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烏沖突背景下的俄羅斯數字經濟:制裁沖擊與戰略調整*

2023-02-02 06:28劉軍梅徐浩然余宇軒
俄羅斯研究 2023年5期
關鍵詞:制裁俄羅斯數字

劉軍梅 徐浩然 余宇軒

【內容提要】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數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迭代,既是重要的時代背景,也是推動大變局不斷演進的驅動力之一。在俄烏沖突的真實場景中,世界各國使出渾身解數搶占數字經濟制高點的成果得到了充分檢驗。我們既感受到了數字戰爭導致俄羅斯預設的“閃電戰”演變成“持久化沖突”的強烈沖擊,也見證了西方世界對俄羅斯實施的數字制裁在極限博弈中的作用。透過俄烏沖突可以預見,在下一輪以5G、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為代表的數字經濟競爭中,占據先機的國家不僅能夠依靠數字技術提升綜合國力,而且可以憑借數字霸權打壓和遏制競爭對手的發展勢頭。這不僅是俄羅斯在應對數字戰爭和數字制裁中所吸取的經驗教訓,也是我們在中美貿易摩擦和數字競爭中的切身體會。數字技術在俄烏沖突中的多種戰場應用場景足以說明其戰略重要性。美國和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了史無前例的、全方位的數字制裁,打擊和限制了俄羅斯數字經濟的發展潛力,對既有數字經濟產業鏈、供應鏈造成了極大沖擊。俄羅斯采取了進口替代、生態共建等反制和破解措施,它的經歷、教訓和經驗提示了重視數字經濟的發展、夯實新基建、樹立數字安全意識、維護數字主權獨立的重要性。

當以數字技術為依托的新型基礎設施和千業百態的數字應用全面而系統地滲透到社會生活之時,變幻莫測的俄烏沖突局勢又讓我們親眼見證了發展數字經濟的重大戰略意義。俄烏沖突背景下,科技巨頭們打造的數字平臺成為各方爭奪話語權、塑造正當性以及獲取國際社會支持的先鋒陣地;這些數字平臺所提供的通信、支付、導航等數字化服務也成為遏制對手的重要工具。蘋果、谷歌的停運、臉書的封禁、芯片的停供、人才的流失等,不僅對俄羅斯的社會經濟穩定造成了沖擊,而且為西方對俄實施全領域制裁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顯而易見,無論俄烏戰場上大展身手的數字武器,還是西方聯手對俄實施的數字制裁,都在向世人展示,數字經濟的發展水平和競爭優勢已成為決定大國博弈和戰場勝負的關鍵因素。

一、數字戰爭:實戰代價暴露俄羅斯數字技術的短板

俄烏沖突的演進充分印證了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以弱抗強”的全面數字化戰爭,數字技術成為影響戰局的關鍵力量。實戰狀況顯示,雖然俄羅斯的機械化部隊非常有實力,但在情報收集與戰場感知能力方面依然存在明顯不足,在溝通和協調以及偵察和目標鎖定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問題,數字化體系的落后拖累了俄羅斯常規戰的優勢。①См.Современная сетецентрическая война и военная операция на Украине// Военное обозрение.28 февраля 2023.https://topwar.ru/211525-sovremennaja-setecentricheskaja-vojn a-i-voennaja-operacija-na-ukraine.html?ysclid=lnbfawolm0127210484而烏克蘭則在歐美等國數字技術的賦能和加持下,全面提升了自己的軍事對抗能力,②參見鐘祥銘、方興東:“俄烏沖突下國家數字基礎設施安全的啟示與對策”,《傳媒觀察》,2022 年第5 期,第27-29 頁。把常規戰斗拓展到了新型數字戰場,彌補了常規戰的弱勢,大大提高了自己對戰場的“感知力和認知力”,對俄羅斯使用了一系列大規模、高精度、多層次的數字化打擊手段(見表1),讓“數字武器”和“數字軍火”③“數字軍火”涉及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滲透技術來制造和銷售用于攻擊和侵入計算機、網絡和軟件等信息系統的工具、程序和服務。這些工具和服務也包括漏洞利用工具、遠程控制軟件、木馬病毒、網絡釣魚和黑客攻擊技術等,目的是竊取敏感信息、控制或破壞目標系統。成為影響戰爭局勢的關鍵因素,這同時也預示著智能化戰爭將成為全球軍事發展的大趨勢。

表1 俄烏沖突中的數字化作戰方式及其支撐技術

表1 的信息表明,數字技術的應用已經引發了戰爭形態的深刻變革,使俄烏沖突演變成了一場算法戰爭。⑤См.Евгения Козловська.?Цифровая война?: как технологии помогают украинцам выигрывать.10 января 2023 г.https://itc.ua/articles/tsyfrovaya-vojna-kak-tehnologyy-pomog ayut-ukrayntsam-vyygryvat/依托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提供的星鏈衛星終端和網絡服務,①2022 年2—12 月,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分多批次向烏克蘭交付了約2.4 萬個星鏈終端,為烏克蘭提供了關鍵可靠的衛星互聯網通信服務支持。根據網絡速度測試公司奧克拉(Ookla)的統計,星鏈數據上傳速度能夠達到220Mbps,延遲低至25 毫秒,從而能夠在戰爭過程中實現穩定、低延遲和高精度的數據傳輸與通信,使烏克蘭能夠調度無人機捕獲大量衛星圖像、數字信號等數據信息,并根據星鏈系統提供的信息實現及時、清晰和準確的情報偵察,對俄羅斯軍隊的集結地、彈藥庫、指揮所進行準確的定位,進而指引炮兵部隊實施精準打擊,給俄軍造成了慘重的損失。針對烏克蘭這一信息上的優勢,俄羅斯軍事部門研制出了探測烏克蘭星鏈終端的設備,能夠在10 公里的范圍內準確地探測到烏克蘭所擁有的“蕁麻”星鏈地面終端設備所在的精確地點。烏克蘭利用無人機顯著提高了對地面目標的偵察水平,再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傳感器數據,極大地增強了自己的通信和情報收集能力。烏軍指揮官能夠據此快速鎖定“敵人在哪里”,并確定使用哪種武器最有效。人工智能、人臉識別技術和傳統武器融為一體,又進一步提升了打擊的精準度。數字技術的加持,還讓烏軍指揮官可以通過數字模型增強戰場“感知和認知力”,全面掌控瞬息萬變的戰場信息,進而穿透“戰爭迷霧”,導致戰況變得對烏軍單向透明,以便精確打擊俄方目標。同時,烏軍軟件開發人員在戰斗結束后通常會對戰況進行復盤,來評估情報的準確度并據此調整AI 作戰系統。②烏軍全部利用北約的超算能力,并通過北約布設在烏克蘭周圍的預警機,24 小時不間斷地完成包括戰場識別、人臉識別、裝備統計、部隊集結、精確位置等海量的信息處理,直接提供給烏軍總參謀部。烏軍的“海馬斯”火箭炮之所以能實行精確打擊,完全依賴于AI 作戰系統以及超級計算的支撐。由此可見,大數據與算法的深度融合,使得借助數字孿生手段推演作戰方案成為現實。

相對而言,俄軍在智能化、信息化作戰能力方面存在明顯差距。雖然俄軍也在研發AI 作戰系統,但是戰場信息的處理、人臉識別等均依賴強大的超級計算能力和快速的大數據計算,否則很難實現人工智能作戰。而超級計算機的缺乏是俄羅斯的短板。在2022 年6 月的全球超算③全球超算排名每半年進行一次,每次排名會列出全球排名前500 的超算,最近幾年在超算方面風頭正勁的是中、日、美三國。榜單中,俄羅斯只有7 臺超算上榜,④俄羅斯排名最高的是超算Chervonenkis,這是由Yandex 和英偉達兩家公司合作開發的,其采用了AMD EPYC 7702 處理器和NVIDIA A100 加速卡,共有193440 個核心,算力達到21.53 PFlop/s,世界排名第22 位。俄羅斯的超級計算機所使用的處理器,全部都是西方產品,“AMD EPYC 處理器和英偉達A100GPU”的配置。然而,隨著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全方位、立體式的制裁,俄羅斯已經很難從國外獲取這些先進芯片。排名第一的中國有175 臺,排名第二的美國有128 臺,差距顯而易見。除此之外,俄軍還嚴重缺乏衛星、無人機以及配套的情報部門和信息化指揮系統,因此難以實現快速而精確的打擊。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俄烏數字戰場的戰斗和比拼,充分暴露了俄羅斯數字技術的短板,俄軍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隨著戰場形勢變化而不斷顯現的數字技術發展軌跡也讓全世界意識到,數字經濟和數字技術落后就會挨打,數字能力的打造和提升已經刻不容緩。

二、數字制裁:美國和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數字經濟的致命打擊

鑒于數字經濟對軍事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俄羅斯同樣重視數字經濟發展,細致規劃戰略布局,全力拓展國際合作。然而,隨著俄烏局勢的持續演進,美國和西方國家憑借自身在數字技術方面的優勢,采取多種聯合手段對俄羅斯實施了史無前例的、全方位的“數字制裁”。①參見王曉東:“美國對俄羅斯實施‘數字制裁’的背景、動因與影響”,《國際問題研究》,2021 年第6 期,第3-18 頁。具體而言,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數字制裁主要試圖從以下“一禁、五斷”入手,阻斷俄羅斯對新技術的獲取和研發,限制高科技產品的供應,阻止俄羅斯與世界創新中心的跨境合作和國際交流,進而徹底摧毀俄羅斯2030 年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戰略規劃。

(一)禁言

國際社交媒體停止對俄服務、讓俄羅斯“禁言”的目的在于限制其發動輿論戰的能力。因為在數字時代,輿論爭奪戰也是新型數字化戰爭的虛擬戰場,如何限制敵方發聲渠道,壯大己方聲音,影響世界對俄烏局勢的看法,也是必要的戰爭組成部分。于是我們看到,Twitter、Meta、Instagram、YouTube等國際主流社交類數字平臺都在俄烏沖突爆發后中斷了對俄服務,致使數以萬計的俄羅斯用戶在使用社交平臺時遇到問題;西方社交平臺禁止俄羅斯官媒今日俄羅斯(RT News)和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 News)賬號發布信息,而蘋果、谷歌和微軟的應用商店直接下架了今日俄羅斯和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應用程序,將今日俄羅斯等俄羅斯國家資助的出版商從其新聞相關的搜索工具中移除,并禁止在俄羅斯國家贊助的媒體上投放廣告。

(二)斷供

斷供可分為產品斷供和技術斷供。產品斷供不僅包括一般商品貿易,也涵蓋了電子商務,比如亞馬遜退出了俄羅斯的電商市場,并關閉了在俄羅斯的所有服務器和數據中心。據耶魯管理學院統計,截至2023 年8 月,超過1000 家外國公司在俄烏沖突爆發后削減了在俄羅斯的業務,其中包括Amazon、iHerb、Yoox、Asos、Matches Fashion、Farfetch 等歐美大型電商平臺。①“Over 1,000 Companies Have Curtailed Operations in Russia – But Some Remain”, Chief Executive Leadership Institute, September 12, 2023, https://som.yale.edu/story/2022/over-100 0-companies-have-curtailed-operations-russia-some-remain而西方對俄一般商品出口限制目錄還在不斷擴大,比如2023 年2 月,美國商務部又宣布禁止向俄羅斯出口共計276 個品種的家用電器,②這276 個品種的家用電器包括價格超過750 美元的冰箱和空調,價格超過100 美元的吸塵器,價格超過300 美元的打印機和智能手機,價格超過100 美元的電子秤,風扇(包括墻壁、地板和屋頂風扇),洗碗機、家用微波爐、咖啡機、電烤面包機,以及錄音和重放設備等。參見俄羅斯主流門戶媒體及分析公司TAdviser 網站,https://www.tadviser.ru主要目的是防止俄羅斯提取家用電器的芯片制造武器。此外,西方還對俄羅斯科技和網絡相關的實體與個人實施了制裁。

技術斷供主要是禁止對俄出口涉及國防、航空航天、造船工業、量子計算機、先進半導體、加密安全設備、激光和傳感器等高科技電子產品。芯片技術被美國列為關鍵技術,美國和西方國家不僅對俄羅斯封鎖芯片技術,而且對高性能芯片實施禁運,③在“2013—2025 年電子和無線電電子工業發展”的規劃中,俄羅斯計劃從外國(地區)購買本國設計的處理器來保障自己的芯片需求,并且計劃在2022—2023 年從臺積電購買170 多萬臺俄羅斯設計的處理器。然而,2022 年初,臺積電拒絕與俄羅斯公司合作。試圖在高科技領域削弱俄羅斯的有生力量,并阻斷俄羅斯對新技術的獲取。隨后,亞馬遜、谷歌、英偉達、蘋果等科技巨頭陸續宣布對俄斷供,中斷了對俄羅斯近70%的高科技產品供應,目的是阻止俄羅斯數字轉型背后的人工智能(特別是人工智能發展所需要的計算能力)、物聯網和5G 等技術的發展。這不僅會影響俄羅斯的民生和經濟,還將威脅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和國際地位。

(三)斷服

斷服主要指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數字平臺、工業軟件、數據庫等中斷了對俄羅斯的服務,停止訂閱。

俄羅斯主要從西方國家進口計算機服務和軟件。如果全球云服務供應商被迫停止在俄羅斯的服務甚至直接退出俄羅斯市場,俄羅斯將會出現服務器、數據存儲系統的短缺和價格上漲,國外專業軟件和軟件開發工具都將無法訪問。這會對俄羅斯大多數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數據庫巨頭甲骨文(Oracle)①甲骨文公司(Oracle)是全球第二大軟件制造商,擁有主流編程語言Java 和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RDBMS)的版權,旗下產品還包括WebLogic 應用服務器、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等,很多軟件被用于俄羅斯銀行系統的開發。和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提供商思愛普(SAP)等都在俄烏沖突爆發后宣布對俄羅斯斷服。俄羅斯難以在短時間內找到這些商業軟件和工業軟件的替代品,損失慘重。面對奧多比(Adobe)、計算機輔助設計(CAD)、電子自動化設計(EDA)等軟件的斷服,俄羅斯希望實現完全替代,但還需要與制造環節工藝進行適配,而俄羅斯在這些領域的基礎同樣薄弱,并且時間成本與經濟成本也十分高昂。谷歌、亞馬遜等國外云存儲服務的供應商也切斷了與俄羅斯的業務聯系,所有俄羅斯公司都被迫轉向自己國家的云存儲供應商,導致俄羅斯“智慧城市”項目所涉及的視頻監控和面部識別系統的存儲和數據處理面臨巨大壓力。②參見劉軍梅:“俄烏沖突背景下極限制裁的作用機制與俄羅斯反制的對沖邏輯”,《俄羅斯研究》,2022 年第2 期,第143-170 頁。數據顯示,自俄烏沖突以來,俄羅斯境內應用程序商店(App Store)已經下架了6982 款移動應用。更令人震驚的是,微軟宣布于2023 年9 月30 日全面停止向俄羅斯提供服務,不再接受俄羅斯銀行賬戶付款,俄羅斯用戶因此無法繼續訂購微軟的相關產品,而俄羅斯金融業80%的業務使用的是微軟系統。

科技巨頭的斷服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減緩了俄羅斯數字化轉型的速度,在替代品出現之前,許多數字化轉型項目都不得不暫停;而且會導致俄羅斯各行各業的計算機系統因得不到及時的軟件更新而增大遭受網絡攻擊、數據泄露、系統癱瘓的風險,進而使諸如交通、金融、教育、醫療等事關國計民生的行業遭受嚴重影響。以金融領域為例,制裁名單中的那些銀行的移動應用程序,俄羅斯用戶無法在應用程序商店中下載和使用,進而導致在俄羅斯境內無法使用維薩卡、萬事達卡和相關外國支付服務。雖然還有俄羅斯儲蓄銀行的SberPay①SberPay,是由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СберБанк,SberBank)開發的移動支付系統,于2020 年7 月9 日推出,由SberBank Online 應用程序支持,允許消費者通過該應用程序執行并接受商品和服務的付款。和俄羅斯本土銀行支付系統MirPay②MirPay 是俄羅斯自主開發的一種本土銀行支付系統。Mir 是俄羅斯中央銀行于2017年成立的支付清算機構。Mir 本身不發行銀行卡,也不會為持卡人提供信用額度或設定費率,而是由合作的金融機構發行帶有“Mir”標識的借記卡、信用卡等產品。,但這些支付服務尚不能完全替代上述外國支付服務。

除了技術服務被中斷之外,傳統意義上的“服務出口”也面臨著中斷的風險,如2022 年5 月英國宣布禁止向俄羅斯提供會計、管理咨詢和公共關系等服務出口(services exports),進一步對俄羅斯經濟施加壓力。③Cм.Санкции и ограничения в области высоких технологий против России.15 сентября 2023 г.https://www.tadviser.ru/index.php/Статья:Санкции_и_ограничения_в_об ласти_высоких_технологий_против_России

(四)斷網

俄烏沖突爆發后,烏克蘭向歐洲地區互聯網注冊網絡協調中心(RIPE NCC,負責歐洲、中東和中亞地區的IP 地址資源分配)發郵件,申請撤銷所有俄羅斯IP 地址,期望以此全面切斷俄羅斯的互聯網連接。雖然保持中立的RIPE NCC 拒絕了烏克蘭的申請,但這一事件已經暴露出IP 地址的重要性和脆弱性。假設烏克蘭的請求獲得同意,那么俄羅斯與互聯網的聯系將被切斷,使俄羅斯網站失去域名和地址,電子郵件地址將停止工作,互聯網用戶將無法登錄,至此進入“數字孤島”的狀態。

盡管未遭受RIPE NCC 中斷IP 的制裁,但其他以美國為首的多家外國互聯網服務運營商依然對俄羅斯發起了“斷網行動”,試圖切斷俄羅斯與全球數字空間的連接?;ヂ摼W供應商Cogent 通信干線切斷了與俄羅斯供應商的聯系,停止向俄羅斯人出租端口和IP 地址。美國認證中心Sectigo 停止向俄羅斯人發布SSL 證書,域名注冊商Namecheaper 也停止了對俄羅斯域名的維護。④См.Цифровая война: какие санкции на Россиию наложили интернет-компании из США// Cnews.5 марта 2022.https://www.cnews.ru/news/top/2022-03-05_tsifrovaya_vojn a_kakie_sanktsii?ysclid=lnd566o92c118402062這些制裁措施一度造成俄羅斯國際互聯網流量下降超過30%,雖然沒有完全切斷俄羅斯的國際互聯網連接,但無疑也給俄羅斯的互聯網帶來了極大沖擊。

(五)斷財

眾所周知,數字經濟的發展需要以高精尖的數字技術為支撐。而以半導體、芯片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不僅是技術密集型產業,也是資本密集型產業;不僅需要大量的投資,還需要一定的市場規模,更需要相當長時間的積累。而俄羅斯向市場經濟轉型的三十余年來,經濟發展的“能源依賴”和“債務依賴”①截至2023 年3 月底,俄羅斯政府和企業的外債總額達3548 億美元,或約27.35 萬億盧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從2022 年的16.6%進一步降至15.45%,是自1993年以來的最低值。最高值出現在1999 年,為91%。而從外債結構來看,俄羅斯的政府公共外債規模為404 億美元,銀行債務為916 億美元,而其他企業的外債規模為2227 億美元,公共外債占比不到12%,可見外債結構已經從公共債務為主轉變為以公司和私人債務為主。屬性并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因此,無論是從當下爭取軍事勝利的短期視角,還是從遏制俄羅斯數字經濟的發展、擊碎其改變經濟結構、實現經濟現代化夢想的長期規劃來看,美國和西方國家通過集體制裁的手段切斷其“財源”都絕對是釜底抽薪的一記狠招(見表2)。

表2 美國和西方國家切斷俄羅斯財源的制裁手段

表2 總結了美國和西方國家針對俄羅斯實施的部分經濟金融制裁手段。從邏輯上來看,這些制裁舉措的意圖在于,通過對俄羅斯關鍵數字金融基礎設施進行切割式的孤立,遏制甚至阻止俄銀行的對外清算支付服務能力,實現俄羅斯與全球金融交易數字系統的隔絕。②王曉東:“美國對俄羅斯實施‘數字制裁’的背景、動因與影響”,《國際問題研究》 ,2021 年第6 期,第3-18 頁。制裁的傳導機制雖然在邏輯上講得通,但能否真正達到預想的效果,還取決于俄羅斯經濟的韌性及“友好”國家對俄羅斯施以援手的程度。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美國和西方國家制裁的間接效果已經開始顯現,俄羅斯數字科技公司對風險投資的吸引力迅速下降,投資在大幅削減,現金和信貸資金短缺,創新活動也明顯減少。不少剛剛萌芽的俄羅斯民營數科企業因為沒有資本注入而夭折。

(六)斷才

人才對于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端人才的爭奪在全世界范圍內一直沒有停止過。要想遏制俄羅斯數字經濟發展的潛力,挖走俄羅斯的高端人才、阻斷人才培養路徑等也是美國和西方國家對俄制裁的必選項。在吸引人才方面,美國和西方國家采用的手段包括簡化簽證要求、許諾高薪報酬等。美國政府發布消息稱,對于擁有半導體、空間技術、網絡安全、核技術、人工智能、火箭發動機研制等專業碩士或博士學位的俄羅斯專家,無需事先在美國尋找雇主即可獲得簽證。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甚至公開證實說,這些努力就是希望在短期內削弱俄羅斯的高科技潛力,從長期來看破壞俄羅斯的創新基礎,并有利于美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①Ожидается массовый исход специалистов из России: США упрощают им въезд в страну// Сибкрай.30 апреля 2023.https://sibkray.ru/news/2127/955249/?ysclid=lnecl65yng 508472945

除了引進人才政策外,美國和西方國家還通過制裁機制阻止許多國際科技交流項目和世界創新中心與俄羅斯開展跨境合作,包括對俄羅斯科技公司及其實控人施加制裁,造成實控人離職、企業倒閉或者被收購等(見表3),使俄羅斯被迫處于與外國先進技術隔絕的“孤立”的狀態。②美國、歐洲與俄羅斯之間的不少科研合作項目已被迫中止。例如,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取消了俄羅斯的觀察員身份,終止了其參加相關學術會議和使用歐方大型加速器等實驗設備的資格,暫停了其成員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所有合作。位于德國的歐洲自由電子激光裝置運行方宣布,暫停與俄方的合作協議。歐盟委員會宣布,暫停歐盟科研資助框架“地平線歐洲計劃”中涉及俄研究機構的各項協議。而這種事實上的“職業隔離”威脅以及俄烏沖突背景下出現的其他因素,③導致俄羅斯一流科學家流失的重要原因包括:服兵役的要求;軍費激增導致科研經費嚴重欠缺,使研究工作缺乏研究資金、科學家的工資普遍低于執法人員和軍人;對科學家不公正的恐嚇等。也加劇了俄羅斯高技能IT 人才的移民傾向。

表3 俄羅斯七大科技公司遭受的直接制裁或間接影響

2022 年至少有10 萬名IT 專業人士離開了俄羅斯,俄羅斯IT 專家的缺口增至100 萬,①Греф рассказал о дефиците IT-специалистов в России// РИА Новости.21 сентября 2023.https://ria.ru/20230921/defitsit-1897792531.html?ysclid=lnehddpo5656540923其中僅信息安全領域就至少有10 萬人員的缺口。俄羅斯科學家數量從蘇聯解體時期的99.2 萬人(居世界第一)降到2022 年底的不到25 萬人,減少了近四分之三,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②Количество ученых в России рухнуло до исторического минимума.9 сентября 2023.https://www.moscowtimes.nl/2022/09/09/kolichestvo-uchenih-v-rossii-ruhnulo-do-istorichesk ogo-minimuma-a24102這是俄羅斯發展數字經濟需要應對的首要挑戰。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數字制裁對俄羅斯數字化轉型背后的技術發展構成了實質性的威脅,最重要的威脅是半導體、處理器和其他電信高科技產品的斷供,這會導致俄羅斯無法擴建通信基礎設施。而斷服則使俄羅斯的IT基礎設施遭遇釜底抽薪,交通、金融、教育、醫療等各行各業開始因為接連不斷的技術停服而遭受嚴重影響。在俄羅斯自己或其他友好國家的替代品出現之前,許多涉及使用受制裁的軟件、ICT 設備和電子產品的數字化轉型項目都會被迫暫停,進而危及俄羅斯在2030 年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預定目標。

美國和西方國家“一禁、五斷”的制裁手段,不僅要打擊俄羅斯經濟,還要對俄羅斯的數字化能力施加壓力,產生長期的負面影響。進而破壞其數字供應鏈和數字產業創新生態系統,使俄羅斯與西方主導的全球數字經濟系統脫鉤,系統性地削弱俄羅斯長遠發展數字經濟的潛力,從根本上遏制俄羅斯經濟的現代化轉型,使其在未來經濟與軍事戰略競爭中處于劣勢。

三、進口替代2.0:俄羅斯統籌資源探尋突破制裁的路徑

(一)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數字制裁何以有效?

俄羅斯被美國和西方國家“一禁、五斷”卡住脖子,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20 世紀90 年代以來形成且固化的國際分工角色。我們知道,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后全面轉向市場經濟時,采用的是休克療法,采納了向“原教旨主義市場經濟”轉向的方案。即便在普京上臺之后調整為“可控市場經濟”的模式,俄羅斯參與全球化國際分工所秉持的原則沒有變,堅定遵循了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的“絕對優勢”和“相對優勢”原則。而依據這一分工原則,俄羅斯必然以自己最具優勢的能源和礦產資源供應商的身份嵌入國際分工體系。在葉利欽時代,俄羅斯一邊對自己的“能源附庸國”地位捶胸頓足,一邊又只能望洋興嘆。隨著普京時代的到來,俄羅斯開始坦然面對自己的國際分工角色和地位,自信地舉起“能源大棒”,規劃了以國控能源戰略資源換取“石油美元”為基礎、逐步調整經濟結構、最終走向現代化的遠景戰略。這一遠景戰略包括以發展數字經濟為抓手帶動產業結構升級的計劃。

然而,道阻且長。俄羅斯的外部發展環境一直不盡如人意,幾乎沒有錯過任何一場經濟金融危機,資本外逃嚴重,打破“路徑依賴”的現代化之路非常艱難。于是,我們看到,依據比較優勢的國際分工原則,俄羅斯把最擅長的能源出口做到了極致,不僅給自己帶來了45%的財政收入,也讓歐盟國家對俄羅斯的能源形成了依賴。①劉軍梅:“俄烏沖突背景下極限制裁的作用機制與俄羅斯反制的對沖邏輯”《俄羅斯研究》,2022 年第2 期,第143-170 頁。而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依據比較優勢原理,俄羅斯形成了高度依賴進口的態勢,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口依賴度高達75%,其中以電子行業和汽車制造業的進口依賴度最高。②Карпов Д.Оценка зависимости России от импорта промежуточной продукции.декабрь 2022 г.https://cbr.ru/content/document/file/144138/wp_106.pdf以汽車制造行業為例,由于遭受芯片制裁,俄羅斯汽車生產線因缺乏防抱死制動系統(ABS)控制單元而被迫停產幾個月,直到替換成中國配件才重新啟動,而創建自主產權的ABS 是需要足夠的時間和投資的。③Суверенные чипы: Россия в мировой полупроводниковой битве// Военное обозрение.6 августа 2023.https://topwar.ru/223102-suverennye-chipy-rossija-v-mirovoj-poluprovodniko voj-bitve.html?ysclid=lnfnkpnab5155319602汽車行業只是俄羅斯使用進口芯片和組件的眾多生產鏈中的一個例子。正如俄羅斯數學家捷列霍夫所言,“在俄羅斯,無論國企還是私企,都一直習慣于向世界市場訂購科技產品,沒有人愿意為研發付費,這給我們的國家帶來了嚴重的后果”④Гонка за чипами.Россия серьезно отстала// Финам.14 апреля 2023.https://www.finam.ru/publications/item/gonka-za-chipami-rossiya-serezno-otstala-20230416-1 500/?ysclid=lnfnkw0vgk497878131。由此可以看到俄羅斯為自己完全依據比較優勢參與國際分工所付出的代價,這也從側面解釋了為何美國和西方國家會選取“五斷”措施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盡管中國作為俄羅斯的關鍵合作伙伴,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俄羅斯在計算機和無線電行業的替代需求,但在航空制造、醫療、光學設備、發動機和渦輪機以及制藥等行業,俄羅斯仍然面臨著嚴峻的制裁后果。⑤Андрей Гнидченко, Анастасия Могилат, Ольга Михеева, Владимир Сальников.Трансфер зарубежных технологий: оценка зависимост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от импорта высокотехнологичных товаров// Форсайт.2016.№1.С.53-67.

(二)俄羅斯對美國和西方國家數字制裁的反制和破解舉措

美國和西方國家的集體制裁對俄羅斯既有的數字經濟產業鏈、供應鏈造成了極大沖擊。為了“補鏈”,俄羅斯確定了向內統籌資源做進口替代和向外整合資源拓展貿易伙伴兩條路徑,開啟了進口替代2.0 階段(見表4)。

表4 俄羅斯針對美國和西方制裁采取的應對和破解方案

其實在2014 年克里米亞危機之后,俄羅斯就意識到數字經濟領域的潛在危險,開始走向IT 的自主可控之路。按照俄羅斯總統數字化特別代表佩斯科夫(Д.Н.Песков)的說法,如果俄羅斯要在10 到20 年內建立數字技術主權,那么需要建立30 到50 條自己的先進技術研發路線,才能夠做到“發生任何災難時都能確保俄羅斯的糧食、醫療和通信安全?!雹侑?России сформировали направления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го развития до 2030 года.10 апреля 2023 г.https://www.rbc.ru/politics/10/04/2023/643364819a794704aaeac394?ysclid=ln fowatp7o271630215從表4 的內容可以看出,IT 自主可控、確保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和數字人才的引育等,是俄羅斯反制舉措的重點。

1.數字主權覺醒:實現IT 的自主可控

首先,俄羅斯計劃打造國產化的半導體產業鏈。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制裁限制了俄羅斯的芯片進口和委外代工,而“芯片自由”是IT 能否實現自主可控的關鍵。為了突破制裁困局,俄羅斯開始積極投資半導體制造業,打造國產化的半導體產業鏈。而為了加快半導體產業鏈國產化進度,俄羅斯特別設立了一個“外國解決方案”的逆向工程,并從法律上規定無需為非授權使用專利作出任何賠償,不再顧及技術專利問題。此外,俄羅斯還啟動了自研與EUV 光刻機同級別的“X 射線光刻機”項目,雖然這項技術還處在實驗室階段,但基于技術封鎖的被動原因,俄羅斯的孤注一擲還是有意義的。

其次,俄羅斯計劃加快各類通用及工業軟件的進口替代速度。俄羅斯的軟件設計和破解能力全球領先,②卡巴斯基、大蜘蛛、WinRAR、7-zip 等全球知名軟件都是由俄羅斯的程序員編寫,并被全球廣泛應用的。俄羅斯黑客的實力舉世矚目,最早的破解版WindowsXP 系統就是由俄羅斯黑客完成的,俄羅斯最大的破解網站RuTracker 也全球知名。對國外軟件的依賴明顯低于硬件。同時,俄羅斯一直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IT 外包服務承接國之一。為了能夠盡快實現IT 軟件必須70%國產化的目標,俄羅斯還專門于2022 年7 月設立了35個替代關鍵經濟領域外國解決方案的工業能力中心(ИЦК)和10 個俄羅斯系統性應用軟件開發能力中心(ЦКР),③替代關鍵經濟領域外國解決方案的工業能力中心后調整為32 個。俄羅斯系統性應用軟件開發能力中心,負責操作系統、辦公軟件、數據庫管理系統、多媒體軟件、通信服務、云平臺、軟件開發管理、IT 基礎設施管理、信息保護、ERP/CRM 的研制和開發。并成立了工程軟件開發者聯盟。同時,俄羅斯在工業和社會發展關鍵領域成立了機械工程、冶金、電子和微電子、通信、教育、運輸、生態等16 個部門委員會,負責監管35 個ИЦК工業中心,來確定可替代軟件的優先方向、類型和類別,并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為供應商確定特定產品的技術開發任務。目前,俄羅斯數字發展部確立了216 個“替代外國工業解決方案和軟件”項目,其中162 個項目交由工業中心(ИЦК)完成,54 個項目交由系統性軟件開發中心(ЦКР)來完成。①Импортозамещение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х технологий в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30 августа 2023 г.https://www.tadviser.ru/index.php/Статья:Импортозамещение_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х_те хнологий_в_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工業中心的主要任務是創造外國工業數字化解決方案的替代品,而系統性軟件開發中心的主要任務是開發俄羅斯自己的系統性軟件。政府除了給予資金支持外,還將采用“以市場換投資”的方式,承諾以一定的政府采購的市場份額來換取相應的投資。

此外,俄羅斯也開始自研移動OS 系統“阿芙樂爾”(Aurora,極光)和軍方阿斯特拉(Astra)操作系統。②2018 年2 月俄羅斯軍方開始以國產的AstraLinux 系統代替Windows 系統,2019 年底啟動國產移動端操作系統極光(Aurora)試點項目。該計劃將持續到2030 年,預計項目總投資480 億盧布。隨著俄羅斯進口替代的加速,很多俄羅斯軟件企業的營收也在快速增加,比如Rusbitech-Astra 集團基于Linux 進行的生態體系國產化開發項目,在2022 年創收65 億盧布,預計2023 年還將翻一番。不過,鑒于高質量系統性應用軟件產品的開發周期一般為5—7年,短期內還需要俄羅斯政府進行大量的投入?,F在,軟件的進口替代甚至與生物特征識別、無人駕駛技術、生成(對抗性)AI、虛擬分身和深度偽造等一起,被認為是俄羅斯2023 年數字經濟的5 大技術趨勢。③Государство у рул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цифровой экономики.26 января 2023 г.https://w ww.finam.ru/publications/item/gosudarstvo-u-rulya-rossiyskoy-tsifrovoy-ekonomiki-20230126-1214/?ysclid=lngv97k7ft908373767

為了最大限度地節約成本,避免很多“從零開始”的重復性研發工作,俄羅斯政府還創建了單一的國家數字平臺(GosTech,國家技術)④普京總統簽署法令規定:自2023 年3 月1 日起,所有聯邦信息系統現在只能使用GosTech 平臺;自2024 年1 月1 日起,所有地方信息系統也需要使用GosTech 平臺,只有地理信息系統、公檢法涉密案件及國防項目例外。目前已有138 項服務被確定為優先服務,并被納入詳細設計和開發路線圖。俄羅斯政府希望以這種方式為所有公共信息系統建立一個統一的生態系統,并減少建設此類系統的國家開支。,這是一個面向聯邦和地區政府以及企業的、具有統一開發環境和服務系統的云平臺解決方案,所有元器件均采用國產,受到最嚴密的保護,可在其中創建國家數字服務和信息系統平臺。創建國家數字平臺,旨在縮短國家信息系統的開發時間,提高流程的效率和效力;消除對外國軟件的依賴,確保國家信息系統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力爭在提高客戶與政府互動滿意度的同時,節省國家開支。

在云計算方面,俄羅斯政府牽頭建設了國家統一云平臺(Gosoblako)。此外,俄羅斯也在積極籌措資金,開展量子計算、超級計算機網絡、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前沿技術研究和新技術的儲備。

2.關鍵信息基礎設施①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是指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務、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務、電子政務、國防科技工業等重要行業和領域的,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壞、喪失功能或者數據泄露可能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國計民生、公共利益的重要網絡設施、信息系統等。的安全和防控

俄烏沖突爆發以來,針對俄羅斯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網絡攻擊成倍增加,僅在2022 年就發生了2.5 萬余起針對國家資源和1200 余起針對關鍵基礎設施的網絡攻擊。襲擊者利用代碼注入、惡意程序、數據擦除等各種策略實施攻擊,使俄羅斯在信息空間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外來侵犯。為此,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和防控成為俄羅斯進行反制的重要關注點。

俄羅斯對信息安全的重視由來已久。進入21 世紀之后,受技術革新與實踐應用的影響以及國際形勢的推動,俄羅斯與時俱進地頒布了一系列和信息安全有關的戰略和法律法規(見表5),關注的重點從最開始的監測、補救和重點把控,發展到現在的全面自主可控,顯示出俄羅斯對網絡安全性的要求在不斷提高,且越來越全面和主動。

表5 俄羅斯頒布的信息安全相關的戰略和法律法規

此外,2017 年,俄羅斯國防部組建了規模為1000 人左右的信息戰部隊。同時,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軍用數據免遭破壞,還建設了一個全部基于國產軟件的封閉式軍事云存儲系統。同年,為了捍衛數字主權,②與絕大多數國家將網絡空間中的國家主權稱為網絡主權不同,俄羅斯將其稱為數字主權(цифровой суверенитет)。數字主權作為俄羅斯主權理論的新發展,是國家主權在網絡空間的延伸。俄羅斯依據關鍵信息基礎安全相關法律,在聯邦政府層面建設了旨在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防御網絡攻擊的國家計算機攻擊監測、預警和后果消除體系(ГосСОПК?。?,由俄羅斯聯邦安全局下屬的國家計算機事件協調中心控制,用以確保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實體之間的協調,應對突發的計算機事件。①劉剛:“俄羅斯國家計算機攻擊監測、預警和后果消除體系”,《國際研究參考》,2020 年第7 期,第23-30 頁。該體系的建立提升了俄羅斯網絡空間的競爭優勢。在俄烏沖突引發的大規模網絡戰中,該體系為俄羅斯1100 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主體的2.9 萬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目標提供了安全保障。

俄羅斯還在2019 年12 月進行了國內網絡與國際互聯網的斷網演習,檢驗了俄羅斯主權網絡Runet 在極端情況下的運行情況。并通過開展“全俄網絡安全月”活動、在各聯邦區開設網絡安全教學中心等措施,以增強社會網絡安全意識及從業人員網絡安全技能。

面對俄烏沖突所形成的網絡安全新挑戰,普京要求從2022 年5 月起,俄羅斯各機關(機構)領導人對所在單位信息安全保障負有個人責任,同時提出,要不斷完善關鍵基礎設施的信息安全保障機制,提高國家機構信息系統和通信網絡的安全性,減少公民信息和個人數據泄露的風險,并從根本上降低采用外國程序、計算機技術和電信設備所帶來的風險。①規定自2022 年3 月31 日起俄羅斯企業不得購買外國軟件,自2025 年1 月1 日起禁止政府在其重要信息基礎設施中使用外國軟件。還要求在一年內制定新的“到2030 年前國家數字經濟發展規劃”,重點發展數據采集行業。②“普京提出在一年內制定出關于構建數據經濟的國家項目”,俄羅斯衛星網,2023年7 月13 日,https://sputniknews.cn/amp/20230713/1051774903.html2023 年8 月10 日,俄羅斯政府宣布撥款33 億盧布建立數字經濟信息安全中心。經過不懈努力,截至2023 年9 月,俄羅斯國產軟件已經能夠替代近80%的外國軟件,且一半以上的俄羅斯解決方案具有中高級成熟度。③“俄副總理:近80%海外軟件已有俄羅斯國內同類產品”,新浪網,2023 年9 月1日,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09-11/doc-imzmieci9197962.shtml

3.數字人才引育的布局和規劃

為了破擊美國和西方國家對數字人才的爭奪,俄羅斯于2022 年緊急頒布了一系列針對IT 專家的信貸優惠、兵役延期、稅收減免等法令。在普京總統2022 年3 月2 日簽署的第83 號總統令《關于保障俄羅斯聯邦信息技術產業加速發展措施》中,就有3 條與留住人才有關(見表6),當年約有7800名IT 人因此延緩服役。④В России около 8 тыс.IT-специалистов претендуют на отсрочку от армии.2 июня 2022 г.https://tass.ru/ekonomika/14796159?ysclid=lnhhk4axxz572856275此外,俄羅斯還為IT 專家啟動了優惠抵押貸款計劃,經認證的IT 公司員工將能夠以每年5%的利率獲得購買公寓的貸款。人口超百萬的城市,貸款最大限額為1800 萬盧布,其他城市為900 萬盧布。⑤Новые условия ипотеки под 5% для сотрудников ИТ-компаний в 2023 году.1 сентября 2023 г.http://journal.tinkoff.ru/news/it-ipoteka-2023/?ysclid= lnhhaifwvd558429060截至目前,俄羅斯為此共計發放了686 億盧布貸款。⑥Более 7,6 тыс.IT-специалистов получили льготные ипотечные кредиты на 68,6 млрд руб.10 марта 2023 г.https://www.interfax.ru/russia/890449

表6 關于吸引和留住IT 人才的舉措

而從長期的國家數字化發展戰略來看,數字人才的培養和教育領域的數字化變革,歷來是世界各國搶占數字經濟發展先機的重中之重?!叭瞬胖辽?,教育先行”是世界各國公認的數字經濟發展戰略重心,俄羅斯也不例外。自2017 年以來,俄羅斯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數字教育和數字人才培養的指標和要求。例如,保證所有學校接入高速互聯網,建立老師和學生可使用的基礎設施和數字平臺;在小學“綜合技術”課程中引入編程內容,保證40%的中小學生高水平地掌握數字技能;每年讓不少于5000 名教師接受數字化培訓;加速發展數學科學與數學教育;提高高等教育機構“信息安全”培訓領域的預算名額比例(2023 年提高到了30%)等。此外,俄羅斯還設立了一系列旨在提高民眾數字素養水平、培養民眾數字能力的國家項目,包括國家參與資助的附加IT 教育“數字專業”項目、數字素養測試和數字能力建設的“為數字做好準備”項目、配合國家和市政管理的數字化轉型,針對國家公務員和市政雇員開展“公共行政數字化轉型培訓”項目等,并將信息素養、溝通能力、創建數字內容的技能、數字安全、在數字環境中解決問題的技能等指標界定為測量公民數字素養的內容。通過這些努力,俄羅斯正在為IT 行業創建一個全面的人才培訓生態系統。

數據顯示,截至2022 年,俄羅斯全境引入了針對8 到11 年級學生的計算機編程課程,并作為全俄教育項目的數字課程。領先科技公司的講座和相應的教學材料也被納入課程設置;有115 所俄羅斯高校設立了“數字教研室”,將在2024 年前接收38.5 萬名學生入學;已有近40 萬教師獲得了“數字教育平臺”的訪問權限,13%的教師在過去三年接受了ICT 培訓。①Чернышенко: ?цифровые кафедры? созданы в 115 российских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х.18 мая 2023 г.https://ria.ru/20220519/universitety-1789553629.html?ysclid= lnifar7gee749347761

此外,隨著進口替代戰略的實施和推進,俄羅斯在軟件工程師、大數據工程師以及電子元件組裝技術人員等數字人才方面面臨著巨大需求,俄羅斯先前在數字教育領域創辦的2所特色大學——因諾波利斯大學(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ннополис)②因諾波利斯大學成立于2012 年,專注IT 和機器人領域的教學和研究,使用英語教學。該大學教職員工來自22 個國家,招收本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參見因諾波利斯大學官方網站:https://innopolis.university/和2035 大學(Университет 2035)③2035 大學是一所國家技術創意大學,是俄羅斯于2017 年11 月成立的歷史上第一所培養數字經濟及技術創意人才的大學。該大學的創始團隊認為,人的一生中最積極的發展和改變發生在20—35 歲這一年齡段,大學名稱即來自于此。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學,沒有教學樓,不頒發國家認定的畢業證書,不按照俄羅斯聯邦科技和高等教育部批準設置的專業進行授課。它利用強大的網絡平臺,網羅全俄及世界范圍內的教授、專業人士及行業精英,根據俄羅斯勞動市場需求為學生提供最現實和最迫切的知識及專業技能培訓。參見2035 大學官方網站:https://www.2035.university/——開始發揮積極作用。俄烏沖突爆發之后,因諾波利斯大學的基礎教育中心被重新定位為“為實現進口替代服務”,該中心的首要任務是對員工加強IT 培訓,確保各行業從國外軟件無縫過渡到俄羅斯軟件。未來還將進一步更新教育計劃,建立員工能力評估工具和專業發展矩陣。2035 大學被選為數字經濟人力資源服務平臺,推行密集的全日制教育模塊,提供諸如數據分析師、數據工程師、技術分析師、數據架構師、人工智能架構師和人工智能項目經理等在線培訓機會,90%的課程費用由國家支付。從而有助于滿足俄羅斯對IT、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等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

從俄羅斯對美國和西方數字制裁的反制和破解效果來看,短期內做到了有效抵御,至少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全面斷網和信息基礎設施癱瘓的事件。雖然數字制裁為俄羅斯普通民眾的生活增添了諸多不便,但并沒有因此發生大規模騷亂。從財政收入和經濟運行的角度來看,俄羅斯在友好國家中拓展了新的貿易伙伴,貿易額也有所增加,因此也沒有出現美國和西方所預料和期盼的經濟大崩潰。2022 年,俄羅斯GDP 的下降幅度僅為2.1%,大大低于各種經濟金融機構的預測。而長期的應對戰略能否奏效,還要取決于俄羅斯所制定的諸多計劃、戰略方案、愿景等能否得到有效財力的支撐和制度的保障。

四、結 語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無論是俄烏的軍事沖突,還是美國和西方的集體制裁,數字技術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既是地面軍事行動的有力支撐和有效手段,也是輿論戰、認知戰和經濟制裁的關鍵因素。①參見鐘祥銘、方興東:“俄烏沖突下國家數字基礎設施安全的啟示與對策”,《傳媒觀察》,2022 年第5 期,第27-29 頁。進一步地,從科研合作的中斷,到經濟社會中的企業撤離;從操作系統和軟件服務的停更,到資金和民航通信空間的軟封鎖,美國和西方的數字制裁不僅刺痛了俄羅斯,也警醒了世界,各國紛紛開始質疑“科學無國界”的說法。

俄烏沖突背景下的數字戰爭和數字制裁,再一次證明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國際競爭和對抗的新戰場,必須嚴陣以待。經此一戰,我們可以預見,發展數字經濟會成為所有國家的重大發展戰略。在下一輪以5G、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為代表的數字經濟競爭中,美國和西方國家不僅能夠憑借數字技術提升自身綜合國力,而且還會繼續借助數字霸權打壓和遏制競爭對手的發展勢頭。從這個角度看,美國對中國實施科技制裁的動機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無論是俄羅斯還是中國,都需要更加重視數字經濟的發展,夯實新基建,利用好“后發優勢”,樹立數字安全意識,維護數字主權獨立。

猜你喜歡
制裁俄羅斯數字
中國宣布制裁三家美企
識別美初級制裁和次級制裁
美對伊制裁引發的風波
答數字
數字看G20
制裁與反制:西方與俄羅斯之大博弈
另辟蹊徑
成雙成對
先救誰——原載俄羅斯漫畫網▲
同舟共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