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政治視閾下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以安吳青訓班為范式

2023-02-07 18:28趙曉剛
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青訓革命中國共產黨

趙 鑫 趙曉剛,2

[1.南寧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廣西 南寧 530299;2.中共廣西區委黨校(廣西行政學院)黨史黨建教研部,廣西 南寧 530021]

抗日戰爭爆發后,由于日本侵略者的野蠻進攻和到處轟炸,國民政府軍隊節節敗退,致使中國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在華北前線捷報頻傳,大大鼓舞了億萬中國青年,越來越多的中國青年相信抗日戰爭最后的勝利只能依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因此,中共中央所在地陜北延安成為中國青年的燈塔,成千上萬的青年涌向延安。在抗日戰爭初期,由于抗日軍事大學和陜北公學人數過多,無法滿足青年學子的求學需求,黨中央決定由中央青年部部長馮文彬和胡喬木主持開辦安吳青訓班,由馮文彬任主任,樂少華任隊長,朱德擔任名譽主任,是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員會專門培養青年干部的學校。安吳青訓班經歷3 個發展階段:初期為“戰時青年短訓班”,中期為“戰時青年訓練班”,后期為“中國青年干部訓練班”。青訓班的宗旨:“遵照抗戰建國綱領,訓練青年工作干部,服務戰區、軍隊、農村,開展青年運動,組織動員青年參加抗戰,達到統一青運,完成中華民族徹底解放?!保?]青訓班的校訓:“堅定刻苦,勇敢活潑,民主團結,虛心切實?!卑矃乔嘤柊嗤翱勾蟆薄瓣児币粯?,實施抗戰建國教育,在最短時期內授予青年最低限度的戰時軍事、政治、文化知識,以多種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吸引、團結、教育、訓練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國青年,組織輸送知識青年參加革命。因此,安吳青訓班被譽為“中國革命青年的搖籃,青年運動史上的豐碑”。

在研究方法方面,近年來,“情感史”研究作為新的史學流派,成為歷史研究的新方向。就目前學界而言,部分學者從“情感史”的視角研究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動員。李志毓在論述了中國現代的文化轉型、中國人的精神結構等深遠問題[2]。王凜然將改革開放置于情感史的視角下,分析了“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公眾層面的情感在改革開放各項政策落實過程中發揮了一定的參與作用”[3]。但目前學界鮮有從“情感史”視閾研究安吳青訓班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本文從“情感史”視角出發,研究抗戰時期革命主體的情感狀態、中國共產黨如何通過思想政治工作與安吳青年建立情感聯系以及通過思想政治工作達到的成效。

一、主體狀態:抗戰時期革命主體的狀態

青年作為易被改造的群體,在革命年代既可以被培養為革命力量,也容易受到其他黨派的控制。因此,中國共產黨對青年進行情感政治動員顯得尤為重要。

(一)安吳青年歷史境遇的復雜性

安吳青年歷史境遇的復雜性主要表現在各種政治力量對青年的拉攏、動員和迫害的矛盾之中。一方面,盧溝橋事變后,日本對中國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在這一時期,國民黨政府采取“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使得中國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審時度勢地制定了全面抗戰路線,動員全體中國人民加入抗戰洪流,青年成為政治力量競相爭取的對象。正如陳云指出:“現在各方面都在搶知識分子,國民黨在搶,我們也在搶,搶慢了就沒有了,日本帝國主義也在收買中國的知識分子為它服務?!保?]另一方面,國民黨反動派對青年抗日救亡運動的迫害,最典型的是1938 年2月到6 月,國民黨陜西省黨部兩次下令,非法解散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民先隊總隊部、西北各界救國聯合會等13個愛國團體,嚴禁學生公開舉行抗日活動。同時,日本帝國主義加緊對青年的迫害,馮文彬在《中國青年的當前任務》一文中犀利地指出彼時青年運動的又一困難在于日寇“設法去麻醉、腐化、欺騙、殘殺青年”[5]。正是在這三重政治力量之間,中國共產黨急需對安吳青年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成為真正的“布爾什維克”。

(二)安吳青年內部結構的差異性

“五四”運動以后,青年的思想得到啟蒙,但是這種啟蒙存在差異性,這使得抗戰時期安吳青年的知識結構和文化背景亦具有差異性??谷諔馉帟r期,由于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對抗戰問題態度迥異,使得延安成為無數青年向往的革命圣地?!暗?938 年末有兩萬青年學生都在等待批準進入延安,這一年一直到秋天都處在一個高潮期,每天都有百八十人到達延安?!保?]從文化背景來看,當時安吳青訓班的學員,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大中學生,也有半文盲、文盲;有工人、農民、店員、學徒、軍人、知識分子;有少數民族、海外僑胞。從地域和職業來看,除流亡學生外,有從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印度尼西亞、緬甸等海外回來的僑胞和留學生,還有“產業工人,有貧農,有店東,有小販,有軍官士兵,有黨部委員,有工程師,有國術家……”[7]19從階級屬性來看,安吳青年階級屬性復雜,有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也有城市大地主階級。除此之外,安吳青訓班內部還存在國民黨派來的一些CC 分子①,他們常常破壞學校紀律,罵人、打人、不上課、罵指導員。這種行為嚴重阻礙了安吳青訓班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因此,中國共產黨對安吳青訓班的學員進行情感動員和情感教育,從而提升安吳青訓班學員的政治認同,彌合革命主體的情感差異。

(三)安吳青年革命愿望的強烈性

愛國主義情懷在政治話語中具有更高層次的價值意義,與責任擔當、境界高低、胸懷格局緊密關聯?!绑w現的是個體對于祖國的一種心理感懷、價值關懷和擔當胸懷?!保?]從哲學邏輯來看,“我”與“他者”“共在”即“共處”于“共同分有的世界”[9],這說明現實的個人是身處社會關系之中的公共性存在,其生存生活發展的空間與社會性質和國家制度密切相關。正是這些具有愛國主義情懷的中國青年將自己的前途融入國家共同體的命運之中,使得中國青年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強烈的革命精神。從歷史邏輯來看,中國共產黨在不同的時期極其重視引領和教育青年的愛國主義精神。特別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帝國主義在淪陷區強制推行奴化教育,企圖腐蝕毒害我國青年,消除青年的民族思想,磨滅青年的抗日意志。中國共產黨通過演出進步話劇,秘密傳唱抗日歌曲,激發青年的愛國情感;通過教育宣傳揭露日本帝國主義殘害中國人民的罪行,用血的事實激發廣大青年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在這一時期,沒有哪一個群體能像青年那樣深刻尖銳地體驗到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的壓迫并與之斗爭。正如毛澤東為安吳青訓班二周年題詞中寫的“帶著新鮮血液與朝氣加入革命隊伍的青年們,無論他們是共產黨員或非黨員,都是可貴的,沒有他們,革命隊伍就不能發展,革命就不能勝利……”[10]總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通過情感激勵的方式動員無數青年堅決抵制日偽的奴化教育,使得青年成為抗日戰爭中最活躍和革命愿望最強烈的一支力量。

二、動員機制:抗戰時期黨對安吳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機制研究

(一)抗戰時期黨對安吳青訓班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

1.抗戰理論教育

青訓班正確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的全民抗戰路線,實施抗戰理論教育,通過多種形式教育團結全國各地的青年參加革命。在統一戰線方面,“闡揚革命的三民主義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鞏固民族大團結,堅定抗戰必勝,建國必成的信心,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7]23,并以“抗戰的軍事政治武裝青年頭腦,增加青年為國家為民族服務的技能,培養大批青年干部,以適應目前抗戰之需要,使他們在神圣的民族戰爭中發揮偉大的作用”[11]23。在課程內容方面,主要向學員講授抗戰的基本理論,包括社會科學、三民主義、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理論與實踐、中國革命問題、民運工作等,目的是增強青年為國家、為民族服務的能力。學習課程有“論持久戰”“論游擊戰爭”“政治經濟學”“中國革命與中國共產黨”“革命的三民主義”等。戰時青年運動和任務由馮文彬講授,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問題由胡喬木講授,中國農民運動史由劉瑞龍講授,游擊戰爭和工農紅軍由經歷過長征的老同志講授。通過具有革命背景同志的言傳身教、以理傳情的方式,全面調動廣大青年積極投身抗戰事業。

2.國防軍事教育

革命戰爭年代的時代主題是為抗戰服務。中國共產黨在這一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戰爭動員和軍事宣傳為基調。安吳青訓班遵照洛川會議通過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中“改變教育的舊制度舊課程,實行以抗日救國為目標的新制度新課程”[11]40的指示,本著提高安吳青訓班青年的軍事素養為目的,作出了一系列推進國防教育的舉措。在青訓班開班儀式上,朱德同志指出:“在今天,革命的青年,如果不學會打仗,決不會把中國弄好,革命絕不能成功?!保?2]為了培養學員的實際鍛煉和戰時知識的能力,學校定期在附近山區舉行野外演習,演習后及時組織大家座談總結[10]73。除書本理論知識學習外,不少時間用于實際訓練:經常有夜間緊急集合、夜行軍、夜襲訓練、破壞敵人的交通及通信等訓練。開設軍事課程,包括操場動作、武器使用、步兵戰術、游擊戰術等實戰能力,目的是培養學員參加戰斗和指揮戰斗的技能。通過一系列國防軍事教育,一方面提高了安吳青訓班學員處理應急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為中國共產黨培養了眾多軍事人才。相關資料顯示,“1938 年到1939 年初,青訓班先后組織了7 個戰地工作團,每團30 幾個男女青年,大的24 歲,小的僅14 歲,他們背著行李和工作用具,奔向戰區,到實際斗爭中學習”[13]。因此,中國共產黨在對安吳青訓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輔之以國防軍事教育,這對于當時應對抗戰需要和培養中國共產黨軍事干部具有重要意義。

3.勞動實踐教育

抗戰時期,中共中央通過勞動實踐教育來培養青年,使廣大青年樹立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1939年5 月,毛澤東在紀念“五四”運動二十周年大會上指出,“延安的青年運動的方向是正確的”[14]561,不僅因為延安的青年是統一的、團結的,更是因為“他們在實行生產勞動,開發了千畝萬畝的荒地”[14]569?!?939年,陜甘寧邊區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大生產運動,青訓班為了響應邊區政府自力更生的號召,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在開荒生產中開展了斯坦漢諾夫運動,掀起了個人與個人、班與班、連與連的比賽,生產搞得熱火朝天,效果非常的好?!保?0]40生產委員會創新發展邊區政府“勞動模范”機制,有計劃地將開始工作的第一個星期規定為“試驗周”,第二個星期為“勞動英雄周”,第三個星期為“模范小組周”,第四個星期為“模范中隊周”,最后一個星期為“勞動突擊周”,通過這種激勵機制提高每位學員勞動的積極性?!八羞@一切活動,總的目標是自給自足,迎接民族抗戰更艱苦的階段,從實際生活里學習組織生產,管理生產,使手的勞動和腦的勞動結合起來?!保?5]131正像許多同志總結的:“開荒生產,既是勞動鍛煉的好機會,磨煉意志的好場所,又是學習馬列主義的好課堂?!保?0]54馮文彬在青訓班生產遠征隊出征前的生產動員大會上說:“你們從明天起就要過一種新的生活,這是你們有生以來最大的變化,從明天起,你們真正的站在勞動戰線上?!保?6]當時還創辦了《勞動青年》和《勞動墻報》,以此宣傳和報道勞動模范,糾正勞動中存在的不良現象。因此,安吳青訓班學員在勞動實踐教育中培養了革命樂觀主義情懷,進而積極樂觀地投身到革命事業之中。

4.群眾路線教育

延安時期,安吳青訓班的群眾路線教育遵循一切為了群眾的原則,依照1941 年8 月1 日中共中央出臺的《關于調查研究的決定》的標準,深入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調查研究,安吳青訓班學員在調查研究中進一步增強了與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在具體實踐中,戰時青年訓練班規則中規定:“不得作損害群眾利益和其它(他)破壞本班名譽之舉動?!保?5]37每周星期三下午,學員被分到就近農戶幫助秋收,在幫農戶干活的過程中進行政治宣傳。風陵渡失陷后,為保衛陜西,迎接戰爭,提高學員實戰和實際工作能力,青訓班從第五期開始,組建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戰時農村服務團,組織大規模的軍事野營演習,制定了下鄉工作大綱,下鄉訪問要領和地方調查大綱、深入農村,宣傳抗戰主張,協助黨政當局開展組織民眾工作,在工作中學習民眾運動的方法,加緊自我教育[15]46。劉瑞龍在《戰工團下鄉實習工作的總結》中對下鄉實習關于群眾工作的具體方法做了闡明,指出:“我們靈活地運用了各種接近群眾和宣傳的鼓動方式。宣傳鼓動的方式和方法,這次最有效的還是化妝宣傳、歌詠、敲鑼打鼓、器樂和漫畫、短劇等,標語和老百姓報也采用了。方式方面,家庭訪問和個別談話是基本的,同時利用一切組織了群眾大會,宣傳敵人的罪惡?!蓖ㄟ^“幫農民挖地,搬土坯,收棉花,撒糞灰,切草……”[15]137使得抗戰的思想深入群眾,同時還通過個別登門拜訪、講演、指示工作等方法聯系上層人士的關系??傊?,安吳青訓班通過一系列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使得青訓班學員真正做到“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于行動,并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17]899。這有利于將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思想植入青年思想工作,進而有利于提高民眾的政治認同感。

(二)抗戰時期黨對安吳青訓班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

1.內容的政治性

特定歷史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脫離當時的政治背景自居獨處的,而是受到歷史和政治等因素的影響??谷諔馉帟r期,中國共產黨對安吳青訓班的思想政治教育圍繞著“一切文化教育事業均應使之適合戰爭的需要”[18]18的方針,使得安吳青訓班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務于抗戰形勢,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具體而言,從安吳青訓班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來看,多以社會科學、三民主義、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理論與實踐、中國革命問題、民運工作等問題展開講授。李公樸在《華北敵后——晉察冀》一書中提到:“這一時期的課本內容政治方面占百分之六十,主要是打擊失敗主義、逃亡情緒、一切恐日病現象的內容?!保?9]138安吳青訓班的娛樂活動主要采取歌頌革命和革命領袖故事及歌謠對學員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青訓班學員在吃飯的時候教唱革命歌曲,如《陜北小調》《保衛陜西》《張老三我問你》《大刀進行曲》《西北青年進行曲》《國共合作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抗大校歌》等。除此之外,還會對安吳青訓班學員講授階級和群眾的觀點??傊?,安吳青訓班的教學和娛樂緊密聯系當時的實際,具有極強的政治導向。

2.行為的創新性

中國共產黨對安吳青訓班思想政治教育行為的創新性主要表現在催人奮發的革命歌曲和創傷性的情感表達兩個方面。催人奮發的革命歌曲通過情感激勵的方式,使歌唱者和受眾產生情感共鳴,進而團結和喚起民眾的精神與意識。毛澤東認為:“‘群眾的感情、思想、意志’,能借文藝的傳播而‘聯合起來’……然后在這個基礎上‘把他們提高起來’?!保?7]123在安吳青訓班,每個連隊都有歌詠干事,班部有音樂家金紫光同志專門指導各連隊的歌詠活動。在金紫光同志的指導下,安吳青訓班以藝術連為骨干,各連隊選拔出優秀的歌唱同志,組織大型的音樂晚會,如“黃河大合唱”“婦女大合唱”“生產大合唱”等,極大地激發安吳青年的革命熱情和斗志。情感極其富有感染力,它能通過各種形式傳播到民眾之中,激發民眾內心深處的共振。中國共產黨在對安吳青訓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通過創傷性的情感表達對青年進行訴苦教育,促進學員形成為爭取抗戰勝利而斗爭的共識。

3.過程的內化性

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主要是指教育者根據社會的要求與人的發展要求,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在一定時期內達到預期結果[20]。內化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所謂內化是指受教育對象基于主體需要對社會文化和思想作出的主體性選擇。中國共產黨在對安吳青訓班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始終堅持以情感調動和外部刺激將黨的理論政策內化于青年之心。在抗戰理論教育、國防軍事教育、勞動實踐教育、群眾路線教育等教育過程中教育和動員廣大安吳青年,使其成為真正的“布爾什維克”。在日常生活領域,中國共產黨將抗戰理論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內化為青年的信仰,并外化為青年的行為習慣。正如毛澤東所說:“幾十萬英勇黨員和幾萬英勇干部的流血犧牲,在全民族幾萬萬人中間起了偉大的教育作用?!保?1]

三、成效價值:抗戰時期黨對安吳青年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價值

抗戰時期,廣大青年對自身與政黨之間的張力關系認識不僅是基于對政黨的綱領、手段、政治目標的理性分析,而且包括他們對革命呈現的各種情感認同和情感表達。

(一)培養革命意識,喚起革命主體的情感共振

“人作為對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個受動的存在物;因為它感到自己是受動的,所以是一個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熱情是人強烈追求自己的對象的本質力量?!保?2]211在安吳青訓班開班期間,由于學員的文化水平和閱歷見識參差不齊,導致他們的革命意識也各不相同。為此,中國共產黨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通過不同形式的革命話語傳遞革命思想,進而使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意識悄然植入廣大青年的思想之中,使安吳青訓班的青年在完成培訓學習后,大多投入革命的洪流。近3 年的時間里,青訓班吸收、培育了1 萬多名青年,大批輸送到延安,他們在“抗大”“陜公”“魯藝”及有關部門,或學習,或工作,在革命斗爭熔爐中鍛煉,在革命大家庭中成長,為民族解放事業作出了貢獻。在培養革命意識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不斷努力建構以抗戰為中心、以黨的意志為指導、以“救星”為標準的中國共產黨的情感認同,從而形成中國共產黨與青年群體的情感共同體。正如原中共寶雞市委統戰部部長孫晉回憶:“在青訓班的受訓,對我的思想和教育很深,我和許多從全國各地乃至歸國華僑青年一樣,是從這里踏上了革命的征途,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我國革命力量的中流砥柱,是民族之光,只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建立獨立富強的新中國,從而立志要跟黨干一輩子革命,為民族的解放,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貢獻出自己的滿腔熱血?!保?0]47因此,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與安吳青訓班學員產生了情感共振,進一步拉近了中國共產黨與安吳青訓班學員之間的距離。

(二)提升政治認同,彌合革命主體的情感差異

情感要發揮動員作用,首先要將政黨的政治目標內化為群體之間的價值標準,其次要創設一系列組織、轉換情感的機制,使其為政黨的動員目的服務。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對當時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及其相關群體進行“情感啟蒙”[23]。正是這種“情感啟蒙”,使得中國共產黨最終取得革命的勝利。在安吳青訓班,中國共產黨的情感動員和青年復雜的社會心理碰撞交融,使得青年的情感存在較大差異。當時的許多青年,猶如瞿秋白在《多余的話》里所述:“他們是城市里的波西美亞,高等游民,頹廢的、脆弱的、浪漫的甚至狂妄的人物?!保?4]面對這樣的群體,中國共產黨通過抗戰理論教育、軍事理論教育、勞動實踐教育、群眾路線教育等方式塑造了安吳青年積極、艱苦、向上、甘愿同人民群眾聯系的革命樂觀主義心理,摒棄了悲觀、散漫的個人主義思想。在青訓班學習過程中,不少領導和學員以馬列主義立場觀點對“托派”進行了批判?!巴ㄟ^這樣的批判會對同學們教育很大,知道在抗日救亡路線上的斗爭是復雜的,要時時刻刻提高警惕性,同時要加強理論學習,才能提高階級覺悟?!保?0]101當時青訓班學員權秉華回憶:“經過兩個多月的黨的基本知識的教育,我對黨的性質及任務、黨的組織原則、黨的紀律、黨員的權利和義務,有了初步的了解?!保?0]39因此,中國共產黨正是通過提升安吳青訓班學員的政治認同,使得安吳青訓班學員從分散走向集中,從而達到彌合革命主體情感差異的效果。

(三)內化政治思想,轉換革命主體的情感表達

政治思想是社會成員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觀點、想法和見解的總稱。接受政治思想教育的主體不是經濟人,而是具有復雜社會心理結構的群體。因此,在進行政治動員和宣傳的過程中,必須轉換革命主體的情感表達,將革命思想內化為革命主體的情感機理,這樣才能達到動員的理想效果。安吳青訓班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顯的情感改造特點,由于安吳青訓班的學員來自各行各業,文化程度不同,導致他們對于自己的情感表達具有較大的差異。中國共產黨通過創傷性情感表達和親近性情感表達轉換安吳青年的情感表達方式。在創傷性情感表達方面,安吳青訓班班歌中唱道:“烈火似的冤仇積在我們胸口,同胞們的血淚在交流?!保?5]235又如:“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25]通過一系列創傷性情感表達,喚起了青年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痛恨,對苦難的悲憫,進而激發各種斗志。在親近性情感表達方面,安吳青訓班班歌中唱道:“敵人在迫害你,群眾期待你,祖國號召你,戰爭需要你,你醒,你起,拿起你的武器,學習工作,工作學習?!保?5]235通過一系列親近性情感表達,拉近了中國共產黨與青年之間的關系,使得青年感受到中國共產黨與自己是命運相關的關系??傊?,中國共產黨對安吳青訓班進行情感改造,轉換了革命青年的情感表達,達到了教育青年、動員青年的效果。

四、結語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高度重視青年工作,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青年工作提出不同的要求。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對安吳青訓班進行抗戰理論教育、國防軍事教育、勞動實踐教育、群眾路線教育從而達到培養革命意識,喚起革命主體的情感共振、提升政治認同感,彌合革命主體的情感差異、內化政治思想,轉換革命主體的情感表達的價值成效。除此之外,將情感史研究運用在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有利于了解情感是如何推動中國革命的發展,洞察革命主體和政黨之間的張力關系。這種研究的轉向為中共黨史研究尤其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動員研究提供了指向。

注釋:

①CC 份子是指中央俱樂部(The Central Club)的成員,中央俱樂部又稱CC 系,是一個政治派系,實力主要分布在國民黨中央黨務部門,尤其是組織部、中統、地方各級黨部和教育系統(尤其是大學)。

猜你喜歡
青訓革命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油改水革命誰主沉浮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粉紅革命
讀《革命年代》遐思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