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隨機森林算法的智能電表故障診斷及壽命預測模型設計

2023-02-02 07:51黃勇華姜林林車恩羽
南通職業大學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電功率電表壽命

車 玲,黃勇華,姜林林,車恩羽

(1. 南通職業大學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江蘇 南通 226007; 2. 西南大學 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 重慶 400715)

智能電表是一種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實現多種費率雙向計量、多種數據雙向通信、用戶端控制、防竊電等智能化功能的新型數字電度表[1]。智能電表是智能電網(尤其是智能配電網)數據采集的主要設備之一,對于提高電力系統的運行效率、優化電力資源配置、實現用電側管理等具有重要意義。由于智能電表的元器件構成復雜且類型多樣,運行過程中難免產生損壞和各種故障[2],如外觀故障、時鐘單元故障、計量性能故障等。這些故障會影響電表的計量準確性、通信可靠性、使用安全性等,給電力系統帶來安全風險和經濟損失。因此,及時發現并處理智能電表故障,延長其使用壽命,是保證智能電網正常運行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擬針對智能電表存在數據采集量大、故障數據種類繁多等問題,構建智能電表故障診斷及壽命預測模型,以期實現智能電表的故障預測和及時處理,確保智能電表的安全可靠運行。

1 隨機森林(RF)算法

目前,對于智能電表的故障診斷和壽命預測,主要采用基于規則或機理的方法[3]。這些方法需要依賴專家知識或者物理模型,往往缺乏通用性和適應性,無法有效處理復雜的非線性關系和多因素耦合問題。而且,這些方法往往只能在故障發生后進行診斷,無法提前預測故障發生的可能性和時間。為克服上述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種基于隨機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的智能電表故障診斷及壽命預測模型。隨機森林(RF)是一種集成學習方法,可通過構建多個決策樹并進行投票或取平均值來提高預測性能[4]。

1.1 隨機森林(RF)算法框架結構

隨機森林(RF)算法是集成算法的一個子集,利用隨機方法構建具有多棵決策樹的森林,并根據決策樹的投票選擇決定最終分類結果。隨機森林算法采用有放回的采樣,即每棵樹從訓練集中選取固定數量的樣本,選取后再放回到原始訓練集中。圖1 為隨機森林算法建立的決策樹框架結構。

圖1 隨機森林算法框架結構

隨機森林(RF)算法的構建步驟如下:

1)從原始訓練樣本集隨機抽取n 個相互獨立的訓練樣本,作為每棵決策樹的根節點樣本。

2)使用生成的n 個測試樣本,構建n 棵決策樹,并從M 個特征屬性中隨機抽取K 個特征屬性,從中選擇一個最合適的特征屬性作為分裂節點。構建的決策樹不進行剪枝,保證其完整生長。

3)建立隨機森林后,利用測試樣本進入每一棵決策樹,進行類型輸出和回歸輸出,并以投票方式輸出最終類別。

隨機森林(RF)算法具有以下優點:

1)可處理高維度、非線性、非平衡數據;

2)可同時進行分類和回歸分析;

3)可評估各特征的重要性;

4)可抵抗噪聲和過擬合。

1.2 智能電表故障與壽命預測模型設計

根據大數據分析理論,對某智能電表的海量累積數據進行挖掘分析,并從中提取與故障和壽命相關的特征變量,提出一種基于隨機森林(RF)算法的智能電表故障及壽命預測模型。首先,收集和整理電表的特征數據,如用電功率、用電質量、用電計費等特征,以及電表的故障標簽,如正常、異常、損壞等類別;其次,對數據進行預處理,如處理缺失值、異常值、噪音等問題,以及進行特征選擇、特征編碼、特征歸一化等操作,使數據符合隨機森林算法的輸入要求;再次,將數據集中85 %的數據作為訓練樣本,訓練隨機森林分類器和回歸器;最后利用數據集中15 %的數據作為測試數據,評估分類器和回歸器性能。預測流程如圖2 所示。

圖2 智能電表故障及壽命預測流程

對某地級市供電公司提供的真實數據進行實驗驗證,并與支持向量機回歸、線性回歸等幾種常用回歸模型的預測結果進行橫向比較,驗證模型預測的準確度和信用度。

2 預測模型構建

2.1 數據來源與處理

使用某地級市供電公司提供的真實數據進行模型構建與驗證,所研究的智能電表用戶包括工業和大型商業用戶,約20 萬。每個用戶對應一個唯一編號,有相應的計費信息和轉賬信息,還有一個或多個智能電表編號,并有相應的實時功率數據和質量字節數據。

實時功率數據是指每15 分鐘記錄一次用戶用電功率(kW),每天共96 條記錄。計費數據是指每月記錄一次用戶用電量值(kW·h),每年共12條記錄。轉賬信息是指每次用戶繳納電費時記錄其使用的銀行賬戶信息。質量字節數據是指每15分鐘記錄一次用戶用電質量信息(8 位二進制數),每天共96 條記錄。每個二進制位代表一個警報類型。表1 顯示用戶用電質量信息及其含義。

表1 用戶用電質量信息含義

選取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共36 個月內發生過至少一次故障檢修事件的用戶作為研究對象。如圖3 所示,根據檢修事件記錄,智能電表故障類型中時鐘單元故障、計量性能故障和外觀故障占比較大。因此,將發生過這三類故障之一的用戶標記為異常用戶。

圖3 智能電表故障類型及占比

為保證數據完整性和有效性,在進行模型構建前,對原始數據進行預處理。

1)刪除缺失值超過10 %或異常值超過5 %的用戶數據;

2)刪除用電功率為0 或質量字節值全為0的無效記錄;

3)對于連續變量(如用電功率),采用均值填充法補全缺失值;

4)對于離散變量(如質量字節),采用眾數填充法補全缺失值;

5)對于異常值(如用電功率值超過正常范圍),采用中位數替換法處理;

6)對于分類變量(如銀行賬戶信息),采用獨熱編碼法轉換為數值變量;

7)對于數值變量(如用電功率),采用標準化法轉換為標準正態分布。

預處理后的數據,可進行有效的特征提取,減少無效數據特征占比,提高數據應用的準確度。

2.2 特征提取與選擇

建立智能電表的故障預測及壽命預測模型,需要從原始數據中提取出與故障和壽命相關的特征變量,包括用電功率、用電質量、用電計費、用戶編號、智能電表編號、轉賬信息等特征。為減少特征維度,提高模型效率,采用隨機森林(RF)算法對所有特征進行重要性評估。其主要思想是,觀察各特征在隨機森林樹中所做貢獻,取平均值,再比較各特征的貢獻度。

根據隨機森林算法,依據下列原則判斷特征的重要性。

1)特征與目標變量的相關性越高,特征的重要性越高。例如,如果目標是預測電表的壽命,那么用電量、用電功率等特征比用電質量更重要。

2)特征在隨機森林中每棵樹上所做貢獻越大,特征的重要性越高。

3)特征的取值范圍和變化程度越大,特征的重要性越高。例如,如果一個特征的取值范圍很小,或者取值分布很不均勻,那么這個特征可能比其他特征更易被忽略或更易受噪聲影響。

依據以上原則和特征重要性,從用電功率、用電質量、用電計費等三方面進行數據特征提取,共提取特征值k=14 個,具體如下:

1)用電功率特征:用電功率反映了用戶的用電行為和負荷變化,與電表的損耗和老化有關。從用電功率數據中提取平均功率、最大功率、功率標準差等特征,如表2 所示。

表2 提取的用電功率特征

2)用電質量特征:用電質量反映了用戶的用電環境和電網狀態,與電表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有關。從質量字節數據中提取質量字節頻率、字節比例等特征,如表3 所示。

表3 提取的用電質量特征

3)用電計費特征:用電計費反映了用戶的用電規模和消費水平,與電表的使用強度和壽命有關。從計費數據中提取平均用電量、最大用電量等特征,如表4 所示。

表4 提取的用電計費特征

3 實驗結果與分析

3.1 故障預測結果

采用同一訓練集和測試集,將RF 算法與其他常見分類算法,包括決策樹(decision tree,DT)、邏輯回歸(logistic regression,LR)、樸素貝葉斯(naive Bayes,NB)、K 近鄰(K-nearest neighbor,KNN)及支持向量機(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等算法進行比較。

交叉驗證法是模型進行訓練和驗證較為有效的方法之一。利用交叉驗證法,將數據集劃分為5個子集,包括4 個訓練集和1 個測試集。然后,依次對訓練集和測試集進行5 次輪換訓練和測試。最后,將5 次測試結果進行平均,得到最終評估指標。

采用的評估指標分為故障預測指標和壽命預測指標。故障預測指標包括召回率(recall)、準確率(accuracy)、F1(F1-score)、精確率(precision);壽命預測指標包括均方誤差(mean squared error,MSE)、均方根誤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及平均絕對誤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

各算法在故障預測任務中的評估指標比較如表5 所示。

表5 RF 算法與其他分類算法故障預測結果比較

從表5 可以看出,RF 算法對準確率、精確率、召回率等的預測準確率達90 %以上,F1 達0.92,均高于其他分類算法,表明RF 算法可以有效識別異常用戶,具有較高準確率,且在故障預測方面表現最優。

3.2 壽命預測結果

將RF 算法與其他常見回歸算法,包括支持向量回歸(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線性回歸(linear regression,LR)、嶺回歸(ridge regression,RR)、LASSO 回歸(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 和決策樹回歸(decision tree regression,DTR)等算法進行比較,各算法在壽命預測任務中評估指標比較結果如表6 所示。

表6 RF 算法與其他分類算法壽命預測結果比較

從表6 可以看出,RF 算法在壽命預測任務中表現最優,其MSE(均方誤差)、RMSE(均方根誤差)和MAE(平均絕對誤差)均為最低。表明RF算法可有效估計智能電表的剩余壽命,且具有較高精度。

4 結 語

利用RF 算法分別建立了智能電表的故障診斷及壽命預測模型,通過對大量的智能電表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提取了用電功率特征、用電質量特征和用電計費特征,并利用RF 算法評估特征的重要性,再進行特征選擇,最終得到優化的模型輸入特征向量。利用交叉驗證法進行模型訓練和驗證,并與其他常見的分類回歸算法進行比較。結果表明,RF 算法在故障預測和壽命預測方面均表現出較高的準確性和穩定性。研究成果可為智能電表的運行監測和維護管理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

猜你喜歡
電功率電表壽命
巧判電表測量對象
基于PCC-CNN-GRU的短期風電功率預測
人類壽命極限應在120~150歲之間
電表“對”與“錯”歸類巧掌握
輕松上手電功率
你會計算電功率嗎
倉鼠的壽命知多少
解讀電功率
馬烈光養生之悟 自靜其心延壽命
人類正常壽命為175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