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言論

2023-01-09 06:31
中國司法 2022年3期
關鍵詞:中國式政務現代化

張文顯:

中國式法治現代化新道路是法治現代化的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式法治現代化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我國法治現代化的唯一正確道路,彰顯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性質。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根本保證。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是中國式法治現代化與西方式法治現代化的最大區別。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根本價值。以人民為中心,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政治立場,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邏輯所在。全面依法治國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是人民,必須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保護人民、造福人民,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人民共同富裕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把尊重和保障人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為良法善治的標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根本基石。在推進法治現代化新征程上,我們堅定不移地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并努力使制度的顯著優勢更好轉化為全面依法治國和國家治理的實際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立足歷史唯物主義,深化了對共產黨依法執政規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規律、人類社會法治發展規律的認識。習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集大成者,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21世紀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是黨和人民處理新時代法治問題的根本立場、觀點和方法,是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靈魂和旗幟。

(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張文顯如是說,《法治日報》,2022年2月9日)

付子堂:

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為法治中國建設實踐

當代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中國化,必須深深扎根于中國實踐,不僅要汲取當代中國法治建設經驗,而且要推動中華民族法治文化的當代傳承,將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與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對于中國傳統法律思想,要做到取精用宏,繼承法意,把握精髓,對其中合理成分加以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由此使中華法系繼往開來。這是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在新時代重放光彩的現實路徑,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題中應有之義。作為21世紀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習近平法治思想不僅系統闡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規律,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總抓手和重點任務,而且站在世界歷史和全球視野的高度,深刻把握人類政治文明發展趨勢,創造性地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為人類法治文明和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過程,既是對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繼承、發展和創新的過程,也是著眼“世界之問、時代之問”,推動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不斷與時俱進的過程。中華民族偉大的法律傳統,給了我們建設現代文明的自信和底氣。堅持“中國問題、世界眼光”,就是在正確認識并深入分析中國國情的基礎上,系統闡釋中華法系和法制文明傳統,弘揚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正確解讀中國現實、總結中國法治經驗,創造性地將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等全人類共同價值融入中國時代需求,深刻回答人類法治進程中的普遍性問題,為世界法治文明進步提出中國主張,貢獻中國方案。

(教育部高校習近平法治思想協同研究中心執行委員會委員、西南政法大學校長付子堂如是說,《光明日報》,2022年2月25日)

趙姿昂:

用好憲法賦予人大的監督權

對國家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進行監督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一項極其重要的職權。人大監督作為國家權力機關代表國家和人民進行的監督,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最高層次的監督,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正確監督是對人大監督工作的政治要求,是人大監督必須堅持的政治方向和基本原則;有效監督是對人大監督的實質要求,是人大監督不斷追求的工作目標和工作標準;依法監督是人大監督的法律要求和程序遵循,是必須始終堅持的工作規則。正確監督,從根本上說就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關鍵是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有效監督要求對國家的行政工作和司法工作的監督既要廣泛,又要突出重點,既要支持也要制約,要真正起到糾錯糾偏、防錯防偏的作用,真監實督,戒空戒虛。要逐步建立起長效監督約束機制,提高監督的實效性。要增強監督工作的主動性,不斷增強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機關干部和人大代表的履職能力,促使其工作中敢監督、講真話、勇擔當,做到既不缺位,又不越位。要充分保障人大代表的監督權力,不斷增強人大代表對人大監督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要完善監督工作方法,建立規范的監督工作機制。要不斷創新和完善監督方式和手段,強化問責機制,增強監督的針對性,精準監督。依法監督既是人大常委會的重要職責和工作的基本遵循,又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貫穿于監督工作的始終。要建立完善監督工作的規則指引和制度,對人大監督的法律依據、對象范圍、內容程序、原則和結果處理等問題進行具體的規定。要全面貫徹實施憲法和監督法等法律,增強人大監督的法治化水平。

(趙姿昂如是說,《學習時報》,2022年2月16日)

趙迎輝:

充分利用數字技術促進依法行政,推進法治政府智能化

數字法治政府是利用數字技術履行政府職能、推動依法治理、提升服務效能的政府。建設數字法治政府,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對政府理念、機構、職能、流程進行法治化再造,推動實現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加快推進信息化平臺建設。建設數字法治政府,需要各地區加快推進一體化在線政務平臺建設,統籌建成各級互聯、協同聯動的政務服務平臺。統一規范政務服務標準,優化、再造政務服務流程,探索創新政務服務模式。加快推進政務服務向移動端延伸,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掌上辦”,全面提升政務服務能力水平。要加快推進政務數據有序共享。數字政府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在于推進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政務數據有序共享和協同服務。要大膽改革與數字時代不適應的行政管理體制機制,加強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建立健全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的各類型數據開放共享機制,加快推動各地區各部門間數據共享交換。還要統一數據共享標準,規范數據共享操作流程,破除數據共享的技術壁壘,切實提升政務服務整體效能。要深入推進“互聯網+”監管執法。通過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打通全國各級監管職能部門的關鍵環節,實現對所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全時段、全覆蓋、全過程立體監管,提高監管的及時性、精準性、有效性。

(趙迎輝如是說,《學習時報》,2022年2月23日)

王一超:

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

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就是要充分發揮多方合力,引導當事人選擇最為恰當的解紛方式,尤其是引導當事人優先選擇以非訴訟方式解決糾紛,從而在根源上避免或減少訴訟的發生。這就要求在案件入口做好當事人的解釋疏導工作,通過向案件當事人呈現客觀情況,向其充分說明選擇各種糾紛解決方式的利弊,引導并說服當事人自愿選擇先行調解等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關鍵在于提升解紛質效。需要完善對于訴前調解運行過程中違規問題的處理機制,進一步提升訴前調解的規范化、專業化、法治化水平,從而不斷提升訴前調解的解紛質效,促進其發揮積極的示范效應。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不僅要面向已經發生的糾紛,還要著眼于潛在的糾紛。一方面,應注重發揮立法對人們行為的引導功能,處理好風險社會中立法的確定性與社會風險不確定性之間的關系,強化立法的預見性,最大程度避免既存糾紛升級或未然糾紛發生。另一方面,切實提升普法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努力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人民群眾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

(王一超如是說,《學習時報》,2022年2月9日)

猜你喜歡
中國式政務現代化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創新抉擇
中國式民主
《農業現代化研究》第五屆編委會
中國現代化何以起飛和推進
——評《中國現代化論》
不要讓中國式焦慮,廢掉了你的孩子
政務云上看政情
關于陳某政務公開申請案的啟示
二維碼讓政務公開更直接
中國式教育的“逆襲”
現代化與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的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