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廣播新聞傳播影響力的提升策略

2023-02-09 07:30鄭州廣播電視臺趙曦璞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23年24期
關鍵詞:廣播電臺新聞節目聽眾

■鄭州廣播電視臺:趙曦璞

新聞節目是廣播電臺節目類型中的重要組成,也是社會大眾獲取新聞信息的重要途徑。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廣播新聞的傳播影響力持續削減,面臨著收聽率下滑、受眾流失的局面。對此,廣播電臺媒體加快了媒體融合的腳步,逐步構建起了立體化、多層次的全媒體傳播平臺。在新的媒體環境中,廣播新聞節目的傳播影響力提升,既要重視平臺建設,也要在內容、形式等層面進行創新和優化,融合技術優勢,創造全新的融媒體新聞生產和傳播模式;加強對受眾群體的關注和分析,實現新聞節目與受眾需求的精準契合。本文從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新聞創新發展方向入手,深入分析了廣播新聞在傳播路徑、內容形式、品牌戰略等多個角度的影響力提升策略,旨在強化廣播新聞的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

1. 新媒體時代廣播新聞創新發展方向

1.1 明確責任使命,堅持輿論導向

廣播電臺媒體之所以能在傳媒行業中占據重要位置,擁有話語權和影響力,并獲取受眾的支持與喜愛,正是由于其始終明確自身作為權威新聞媒體的責任和使命,能夠牢牢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聽眾獲取新聞信息,不僅重視信息的數量,更在乎信息的質量,正向、積極、反映民生時事的新聞內容才具有收聽和傳播的價值。

尤其是進入新媒體時代后,自媒體得到了蓬勃的發展,但新聞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卻逐漸丟失,網絡上各類虛假的新聞信息層出不窮,對受眾的思想和情緒產生了負面影響。廣播電臺媒體應當全面分析新媒體的優勢與不足,在媒體融合的過程中要秉持自身的使命和新聞原則,積極引導輿論走向,借助新媒體這一強勢平臺來提升廣播新聞的傳播影響力和輿論效果,實現健康、穩健的發展。

廣播電臺工作人員在進行新聞生產和傳播工作時,也必須堅持深入基層、深入大眾的原則,既要在工作的方方面面中融入社會民生,也要善用百姓的力量對新聞主題進行深入調查、挖掘,充分掌握客觀、全面的一手資料,讓廣播新聞真正為民發聲,反映社會主流道德和價值觀念。

1.2 加強融合交流,實現優勢互補

新媒體的誕生和發展有力改變了大眾的信息視野和接收習慣,也對傳統媒體的生存發展造成了強大的沖擊。當前,廣播電臺媒體正面臨著應用場景收縮、受眾群體流失等困境,只有加強與新媒體的協同合作,實現雙方的優勢互補,探索創新轉型路徑,才能邁出進一步發展的步伐。

廣播電臺媒體的優勢在于具備專業的新聞生產機制和強大的工作團隊,擁有廣泛的社會資源和堅實的群眾基礎,而不足之處在于傳播路徑較為單一,內容和形式缺乏靈活性。新媒體則具有傳播高效、形式新穎、技術強大等優勢,但缺乏嚴謹性和公信力,資源整合能力也有所匱乏[1]。

由此可見,廣播電臺媒體與新媒體存在良好的合作、互補的基礎,通過構建媒體融合機制,實現優勢的高效對接,能夠快速強化競爭力和影響力,推動新聞信息更加廣泛、深入地傳播。媒體融合并不僅僅意味著將廣播電臺的節目內容上傳到新媒體平臺,而是要將新媒體在運營、傳播、創新等諸多層面的理念和技術與廣播電臺的工作理念相融合,建立并完善廣播電臺各項業務的頂層設計,將全媒體的思維貫穿到新聞采編、生產、分發、傳播的各個階段,徹底改變傳統的新聞工作機制。

1.3 加強內容創新,推動節目轉型

進入新的時代,廣播新聞不能故步自封,需要加快創新和轉型的步調,做與時俱進的優質節目。對于廣播新聞節目而言,創新體現在很多層面,其中關鍵的就是內容創新,這是廣播電臺媒體轉型的基礎。

一方面,廣播新聞要推動工作流程再造,適時融入新媒體理念。廣播電臺媒體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演變,已經逐步形成了一套規范嚴謹的工作機制,顯著提升了新聞生產效率。但與此同時,廣播新聞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模板化、套路化的問題。工作人員要積極融入新媒體工作理念,運用互聯網思維和信息技術優化工作流程,改造傳統的新聞生產機制[2]。例如廣播電臺可以引入大數據技術,輔助人力完成新聞節目的素材采集、資源整合和數據分析工作,實現工作質效的全面提升。

另一方面,廣播新聞要注重選題策劃工作,轉變傳統新聞模式,注重亮點挖掘。選題策劃對于整個新聞生產機制而言,是決定方向的關鍵步驟。在策劃新聞方案時,要融入創新思維理念,創作出個性化、差異化的新聞節目。例如加大專題新聞節目的比重,對新聞進行多角度報道,優化新聞的呈現形式等,給聽眾以新鮮感和親和力,從而激發聽眾持續收聽的欲望。

1.4 順應時代趨勢,滿足受眾需求

從當前的傳媒格局來看,廣播電臺媒體與新媒體實現融合發展是時代的必然趨勢,只有加快創新、轉型和融合,廣播電臺媒體才能在新時代潮流中激流勇進、煥發新生,這不僅是廣播電臺媒體自身生存的需要,也是專業媒體進一步提升影響力、更好地服務大眾的需要。當前,廣播電臺媒體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媒體與受眾之間的關系,強化服務思維和用戶理念,在節目設計和制作上更加迎合大眾的需求[3]。

第一,廣播電臺媒體要深入分析當前大眾的信息接收習慣,優化節目形式。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大使得當前受眾在接收信息時傾向于重點突出、信息密集的短平快新聞,這樣便于在通勤路上、工作間隙快速接收。因此廣播新聞在形式上可以朝這個方向靠攏,壓縮節目篇幅,精煉節目語言,以適應聽眾的應用場景需求。

第二,廣播電臺媒體要全面掌握大眾的內在需求,優化新聞內容。當前新聞傳播逐漸趨向于分眾化,正是社會大眾差異化的信息訴求的體現,對此,廣播新聞要充分把握受眾的實際需求,在新聞節目的內容上不斷優化,給予滿足,增強聽眾對節目的依賴性。

第三,廣播電臺媒體要強化雙向互動,優化收聽體驗。傳統廣播電臺節目的互動形式比較簡單,通常通過電話連線的方式互動。在新媒體技術的輔助下,廣播新聞的互動方式將更加多樣化,多人連線、網絡直播、互動游戲等方式將顯著強化聽眾的收聽體驗,滿足其交流、表達欲望。

2. 新媒體時代提升廣播新聞傳播影響力的有效路徑

2.1 推進媒體融合,實現交互傳播

新媒體的出現對于廣播電臺媒體而言正是一個轉型升級的契機。一方面,新媒體為廣播新聞的傳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使得廣播電臺的影響力不再僅僅局限于一個區域、一個城市;另一方面,新媒體為廣播新聞質效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進一步優化了新聞生產和分發流程。廣播電臺媒體應當充分把握平臺拓展機遇,實現傳播影響力的穩步提升。

首先,廣播電臺媒體要明確自身問題,對管理模式和業務機制進行調整優化。新聞工作者要全面貫徹融媒體工作思路,將新聞業務相關的工作機制進行變革和升級,尤其要完善頂層設計,將廣播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勢實現融合互補,引入融媒體中央廚房式工作機制,打造富有競爭力和特色的新型全媒體平臺[4]。

其次,廣播電臺媒體要加快全媒體平臺建設。廣播電臺要提升傳播影響力,就必須將新聞節目的覆蓋范圍放大,輻射更多人群。因此,除了本身的廣播電臺平臺以外,還需要借助新媒體、社交媒體的平臺優勢,打造立體化的全媒體傳播鏈條,積蓄平臺勢能,給受眾提供豐富的信息渠道。傳統的廣播電臺節目為單向線性傳播,收聽的場景較為單一,借助新媒體平臺,聽眾可以實現斷點續聽、重復播放等功能,滿足隨時隨地接收信息的需求[5]。

最后,廣播電臺媒體要明確把握傳播方向,發揮輿論引導使命。廣播電臺媒體作為專業化、權威性的媒體,其新聞傳播力和影響力的基礎在于自身的公信力,能夠贏得聽眾的信賴。這就要求廣播新聞應當把握好主流的價值觀念,發揮積極向上的輿論引導作用,在傳播新聞信息的同時,做好觀點和思想的輸出,給聽眾以潛移默化的影響。

2.2 創新新聞形式,貼合傳播特點

當前,聽眾在收聽廣播新聞節目時,大多不是通過收音機這一渠道,而是更多地借助網站、客戶端、應用程序等平臺。隨著接收渠道一同改變的,還有聽眾的收聽習慣和審美偏好,廣播新聞要實現更加廣泛的傳播,就需要探究不同平臺的新聞傳播特點,對節目的內容和形式進行創新升級。

首先,廣播新聞要探究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典型特征,推動新聞報道模式的轉變。廣播電臺媒體要逐步構建起快捷、高效、立體的報道模式,提升新聞信息的時效性和價值性,將新聞的內涵和價值在最短時間內傳遞給聽眾。編輯記者要拓展新聞選題范圍,調整新聞報道角度,做好信息提煉和主題突出工作。在進行新聞報道時,新聞工作者可以將新媒體的時效優勢和電臺的價值優勢進行融合,在新媒體平臺推出短平快的簡訊新聞,將有深度的價值解讀內容放在電臺節目中,給聽眾提供不同的選擇。

其次,廣播新聞要根據不同平臺的特征,轉換多種新聞呈現形式。傳統廣播電臺的新聞介質是聲音,信息、情緒都只能依靠聲音來傳達,不僅對工作人員而言是較大的考驗,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廣播節目的競爭力。在新媒體平臺,在技術的輔助下廣播新聞的呈現形式進一步豐富,逐步形成了可視化廣播新聞。例如將廣播新聞與網絡直播進行結合,受眾在收聽廣播節目的同時,可以觀看同步的網絡直播,實時了解新聞現場的情況[6]。

最后,廣播新聞要滿足不同平臺的語境,調整新聞節目的語言表達。大部分廣播電臺節目的語言都比較親民化、口語化,這樣能夠有效拉近與受眾的距離,引發內在共鳴。在新媒體傳播背景下,廣播新聞在語言表達上應當更具多元化特色,適當引用流行語匯,迎合年輕受眾的喜好。既要在內容上凸顯嚴謹性,也要在表達上貼合時代特征。

2.3 明確傳播定位,把握受眾訴求

在新媒體時代,廣播新聞傳播不僅要依靠平臺,也要依靠受眾。這是由于互聯網為受眾參與新聞傳播提供了便利,受眾的每一次點贊、轉發、分享行為,都會增加新媒體傳播的權重,贏得曝光機會。這就要求廣播新聞要充分把握受眾的需求,讓內容和形式更加貼合受眾的喜好。

首先,廣播新聞要找準定位,制作有特色的新聞節目,提升節目的辨識度。廣播電臺既要對自身的機制、資源進行定位,也要對聽眾市場進行定位,尋找兩端的重合點,有針對性、有方向地制作新聞節目,這樣既能保證新聞與受眾需求的契合度,也能凸顯節目特色,提高辨識度。

其次,新聞工作者要加強新技術的利用率,提升傳播工作效能。廣播電臺媒體要善于利用先進的智能技術,如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實現對節目收聽數據的實時監控,根據數據的變化趨勢動態化調整節目設計;利用算法技術,加強對用戶畫像的描繪,實現廣播新聞節目的精準分發[7]。

最后,廣播新聞要注重市場細化,制作針對性強的新聞欄目。廣播電臺媒體的受眾根據年齡、學歷、需求等可以劃分多層次群體,不同群體的信息需求存在較大的差異。工作人員可以根據群體需求進行市場細化,設計有特色、有針對性的新聞板塊,拓展受眾范圍。

2.4 樹立品牌意識,凸顯節目特色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臺媒體要提升傳播力和影響力,就需要樹立品牌意識,形成差異化競爭力。廣播媒體的品牌戰略主要需要從兩個方向發力,一是基于自身的資源優勢和節目特色,制定發展計劃;二是考慮市場需求,尋找競品少、競爭壓力小的細分市場。

廣播電臺媒體可以充分利用播音主持人的專業優勢,打造“網紅”主播,將電臺節目與直播節目有機融合。新聞主播要注重自身的個性化塑造,提煉獨一無二的性格特征,強化自身在受眾心中的印象,進而擴大品牌效應,以自身之力提升廣播新聞節目的影響力[8]。在新媒體時代,大眾對于個性化和人格化需求較強,更加青睞有血有肉、有性格特點的主播,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要注重運用語言、情感來凸顯自身的特征,打造立體化的主播人格,并運用自己的魅力賦予新聞節目獨特的色彩。

廣播電臺媒體要加強對市場的調研,分析自身的優勢和特點,探索一條獨辟蹊徑的創新之路。例如廣播電臺擁有較為廣泛的社會資源,就應當充分加以利用,可以開辟專家時評節目,邀請知名的專家學者對社會熱點新聞進行探討、評論,形成獨家新聞觀點,展現節目的特色。

3. 結束語

為了順應時代發展和大眾需求,廣播電臺媒體正在積極推進自身與新媒體的深度融合,將新媒體理念、互聯網思維等有機融入到新聞生產傳播工作機制之中,推動廣播新聞的創新發展。廣播電臺媒體要充分認清自身的諸多優勢,并與新媒體優勢實現強強聯合,對節目內容和形式進行大力創新,探尋廣播新聞傳播影響力提升的新路徑。

猜你喜歡
廣播電臺新聞節目聽眾
讓聽眾“秒睡”的有聲書
探究微信平臺在廣播電臺的應用
好太太都是好聽眾
新聞節目中主持人的“可為”與“不可為”
地方電視臺如何辦好新聞節目
城市廣播電臺新聞宣傳探討
如何做好電視新聞節目編排
新形勢下廣播電臺新聞的采編技巧
老年聽眾需要電臺長篇連播
方言新聞節目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