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絲路精神”對海外高校留學生思想建設新啟示*

2023-01-08 22:37萬雪黎
智庫時代 2022年2期
關鍵詞:絲路跨文化留學生

萬雪黎

(成都師范學院)

當今國際世界聯系密切,國際間的教育交流活動逐漸增加,學生留學已成為普遍現象,而中國也逐漸成為國外留學生的青睞之處。留學事業蓬勃發展,既利于培養大量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又可促進國內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創新。中國留學生不僅需要前往海外學習先進知識技能,促進技術交流與合作;還需要面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提升中國形象,增強中國的文化軟實力。教育工作走向國際社會,不僅可以豐富海外留學生的價值觀念、生活理念、學習方式,還增加了海外高校留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難度,沖擊留學生的價值觀念。

一、一帶一路背景下“絲路精神”的時代思想機遇

(一)為“開放包容”拓寬傳播途徑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極強的包容性,即視野開放,兼收并蓄,這促進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異彩紛呈、百家爭鳴?!耙粠б宦贰币巹澵瀼亻_放包容的思想理念,弘揚“絲路精神”,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其他國家自愿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相互協作,共同促進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培養兼容并蓄的胸懷,從而提升中國的國際環境[1]。這不僅促進了貿易的順利進行,而且促進了文化和民族的融合,賦予了“絲路精神”更深的內涵。

(二)為“和平合作”拓寬交流渠道

和平協作是“絲路精神”的根源,能夠使“絲路精神”不斷完備?!敖z路精神”契合廣大民眾對和平、對協作的訴求,提供牢固的理論支撐,推動中國與其他國家的人民和睦相處、共同進步。中國政府始終堅持貫徹執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弘揚“絲路精神”,推動“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提升中國對外開放的速度[2]?!敖z路精神”就是致力于把“中國夢”和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人民所追求美好生活的夢連接在一起,為我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和全面發展新格局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實現中國與其他國家共同發展,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成果,提升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國際中的影響力與話語權,因此,“絲路精神”遵循了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準則。

(三)為“互學互鑒”提供發展機遇

互學互鑒是“絲路精神”的亮點?;W互鑒要求各國遵循公正平等原則,汲取各國優秀經驗,從而實現各國共同獲益[3]?!耙粠б宦贰背h利于維護我國各民族團結統一,重啟古絲綢之路的動人故事,同時引進先進技術和優秀文明,保護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沿線各國的文明與時俱進,經久不衰。在今天“一帶一路”實踐過程中,中國所倡導的“一帶一路”倡議更需要沿線國家和地區之間互學互鑒、共商共建的共享理念,致力于構建和形成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四)為“互利互贏”提供交流對象

“一帶一路”考量中國自身利益和沿線各國人民需求,本著贏或者多贏的原則,我國大力幫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利益最大化,推動經濟全球化建設的進程,促進世界的和平發展,構建“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我國極力倡導并積極參與構建新型的國際關系,促進國家之間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契合當今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提供解決當今國際難題的解決方案,而這正是“絲路精神”的目標綱領[4]。

我們不僅追求自身發展,同時注重與他國共同發展,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這意味著我們必須要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發展全球伙伴關系,秉持正確義利觀深化各國合作,共同應對挑戰、分享機遇。

二、“絲路精神”對高校留學生思想建設的成效與困境

(一)海外高校留學生思想建設現狀

當今教育工作逐漸面向國際,國際間的交流合作不斷密切,而留學生的切身利益受到較大威脅,學生學習環境陌生,學習成效不佳。若中國留學生抗壓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不足,則班級孤立的現象會時常發生,甚至心理防線全面崩塌,逐漸喪失生活的自信與激情。留學生置身于陌生的生活環境之中,面臨著語言文化與生活習慣驟變的外在沖擊,部分留學生受年齡等因素的影響,抵御誘惑以及判斷是非的素養較差,極易被西方的部分不良思想觀念所同化。我國需要改變傳統的灌輸模式,利用網絡解決留學生在文化選擇上的困擾,突破針對留學生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既定形式和固有內容。我們要推動留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進日常生活的細微維度中,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為留學生群體解決跨文化心理問題提供有效指導,推動中國留學生形成開放包容的心態。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絲路精神”教育的開展能夠增強留學生的歸屬感和跨文化適應能力,更好地解決國外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高校教育工作者如何守住教育陣地,牢牢把握馬克思主義教育觀主動權。

(二)海外高校留學生思想建設困境

海外高校留學生思想教育工作開展困難。其一,動搖留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理想信念的堅守。如今,大學生群體中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的情況:認為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已無法滿足當代實踐需求,逐漸遠離理論化、政治化的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缺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思想指引。其二,個人利益與主流價值存在矛盾。其三,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缺乏認同感。由于多元文化價值理念的入侵,留學生主流的價值觀受到沖擊,一些學生沉浸于享受娛樂,追求時尚,盲目追求自由與快樂,逐漸喪失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學習進度緩慢,只注重將青春消耗在娛樂享受之中,不斷喪失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并逐漸遠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絲路精神”教育的外在影響

(一)高校留學生對于兩種優秀精神關注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內容契合留學生塑造價值理念的需求,能夠幫助留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達到政治目標,引導留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而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并不能達到相同的結果。留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升留學生群體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保持留學生的愛國熱情,幫助留學生構建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促進留學生的全面發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具體考量留學生的發展需求,引導留學生群體塑造科學的思想觀念,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少部分學生能夠正確定位“絲路精神”和“一帶一路”精神,并對其具備較完善的認知體系。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要結合中國海外留學生的實際需求,提供有效的問題解決措施,提升教育工作的針對性,改變傳統的灌輸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學質量。

(二)“絲路精神”教育傳播的途徑脫離時代

“絲路精神”內容豐富,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寶貴的資源,這需要留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對“絲路精神”進行總結加工并靈活應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上,讓留學生易于接受。但是現實實際情況卻是“絲路精神”難以有效傳播、開展,究其原因大致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一方面,留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保守。教育主體分工不明確會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穩定性,致使留學生群體無法獲得長久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國家有關機關會給予公費留學生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培訓,而自費留學生群體需要接受中介機構或民間學術組織提供的跨文化知識教學,或者自主尋求幫助。片面地關注留學生群體出國前的這一階段,而出國留學期間與歸國期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難度較大。中國駐海外大使館和留學生團體組織會在留學生在外留學期間給予適當的心理輔導,但終究無法解決留學生面臨的多重跨文化環境問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教育各主體領會分權均衡的實用價值,推動留學生群體在面臨跨文化學習環境時具備較強的適應能力。

另一方面,留學生家庭忽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家庭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主體,肩負著塑造學生思想觀念的教導使命。然而,部分家長只關注為學生教育工作提供經濟支持,保障學生的生活條件以及學習開支,而未能看見思想教育對學生思想構建的糾正和指導價值,致使留學生群體在面臨跨文化學習環境時存在較大的心理壓力。

因此,家庭成員要分工明確,留意海外子女的思想狀況,及時提供意見指導和思想援助。

(三)“絲路精神”思想內核的見解流于表面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內容契合留學生群體的需求,可幫助留學生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海外高校留學生政治教育工作的實際成果和教學質量。要完善海外高校留學生政治教育體制機制,利用科學的、靈活的教學手段,結合時代發展要求,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理念,以達到培養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的目的。首先,因在培訓過程中向留學生強調“絲路精神”重要作用,引導海外留學高校生體會“絲路精神”內涵。同時,要引導學生增強環境適應能力,勇于面對多元文化的價值觀念沖擊,逐漸接受跨文化教學環境。最后,密切聯系“絲路精神”與留學生的日常生活。作為國家的人才基礎,留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考慮海外環境的多元性、留學生的個性,還要創新教學內容,結合留學生學習中的新問題,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斷完善發展。

四、“絲路精神”對高校留學生思想建設的原則與結合

(一)堅持系統性與全面性相結合

海外多元價值理念沖擊中國海外留學生的思想體系,動搖其本國價值理念寫,對國內主流價值觀念產生信任危機,如,喪失信念目標、排斥中華文明、價值觀混亂等問題,甚至會動搖留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逐漸喪失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因此堅持留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頂層設計,推進“絲路精神”教育可增強留學生的愛國赤誠與家國情懷,提升中華兒女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亙古不變的精神內核。愛國主義的具體內涵隨著國別和歷史階段的轉變而不斷增添新的內容,但愛國主義永遠是中華兒女的精神支撐和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驅動因素。愛國主義能引起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家國情感的同磁共振,為中國海外留學生提供明確的政治立場和政治定位,使中華民族文化這一陣地能從容應對國外不良思想的沖擊。將實現個人價值融進祖國復興的奮斗歷程之中,推動個人、家庭、國家的統一。

學習“絲路精神”可增強海外留學生的愛國情感,提升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敖z路精神”教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引導學生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感受中華文化魅力,培養正確的價值理念。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因素,愛國主義繼承了歷史中的家國情懷。這種愛國情懷將留學生群體和組合有機統一,促使他們在國家利益受損時能自覺維護中華民族的自尊為利益。

“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充分利用“絲路精神”,吸引海外留學生學習“絲路精神”內涵,推動“絲路精神”融入海外留學生的價值體系,幫助留學生樹立遠大的家國之志,指導留學生解決跨文化生活的問題。

(二)堅持開放性與包容性相結合

海外留學生面臨陌生的跨文化環境,容易產生心理排斥,焦慮情緒和孤獨感伴隨于適應過程中,從而影響留學生的人際交往,阻礙其擴展人際交往圈層。留學生遭受多元文化沖擊,本國文化與國外文化產生沖突,留學生易迷失于價值理念構建中。這種心理迷失主要表現在兩大層面:學習層面與人際交往層面。前者主要表現為留學生置身于陌生的教育背景中會產生較強烈的學習焦慮情緒;后者主要表現在留學生置身于陌生的文化和生活環境中會產生較強烈的排斥情緒與孤獨心理。通過對中國海外留學生進行有效的“絲路精神”教育,能夠拓寬中國海外留學生對多元文化的了解,在跨文化生活與交際中更加得心應手。

結合多維度教學手段,如,在出國前,給予留學生思想培訓,教授相應課堂知識,協助留學生接納“絲路精神”思想教育?!敖z路精神”教育行前準備工作是指在留學生出國前這一階段中,培養留學生的開放和包容的心態,使留學生在跨文化交際中能夠包容并接納國外的文化習俗和行為習慣。留學生行前準備培訓的重點聚焦在多個緯度之上:引導留學生形成包容大度的文化接納態度,讓留學生群體在多元文化的潮流中堅守中華文化陣地;向留學生介紹留學目的地的教育制度,減少留學生在外學習的迷茫心理;給予留學生心理培訓和安全知識培訓,促進留學生在外學習中保持身心健康;擴展“絲路精神”的教學廣度,讓留學生群體對目的國的風俗習慣、社交禮儀的認知不僅僅停留于表層上,幫助留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堅定的文化自信以應對跨文化環境所產生的問題。

(三)堅持傳承性與創新性相結合

留學可以幫助海外留學生學習國外先進知識和技能,開拓國際視野。留學事業可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國家建設提供高素質人才,因此,我們要推動留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斷落實,引導留學生群體投身于社會發展,民族進步,助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部分留學生被西方的文化教育和政治立場所同化,對國內生活方式產生較強的排斥心理,進而選擇投身于海外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環境中。國家應該提升人才引進的優待力度,將愛國主義教育落實到留學生個體,減緩人才流失的趨勢,增強國家人才儲備??缥幕m應理論指出,留學生適應跨文化環境需要較長時間,難度較大,且留學生群體回國后還需要再次適應本國文化?!敖z路精神”教育可推動留學生群體回國后能迅速回憶國內的文化習俗,生活習慣,幫助留學生及早投身社會建設。

五、結論

自古以來,我國與絲綢之路沿線各國人民以平等交易,誠信往來基礎,加強文化交流,推動文化共同繁榮?!敖z路精神”重新構建平等包容的交往原則,需要我們考量中國核心文化內涵以及阻礙文化交流的因素,及時排除阻礙文化交流的障礙,推動地區乃至世界文化的交流、發展?!昂推胶献?、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互贏”的絲路精神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規劃體現中華民族古老智慧,發揮著承前啟后、繼古開今的重要作用,助推絲路精神深入人們的思想觀念,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絲路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是一致的,而絲路精神又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創新和具體運用,開展“絲路精神”教育可幫助海外留學生應對價值觀沖擊,堅定科學正確的理想信念,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習慣,凝聚民族力量,助推中國夢的實現。同時,將絲路精神融入海外留學生教學,要挖掘絲路精神的深層內涵,提升教學工作與解決實際問題的匹配度,并注重評估教學成效,及時反饋。

猜你喜歡
絲路跨文化留學生
絲路?山海
緣何“問道扶?!?——留學生如是說
在敦煌,感受千年絲路的不同開放
留學生的“撿”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絲路新政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留學生凌虐同學案”給誰提了醒?
論跨文化交流中的沖突與調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務英語翻譯的應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