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教學結合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改革嘗試*

2023-01-08 22:45楊婷李旭
智庫時代 2022年3期
關鍵詞:云南文化遺產物質

楊婷 李旭

(滇西應用技術大學)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國力的日益強盛,“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有力部署,中國文化在國際社會上的影響也更加廣泛。國家對于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視程度較之以往有了明顯的增長,我國在強調文化自信建設的同時也開始注重將優質文化向外輸出,將經濟增長和文化輸出兩頭并抓,共同發展。為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教育領域也積極開展將優秀中國傳統文化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內容與日常教學融合的可行性嘗試。

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簡稱“非遺”,指的是以一種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廣大人民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經由歷史沿革世代相傳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是一種寶貴的文化財富。我國作為一個有著淵遠歷史的文化古國,隨著長久的發展和積淀,留下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對這些寶貴的財富進行保護和繼成的同時,我們還需要對其進行傳承,翻譯工作可謂是傳播及交流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英語教育的重要作用就是為學生搭建不同國家、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橋梁,同時使學生具備將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向外傳播的基本能力及素養。因此,在英語教育課堂中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內容,不僅能夠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及內容,打破傳統英語教育教條、刻板的模式,還能充分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并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因此,將非遺文化相關內容引入英語教育課堂的意義重大。

一、云南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現狀

云南省作為我國西南地區的重要省份,幅員廣闊,人口眾多,最具代表特色的就是少數民族分布和充滿地區特色的民族文化。在云南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個民族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文化,涉及的非遺項目涵蓋了民間文學、傳統舞蹈及音樂、傳統戲劇、傳統美食、傳統技藝、傳統醫學、游藝與雜技等十多個類別。無論是流傳下來的文化還是場所,都呈現出了民族獨特的審美和云南地區民族的文化多樣性。作為全國少數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云南地區共有25個少數民族,擁有105項國家級非遺項目和450項省級非遺項目??梢哉f云南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非常地豐富,既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傣族孔雀舞、彝族銅管舞等傳統音樂舞蹈,也有木雕、織染等各種具有民族風情的手工藝。

我國的文化建設一直是短板。一方面由于我國改革開放以后一直大力發展經濟,忽視了對文化建設的重視;另一方面也因為我國文化輸出水平相較于發達國家比較單一,對我國文化尤其是非物質文化的傳播途徑及效果并不重視。通過近些年來的對外開放,我國認識到文化影響力的作用,也在文化傳播方面進行了一定的投入,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由于云南地區非物質文化一直都是“口傳心授”的方式,沒有形成系統、有效的繼承傳揚機制,很多文化遺產都面臨著后繼無人的困境,同時也因為很多文化遺產無法產生經濟效益,在市場化的今天很難做到傳承。

我國一直倡導文化自信,并大力推動我國非物質文化遺傳“走出去”。云南省在文化產業方面,長久以來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化輸出能力,應以宣傳和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契機,讓更多的國外游客到云南省旅游,帶動經濟發展、促進文化傳播。同時云南地區具有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可以從文創產品的角度開發,讓中國文化、云南文化真正的走出國門,吸引世界各國的人民來了解中國和云南。

二、英語教學改革過程中面對的困難與挑戰

英語教學改革是我國素質教育要求下必然的過程,在英語教學中,改革可以集中在兩方面,一是教學方式,二是教學內容。大學英語作為公共基礎課程,面向全校各專業的學生進行授課,為了盡可能全面照顧到不同專業的學生,教學形式往往局限于課堂教學,且手段相對單一,與實踐聯系也不緊密,這對課堂效果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使得英語課堂教學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同時教師為了滿足大部分學生的進度,必然會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一定的折中主義,這就使很多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很難獲取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識內容,無法集中精力。另外,不同專業的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也不盡相同,這種“大鍋飯”式的教學內容必然會讓學生對英語課程興趣大減,也讓近些年來校外英語補習大為盛行[1]。無論是教學方式還是教學內容都不符合當下的素質教育,因此,需要對英語教學進行有效的改革。

教學的改革需要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開展,面對此次改革應該拿出必勝的信心,與學生們加強交流,了解學生希望通過大學英語課堂學習的知識,與當下英語教學要求相適應,增加當地特色文化教學,設計對學生的未來就業、升學有積極幫助的教學內容。同時,要在改革過程中循序漸進,按照學生的接受能力結合教學任務有序開展。機遇和挑戰是共存的,只有積極地推進教學改革,才能讓英語教學煥發出更蓬勃的生命力。

三、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展英語教學的優勢分析

(一)堅持推進民族教育,帶動當地發展

云南省的少數民族具有多樣性,既有五百萬人的彝族,也有幾千人的獨龍族。隨著我國扶貧政策的持續推進,更多的少數民族過上了穩定富足的生活,扶貧先扶智,教育仍然是未來發展的重點。民族教育未來發展的主要目標和方向是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民族教育在開展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一方面要保持其民族的特點,包括對本民族文字、文化的傳承,另外一方面也要讓素質教育貫徹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當中。所以在當地的少數民族的教育過程當中,除了知識的學習,也要加強對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讓每一位少數民族的學生都了解文化傳播在未來民族經濟發展當中的作用。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更有能力也有義務肩負起傳播民族文化的重任,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融入到大學課程,尤其是英語課程當中,可以調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引起學生的文化共鳴,在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同時有效地幫助云南地區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教育。

(二)保護民族文化,創造經濟價值

云南地區作為我國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地,擁有25個少數民族。云南政府一直以來堅持以保護促開發,以開發促保護的方針,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的文化,尤其是云南省有15個少數民族是本身獨有的,這種獨特的文化不僅展現出我國燦爛的民族文化,更是將中華文化的多樣性表現得淋漓盡致。云南共有超過五百項以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是云南地區寶貴的財富。云南省一直支持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的傳承、發展和創新,無論是各種大型歌舞文藝作品還是當地特有的手工藝。近些年文創產業的發展更是讓少數民族的文化創新得以擁有廣闊天地。同時為了更好地傳承非物質文化,大力培養各類民族文化藝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推動群眾性少數民族文化活動和展會,豐富各族群眾的文化生活。通過文化遺傳的傳播和發展,創造經濟價值,幫助文化遺產獲得更多當地百姓的認可,從而帶動文化更好的發展[2]。

(三)培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健全培養機制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離不開文化的帶頭人。作為大學生,尤其是云南當地培養出來的學生,既了解本地區、本民族的風土人情以及發展情況,也能站在年輕人的角度為文化發展提供全新的視野。通過教學改革,為學生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讓學生自覺地熱愛文化、傳播文化,努力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具有戰略眼光和創新能力的新時代文化傳承人。在對學生培養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每一位學生的個人能力和接受能力,不能一味的要求數量,而不重視素質的提升。在大學階段開展非物質文化的傳承,其實是為學生提供一個方向,讓學生在未來的就業和升學中有更多的選擇和方向,也能在培養的過程中完成人才儲備,一舉多得。很多學生未來雖然可能不會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相關的工作,但是在學習和培養過程中加深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和喜愛,也是對云南地區文化傳承的一種方式。

四、英語教學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改革嘗試

(一)教學主體:教師隊伍建設

一直以來的教學主體都是教師,在英語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隊伍的建設必然起到決定性作用,然而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英語教學相結合來說,最缺乏的就是復合型人才。由于當前我國英語教師隊伍大多是英語專業畢業,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了解的并不多,也沒有相關的部門對教師隊伍進行培訓。因此,高校想要培養掌握非物質文化和英語雙方向的復合型人才是非常困難的,要想在教學中對教學的主體進行改革,就必須要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

首先,對現有教師情況進行統計。對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師和有興趣以此為方向進行深入學習的教職工進行梳理,進行合理科學規劃。其次,定期開展培訓,將非物質文化傳承人邀請到學校,為所有的英語教師進行授課,從授課的角度讓教師和傳承人進行交流,找到更適合在英語課堂中開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向。再次,鼓勵教師隊伍利用課堂教學將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教學課程、教學材料、教學方法、考查考試等,在實踐教學中找到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最后,通過課程改革的考核,將課程內容中具有本地區特色的教學進行宣傳,并在教師的年終考核中予以體現,對積極進行改革的教師給予一定的鼓勵和表揚,激發教師的改革熱情。

(二)教學載體:重構教材體系

教材是教學的載體,對于傳遞知識的教師和接受知識的學生來說,都需要通過教材的內容進行交流,因此,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第5條第4款明確提出:“教育部門要將優秀文化遺產內容和文化遺產保護知識納入教學計劃,編入教材?!币逊俏镔|文化遺產融入到高校英語教學當中,就需要在現有的教材基礎上,將符合本地區特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有選擇的進行收集、整理、研究,并聘請專家編寫具有云南地區民族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英語教材。

與中文教材不同的是,英文教材中對一些專屬名詞沒有統一的答案,這就需要在編寫過程中接受來自不同行業的專家進行研究和討論。就英語教材的內容來看,一是在涉及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上,由于云南地區有幾百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國范圍的數量則更多,想要將所有的內容包羅萬象是不現實的,只能從中提煉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遺產。二是要充分利用新媒體手段來豐富教材,由于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音樂、舞蹈等,單從文字方面很難讓學生有比較直觀的印象和體驗,可以利用當前新媒體手段,利用短視頻、圖片或者是VR技術,讓學生身臨其境,更能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點。三是不斷更新教材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效果和學生反饋及時進行內容的完善,尤其是英語教材在翻譯上總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需要將教材不斷地完善,才能符合當下教學改革的要求??傊?,高校在進行英語教學改革過程中不要怕麻煩,要充分地利用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優勢,重構自己的教材體系,讓教材在教學中發揮重要的作用[3]。

(三)教學客體:創新教學形式

教學就是知識的傳播和接受,學生作為教學的客體,并不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更應該從創新教學形式入手,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尤其是年輕人,更有自己的想法,厭惡各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只有讓學生從被動變主動,才能讓他們自發地喜歡英語,喜歡非物質文化。將英語課程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結合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在教學中也不能沿用傳統的管理教學,而應該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利用交流互動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讓學生愿意學、容易學。

一是從學生感興趣的角度進行內容傳播,云南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含有很多美食的內容,可以從學生們感興趣的美食出發,讓學生自己來介紹自己喜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美食,讓其他同學了解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背景和傳承歷史。二是利用學生熟悉的科技手段,讓學生自主通過互聯網及新媒體手段查閱資料,找到自己熟悉或感興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并用英語向其他同學進行介紹,培養其翻譯及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的能力。三是利用學生自身的民族、地區背景,表現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云南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多集中在藝術方面,可以讓學生自發組織此類的表演,向全班、全校同學進行宣傳,并從中挑選優質的作品打磨,推出校外甚至省外、國外。采取盡可能豐富的教學形式,其主要目的在于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將學生從被動的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的參與教學,教學形式也不再以嚴肅課堂為主題,更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自由廣闊的知識空間。

(四)教學延伸:利用文創強化學習成果

非物質文化的傳承離不開市場經濟地推動,我國各個民族都有著自己豐富的內涵和文化底蘊。千百年來,由于受到交通、經濟、文化交流方面的困難,少數民族的文創產品很難走進“尋常百姓家”。云南地區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近年來雖然在旅游、對外經貿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在文化傳播上還遠遠不足。英語教學是幫助學生吸取不同文化的精華,并將在外學習到的經驗運用到提升本地文化傳承上。英語教學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全世界人民對何種文化內容更感興趣,并在此基礎上學生能夠形成將本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轉變成推動經濟發展手段的意識。學生可以對文化元素進行整理和收集,將非遺文化元素融入到文創產品的設計中,形成實體的非遺文化宣傳,進而推動云南地區的非物質文化的發展和云南地區旅游事業的發展。

五、結語

云南省作為一個民族數量最多的省份,要想帶動經濟的全面發展,就要重視民族特色文化的發展。教育是改變人類生活的最重要的手段,近些年在教學改革方面涌現出了許多創新之舉,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應該更加重視改革和應用的結合,將英語教學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相結合,既讓教學改革有了更多選擇,也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有了更多的渠道??傊?,高校作為人才的培養基地,應該充分利用教學這一中心環節,通過精心地設計與謀劃,將英語教學改革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有機結合。從教學主體、載體、客體和延伸多方面進行合理優化,讓改革和傳承并肩,讓英語教學有更多的可能性。

猜你喜歡
云南文化遺產物質
喝茶養生這些物質在起作用
喝茶養生這些物質在起作用
第3講 物質的化學變化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遺產日
云南茶,1200年的發現
第3講 物質的化學變化
與文化遺產相遇
云南邀您來“吸氧”
酌古參今——頤和園文化遺產之美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