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銷社“重出江湖”:是“回歸”還是“自救”?

2023-01-13 05:30
華聲文萃 2022年12期
關鍵詞:基層社貨郎供銷社

供銷社是計劃經濟的產物,被放置在市場經濟語境中,難免受關注和猜想。但經過多年的發展、改革,其功能定位等早已不同往日。事實上,自成立起,供銷社至今都未曾離開過舞臺。2021年,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實現銷售總額6.26萬億元,同比增長18.9%,超過京東和拼多多2021年全年成交總額之和。

從田間火到股市

多省數據顯示,基層社社員數量增速迅猛。

湖北省供銷合作總社透露,目前,該省基層社社員達到45.2萬人,其中,農民社員人數5年增長5倍多,由2016年的5.15萬人增至2021年的33.3萬人。相關負責人還表示,爭取2025年全省基層社社員達到150萬,真正實現“農民得實惠、基層社得發展”的發展格局。

此外還有多個省份也在快速恢復基層供銷社。今年1月,《重慶日報》報道稱,借助“基層供銷社+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村社共建”模式,2021年重慶新發展農村綜合服務社星級社400個,農村綜合服務社總量增至6120個,行政村覆蓋率達76%。

9月,《寧夏日報》報道,目前全區共有鄉鎮級供銷合作社179個,村級供銷合作社70個,基層社社員5.7萬人,鄉鎮基層社覆蓋率由2017年的56%上升到92.7%,預計今年年底,覆蓋率將達到95%以上。

基層供銷社重建火熱后,嗅覺敏銳的資本市場快速反應,供銷社概念股迅速“爆紅”。11月2日,供銷社概念股強勢上漲,截至收盤,其整體上漲7.98%,板塊內,中農聯合、輝隆股份等七只股票漲停。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告訴記者,目前國家更加強調安全與保障供應,供銷社作為非完全市場化的物資與消費品供應體系,有著更強的組織執行力與強大的網絡體系,這是目前供銷社概念突然廣受關注的主要原因。

他認為,在電商下沉賽道領域,供銷社不以盈利為唯一目的,可以以政策性補貼和體制特征來彌補電商最后一公里的末端缺陷,因此才具備明顯優勢。供銷社可以作為底線思維考慮,是對市場缺陷和極端狀態下保障供應的一個兜底體系,對零售企業和市場化渠道是個補充。

助力鄉村振興

輿論認為,供銷社再次火爆,與國家重視鄉村振興的時代大背景密切有關。

2021年,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等四部門聯合出臺《關于開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到2023年6月底,打造若干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三位一體”試點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鄭風田認為,改革開放至今,全國各地供銷社的發展很不均衡,大多數似乎就被人遺忘。但也有少數走出了一些不錯的新路,比如湖北辦起了大量農貿批發市場、江蘇成立了電商平臺、山東走上了土地托管的道路等。

鄭風田舉例稱,2017年6月,他曾去江蘇省興化市供銷社考察,發現該供銷社通過成立一些電商平臺,推進“互聯網+農業”,起到了積極效果,“很多快遞公司不愿意進村,興化市供銷社通過電商模式可以將農用物資送到農村,這種電商模式也為供銷社的發展提供了一條出路”。

近年來,一些供銷社走上電商道路后,完成了華麗轉身。例如湖南的“供銷貨郎”項目就是一個典型例證。

近日,位于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龍光橋鎮天成垸村“供銷貨郎”門店熱鬧非凡。貨架上,雞蛋、蔬菜等生活用品應有盡有。同時,該店還提供線上購物、買保險、福彩、體彩、小額貸款等,滿足村民多種需求。

“供銷貨郎”是湖南省供銷合作總社直屬企業鑫瑞惠民供銷(湖南)有限責任公司推出的下沉鄉村、服務鄉村的平臺。其通過搭建“線下網點+線上商城”,成為“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的橋梁。

該公司董事長張志斌告訴記者,他是學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因看好鄉村振興的前景,2014 年創辦了該公司,次年就開始在省內的鄉鎮和農村搭建供銷網點,推行農村電商模式。

他說,農村“供銷貨郎”村級綜合服務中心與城市“供銷貨郎”門店同步建設。其中,村級網點是“生產端”,由農戶、農產品收購站等組成。城市門店作為“消費端”,面向社區、小區、機關、商超等。通過信息化,讓所有“供銷貨郎”村級服務中心與總后臺管理中心連接,省、市、縣各級供銷合作聯社有數據查閱權限,能實時查看各個農村網點銷售的商品種類以及交易、采購和配送信息。隨著社會發展,邊走街串巷邊吆喝的“貨郎”退出歷史舞臺,依靠電商發展起來的“供銷貨郎”網點應運而生,有效解決農民銷售難的同時,也鼓起了他們的錢袋子。

“與計劃經濟聯系是誤解”

基層供銷社重建后有無可能回歸老路的問題也是一個輿論關注的焦點。

在鄭風田看來,現在與其說是供銷社在“回歸”,不如說是在“自救”,在重新找到符合自身發展的市場定位,在當前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背景下,“更不能把自己當成官老爺,憑借半官方優勢,借助行政力量,依靠壟斷的方式占領市場”。

他告訴記者,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供銷社已經失去了重回計劃經濟年代的條件?,F在出現大量供銷社,與政策支持有關,但是如果無法適應新的發展,不能提供優質服務,也會面臨被市場淘汰的可能性。

柏文喜稱,供銷社恢復重建的過程中,回歸全面短缺的計劃經濟模式顯然是不太可能的,更不意味著中國要放棄市場化改革開放路線而要重走計劃經濟的老路?;貧w理性和實現市場繁榮、供給豐富,是不可抗拒的大方向與大趨勢。

“此次供銷社重振,已經無法回歸計劃經濟時代,只能要么轉變為市場化體系缺陷的補充體系和政策性機構定位,要么再次被市場化所重構,否則其命運終究會是被邊緣化和隱入歷史的塵煙之中?!卑匚南舱f。

《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新媒體品牌欄目“俠客島”發評論稱,供銷社的改革之路就是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縮影,也會沿著市場化改革的路子一直走下去。

仍需繼續深化改革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章程》明確,中國供銷合作社是為農服務的以農民社員為主體的集體所有制的合作經濟組織,是黨和政府密切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和做好農業、農村、農民工作的重要載體。

在供銷社發展的過程中,市場化曾沖擊舊供銷社,但同時在市場化的過程中,中央也在堅持服務三農的過程中對其多次改革,不斷優化新的供銷社。

資料顯示,在1995年、1999年、2009年、2015年,高層先后以中共中央、國務院的名義多次發布深化和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的文件。

高層對供銷社改革的重視,也多次體現在中央一號文件中。

2021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開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健全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綜合平臺。2022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在部署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時,明確支持供銷合作社開展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提升行動,建設縣域集采集配中心。

在多次改革后,供銷社發展迅速。鄭風田認為,未來供銷社要想創造更多輝煌,說到底還需要提高服務水平,只有這樣才能跟農民自主建立的專業合作社競爭,“無論怎么改革,都需要有服務到位,否則就會被市場淘汰?!?/p>

(摘自《中國新聞周刊》2022.11.4)

猜你喜歡
基層社貨郎供銷社
供銷社里攫取黑金的蛀蟲
一間等房客的屋子
航天貨郎智能柜:便利生活,開門即得
自古就愛買買買 兩幅《貨郎圖》里的民生百態
古人的購物節——《貨郎圖》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 王俠
新時期基層社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浙江省余姚市基層社建設情況的調查與思考
統計信息
統計信息
統計信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