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精“無廢”亞運 講好“無廢”故事全方位展示“無廢城市”建設新成效

2023-02-03 03:18曹建松
中國生態文明 2023年6期
關鍵詞:場館垃圾

杭州亞運會是亞運史上參賽人數最多、比賽項目最多、比賽場館最多的亞運會,杭州向全世界奉獻了一場“中國特色、亞洲風采、精彩紛呈”的體育盛會。自成功申辦以來,杭州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綠色辦賽要求,率先將“無廢”理念融入賽事籌辦各領域和全過程,全方位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循環利用和無害化處置,形成了具有杭州辨識度和世界影響力的“無廢亞運”標志性成果,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踐成果,展示出中國“無廢城市”建設的顯著成效。

一、主要做法

杭州市圍繞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加強謀劃設計,精心組織實施,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面向全世界廣泛宣傳,確?!盁o廢亞運”有序推進、有效落實。

強化謀篇布局,精心繪制施工圖。圍繞“怎么建、如何評”等問題,加強整體謀劃和系統設計,推動“無廢亞運”創建走深走實。一是制定行動方案。印發“無廢亞運”行動方案,圍繞場館建設、賽事保障、公眾參與等重點領域,制定賽前、賽中、賽后階段措施,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二是構建評估體系。發布《“無廢亞運”實施指南(試行)》,設置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電子門票使用率等指標,實現創建成效量化可評。三是開展細胞創建。指導亞運場館、接待飯店等基本單元,開展“無廢亞運細胞”創建,分類設置建設標準、舉辦專題培訓,建成“無廢亞運”場館39 個、飯店83 家。四是建設數智平臺。開發“無廢亞運”應用場景,綜合集成各類固體廢物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強化全鏈條監管,實現“無廢亞運”創建情況一屏總覽、危廢安全一屏管控。

強化源頭減量,大幅減少廢棄物。堅持把源頭減量作為“無廢亞運”創建的核心,下功夫做好固體廢物和辦賽費用兩道“減法”。一是做到亞運場館能改不建。在56 個競賽場館中,有44 個為改建或臨建,12 個新建場館也充分考慮了賽后利用。積極推廣裝配式建筑、可再生材料,建筑垃圾大幅減少。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體育館作為亞運擊劍比賽場地,本著能用盡用原則,沒有重新購買觀眾座椅,通過翻新的方式減少了塑料垃圾4.6 噸;亞運壁球館利用杭州國博中心展廳臨時改建,不間斷電源設備和消防設施采用了租賃模式,玻璃墻、觀眾座席可整體打包搬走,賽后快速恢復了展廳功能。二是贊助企業減廢增效。指導贊助企業在產品設計、生產、銷售過程中,優先采用綠色工藝和環保材料,優化產品設計,避免過度包裝。娃哈哈集團通過優化包裝設計、加強精細管理、推行物流器具循環利用,每年可減少使用塑料90 噸以上。三是亞運生活簡約低碳。在亞運村和接待飯店推行凈菜入村,通過集中采購原料、精準測算人數、按需加工食物,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推出“云上亞運村”低碳賬戶,鼓勵村民通過光盤行動、垃圾分類、無塑購物等“無廢行為”獲取積分、兌換獎品,亞運期間參與人次超過70 萬。

強化物盡其用,持續提升利用率。堅持器材設備能租不買、能借不租,廢舊物資盡可能再生利用、變廢為寶。一是設施設備租賃共用。對賽事期間使用的設施設備,盡可能采用租賃、借用的方式。特別是不少臨建場館采取裝配式建筑,賽后可快速拆除,恢復場館原有功能;觀眾座席、照明系統、消防設施、UPS 設備等,盡可能采取租賃模式。淳安界首場地自行車館木質賽道全部由租借來的赤松木拼接而成,智能照明、比賽設備集成管理等系統采用租售結合模式。二是廢舊物料能用盡用。對辦賽過程產生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易腐垃圾等廢棄物,最大限度再生利用。黃龍體育館在改建過程中,采用移動反擊式破碎站,將1.3 萬立方米建筑垃圾破碎后用于自有道路和建筑物的墊層回填或干混砂漿、抹灰砂漿的原材料,節約資金約100 萬元。針對亞運村礦泉水發放量大的情況,開展“空瓶回收”行動,將空瓶再生利用后制作成塑料長椅重回亞運村,并成為休憩打卡的好去處。三是邊角廢料創新利用。對低價值廢棄物積極開展再生設計,物盡其用、變廢為寶。把“江南憶”等吉祥物的邊角料制作成多彩吉祥物,每只都有不一樣的拼接色彩,深受大家喜歡。在亞運村,累計回收紙質餐盒和牛奶盒57 噸、其他低值廢棄物92 噸,制成再生紙90 噸。這些再生紙,一部分做成獨具杭州韻味的折扇,作為村民參與“無廢亞運”紀念品,剩余部分將做成再生紙筆記本,作為“無廢學?!眲摻ǖ莫勂?。

強化全民行動,積極擴大參與面。堅持“無廢”理念先行,大力培育“無廢”文化,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無廢亞運”創建。一是抓活動造勢。亞運會倒計時一周年時,舉辦“無廢亞運”推進活動;倒計時100 天時,推出“無廢亞運”系列報道;倒計時60 天時,舉辦“無廢亞運”主題活動,邀請知名專家學者,通過主旨演講、專題報告和對話互動,提升“無廢亞運”知名度。二是抓宣傳引領。召開“無廢亞運”媒體吹風會,推動中央主流媒體報道40 篇以上,其中閱讀量10 萬次以上的超過10 篇。推出“無廢亞運”動漫形象“綠芽兒”,拍攝“無廢亞運”系列動漫片,制作“綠芽兒”表情包,依托公交地鐵、燈箱廣告、戶外大屏等,滾動播放公益廣告,讓“無廢”理念走進千家萬戶。三是抓公眾參與。發布“無廢亞運”公眾十條,邀請奧運冠軍崔文娟等10 位志愿者現場倡議,引導市民每年減少10 公斤廢棄物,并將經驗分享給10 個人。開發“無廢亞運”公眾參與平臺,通過打卡積分、兌換獎品的方式,吸引更多人投身“無廢亞運”,前兩期已有超10 萬人次參與。四是抓“無廢”觀賽。將“無廢”要求寫入觀賽須知,為每名購票人推送“垃圾隨身帶走、分類規范投放”的短信,并通過現場廣播、字幕、視頻等形式,引導觀眾自覺做好垃圾分類。特別是開幕式參加人數多、停留時間長、垃圾產生量大,采用了將氛圍道具從充氣棒改成手拍等方式減少垃圾產生,并為每名觀眾準備了一個可循環利用且有紀念意義的小背包,便于大家將垃圾隨身帶走,實現“觀眾離席、留下一片潔凈”。

強化國際傳播,全面增強影響力。面向世界主動發聲,講好杭州“無廢亞運”故事。一是“無廢”行為示范引領。充分考慮亞洲各國差異,將垃圾分類要求寫入亞運村指南,在餐廳等公共場所安排志愿者做好引導,將垃圾分類“新風尚”傳遞給每位村民。二是“無廢”文化主動輸出。將“無廢”理念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利用廢木料和竹筍衣等廢棄物,精心制作成“無廢亞運”加油鴨,深受運動員喜愛;中秋節組織運動員利用礦泉水瓶制作“無廢”魚燈,體驗具有中國特色的“無廢”文化。三是“無廢”宣傳走向世界。央視《新聞調查》播出45 分鐘“無廢城市,無廢亞運”紀實片,央視外語頻道推出“無廢亞運”專題報道,《Xinhua News》《China Daily》等大力傳播“無廢亞運”故事,新加坡《聯合早報》、韓國《京畿日報》、馬來西亞《東方日報》等外媒廣泛報道,“無廢亞運”的國際影響力和傳播力大幅提升。

二、取得成效

“無廢”理念深入人心。杭州以舉辦杭州亞運會為契機,借力“無廢亞運”創建,全方位加強“無廢”理念宣傳,實現進黨政機關、進學校醫院、進社區鄉村、進電視電臺、進公交地鐵、進戶外廣告,覆蓋面不斷拓展,影響力持續提升,資源節約、廢物利用、垃圾分類等已成為市民自覺習慣。開閉幕式后觀眾隨身帶走垃圾,場館干凈整潔,被媒體廣泛報道,充分體現了公眾的“無廢”素養。

“無廢”辦賽成果顯著。

據初步統計,56 個亞運場館實現100%綠電供應,新改建工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超95%,亞運主火炬燃料采用“廢碳”再生利用,杭州亞運村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比例達100%、達到三星級標準的超過50%,易腐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和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率均為100%。

“無廢”產業快速發展。通過依托現有的“無廢城市”基礎設施和配套產業開展“無廢亞運”創建,形成了很好的示范帶動效應,有力推動了建筑施工、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比如,吉利控股集團通過“無廢亞運工廠”創建,減少能耗20%、廢氣20%、固廢25%,實現了減廢增效“雙贏”,進而全面推開“無廢”集團創建,并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的“無廢”建設。

“無廢”故事廣為傳播?!盁o廢亞運”的出圈成為亞運會一道靚麗風景,引發了各國媒體的高度關注和廣泛報道。亞運場館舊地板重獲新生,“觀眾離席、不留一片垃圾”,“無廢亞運”加油鴨一“鴨”難求,外國運動員為獲取“無廢”獎品“蹲守”礦泉水瓶,日本記者將廢棄餐盒制作的折扇帶回國內學習借鑒,這些經典案例成為“無廢亞運”走向世界的見證,得到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的點贊,吸引了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專程來考察學習。

三、經驗啟示

必須堅持思想引領、深信篤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固體廢物污染防治,作出生活垃圾分類、塑料污染治理、禁止“洋垃圾”進口等重大決策部署,并親自謀劃推動“無廢城市”建設,為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開辟了新境界、打開了新格局,為“無廢亞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引。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必須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運用好蘊含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把握節奏、力度、效果,才能守正創新,行穩致遠。

必須堅持整體謀劃、系統推進?!盁o廢亞運”涉及面廣、時間跨度大、治理鏈條長,必須堅持整體意識、系統觀念,做到建有方向、評有標準、抓有載體、管有平臺。深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必須加強前瞻性思考、系統性謀劃,實施項目化管理、清單式推進,強化跟蹤督辦、閉環管理,以釘釘子精神狠抓落實,確保各項工作高標準謀劃、高質量落地。

必須堅持群眾路線、共建共享?!盁o廢亞運”的成功實踐,與群眾認可度高、社會參與面廣密不可分。通過深入宣傳發動,社會各界積極投身“無廢亞運”創建,“無廢亞運”加油鴨、廢棄餐盒制作折扇就是群眾參與的成果。深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必須充分依靠群眾力量、集聚群眾智慧,加大宣傳力度,動員更多市民積極參與、建言獻策,為“無廢城市”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必須堅持面向世界、主動發聲。杭州亞運會是亞洲各國的體育盛會,也是展示美麗中國形象的重要契機。為更好地放大亞運效應,杭州主動對接中外媒體,全方位報道“無廢亞運”特色做法,吸引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必須善于主動發聲,加強正面宣傳,在傳遞好聲音、傳播好故事中凝聚各方共識,進一步提升中國“無廢城市”建設的國際影響力。

猜你喜歡
場館垃圾
垃圾山
會前視察 支招亞運場館利用
創新標準打造綠色雪上運動場館
垃圾去哪了
冬奧之約,場館先行
那一雙“分揀垃圾”的手
“垃圾睡眠”比失眠還可怕
倒垃圾
“全運”場館外的“事故”
倒垃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