關單元對應,再將所有信息中資金量相加,得到總造價即可。另外,在第一、第二要點中,工作人員統計得到的因素、數據、信息等必須真實、可靠、完整,為保障這一點建議企業做好信息質量審驗,以免出現造價預算方案質量問題。

1.2.2 方案執行要點

方案執行板塊中企業需要注意的要點有:第一,企業必須保障所有相關人員對于造價預算方案足夠熟悉,以免因為一時不察出現不合規的現象,所以建議企業組織相關人員召開會議,并在會議上做好技術交底工作;第二,企業必須提出嚴格的造價預算執行規范,規范要保障實際造價的費用不超過預算方案標準,兩者至少要保持持平狀態(雖然企業處于利益考慮,會要求相關人員盡可能降低實際造價費用,但部分情況下無法做到這一點,故至少要保持持平);第三,企業必須建立行之有效的監督機制,保障預算執行規范能落于實處,同時規避一些內部風險,諸如內部人員可能處于私利,利用職權中飽私囊,這種現象并不罕見,而通過行之有效的監督機制,能夠給相關人員施加合理約束,打消不當念頭,也給企業經濟利益提供保障。另外,在第三點中企業除了要選擇行之有效的監督機制以外,還要考慮到監督工作的實效性,即某些企業可能所選擇的監督機制在理論上行之有效,但實際上執行不到位,故實效性差,這時建議企業可以通過其他配套機制來提高實效性,如績效激勵機制,這一點需要企業予以關注。

2 建筑工程造價預算超標的主要原因

2.1 鋪張浪費現象頻發

建筑工程造價預算與工程施工的材料消耗情況有直接關系,若材料消耗量過大,就會導致造價的實際造價增大,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造價預算超標[1]。根據這一邏輯,現代很多施工組織在施工過程中都頻繁出現了鋪張浪費的現象,這就會導致材料消耗量大幅增高,因此,鋪張浪費現象是導致造價預算超標的主要原因,例如,某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就經常發生混凝土原材料浪費的現象,施工人員在管理原材料時不注重規范,隨意存放各類原材料,導致原材料在一段時間存放后與環境因素發生反應,隨即變質,使得相當一部分原材料全部浪費,只能重新采購,其中涉及到的造價成本超過100 000元,程度比較嚴重。

2.2 施工頻繁返工

同樣在材料消耗情況與實際造價之間的關系上,如果建筑工程施工過程頻繁返工,這也會導致材料的消耗量過大,因此實際造價將超過預算[2]。建筑工程施工過程頻繁返工往往是因為施工質量而發生的,即施工組織必須保障建筑工程質量達標,因此在施工過程中發現任何不利于工程質量的施工成果,就必須推翻重建,這時當施工過程中經常發生施工成果質量不達標的現象,就會導致施工過程頻繁返工,而每一次返工就代表著一部分施工材料被浪費,過于頻繁勢必導致實際造價嚴重超標,如某建筑工程施工中就發生了3次墻體質量不達標的現象,因此需要推翻原有成果重建,而這3次返工的成本總和為60 000余元,對預算標準,3次返工的成本使得實際造價超標1.6萬元左右。

2.3 預算管理方法滯后

現代很多施工組織采用的預算管理方法為“總成本管理法”,這是一種著眼于總造價預算進行管理的方法,目的是保障工程總造價成本不超過總預算標準。不可否認,這種方法確實符合預算造價管理要求,但該方法卻具有非常明顯的缺陷,即總成本管理法所關注的總成本是宏觀目標,因此,該方法難以深入到成本產生過程進行管理,自然不具備太強的管理控制力度,導致實際造價因沒有得到良好控制而超標。例如某施工組織就采用了這種管理方法,在管理過程中發現實際情況難以控制,幾乎所有施工環節都沒有明確的預算標準,導致資金濫用,最終實際造價遠超預算標準。

2.4 采購市場單價波動

采購市場單價波動屬于外部原因,即施工組織需要耗費資金到市場中采購施工所需的材料,但在采購之前為了避免過度采購現象發生,會先根據采購項目中對應材料當前的市場單價進行計算(單價×數量),再將每個項目的計算結果相加,這樣就能得到準確的采購總成本,這一部分成本也會被列入造價預算標準中。在這一條件下,如果采購市場的單價朝上波動,就會導致施工組織要花費更多的成本才能采購得到足夠數量的材料,因此采購成本增大,故實際造價提升,最終造價超過預算標準,如建筑工程預計采購1.5t水泥,當前水泥單價為140元/袋,依照重量換算預計要采購75袋,因此75×140=10 500元,計算結果列入預算標準,但在實際采購時發現水泥代價上漲到155元/袋,因此75×155=11 625元,相比之下帶來了1 125元的額外成本,若這種現象幅度繼續增大,或頻繁出現在其他采購項目中,無疑會導致實際造價遠超預算標準。

3 建筑工程造價預算控制對策

3.1 細化現場行為規范,做好現場管理

鋪張浪費一般都是在施工現場發生的,因此屬于施工現場管理范疇,施工組織理應針對這一現象細化現場行為規范,并且安排專人做好現場管理工作,確保相關行為按照規范要求展開,這樣就能避免鋪張浪費現象發生。同樣以材料存放不規范事項為例,假設施工組織在現場管理中設定了每種材料的存放場地,并提出了材料必須存放到指定場地的規范性要求,且安排專人對材料存放情況進行全面管理,同時設定了處罰制度等,就能有效避免存放不規范事項發生,材料也就不會因環境因素而變質,鋪張浪費現象得到治理,有效控制了建筑工程造價預算??傮w而言,因為鋪張浪費現象有時候是因為人下意識的行為發生的,所以其無法完全杜絕,但只要具體程度不高就可以接受,故當企業通過以上策略強化現場工作,并提出細化的行為規范后,還需要做好思想教育、宣傳工作,要讓相關人員形成自主管理浪費行為的明確意識,促使他們參與到現場管理工作中,通過良好的自我管理、約束,能夠盡可能的避免鋪張浪費現象發生,這一點非常重要。

3.2 完善施工監督機制,預防返工

為了避免施工頻繁返工,并控制工程造價預算,施工組織必須完善施工監督機制,該機制的主要作用是及時發現不良施工行為或成果,力求在第一時間解決問題,這樣能夠防患于未然,或者能降低損失,因此,完善施工監督機制也是建筑工程造價預算控制對策之一。目前,施工組織的施工監督機制主要缺陷是缺乏全期監督方法,即施工組織普遍采用定期巡檢方式進行施工監督,但該方法存在盲區,不能進行全過程監督,針對這一缺陷建議施工組織建立施工人員相互監督機制,該機制能讓每個施工人員都具備監督職能,同時讓施工人員小組作業,這樣施工人員就可以通過相互監督方式避免施工質量問題發生,因此施工的返工概率會大幅下降,不至于頻繁返工,且即使出現問題也會被快速發現,這樣返工造成的損失基本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3.3 引入先進預算管理方法,做好預算管理規劃

既然傳統的總成本管理方法存在缺陷,施工組織就有必要引入更加完善的先進預算管理方法,諸如“全期預算管理法”。全期預算管理法的核心思想為:先將整個施工流程拆分為若干環節后,對每個環節內的工程量進行計算,再根據工程量與單價信息進行計算,可得每個環節乃至各環節內每個步驟的實際成本,依照這個計算結果,設立預算管理規劃清單,最后根據清單去發放資金,可保障各施工環節或步驟在合理資金范圍內運作,這樣最終的總造價成本就不會超過預算管理范疇。相比之下,全期預算管理法明顯優于總成本管理法,且功能正好可以解決當前施工組織預算管理中的難題,因此引入該方法可以對造價預算進行有效控制。值得注意的是,要充分發揮全期預算管理法的作用,施工組織就必須做好預算管理規劃工作,該項工作的成果要求盡可能的細致,且每個環節、步驟對應的成本必須準確,若出現異常將導致規劃方案可行性下降,也可能造成預算超標。

3.4 市場單價波動預估,增設防風險預算空間

市場單價波動是不可避免的現象,因此施工組織只能去應對,但應對也要講求方式方法,圍繞這一點就建議施工組織在設計造價預算標準時,增設防風險預算空間。防風險預算空間能夠讓施工組織有能力應對市場單價的波動,諸如在市場單價向上波動之后,因為實際采購成本增高,所以依照原先標準很有可能超標現象,但這時啟用防風險預算空間,就能拔高預算標準,成功應對市場單價造成的超標現象,也為施工組織降低了預算風險[3]。值得注意的是,防風險預算空間不能隨意設立,若空間過大,投資方不會接受這一條件,因此為了保障防風險預算空間合理,施工組織有必要先統計市場單價歷年來的波動信息,確認市場單價在每年什么時間、什么情況下會發生波動及每次波動的方向、幅度等,這樣就能對單價波動進行預估,根據預估結果增設防風險空間即可。

4 結 語

建筑工程造價預算超標會導致施工組織承受經濟損失,屬于經濟風險事項,因此施工組織必須對建筑工程造價預算進行有效控制。在控制中,施工組織應當了解導致建筑工程造價預算超標的原因,并依照正確方式去使用相關控制措施,借助措施降低預算超標概率、防控經濟風險。

猜你喜歡
單價現象工程造價
建筑工程造價預結算審核探討
建筑工程造價預結算審核與實踐舉措
工程造價管理控制探討
如何求單價
嘟嘟熊家的百貨商店(二十四)——單價是多少
如何加強工程造價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價
算單價
它們離“現象級”有多遠
你能解釋下面的現象嗎
猜謎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