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硬盤

2023-01-18 11:48
中國石油企業 2022年10期
關鍵詞:天然氣石油能源

圖文記錄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閉幕

10月22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勝利閉幕。習近平同志主持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大會通過了關于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報告的決議。大會通過了關于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大會通過了關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

政經要聞

碳減排標準體系建設提速

日前,國家能源局網站發布關于印發《能源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行動計劃》的通知?!队媱潯诽岢?,到2025年,初步建立起較為完善、可有力支撐和引領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能源標準體系,能源標準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標準組織體系進一步完善,能源標準與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良好互動,有效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節能降碳、技術創新、產業鏈碳減排。

我國將加強油氣開發項目備案管理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油氣開發項目備案填報工作的通知》。油氣開發項目備案填報內容一是油氣產能建設,包括動用儲量情況、建成產能、開發投資、經濟評價指標、主要開發指標等。對于原油產能大于20萬噸/年,天然氣產能大于5億立方米/年的重點項目,油氣開發企業在項目開工前線下報送開發方案。二是油氣產能建設配套,包括油氣田開發過程中配套的綠色低碳、節能改造、智能化升級、減碳驅油(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項目,備案內容主要為占地面積、建設內容及規模、投資等。

《北京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發布

近日,《北京市碳達峰實施方案》正式發布。實施方案安排了7個方面28項任務措施,圍繞“效率引領、科技支撐、機制創新”三方面,將為我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作出北京貢獻。到2030年,北京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目標,確保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

數字新聞

1681萬噸

9月,國內生產原油1681萬噸,同比增長1.4%。1—9月,生產原油15375萬噸,同比增長3%。

164億立方米

9月,國內生產天然氣16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6%。1—9月,生產天然氣160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4%。

16億噸

29.9%

2021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2.49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29.9%,已建立完備的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裝機規模等多項指標保持世界第一。

18萬千米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油氣管網規模超過18萬千米,比10年前翻了一番。

149%

自然資源部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增石油探明地質儲量超16億噸,新增天然氣、頁巖氣、煤層氣探明地質儲量合計超1.6萬億立方米。

企業看點

中國石油首套智能綜合錄井儀啟用

近日,由中國石油渤海鉆探研發的集團公司首套智能綜合錄井儀——德瑪3.0智能綜合錄井儀正式啟用。該設備是渤海鉆探德瑪品牌第三代智能產品,具有功能布局人性化、技術組合全面化、數據融合共享智能化等特點。該錄井儀集成了多井對比、綜合解釋、井眼軌跡跟蹤等15種工程應用模塊,整合8種小型分析化驗設備數據,覆蓋鉆井、泥漿、定向井、固井等多專業256道采集數據,推進工程地質一體化的深度融合。

中國石化四川盆地頁巖氣勘探再獲新進展

近日,位于四川盆地的金石103HF探井獲高產穩產工業氣流,日產天然氣25.86萬立方米,評價落實地質資源量3878億立方米。這是我國首次在寒武系筇竹寺組地層取得頁巖氣勘探突破。此次在該新層系勘探獲得頁巖氣,將為頁巖氣勘探開發由龍馬溪組單一層系向新區、新層系、新類型領域縱深推進提供支撐,助力川渝地區國家天然氣(頁巖氣)千億立方米級產能基地建設。

我國發現首個深水深層大氣田

近日,中國海油對外宣布,我國海南島東南部海域瓊東南盆地再獲勘探重大突破,發現了我國首個深水深層大氣田寶島21-1,探明地質儲量超過500億立方米,實現了松南——寶島凹陷半個多世紀來的最大突破,是加快深海深地探測取得的新進展。寶島21-1氣田最大作業水深超過1500米,完鉆井深超過5000米,距離“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約150千米,海洋地質條件復雜。

首臺大功率氫能源動力機車試驗

近日,國內首臺大功率氫能源動力調車機車在國家能源集團新朔鐵路開始運行試驗,標志著我國重載鐵路大功率氫能源動力裝備的市場化運用取得重大突破,填補了國內行業空白。該機車氫氣容量5880升,滿載氫氣可連續運行12小時以上,續航里程800千米。其在運行過程中只產生水,單機每年可減少164噸燃油消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8噸,有效解決了傳統內燃機車能耗高、污染重、噪聲大的痛點,環保效益顯著。

??松梨凇氨煌顺觥倍硎袌?/p>

??松梨谌涨氨硎?,在俄羅斯總統普京終止了其在薩哈林一號項目的權益后,該公司已完全離開俄羅斯。此前,雙方就??松梨谠谠擁椖恐锌偣乐党^40億美元的股份如何轉讓進行了長達7個月的討論。??松梨谠谝环萋暶髦兄赋?,俄羅斯將該項目移交給了一家俄羅斯運營商。

BP巨資收購美可再生天然氣公司

近日,美國可再生天然氣公司Archaea能源發表聲明稱,BP將以每股26美元的現金,加上8億美元的債務承擔收購Archaea,總收購價格達4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5億元)。這一數額超過了此前雪佛龍31.5億美元收購可再生能源集團(REG)的價格。這也是BP首席執行官伯納德·魯尼自2020年初上任以來進行的最大一筆收購。雙方目標在2022年前完成收購。屆時,Archaea能源將作為BP的子公司運營。

巴斯夫將在湛江建設新戊二醇裝置

巴斯夫近日宣布,計劃在中國的湛江一體化基地投資新建一座世界級規模的新戊二醇裝置,年產量達8萬噸。新裝置預計于2025年四季度投產,屆時,巴斯夫的全球新戊二醇年產能將從25.5萬噸提升至33.5萬噸。目前,巴斯夫在德國路德維希港、美國德克薩斯州自由港,以及中國南京和吉林均有新戊二醇生產裝置。

歐洲擬建綠色氫氣走廊

西班牙石油公司Cepsa近日宣布,該公司將與鹿特丹港聯手打造“首條連接南歐和北歐的綠色氫氣走廊”,連通西班牙南部的阿爾赫西拉斯港和歐洲最大的港口荷蘭鹿特丹港。該公司計劃通過氨或甲醇等氫載體,將阿爾赫西拉斯灣附近的圣羅克能源園區生產的氫氣出口到鹿特丹港。鹿特丹港也發表聲明稱,該項目將加速重工業和海運的脫碳進程,為歐洲的能源獨立和安全提供保障。此次合作正符合鹿特丹所追求的目標,即到2030年向西北歐供應460萬噸綠氫。

據《2020年中國溫室氣體公報》顯示,2020年主要溫室氣體的全球大氣年平均濃度達到新高,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分別為1750年工業化前水平的149%、262%和123%。

殼牌進軍非洲電力行業

尼日利亞太陽能公司DaystarPower日前宣布,該公司已被殼牌收購,標志著殼牌首次進軍非洲電力行業。這家總部位于拉各斯的能源公司為尼日利亞、加納、塞內加爾和多哥的商業和工業客戶提供離網太陽能電力。該公司計劃將其業務擴展到東非和南非的更多國家,并在2025年前將裝機發電量增加到400兆瓦。

Equinor的巴西近海平臺開始產油

挪威巨頭Equinor在巴西的最新平臺Peregrino C于近日首次生產石油,這將把Peregrino油田的壽命延長到2040年。Peregrino第二階段增加2.5億-3億桶石油,同時在油田剩余壽命內預計將每桶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半。這包括一個新平臺,與現有的Peregrino FPSO相連的鉆井設施和生活區,以及一條新管道,將天然氣輸送到平臺用于發電。

埃尼在阿爾及利亞新氣田投產

意大利埃尼集團日前宣布,該公司已開始阿爾及利亞Berkine South區塊兩個氣田的生產。該區塊的日產能為100萬立方米和4000桶伴生液體。預計到2022年底,該區塊的日產能將增加到200萬立方米。通過埃尼集團對該油田的加速開發,這兩個氣田在簽署承租權后的6個月內就已投產。

道達爾能源在新加坡建LNG供應線

近日,道達爾與新加坡勝科能源公司合作,將在新加坡進口一條液化天然氣(LNG)供應線。根據該協議,從2025年開始,勝科將從道達爾的全球投資組合中進口一條LNG供應線,期限為5年。在達成這項新協議之前,道達爾能源雄心勃勃地發展全球液化天然氣燃料供應網絡,并承諾支持其航運客戶向海上脫碳能源轉型。

圖表

行業聚焦

國開行發放超4000億元貸款推動能源轉型

國家開發銀行日前透露,今年前三季度,開發銀行持續加大對清潔能源、能源保供、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能源重點領域發展支持力度,發放能源貸款4069億元,同比增長26%。其中,發放清潔能源產業貸款2480億元,新增貸款余額1230億元,顯著高于全行各項貸款增速,有力支持了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我國牽頭編制全球油田提高采收率標準

近日,經國際標準化組織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批準,國際標準化組織石油和天然氣工業技術委員會提高采收率分委會落戶大慶油田。大慶油田將按照國際標準化組織相關要求,牽頭編制全球范圍內提高采收率技術國際標準規劃,科學有序開展該領域國際標準體系建立,推動我國特色技術轉化為國際標準。大慶油田面對世界級開發難題,創新形成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化學驅提高采收率技術,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化學驅提高采收率技術應用和生產基地,具備開展提高采收率技術國際標準化工作的獨特優勢。

俄羅斯醞釀新供氣“大動脈”

近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總裁米勒表示,不排除建成土耳其天然氣樞紐后,新樞紐承接“北溪”管道的全部輸氣量。此前,俄羅斯總統普京曾提議,俄可以通過土耳其向歐洲供氣,并在土建設歐洲最大天然氣樞紐。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同意在土與俄羅斯共同建設一個國際天然氣供氣樞紐,并已指示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資源部與俄羅斯相關部門合作。

法國近1/5加油站缺油

法國近期能源價格大漲,為減輕消費者用油壓力,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能源公司9月起給汽油降價,每升汽油便宜20歐分(約合1.4元人民幣)。道達爾在法國運營大約3500個加油站,占全法所有加油站的近1/3。道達爾員工近十多天開展罷工,已嚴重影響加油站燃油供應,目前大多數道達爾加油站燃油存量告急。全法目前近20%的加油站缺汽油或柴油。

阿聯酋與德國達成能源供應協議

近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與德國達成能源供應協議,前者將向后者提供液化天然氣(LNG)和柴油,雙方還將共同推動新能源領域的合作。今年,阿聯酋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將向德國提供一批LNG,并為德國備有“專供”LNG,明年交貨。另外,阿明年將每月向德國交付多至25萬噸柴油。不過,阿聯酋今年向德國供應的首批LNG為13.7萬立方米,還不及“北溪-1”天然氣管道一天的輸送量。

歐盟就聯合購氣達成共識

近日,歐盟能源部長非正式會議就歐盟成員國聯合采購天然氣達成共識。歐盟輪值主席國捷克工業和貿易部長約瑟夫·西克拉表示,與會官員一致認為有必要從2023年開始聯合購氣并調整歐盟天然氣價格基準,從而更好地抑制價格飆升和投機行為。不過,對天然氣價格設置上限這一廣受關注的議題未能在當天會議上取得進展。

美國對歐洲出口天然氣大提價

據金融市場數據提供商路孚特的數據,2022年1月至6月,美國向歐洲出口了390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占美國出口總量的68%。半年時間,美國出口到歐洲的液化天然氣總量就超過了去年全年。其價格在今年7月達到每千立方英尺12.76美元,而去年同期為7.23美元,同比增長76.5%,而今年6月的價格為14.37美元,同比增長更是達到了119%。據相關信息,美國能源公司只需要花6000萬美元就可以將一艘液化天然氣運輸船裝滿,而歐洲的收購價已飆升到2.75億美元,除去運輸等成本,每艘船可以賺超過1.5億美元。

挪威9月油氣產量下降

今年9月挪威油氣產量低于挪威石油局(NPD)的預測,低于8月的數據。然而,該國的天然氣產量仍略高于去年。根據NPD最新報告,2022年9月的初步產量數據顯示,石油、NGL(天然氣液體)和凝析油的日均產量為183.2萬桶。天然氣總銷售量為91億立方米,較上月減少了16億立方米。9月的日均液體產量為164.2萬桶石油、17萬桶NGL和1.9萬桶凝析油。9月份的石油產量比NPD的預測低9.5%,比今年迄今的預測低5.2%。

日本將為LNG采購提供低息貸款

近日,日本政府將通過公共金融機構提供支持,幫助公用事業公司在價格飆升的情況下獲得液化天然氣(LNG)。國有的日本國際協力銀行將向電力公司和城市燃氣公司提供低息貸款,用于從現貨市場購買超冷燃料。此舉旨在通過在冬季之前提供財政支持,避免能源危機,預計冬季供暖需求將會增加。日本公用事業公司通過長期合同購買大部分液化天然氣,但約20%來自現貨市場。

英政府擬頒發新一輪北海油氣勘探許可證

日前,英國政府宣布開啟新一輪北海油氣勘探許可證的頒發工作,以提高英國內的油氣產量,確保能源安全。此次共有898個地點可供勘探,主管部門將頒發約100個勘探許可證,相關區域從勘探到實現首次生產的平均用時接近五年。相關人士表示,新一輪勘探將確保英國的能源安全,創造更多工作崗位,并比進口油氣更加低碳。

美國再釋放1500萬桶儲備原油入市

近日,美國總統拜登表示,美國將從戰略石油儲備中釋放1500萬桶原油入市,而如果汽油價格下降得不夠快,在需要的情況下,還可以提供額外的石油出售。不過,根據美國能源信息局數據顯示,這個釋放量還抵不上美國平常一天的消耗,對平抑美國油價恐怕難以立竿見影。

預測預警

IEA稱2023年全球天然氣市場持續緊張

國際能源署(IEA)近期預測,雖然歐洲天然氣需求因高價格和節能措施而下降,但由于管道氣供應減少,明年全球天然氣市場將繼續緊張。今年以來全球天然氣消費量同比下降0.8%,原因是歐洲天然氣消費收縮,預計明年全球天然氣消費量將微升0.4%。IEA預測,今年歐洲LNG進口量增加600多億立方米,是全球其他地區的2倍多。另外,預計在今年剩余時間,亞洲LNG進口量低于去年,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歐洲高氣價吸引了更多LNG貨物。

今年可再生能源投資將超傳統油氣投資

雷斯塔能源公司(Rystad)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高現貨電價——尤其是在歐洲的高現貨電價——正在改變公用事業領域的風能和太陽能投資,這是因為不到一年的潛在回報期可能會引發純粹基于項目經濟的可再生資產開發競賽。根據Rystad的研究和分析結果,可再生能源領域的資本投資也顯著增加,今年將達到4940億美元,超過上游油氣行業的4460億美元。這是可再生能源投資首次超過石油和天然氣投資。

8月全球石油需求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據聯合石油數據庫(JODI)數據顯示,在經歷了7月的反季節性下降后,全球石油需求在8月平均每天反彈200萬桶,達到疫情暴發前99%的水平。8月全球石油需求增長是受美國、日本、沙特阿拉伯和印度尼西亞消費增加的推動。值得注意的是,8月全球原油日產量也增加了50萬桶,其中沙特阿拉伯原油日產量超過1100萬桶。此外,美國8月原油日產量增加29萬桶,比去年同期增加81.3萬桶。

油價走高將對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國際能源署近日發布10月的《石油市場報告》。報告稱,經濟的持續惡化和“歐佩克+”減產計劃引發的油價上漲,正在減緩全球石油需求。在持續的通脹壓力和利率不斷攀升的情況下,油價走高將對已然瀕于衰退邊緣的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而“歐佩克+”大規模削減石油供應增加了全球能源安全風險。因此,國際能源署調低了對2022年和2023年的石油需求增長預期。

綠色經濟重塑全球能源就業市場

近日發布的《世界能源就業報告》顯示,目前,全球能源領域的就業人數已超過6500萬,約占全球總勞動力的2%,清潔能源及其相關行業正在引領這一增長。目前占全球排放量70%以上的經濟體,都作出了到本世紀中葉實現凈零排放的承諾,這將在全球創造數百萬個新的清潔能源工作崗位。據預測,到2030年,全球新增1400萬個清潔能源直接就業崗位,1600萬個清潔能源間接就業崗位。

全球碳捕集能力2030年前增加6倍

根據研究公司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的《2022碳捕集、利用和儲存(CCUS)市場展望》報告,到2030年,全球碳捕集能力將在目前水平的基礎上增加6倍,達到每年2.79億噸二氧化碳捕集量。市場的大幅增長導致2030年的預期碳捕獲能力比去年增加44%。如今,大部分的碳捕集能力都用于從天然氣加工廠收集二氧化碳,并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到2030年前,主要用于電力部門,用于低碳氫和氨的制造,或用于減少工業來源的排放。

透明木材有望取代塑料

印度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透明木材有望替代玻璃或者塑料,用于制造汽車擋風玻璃、透明包裝以及生物醫學設備。透明木材具有可再生性和可生物降解性,可減少對環境的生態影響。此外,其成本效益是玻璃的5倍,因此可顯著降低能源成本。印度科學家表示,研究表明,透明木材是非常好的替代品,可取代聚丙烯、聚氯乙烯、丙烯酸、聚乙烯等對環境有害的石油基塑料。

聲音

諾瓦克

俄羅斯副總理

俄羅斯2022年或將開采5.2億至5.3億噸石油。

法提赫·比羅爾

國際能源署署長

我們所有人正在遭遇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全球能源危機。上世紀70年代的危機僅指石油,而今天的危機遍及石油、天然氣、煤炭和電力等行業。

恰武什奧盧

土耳其外長

我們看到一個國家(美國)正在威脅沙特,這種欺凌行為是不正確的。

猜你喜歡
天然氣石油能源
石油石化展會
奇妙的石油
第六章 意外的收獲——石油和天然氣
第六章意外的收獲
石油和天然氣
用完就沒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天然氣:供暖季在即LNG價格持續走高
天然氣:LNG價格已經開始預熱了么?
延長石油:奮力追趕超越 再鑄百年輝煌
福能源 緩慢直銷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