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叉學科視域下設計類期刊的學術要求

2023-02-04 11:44吳余青
湖南包裝 2023年6期
關鍵詞:交叉學科交叉學術期刊

交叉學科是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的產物,其研究是“學科際”或“跨學科”研究活動,也是科學的新生長點和新科學前沿。早在1985年4月,我國就已召開過首屆全國交叉科學討論會,科學家均對交叉科學給予了簡要論述,錢學森認為“交叉科學是產生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互交叉地帶的一系列新生學科”。錢偉長認為“交叉學科是對連續體中一段譜線空白位置的補充”。錢三強則將20世紀末到21世紀稱為交叉科學時代。交叉學科發展也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2016年習總書記提出了“厚實學科基礎,培育新興交叉學科生長點”。2018 年,習總書記又指出“要下大氣力組建交叉學科群”。

2022年對中國的設計學影響最大的事件恐怕就是教育部出臺的新版《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設計學列在交叉學科,1403 設計學(可授工學、藝術學學位),意味著設計學進入了科學層面而不僅僅是藝術和社會科學,設計學的研究也超越了原有的學科邊界,成為了涉及兩個或多個學科的研究活動。多學科知識相互交叉、滲透和融合成為了未來設計學研究的重要特征。

隨著設計學科研究內容的轉變,設計類學術期刊的學術要求也應隨之而改變。

首先,期刊內容要注重國家戰略發展的需求,凸顯交叉的設計學科特色,報道標志性成果,以“真創新,好成果”作為期刊的內容。

交叉學科的設計學源自于人類社會生活的整體性和復雜性,有很強的問題導向,因而期刊的學術內容要以解決國家全局性、根本性和關鍵性的問題為導向,回答好習總書記提出的“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和時代之問”。作為設計學的學術期刊,應服務于不斷推進知識、理論和方法的創新研究,真正去挖掘、呈現、分享和報道設計學科的交叉性和前沿性成果。從而引導中國的設計學研究者聚焦中國和時代問題,以“彰顯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為思想追求”,努力建構中國設計學自主的知識體系。為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與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提供學術資源。

其次,期刊的學術視野要開闊,注重國內和國際的多學科的學術交流。

不同學科所依賴的基礎理論和研究思想,以不同的文化基礎和文化為根源,設計學科除了根植于中國文化的同時,也有一些設計思想和方法是來自于國外,設計學的交叉科學研究是不同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的過程,也是科學和藝術的交融過程,因而設計類的期刊,也需要順應發展和國內外多種學科類研究機構、實驗室以及高校研究者多方交流,同時建立審查性強、權威性強和靈活性高的審稿流程。

第三,期刊的審稿要注重設計交叉學科的特色,團結多學科的學者來參與同行評價,形成中國式交叉學科視域下的審稿機制。

由于交叉學科多發源于自然科學的學科之間,雖然國內外已有了一些交叉學科期刊的經驗,但,設計學的交叉特點與之不同,也無法套用,因而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探索適合中國設計學交叉研究發展的評審體系,因此需要多學科專家參與審稿工作,擴大和豐富審稿專家團隊,除了學界同行,還可以嘗試引入設計行業以及相關專業機構的專家,形成 “專家”和“通才”多元化的組合,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因研究者的學術背景差異而產生的溝通障礙,以保證期刊論文的科學性和創新性,從而將期刊打造成宣傳、推薦、推廣交叉學科設計學科學成果的平臺和窗口。

總之,當前在交叉學科視域下的設計類學術期刊需要觀照當代中國急需解決的實際問題,關注設計學在交叉領域中還不清晰的交叉性,以及設計研究、實踐和學科發展之間的映射關系。積極呈現由設計而得的中國傳統文化創新發展和轉化新成果,以及設計創新理論和方法,面向世界傳播中國的設計思想和理論。

猜你喜歡
交叉學科交叉學術期刊
學術期刊引證指標
學術期刊引證指標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中醫文學雜志》交叉學科征稿函
作為交叉學科的法治文化專業教學改革初探
《中醫文獻雜志》交叉學科征稿函
河海大學學術期刊創辦百年
連一連
基于Fast-ICA的Wigner-Ville分布交叉項消除方法
雙線性時頻分布交叉項提取及損傷識別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