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劑科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2023-01-11 02:24周玉霞
健康之友 2023年1期
關鍵詞:藥劑科醫護人員藥品

周玉霞 崔 月

(1 沂源縣人民醫院 山東 淄博 256100 2 沂源縣中醫醫院 山東 淄博 256100)

藥劑科是醫療機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負責整個藥品生產鏈的管理、相關醫學服務以及臨床藥物研究等,與各個科室之間聯系密切,是臨床治療藥品取用的主要途徑[1]。我國對藥劑科的重視程度在近些年得到顯著提升,由于新型疾病的不斷變化,臨床中加大了對新型藥物的研發進度,藥劑科在藥物研發與應用中發揮巨大作用,相關醫學報告中顯示,我國臨床患者數量在近些年的上升趨向明顯,這給藥劑科的日常工作帶來了一定壓力[2]?;趯颊呓】档目紤],醫學中重新規劃了藥劑科的工作內容,不良反應是藥劑科在臨床用藥中的重點解決問題,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后會影響治療成效。監測管理是當前藥劑科內所沿用的常規管理方式,部分患者反應不良癥狀問題并未得到有效解決,針對性管理總結了當前管理現狀,在原有管理內容中進行了擴展與完善,認為管理工作應該從總結問題開始,要求醫護人員樹立良好的崗位責任感與風險意識,善于總結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從而針對不同問題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全面提升藥劑科內的工作質量[3]。本文主要研究患者接受藥劑科藥品治療期間,予以針對性管理后對當前工作現狀及不良反應所產生的作用及成效,現內容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基本研究內容已上報院方,且獲準執行。于2020年3月-2022年3月之間,在醫院門診處挑選出100例與研究方向相符且在接受藥劑科藥品治療時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后續比對中依據拋幣法,將所有研究人員按照1:1的比例平均分組,每組能夠分到50例患者。所有患者的各項基礎信息均歸納于表一中,通過比對后發現,并無明顯差異(P>0.05)。入選標準為:①患者及家屬已知曉基本研究流程,且對研究的進行并未表示異議。②患者的精神狀態和意識顯示為正常。排除標準:①患者自身患有嚴重型疾病。②患者自身患有傳染型疾病。

表1 兩組患者相關基礎信息

1.2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管理。研究組實施針對性管理,內容為:①建立完善的監管制度。藥品監管中仍然缺乏有效的監管制度來指導相關人員工作,因此,建立完善的監管制度是現階段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藥劑科在制定相應制度時參考相關人員的工作情況,并結合國家對于藥劑科內的法律規定進行制定,內容中需要依次列舉相關人員的自身職責,規定好主要負責的工作內容。②建立團隊。從與藥劑科聯系較為密切的科室內選擇相關人員組建成監管小組,小組內的成員需要明確自身職責與工作內容,參與藥劑科內的日常工作,并記錄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產生的問題,定期開會,將發生率較高的問題予以匯總,并分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實行考核制度,引導藥劑科內的工作人員定期參與培訓與考核,以考核結果為判定工作人員工作水平的標準。③規范記錄。藥品中嚴格規范對于不良反應的記錄,內容中包含患者相關信息、具體不良反應癥狀、持續時間等,并在記錄后報告給醫護人員進行錄入。④提升風險意識與工作水平。藥劑科工作人員在相應制度指導下,定期總結以往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不斷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對常出現的問題做好預防,樹立良好的崗位責任感,培訓工作人員養好風險監管的習慣,按照制度內的要求每天檢查潛在風險,從而在根本上解決管理問題。

1.3判定指標

①將各組患者在管理期間對相應管理措施的評價進行評估,評估主要從用藥合理、用藥安全、風險管理以及整體監管中展開,單項指標的分值區間控制在0-100分,合格標準值為60分,所得分值若處于60-100分之間,則說明該項管理措施落實良好。②記錄過程中各組患者出現的負面問題,參與記錄的負面問題主要有診斷信息不詳、終了信息不全、患者自述不詳,將出現上述問題的患者數量予以統計,并比對統計結果。③記錄過程中各組患者的管理滿意程度,記錄標準:處方規范,醫護人員用藥準確,且未出現其他不良癥狀,則為非常滿意;處方較規范,醫護人員用藥較準確,且出現了少數不良癥狀,則為滿意;處方不規范,醫護人員用藥誤差較多,且出現了多數不良癥狀,則為不滿意。

1.4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分析相應管理措施評價

研究組所選擇的管理模式在用藥不同環節中所產生的作用及患者對管理的整體評價,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存在一定差異(P<0.05)。

表2 分析相應管理措施評價分)

2.2 分析負面問題

研究組在管理期間對出現的各類負面問題所產生的控制作用及整體用藥安全性,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存在一定差異(P<0.05)。

表3 分析負面問題[例/%]

2.3 分析滿意程度

結果得出,研究組對其使用的管理模式,在管理過程中表現出明顯滿意的總人數,高于對照組,組間存在一定差異(P<0.05)。

表4 分析滿意程度[例/%]

3 討論

藥劑科在醫療機構的日常工作中有著重要作用,通過對臨床藥物的研發與管理,規范醫護人員在臨床治療中的使用方式,是常規醫療服務的主要提供地點[4]。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在近些年得到一定關注,為了提高醫院內的平均醫療水平與治療安全性,很多醫院將主要優化重心放在藥劑科監管中[5]。藥劑科中容納了臨床治療的所需藥物,科內配備有專業的工作團隊,主要負責藥物在臨床中的使用與研究,在發展中為醫院做出了杰出貢獻。不良反應是臨床用藥中的重點問題,基于患者自身體質的差別,很多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時,會與藥性產生排斥作用,從而產生各類不良反應,不良反應在當前已經被列入對患者臨床治療影響最為嚴重的因素行列中[6]。為了有效防止不良反應進一步降低臨床療效,院內已經實施常規監管措施,但優化程度未達到預期狀態,并總結出以下問題。

①藥師對藥品不良反應的監管力度不足。藥品不良反應的監管對藥師個人能力具有較高要求,且很多藥物屬于新型研發產品,自身穩定性與安全性未得到有效普及,很多藥師在工作中只能憑借個人經驗進行監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監管難度[7]。

②醫護人員對藥品不良反應的認知不足。藥劑科內存在部分醫護人員認知受限問題,在工作中沒有樹立正確的崗位觀念,對于相關醫療知識與風險的掌握較少,導致在工作中沒有對藥品不良反應產生足夠重視[8]。

③監管記錄不規范。監管記錄主要負責記錄相關藥品的不良反應,對于醫護人員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提供較大幫助,記錄不規范會導致醫護人員無法持續監管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不利于后續監管工作的開展[9]。

④延時上報。部分工作人員認為上報流程較為繁瑣、復雜,通常會采用冷處理方式,經常性出現延時上報情況,而且缺乏專業人才,發生的監管問題不能及時做出反應[10]。

為了及時優化藥劑科的工作質量,預防藥品中不良反應的出現,我院實施了針對性管理,研究中可以看出,經過相應管理后,研究組所選擇的管理模式在用藥不同環節中所產生的作用及患者對管理的整體評價,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存在一定差異(P<0.05);研究組在管理期間對出現的各類負面問題所產生的控制作用及整體用藥安全性,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存在一定差異(P<0.05);結果得出,研究組對其使用的管理模式,在管理過程中表現出明顯滿意的總人數,高于對照組,組間存在一定差異(P<0.05),針對性管理總結了出現率較高的問題,并在問題基礎上做出針對性解決,從而避免監管質量下降。

綜上所述,針對性管理的應用為藥劑科提供了極大幫助,措施兼具科學性和專業性,能夠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全面提升藥劑科的安全性與工作質量。

猜你喜歡
藥劑科醫護人員藥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偽劣藥品才會有不良反應?
醫院藥劑科藥品管理系統的構建與效果評價
南平市婦聯關愛援鄂醫護人員家屬
幫助醫護人員處理好四種關系
藥品采購 在探索中前行
藥品集中帶量采購:誰贏誰輸?
科學化和信息化在醫院藥劑科管理中的應用
精神科醫護人員職業倦怠相關分析
藥品集中采購將走向寬松
大型公立醫院聯辦分院藥劑科管理之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