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納蘭性德的樂府詩創作

2023-02-05 08:50郝瑞云
關鍵詞:樂府詩納蘭納蘭性

楊 瑜,郝瑞云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 文學與傳媒學院,河北 承德 067000)

清代文人納蘭性德以其在詞方面的成就享譽文壇,歷來為世人所推崇。但納蘭的詩作也具有較高的藝術成就,《效齊梁樂府十首》《春曉曲》《長安行》和《從軍曲》等樂府詩展現出清俊典雅的風格,寄托了詩人的詠史之感和政治思想。納蘭樂府詩的較高成就源于其對樂府概念的準確理解,“樂府,漢武所立之官名,非詩體也。后人以為詩體”[1]247,“大抵古人詩有專為樂歌而作者,謂之樂府;亦有文人偶作樂工收而歌之者,亦名樂府”[1]247,這也符合樂府形成的歷史過程和樂府詩的發展規律。

一、納蘭性德樂府詩的風格

在詩歌的發展歷史中,“清代詩歌不僅囊括了以往歷代詩歌的多種風格,兼得其勝,而且還創造出許多完全嶄新的風格,獨擅古今”[2]37。納蘭的樂府詩風格多樣,并有創新和獨特之處。納蘭性德的樂府詩創作主要具有綺麗、清婉和沉郁3種風格。

(一)綺麗

納蘭性德的樂府詩創作部分繼承了齊梁樂府的傳統,呈現出綺麗的風格,這是他對南朝文學創作中形式美的繼承和吸收。南朝詩歌語言華麗,風格綺麗,注重形式美。納蘭《效齊梁樂府十首·巫山高》中“花紅神女頰,草綠美人衫”便是運用了南朝詩歌塑造意象的手法,著色濃艷。此外,納蘭初學填詞便效仿《花間集》,因而他的詩歌創作也明顯受到《花間集》詩歌風格的影響。唐代溫庭筠以66首詞作的數量在《花間集》中排第一,被后人稱為“花間鼻祖”,其《春曉曲》語言華麗且風格綺艷:

家臨長信往來道,乳燕雙雙拂煙草。

油壁車輕金犢肥,流蘇帳曉春雞早。

籠中嬌鳥暖猶睡,簾外落花閑不掃。

衰桃一樹近前池,似惜紅顏鏡中老。

溫庭筠曾著有《金荃集》,今已失傳,納蘭所作《春曉曲·效金荃體》就是對溫庭筠的摹仿?!坝谓z不解系相思,半縈愁緒橫塘路”寫出了抒情者相思的迷茫和對愛情的惆悵,頗具迷離之美;“嬌眠繡被起來遲,一枕香云墜金鳳”則非常傳神地寫出了美人的倦慵之美。全詩詞藻華麗,風格綺艷,可見溫庭筠詩歌風格對其詩歌創作的影響??梢灾v,納蘭樂府詩的綺麗風格一方面是受齊梁詩歌傳統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深受《花間集》中詩歌風格的影響。

(二)清婉

如果“纖秾”源于南朝詩歌傳統,那么“清婉”則是清詩獨有的品格。清前期詩詞創作提倡清真雅正的文風,如清代著名詩詞理論家王士禛的“神韻說”對當時的詩壇影響極大,其詩歌“追求古??侦`”,“自然湊泊于唐人”[2]172,“詩以達性,然須清遠為尚[3]”??梢?清婉是清詩在前代詩歌的基礎上獨立發展出來的品格。納蘭的詩歌創作顯然也受到了當時詩壇風尚的影響,風格清婉、雅致且含蓄。清人作詩擅長白描和直抒胸臆,于不經意間表達出風發的意氣,顯露出“風骨”。納蘭的很多詩作高逸脫俗且頗具風骨,如《擬古詩之一》“竹生本孤高,翛然自植立。矯矯云中鶴,翱翔何所集。丈夫故豁達,身世何汲汲”[4],整首詩風格清婉,風骨可鑒。清婉風格的形成首先在于要有“風骨”,其次還在于語言和意境上的雅致與婉約。納蘭性德在詞創作上取得的非凡成就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的詩歌風格,其詩歌中別具一番典雅之美。但這種美不是雍容華貴,而是“翡翠蘭苕”之美,自帶一份清遠出塵。納蘭性德《柳枝詞》十六首中就不乏清新婉約句,如“白石清溪望不賒”,“白石”和“青溪”寫出春景的清新可愛;“自是多情便多絮,隨風直到謝娘家”,語言直白,但不乏蘊藉;“春到江南春草生”“黃鸝無語昏鴉起”和“深閉重門待月明”,在詩人的描摹下,“春草”“黃鸝”和“明月”組成了一幅搖曳生姿的春景,頗含韻致。

(三)沉郁

樂府詩創作歷來既有淺吟低唱之婉約,亦有長歌當哭之沉郁激烈。杜甫不拘泥于樂府舊題,以“惟歌生民病”為寫作主旨,為新樂府的創作開拓了道路,后來的白居易和元稹將新樂府創作進一步發揚光大。納蘭稱杜甫“固是千古杰人”,其樂府詩創作也繼承了杜甫樂府詩鮮明的現實主義傳統。如納蘭《效齊梁樂府十首》中《雨雪》具有邊塞詩沉郁蒼涼之特征?!褒埑秋L早勁,蔥嶺雪初飛”,詩中細膩地表現了出征將士的苦楚和懷鄉之情,“那禁望鄉淚”,“不及雁南歸”。納蘭樂府詩中表現出來的憂國憂民情懷以及壯志難酬的幽怨,是樂府傳統中可貴的現實主義精神,其風格也是沉郁頓挫。再如《從軍曲》“錦衾千里惜余香”寫出了將士離家千里對故鄉和家人的思念?!皦魯嗷某翘煊麜浴睂戇h征生活的凄涼,詩人心中充滿愁苦徹夜難眠,“李陵祠下月如霜”借用漢代名將李陵的典故思考自己的命運,頗顯蒼勁與悲涼。

二、納蘭樂府詩的創作手法

綜合考察整個清代詩歌,從宗法盛唐再到兼學宋詩,清代詩人的創作思想和創作實踐不斷開拓,創作手法也日臻圓熟。納蘭的樂府詩創作手法獨到,呈現出較高的藝術魅力。

(一)鋪陳排比

賦善于鋪陳排比和描摹狀物。納蘭在詩歌創作中借用作賦之法,呈現出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如《上元竹枝詞·其一》:

半落銀燈爆麝煤,似聞秾李踏歌回。

上清更有新翻曲,不許瓊簽傍晚催。

《竹枝詞》本為巴蜀民歌,劉禹錫將其變為詩體,于是盛行。納蘭《上元竹枝詞》4首描寫了上元節人們街市觀燈與宴飲的風俗和場景。竹枝類樂府屬于“七言絕句式”,短小精致,在這樣的體式中加入賦的寫法,對物態進行細致描摹,打破了短小體式的限制,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藝術性。該詩起首一句“半落銀燈爆麝煤”用作賦之法,通過描寫蠟燭燃一半時火花爆開落到墨上言夜已深?!八坡劧尷钐じ杌亍币痪渲械摹岸尅弊謱懗龈枧⒀b的樣子。納蘭用作賦的方法寫出人們在上元節歌舞宴請的景象。但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故結尾寫道“不許瓊簽傍曉催”。在《上元竹枝詞》4首中鋪陳排比的詩句俯拾即是,如“碧落簫聲轉玉壺”“消得金霞照夜珠”以及“天上朱輪繡幰車”??梢?用作賦之手法寫詩能夠細致描摹物態,同時又能擴大詩歌的抒情功能,從而極大地豐富詩歌的藝術美感,提升詩歌的藝術品質。納蘭將作賦的手法融入樂府詩創作中,使樂府詩生成新的美感特質。

(二)白描手法

不同于賦的鋪陳排比,白描語言洗練質樸,寥寥幾筆便能勾勒出景物的輪廓和神韻。清人作詩擅長白描,以淺近的文筆寫出生機盎然的景致,這是清詩的一個顯著特點,同時也非常符合清代詩人追求“清遠”風格的藝術主張。納蘭的詩歌創作既善于鋪陳,又能將白描手法運用得爐火純青。如《柳枝詞·其一》:

手綰長條倚水樓,困人風日懶梳頭。

濛濛一抹催花雨,半系斑騅半系舟。

《柳枝詞》屬于樂府近代曲辭。這首詩前兩句寫觀景人,后兩句寫景,詩人用白描手法簡筆勾勒,情與景均躍然紙上,韻味無窮。再如《上元竹枝詞·其一》:

天上朱輪繡幰車,幾看春色到梅花。

而今卻畏春寒甚,獨掩重門自試茶。

從“幾看春色到梅花”一句到結尾“獨掩重門自試茶”,雖用語淺近,卻頗具清雅的韻味。這首詩將寫實與寫意相融,空靈清婉、悠遠而余韻深長。

(三)借古諷今

納蘭對詩歌中的“史筆”有自己獨到的看法,把“有意而不落議論”視為“唐詩宗旨”之“一端”,還指出“古人詠史,敘事無意,史也,非詩矣”[1]226,“諸有意而不落議論,故佳;若落議論,史評也,非詩矣”[1]226。他認為,詠史不是為了單獨寫史事,而是為了借史抒發一己之情懷和抱負,有所寄托。借古諷今是中國詩歌創作的一個悠久傳統。納蘭的詠史詩篇幅較多,思想深刻,頗具自己的特色。如樂府詩《王明君》:“顏色黃塵老,空留青冢名”,實則是“借他人之酒杯”澆自己“胸中之塊壘”。再如《效齊梁樂府十首》中《洛陽道》:

九重開帝闕,八達控天街。

金馬蛾眉柳,銅駝兔目槐。

歌鐘傳甲第,棨戟列臺階。

何事楊雄宅,春風草徑埋。

帝王將相的宮殿府第何等輝煌,而楊雄那樣奇才卻窮困不為時人所重,納蘭在詩中借古諷今,借此表明了自己不得志的愁苦。

三、納蘭樂府詩中的文學精神

樂府詩形成之始就具有鮮明的批判現實主義精神。后來,越來越多的文人參與擬樂府創作,或依傍古題,或“即事名篇,無所依傍”,創作出新樂府。樂府詩的批判現實主精神被很好地繼承下來,同時也融入了文人的審美旨趣與風骨。納蘭性德的樂府詩體現了顯著的中國文人精神和風骨。

(一)從容典雅的貴族精神

納蘭性德是滿洲正黃旗人,其父納蘭明珠官至宰相。納蘭性德因文武全才成為皇帝侍從,但他對這樣的出身與社會地位似乎不以為意,曾在《采桑子·塞上詠雪花》一詞中以雪花自喻,“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表明自己品性高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即便如此,納蘭顯貴的出身與深厚的學養使他的文學創作帶有一種貴族精神和雍容華貴的品格。如《效齊梁樂府十首》中《朱鷺》“整翮辭炎服,乘春向帝畿”,“瑞日明丹羽,恩波浣赤衣”用語典雅,富麗堂皇[5]。

(二)高逸出塵的隱士精神

納蘭性德雖出身顯貴,卻有一種隱士精神和一份遁世情懷。納蘭的避世愿望首先源于理想與現實的沖突。清朝建立之初,政局尚未穩定,政治斗爭殘酷復雜。納蘭雖是皇帝侍衛,但實際地位并不高,行事需謹慎,這和他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的理想相去甚遠。另外,納蘭的隱世思想也和他自身的性格有關。他是一個真性情的詩人,渴望自由的生活,對牢籠般的宦海生涯充滿了厭倦。正如其所言:“我本落拓人,無為自拘束?!奔{蘭《柳枝詞》中多以女性視角寫思婦之幽怨,實際上抒發了自己的胸懷抱負?!懊茏o軒窗障小樓,從今不做少年游”,侍衛的身份使他仿佛身陷牢籠,難得自由。納蘭身心疲憊,“一生幾許心閑日”,“年年無緒到清秋”。因此,納蘭內心一直有深切的歸隱情懷。

(三)“不平則鳴”的士人風骨

樂府詩體現了中國古代士人“不平則鳴”的風骨,即不平則鳴和直指時政的批判現實主義精神。這種精神是樂府詩重要的傳統,也是中國古代文人可貴的風骨。納蘭性德非常推崇杜甫,“芒鞋心事杜陵知,只今惟賞杜陵詩”[1]265,“樂府題今人多不能解,則不必強作李于鱗優孟衣冠,徒為人笑。少陵自作新題樂府,固是千古杰人”[1]250。納蘭《效齊梁樂府十首》中《長安道》是漢《橫吹曲》十八曲之一?!熬赏ǖ圩?太液起蓬萊”,貴族的居所高達天宇,出行車輦豪華,陣仗威嚴;“偏令路旁客,日暮走黃?!?普通百姓就只能在風塵中為生計奔波。相比之下,詩中鮮明的批判現實主義色彩便呈現出來。納蘭在這首詩中所抒發的憂憤之感頗似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納蘭的樂府詩既有沉郁頓挫的美,也有蒼涼奔放的美;既有對歷史人生的反省,也有對現實政治的批判??梢灾v,納蘭的樂府詩體現了鮮明的批判現實主義精神,展現了古代士人的一種風骨。

納蘭性德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詞人,其詩歌創作成就影響了清代乃至后世文壇。納蘭的樂府詩呈現出綺麗、清婉和沉郁的風格,其詩歌創作擅長白描,并兼用作賦之法,豐富了詩歌的美感因素。納蘭對于樂府詩這種文體有準確的認識,提出了很有見地的樂府詩歌理論。他的樂府詩創作對于樂府傳統的繼承以及樂府精神的弘揚起到了重要作用。

猜你喜歡
樂府詩納蘭納蘭性
樂府詩中發展出早期敘事詩
行書納蘭性德《長相思》(35cm×35cm)
設計師
樂府詩
《納蘭的雪》
納蘭性德: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
愛恨兩難說納蘭
點絳唇·詠風蘭
真切自然:納蘭性德悼亡詞風格
“紅樓”與“納蘭家事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