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合鹽堿脅迫對葡萄生長及顯微結構的影響

2023-01-12 09:14盧倩倩王樂樂
經濟林研究 2022年4期
關鍵詞:鹽堿柵欄生長量

盧倩倩,李 月,王樂樂,王 爽,周 龍

(新疆農業大學 園藝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2)

葡萄Vitis uinifera是世界四大果樹之一,其果實酸甜可口、營養豐富,其栽植面積和產量曾長期居于世界首位[1]。從2012年開始,中國葡萄總產量位居世界首位,葡萄種植面積位列世界第2位,鮮食葡萄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近50%[2]。新疆是我國葡萄栽培面積最大的省區,獨特的氣候資源使得該區的葡萄品質具有明顯優勢[3]。同時因為獨特的氣候、地形等因素,新疆地區是我國鹽堿地面積最大、分布范圍最廣的地區,有“世界鹽堿地博物館之稱”[4]。葡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與鹽堿化耕地不斷增多的矛盾日益凸顯,篩選耐鹽堿能力強的鮮食葡萄品種成為當前的緊要任務,對新疆地區葡萄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鹽堿脅迫會影響果樹的生長發育,葉片作為果樹與外界進行物質、能量交換的主要器官,其組織結構也必然會隨之發生一定的變化以適應環境[5],且葉片變化程度與脅迫濃度為正比關系[6]。李學孚等[7]對鹽脅迫下‘鄞紅’葡萄的葉片細胞結構進行了研究,發現鹽脅迫會抑制葡萄生長,葉片表皮層、柵欄組織、海綿組織變厚。秦玲等[8]對鹽脅迫下釀酒葡萄的葉片細胞結構進行了研究,發現鹽脅迫使得葉綠體在細胞內不規則分布,柵欄組織與海綿組織的厚度比(柵海比)相對降低。張德等[9]對鹽脅迫下2種垂絲海棠砧木的葉片細胞結構進行了研究,發現耐鹽性強的‘9-1-6’的葉片表皮層、柵欄組織、海綿組織厚度的變幅均小于耐鹽性差的山定子。

目前,關于葡萄砧木耐鹽堿性的研究報道較多,但新疆地區多采用自根苗建園的種植模式,因此對耐鹽堿性較強的鮮食葡萄新品種有較大的需求量。近年來,由于未在引種前進行耐鹽堿性評價,導致實際生產中部分新引品種因不耐鹽堿而生長不良,種植戶損失較大,因此在引種前進行新引進葡萄品種耐鹽堿性的評價和區域試驗,對整個新疆葡萄產業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研究中以新疆10個新引鮮食葡萄品種為研究對象,通過盆栽控制性試驗,對復合鹽堿脅迫30 d后葡萄的生長指標和顯微結構進行觀測,以期為10個新引鮮食葡萄品種在新疆地區的進一步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設計

2020年4—9月,在新疆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進行試驗,供試材料為新疆地區10個新引鮮食葡萄品種的1年生扦插苗,包括‘深紅玫瑰’‘絲路紅玫瑰’‘陽光玫瑰’‘黑脆無核’‘早夏無核’‘甜蜜藍寶石’‘浪漫紅顏’‘紫甜無核’‘戶太8號’和‘夏黑’(表1)。將扦插苗定植于上口直徑25 cm、下口直徑20 cm、高25 cm的塑料花盆中,基質采用營養土。定植后,每3 d澆1次透水,保證基質處于濕潤狀態。待葡萄苗長出7葉1心后,選擇直徑和高度均較為一致的幼苗,進行復合鹽堿脅迫處理。

表1 供試葡萄品種的基本信息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tested grape varieties

依據新疆鹽堿土成分,將中性鹽NaCl、Na2SO4和堿性鹽NaHCO3按濃度1∶1∶1的比例混合配置成復合鹽堿溶于水。根據鹽堿質量分數(鹽堿質量和土壤干質量的百分比)設置處理,設對照(不加鹽堿,CK)和加入0.29%(T1)、0.58%(T2)、0.87%(T3)盆土干質量(5 kg)的復合鹽堿,共4個處理,每處理3次重復。為避免鹽沖擊效應,預處理期間每天以0.29%復合鹽堿溶液遞增添加,經3 d同時達到預定濃度,此時設定為正式處理第1天。為防止澆水時土壤溶液流失,每個盆底墊塑料托盤,且定期回澆到盆內,以保持盆內土壤鹽堿總量。處理后定期澆灌少量水,以平衡蒸發量。

1.2 形態指標測定

鹽堿處理第1天和第30天分別用米尺測量新梢長度,用直尺和Digital數顯式游標卡尺測量第3莖節的長度和直徑,用直尺測量第3節位葉片的長度和寬度,計算各指標生長量。

1.3 解剖結構觀測

鹽堿處理第30天,從葡萄新梢中部功能葉片中部主脈兩側取材(2 mm×2 mm),FAA固定,乙醇和二甲苯系列脫水,石蠟包埋,橫切片厚度8 μm,番紅-固綠染色,Nikon顯微鏡下觀察并拍照。測量葉片厚度、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厚度、上下表皮厚度,每個樣片觀察30個視野,計算柵海比、葉片組織結構緊密度(柵欄組織厚度占葉厚度的百分比)、葉片組織結構疏松度(海綿組織厚度占葉厚度的百分比)[10]。

1.4 數據統計與分析

計算各鹽堿脅迫處理組和對照組各性狀的平均值。若指標與耐鹽堿性正相關,耐鹽堿系數為處理組平均值與對照組平均值的百分比;若指標與耐鹽堿性負相關,耐鹽堿系數為對照組平均值與處理組平均值的百分比[11-12]。

用Microsoft Excel 2010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及圖表制作,用SPSS 20.0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Duncan法)、相關性分析、主成分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復合鹽堿脅迫對葡萄植株形態指標的影響

復合鹽堿脅迫下葡萄植株形態指標的變化見表2。由表2可知,隨著鹽堿濃度的增加,葡萄新梢長度、莖節長度和直徑、葉片長度和寬度的生長量均呈下降趨勢,且各處理間差異顯著。從新梢生長量來說:T3處理下相對CK降幅最大的是紫甜無核,為71.70%;降幅最小的是浪漫紅顏,為18.97%。莖節長度生長量降幅最大的是陽光玫瑰,為85.14%;降幅最小的是深紅玫瑰,為35.81%。莖節直徑生長量降幅最大的是深紅玫瑰,為73.88%;降幅最小的是黑脆無核,為30.48%。葉片長度和寬度生長量降幅最大的均為黑脆無核,分別是90.16%、78.73%;降幅最小的均為夏黑,分別為15.12%、17.02%。

表2 復合鹽堿脅迫下葡萄植株形態指標的變化?Table 2 Changes of morphological indexes of grape plants under saline-alkali stress

續表2Continuation of Table 2

2.2 復合鹽堿脅迫對葡萄葉片組織顯微結構的影響

正常(CK)和復合鹽脅迫(T3)條件下生長30 d的葉片解剖結構如圖1所示。從葉片解剖結構看,葉片由上下表皮、柵欄組織、海綿組織構成。正常生長時,柵欄組織的細胞為長柱狀,排列較整齊。鹽脅迫下,柵欄組織排列散亂,海綿組織細胞數目減少,細胞間隙增加。

正常(CK)和復合鹽脅迫(T3)條件下生長30 d的葉片解剖結構指標的變化見表3。由表3可知,復合鹽脅迫下,上下表皮、柵欄組織、海綿組織及葉片的厚度呈現增加趨勢,柵海比呈現降低趨勢,細胞結構緊實度降低,疏松度增加。柵欄組織、海綿組織的厚度增加幅度最大的是浪漫紅顏,分別為21.32%、56.91%;增加幅度最小的是黑脆無核,分別為0.25%、7.66%。柵海比降低幅度最大的是浪漫紅顏,為22.68%;降低幅度最小的是陽光玫瑰,為3.87%。

2.3 葡萄耐鹽堿性綜合評價

2.3.1 各指標的耐鹽堿系數

復合鹽堿脅迫下葡萄植株形態和解剖結構指標的耐鹽堿系數見表4。由表4可知,不同指標在葡萄耐鹽堿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在鹽堿脅迫下不同品種各指標的變化幅度也不同。以新梢生長量這個指標來衡量,耐鹽堿性最強的為‘浪漫紅顏’,最弱的為‘紫甜無核’。以柵海比這個指標來衡量,耐鹽堿性最強的為‘陽光玫瑰’,最弱的為‘浪漫紅顏’。因此,不能利用單個指標評價各葡萄品種的耐鹽堿性[13]。

2.3.2 各指標耐鹽堿系數的相關性分析

對各指標的耐鹽堿系數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見表5。由表5可知,各指標之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關性,所提供的信息發生了不同程度的重疊。其中,葉片厚度與柵欄組織厚度呈極顯著正相關,與新梢長度生長量呈極顯著負相關。海綿組織厚度與柵海比呈極顯著正相關。葉片作為一個完整的器官,其各組織結構之間必然會互相影響,因此只有進行綜合比較分析才能客觀評價[14]。

2.3.3 各指標耐鹽堿系數的主成分分析

對10個葡萄品種10個指標的耐鹽堿系數進行主成分分析,以較少的相互獨立的主因子代替較多的相互關聯的指標[15],結果見表6。由表6可知,提取到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共4個,累計貢獻率83.76%,這表明前4個主成分能夠代表原來13個指標的大部分信息。以前4個主成分的特征值比所提取的主成分總特征值之和作為權重,構建主成分綜合模型[16]:

圖1 復合鹽堿脅迫下葡萄葉片解剖結構的變化Fig. 1 Changes of leaf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grapes under saline-alkali stress

式中:F表示主成分綜合值;C1~C13分別表示新梢生長量、莖節長度生長量、莖節直徑生長量、葉片長度生長量、葉片寬度生長量、上表皮細胞厚度、柵欄組織厚度、海綿組織厚度、下表皮細胞厚度、葉片厚度、柵海比、細胞結構緊實度、細胞結構疏松度等指標的耐鹽堿系數。

根據主成分綜合模型,得出綜合主成分值,結果見表7。由表7可知,各葡萄品種按照耐鹽堿性由強到弱排序依次為‘黑脆無核’‘戶太8號’‘甜蜜藍寶石’‘夏黑’‘早夏無核’‘深紅玫瑰’‘陽光玫瑰’‘紫甜無核’‘絲路紅玫瑰’‘浪漫紅顏’。

表3 復合鹽堿脅迫下葡萄葉片解剖結構指標的變化?Table 3 Changes of leaf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grapes under saline-alkali stress

表4 復合鹽堿脅迫下葡萄植株形態和解剖結構指標的耐鹽堿系數?Table 4 Salinity-alkali tolerance coefficients of morphological and anatomical structure indexes of grape plants under complex saline-alkali stress

表5 葡萄植株形態和解剖結構指標的耐鹽堿系數的相關系數?Table 5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matrix of salinity-alkali tolerance coefficients of morphology and anatomical structure indexes of grape plants

3 結論與討論

表6 葡萄植株形態和解剖結構指標的耐鹽堿系數的主成分分析結果?Table 6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esults of salinityalkali tolerance coefficients of morphology and anatomical structure indexes of grape plants

在盆栽控制復合鹽堿濃度條件下對10個葡萄品種的生長及顯微結構的變化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隨著鹽堿濃度的增加,葡萄新梢長度、莖節長度和直徑、葉片長度和直徑的生長量均呈現下降趨勢,上下表皮、柵欄組織、海綿組織及葉片的厚度呈現增加趨勢,柵海比呈現降低趨勢,細胞結構緊實度降低,細胞結構疏松度增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綜合評價各品種的耐鹽堿能力,結果表明10個葡萄品種按照耐鹽堿性由強到弱排序依次為‘黑脆無核’‘戶太8號’‘甜蜜藍寶石’‘夏黑’‘早夏無核’‘深紅玫瑰’‘陽光玫瑰’‘紫甜無核’‘絲路紅玫瑰’‘浪漫紅顏’。

3.1 鹽堿脅迫對葡萄形態特征的影響

鹽堿脅迫會導致葡萄生長受阻,葉片干枯甚至死亡。牛銳敏等[17]經研究發現,鹽脅迫20 d后,6種葡萄砧木的新梢生長量、葉片數量、新梢鮮干質量、幼苗根系的鮮干質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耐鹽性強品種110R的新梢生長量降幅最小,耐鹽性弱品種貝達的新梢生長量降幅最大。丁守鵬等[18]的研究結果表明,鹽脅迫會使葡萄生長減緩,生物量下降。劉學良等[19]對接骨木的研究結果表明,鹽脅迫下無性系‘XY-2’的生長量等生長指標降幅最小,其耐鹽性較強。本研究結果表明,鹽堿脅迫30 d后,葡萄新梢生長量、莖節長度和直徑、葉片長度和寬度的生長量均下降,新梢生長量下降幅度最大的品種為浪漫紅顏,綜合評價結果表明其耐鹽堿能力最差。因此新梢生長量是判斷鹽堿對葡萄品種影響的直觀指標。鹽堿脅迫下,葡萄根系吸水困難,易受離子毒害及氧化脅迫,造成代謝紊亂、光合能力下降,最終導致植物生長受阻[20]。

表7 10個葡萄品種耐鹽堿能力的綜合得分及排名Table 7 Comprehensive scores and rankings of saline-alkali tolerance of 10 grape varieties

3.2 鹽堿脅迫對葡萄葉片解剖結構的影響

葉片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其結構的有序性、完整性決定了植物光合生產的能力。鹽脅迫會導致葉片結構發生顯著變化。李學孚等[7]對‘鄞紅’葡萄在鹽脅迫下的葉片組織顯微結構變化進行了研究,發現上下表皮層、柵欄組織、海綿組織等均變厚,柵海比顯著降低。本研究結果表明,鹽堿脅迫下10個葡萄品種的葉片表皮層、柵欄組織、海綿組織均變厚,柵海比、細胞結構緊實度降低,細胞結構疏松度增加。這是葡萄對鹽堿環境的適應性表現,葉片增厚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弱葉片的蒸騰作用,增強其吸收、儲存水分的能力,降低植物體內鹽堿濃度,進而提高植物本身對鹽堿脅迫的抗性[21]。

3.3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自然條件下,鹽堿地的鹽堿成分相當復雜,不僅有鈉鹽,還有鉀鹽等,且NaCl、Na2SO4等鈉鹽的比例也各有不同[22]。本研究中僅進行了NaCl、Na2SO4、NaHCO3(濃度 1∶1∶1)復合鹽堿條件下的盆栽控制試驗,未進行大田試驗,不能完全反映葡萄品種的耐鹽堿性。植物的耐鹽堿性受到遺傳基因、起源地、生長環境等各方面的影響,本研究中僅對特定環境下表觀形態及顯微結構進行了探討。因此,若要科學全面評價葡萄品種的耐鹽堿性,為實際生產提供更可靠的理論依據,應結合生理、光合等方面指標進行研究,且在大田條件下栽培和觀測。

猜你喜歡
鹽堿柵欄生長量
湘北綠桐I號生長規律初步研究
日本落葉松人工林生長規律分析
鹽堿荒灘的“底色之變”
幫牛伯伯圍柵欄
鹽堿地區南美白對蝦、青蝦混養技術
北大河林業局森林生長量、枯損量調查與分析
外源H2S供體NaHS浸種對鹽堿脅迫下裸燕麥種子萌發特性的影響
胞質Ca2+參與外源H2S促進鹽堿脅迫下裸燕麥種子萌發
宜春區域南方紅豆杉生境及其生長量分析
嘴巴里的柵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