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教融合下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2023-02-05 10:16丁慧瓊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產教會計專業崗位

丁慧瓊

(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0023)

2021 年12 月23 日,財政部會計司發布的《會計行業人才發展規劃(2021—2025)》明確指出:“十四五”時期會計行業人才發展戰略與趨勢,在于推進會計學科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推動會計人才向高素質專業化人才發展、向復合型國際化人才發展。目前我國會計人才隊伍“大而不強”,高層次、高素質復合型會計人才供給不足。復合型會計人才意指:通曉賬務處理,兼具工商、稅務、海關、統計等知識,并具備新一代信息處理能力的綜合性會計人才?!熬跁嫼怂?、通曉企業稅務、擅長智能應用,服務中小企業”是對復合型會計人才的群體畫像?,F有文獻多從高校人才培養的角度展開對會計類人才培養的研究[1-3],而基于會計人才培養和成長全過程視域的研究相對缺乏。

一、復合型會計人才是會計行業發展的時代之需

(一)中小企業需要復合型會計人才

據統計,我國企業中90%以上是中小企業,出于人力成本的考慮,“一崗多能”是企業對會計崗位人員的普遍要求,會計人員既要精于會計核算,又要通曉企業稅務,還要負責部分行政和人事工作。如隨著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會計需要既能辦理出口退稅,又能按照稅務局的要求辦理單證備案,正確地提供退稅備案,要求財務人員具備貨物通關的基礎知識,能夠識別不同貨運的單證??缃缛诤吓囵B會計復合型人才是高職院校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內在需求。

(二)新時代推動會計人才的轉型升級

對于大型企事業而言,財務工作分工細致,崗位功能相對中小企業比較單一,但是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和不斷普及,對包括會計行業在內的社會各個行業均產生了日益深遠的影響。財務共享、財務機器人在會計行業的不斷應用,宣告著會計行業正在從會計電算化階段步入智能化會計階段,以及傳統的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4]。在新的智能化會計階段,要求會計人才必須從傳統的偏向核算、反映的會計實務工作,逐步轉向為管理者提供企業經營、風險、財務等方面的信息,便于其進行戰略管理和決策支持[5]。教育部將高職會計專業更名為“大數據與會計”,是對會計行業這一轉型發展時代訴求的呼應??梢?,企業對會計人員“一崗多能”的技能需求,以及技術進步引領的會計行業的智能化轉型,無不凸顯出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的緊迫性。

二、產教融合是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的根本路徑

大數據與會計專業是一個實操性很強的專業,培養的是復合型人才。但是,很多高校在會計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注重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流于形式,人才的知識結構、質量水平不能完全適應行業變化,導致會計專業人才供給跟不上行業發展需求。會計專業建設應在產教融合背景下,校、企雙方深度合作,培養適應崗位需要的復合型會計專業人才。人才培養渠道主要是開設有會計專業的高職院校和擁有自我培育能力的企業。

(一)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過程再梳理

滿足企業會計崗位需求的復合型會計人才,是處于企業財務管理一線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從技能主要培養方式和培養結果的視角,以及技能型人才成長的時間維度看,復合型會計人才的培養可劃分為高職學歷教育階段和職業歷練階段。高職學歷教育階段的人才培養以高職院校為主體,企業為輔助,技能培養方式主要以學校課程教學為主,培養結果主要呈現為會計從業人員獲取職業學歷認證以及通用性和會計相關領域知識技能的積累;職業歷練階段,以企業為主體,學校為輔助,技能培養方式主要是職業培訓和工作經驗的自我總結,其結果主要呈現為獲取資歷型勞動技能的認證及知識技能的提升[6]。

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的兩個階段,既相互區分、各有側重,又前后銜接、相互促進。高職學歷教育階段為職業歷練階段提供職業核心能力和崗位技能入門的基礎,崗位歷練階段的培訓,則可利用校企合作開發的教學資源,并為后繼人才的學歷階段教學提供需求依據和師資資源,如圖1所示。

圖1 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過程示意圖

滿足企業需求的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需要學校和企業的共同參與,學校育、訓結合,主要負責人才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素養培育和學歷提升,并對企業在職會計崗位人員開展知識理論培訓,實現復合型會計人才的快速、大批量培養。企業為新從業會計人員成長為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直至行業專家提供環境和機遇。

(二)產教融合是培養復合型會計人才的根本途徑

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在時間維度上前后銜接、循環迭代的兩個主要階段,既相互區分又融合協同,需要企業、行業和高職院校的共同參與,協同配合。企業對會計崗位人才的具體需求,既是高職教育會計人才培養的起點,也是高職教育開展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教學的最終目的和歸宿,企業為承擔會計基礎人才培養的高職院校提供需求信息、師資、技能實操訓練資源,是高職教育會計人才的必要助力和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質量的主要保障。

復合型會計人才應掌握會計、稅務、財務管理、大數據應用等多學科的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在復合型會計基礎人才培養過程中,高職院??山M建以會計專業為核心、以稅務、財務管理、大數據應用技術為輔助的專業群,以專業會計類專業群對接會計類行業崗位鏈,產教融合培養具備跨學科知識和技能的復合型會計人才,如圖2所示。

圖2 高職會計類人才學歷階段培養過程示意圖

在企業所需的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過程中,校、企雙方各具優勢。高職院??梢詫崿F大批量復合型會計基礎人才的快速培養,通過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為社會提供大量優質技術技能型人才,使其具備學習能力、職業判斷能力和現代化的信息加工、整理、分析能力;具有風險意識和誠實守信品格。高職院校也可為會計人員提供后續的繼續化教育,滿足會計行業適應當今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時代,兼備數字技術的復合型會計提升理論和技能的需求。企業對會計崗位人才的痛點與需求變化更為敏感和清晰,并在提供會計崗位操作技能訓練和提升環境方面更具優勢。鑒于此,產教融合是開展復合型會計人才的根本途徑。通過產教深度融合,實現產業資源和教育資源的共享融通,產業鏈和教育鏈的互通聯動[7],達成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過程中的產業界和教育界合作共贏,有效破解企業“招工難”和畢業生“就業難”并存的兩難困境,保障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生態的良性可持續發展。

三、產教融合下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策略研究

(一)構建“政、校、行、企”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

產教融合下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的有效實施,有賴于構建“政、校、行、企”四位一體的人才協同培養體系。

1.政府是產教融合的頂層設計和過程引導者

政府政策引導和過程指導并重,政策引導包括土地、稅收、財政、金融、企業、教育等相關部門建立部門間的聯席協調機制,綜合施策,共同做好產教融合制度體系的頂層設計,切實激發企業參與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的積極性和原動力,破解會計人才培養過程中學校熱情有余、企業動力不足的校企合作“一頭熱”難題。同時,政府相關部門還應對產教融合的過程給予指導,通過項目引導、試點探索、示范推廣,逐步完善產教融合的制度政策體系。

2.學校是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的最主要參與者

學校作為復合型會計人才產教融合培養過程最為主要的參與者,應抓住國家對參與產教合企業政策扶持有利契機,更加積極主動地探索產教融合途徑,盡可能提升企業在會計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參與權和話語權,激發企業參與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的內生動力。

3.行業組織是校、企之間信息的高效傳遞者

一方面單一企業會計崗位的人員需求量較少,導致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缺乏會計行業校企合作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承擔會計基礎人才培養的高職院校則需要花費極大的合作企業拓展成本,才能滿足會計類人才培養和會計類專業學生充分就業的需要,這給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過程中的產教融合帶來極大困難。在此情況下,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不失為一條有效的突破途徑。實力較強的行業組織會員企業數量眾多,可以全面深入地收集行業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情況,包括會計崗位知識和技能需求的變化情況,以及會計崗位人才的需求數量,并把會員企業會計崗位人才的需求信息及時反饋給高職院校,也可聯合高職院校開展會計行業相關技能證書的考證輔導和考證組織工作,并協助高職院校做好畢業生的就業推薦工作。因此,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信息橋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產、教雙方信息對接的效率,提高產教融合的成效。

如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在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過程中,攜手所在分院的大數據與會計、大數據與統計、財務管理等專業,與杭州市代理記賬協會建立深度合作關系,共建數智財會產業學院,充分發揮協會在企業和院校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一方面為學校人才培養引入企業的會計崗位需求信息、校外師資、課程教學素材等多種產業資源,彌補了學校實踐教學師資的不足、拓展了學校社會培訓服務市場,促進了專業學生的充分就業。另一方面,推動學校根據會計行業崗位人才需求變化,不斷優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使所培養的會計專業人才與企業會計崗位需求的契合度不斷提高,也增強了杭州市代理記賬協會這一行業組織對相關企業的凝聚力,推動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產教融合的不斷深化,實現了學校、行業組織和企業的三方共贏。

4.企業是會計人才培養的主導者

企業則應轉變意識觀念,充分認識到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企業也承擔著會計行業人才培養的社會責任,只有企業充分深度參與并和相關院校協力同心,才能培養出真正滿足企業用人需求的復合型會計人才。在轉變觀念的基礎上,即可直接和院校建立合作關系,也可通過行業組織參與到復合型會計人才的培養過程中。通過積極參與會計人才培養的產教融合,企業不僅可以高效地獲取真正滿足崗位需求的復合型會計人才,也可充分享受國家為推動產教融合所給予的稅收等優惠政策紅利,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助力。

只有政、校、行、企多主體協同參與,同心聚力,構建分工合作、運行高效的人才培養體系,才能培養出真實滿足企業需求的復合型會計人才。

(二)借鑒現場工程師的人才培養思路

教育部2022年聯合其他相關部委發布了《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關于實施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的通知》,在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這三個重點領域推進現場工程師培養?,F場工程師培養計劃針對現代服務領域相關崗位,探索基于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通過校企深度融合、理念互通、資源互用的人才培養途徑[8]。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可以借鑒現代服務業現場工程師的培養思路,深化產教融合,探索實現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的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2.0版。

(三)緊抓教育部教學資源庫建設契機

企業需要大量復合型“大數據與會計”人才,優質教學庫資源能夠為人才培養提供面向全國、方便使用的豐富資源。國內實力較強的會計類專業高職院校,應聯合相關行業組織和有代表性的企業,緊抓教育部開展專業資源庫建設的有利契機,在已有教學資源庫的基礎上,以國家級大數據與會計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為牽引,按照“需求牽引”的建設原則,充分調研復合型會計人才的產業需求,優化完善會計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規劃科學合理的結構化人才培養課程體系,選擇使用面廣、安全可靠的在線平臺,精心建設優質的碎片化學習資源,對已有會計專業教學資源庫進行完善,增加預算、內控、資產管理、成本管理、投融資決策、財務分析等管理型教學資源。一方面方便高職在校會計類專業學生、企業會計崗位從業人員、社會有意從事會計工作的自由職業者根據自身需求靈活組合學習內容,另一方面輔助高職院校教師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并促進教師的教學改革,充分發揮教學資源庫“能學、輔教、促改”的多維度功能,結合專業教學資源庫面向全國的廣覆蓋、全開放優勢,有效促進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質量的快速提升。

(四)發揮虛擬仿真教學優勢

企業所需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的關鍵在于學習者的賬務操作技能的訓練,但是國家工商、稅務、海關等相關管理制度的限制是“只有真實注冊的公司實體才有可能有實際操作的真實賬戶”。一方面注冊并保持公司實體需要相應的成本,承擔基礎性會計人才培養的學校難以真實注冊并長期保持真實公司實體;另一方面,由于財務管理制度和紀律的要求,企業的賬務也無法直接用于會計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技能訓練。如何能夠為學習者提供“真賬實做”的賬務處理技能訓練環境和訓練資源,是復合型會計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面臨的主要難題之一。

針對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過程中難以開展“真賬實做”技能訓練的難題,可以充分發揮虛擬仿真教學的優勢,相關高??梢詫I群為切入點,聯合相關企業開發建設真實滿足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需求的公司財務實訓虛擬仿真系統,同時面向會計、工商管理、稅務管理、統計、財務管理類人才培養,實現相關聯專業的全過程仿真操作,以培養財務處理相關人才的實踐操作技能。高校建設的公司財務實訓虛擬仿真系統,即可用于校內相關專業的實踐教學,也可開放給有需要的企業或者行業組織,開展企業在職會計人員的技能培訓,助力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提升。

四、結語

復合型會計人才的培養,需要在政府引導下,以產教融合為根本路徑,以校、企雙方為責任主體,以行業組織為聯系紐帶,借鑒現場工程師的培養思路,抓住專業教學資源庫的有利契機,充分利用虛擬仿真教學的優勢,多方協同,凝心聚力,實現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升。

猜你喜歡
產教會計專業崗位
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產教融合 商以富國
基于產教結合下的中職電子教學研究
產教融合:時尚產業的蛻變之路
在保潔崗位上兢兢業業
走進“90后”崗位能手
實施HR崗位輪換 打造復合型HRM團隊
對會計專業教學的思考
張曉東:倒在崗位上
基于云計算構建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