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精神譜系”融入高校學生黨建的探究

2023-02-10 06:14呂海濤陶庭馬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譜系學生黨員高校學生

呂海濤,陶庭馬

(皖南醫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2)

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在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接班人等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隨著新時代社會的發展變化及國內高等教育教學環境的新形勢給學生黨建工作帶來新挑戰,尤其是自媒體環境下開展大學生黨建工作策略的研究顯得尤為迫切。借助“供給側”雙向發力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傳承發展相互融合,有助于提升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實效性。

一、時代價值

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精神濫觴,黨的二十大報告號召大學生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以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昂揚精神,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熬袷且粋€民族得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只有在精神上升華到一定高度,我們的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潮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保?]中國共產黨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征程中,總是能根據不同時期發展的使命,煥發出特定的時代精神氣象,形成具有時代特征的精神內涵,凝聚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具體到大學生群體,繼承和弘揚好“精神譜系”能為大學生播下理想信念的火種,增進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解和信心。

(一)有助于培養大學生擔當意識,厚植家國情懷

繼承和弘揚黨的“精神譜系”讓新時代的大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自身的前途同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未來和人民的需求緊密結合,主動作為,主動擔當。

(二)有助于砥礪大學生頑強意志,塑造堅韌品格

繼承和弘揚黨的“精神譜系”是新時代大學生感受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在不同歷史時期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排除萬難、克服困難的強大精神動力。[2]為此,在面對諸多新歷史特點的新時代偉大斗爭背景下,弘揚黨的偉大精神是高校學生黨建的應有之義。

(三)有助于指引大學生價值追求,提升道德素養

繼承和弘揚黨的“精神譜系”,讓新時代大學生明確今天的成就在于黨的正確領導,未來的成功需要繼續聽黨話跟黨走,指引大學生自覺成為新時代的奮斗者和奉獻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孜孜以求。

二、改革意義

在“供給側”視域下進行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改革有助于塑造新時期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踐行一名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3]高校學生黨員發展是壯大黨員隊伍的重要來源,立德樹人的歷史使命、思想交匯的復雜程度及當代大學生的共性特點,增強了高校培根鑄魂的緊迫性和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改革的時代意義。

(一)適應自媒體時代大學生群體發展的需要

自媒體時代的大學生在精神需求上受特定時代境遇的影響,思想更加開放活躍,多元性和差異性明顯增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要適應大學生思想的發展規律,不斷研究新方法,適應新特點。

一方面,大學生群體具有更開闊的視野和競爭意識,思想行動更加務實,同時有更明確的權利義務觀念,對待重大問題,有較為堅定的政治品質和大局意識。另一方面,一些大學生存在“佛系”“躺平”“擺爛”的學習和生活態度,加上利己主義的觀念引發他們更加關注同個人利益、短期收效相關的因素。雖然他們個人能力提升的意識比較強,但對中國共產黨的奮斗事業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認識理解不足,因評優評先和擇業競爭等現實需求驅使而選擇向共產黨靠攏,也就是入黨動機不純的問題,功利性傾向較為嚴重。[4]這類情況由來已久,如果在學生黨建工作中仍然采用站在道德制高點進行說教或灌輸等傳統方式,就難讓學生從內心真正接受,因而難以達到思想教育的實際效果。

作為供給方,高校各級部門及黨組織提供的教育內容和方式難以匹配新時代學生的發展要求,存在對學生黨員的教育方式和培養重點不平衡的問題:重傳統灌輸輕網絡創新、重理論學習輕內涵轉化、重發展程序輕常態培養、重個人利益輕集體意識、重個人發展輕信念理想。學校在學生黨建工作中重心的偏離,直接造成大學生思想教育成果單一匱乏,不能很好地傳承弘揚黨的偉大精神。

(二)應對社會發展新挑戰的需要

隨著自媒體的廣泛應用,一方面,網絡信息的良莠不齊導致部分大學生自律意識下降、道德觀念弱化、誠信缺失,學生意識形態甚至理想信念受到挑戰,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產生懷疑或動搖,出現“信仰危機”;另一方面,信息傳播更為全面便捷為高校黨建工作者有效地解決傳統黨建工作模式中存在的問題。[5]新挑戰和新機遇并存的局面,從“供給側”視域把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和新媒體深度融合,既可以提升學生黨建工作的質量,還有利于擴大學生黨建工作的覆蓋面,提升學生黨建工作的時效性,使學生黨建工作體現時代特征和要求,實現學生黨建工作的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三)滿足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服務”的具體要求,即“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高等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明確了方向。[6]黨建工作要科學分析新時期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既要發揮導向作用和思想引領作用,也要做到與時代同頻共振。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正是堅持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體現,充分發揮黨建工作對高等教育發展方向的指導作用,堅持黨對高等教育的領導,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

三、供給路徑

自媒體時代高校黨建要運用新技術新平臺新渠道挖掘在實踐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整合其中蘊含的能夠集中體現共產黨人高尚情操、優良作風、優秀品格的精神特質,從而凝練出具有標識性和代表性的嶄新鮮活的精神姿態,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7]就學生黨建工作而言,做好“精神譜系”的傳承應從學生黨建工作的供給主體、供給內容、供給方式和供給環境等方面著手,結合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時代價值,處理好學生黨建工作的教育、管理與服務之間的關系。

(一)優化供給主體,構建專業價值引領

高校育人工作不應該是某個單一群體的職責,黨建工作在“供給端”的主體應當是多元化的,要處理好“一核”與“多元”的關系。學生黨建工作的核心是各級黨組織的專職黨務工作者,除包括思政課教師、輔導員及團委和社團等職能部門的管理人員外,還要充分有效發揮優秀學生黨員(組織)的示范引領作用,多元化主體參與,綜合利用學校、家庭、社區等各種教育資源,制定“黨建+”聯合創建方案,形成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最大合力。

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內涵豐富,除了要多元主體共建外,還要充分發揮理論研究平臺的作用,引導大學生以多元化的方式理解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構建專業化的價值引領體系。一方面,要將“精神譜系”宣傳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在日常學習中研究中國精神;另一方面,要發揮學院優勢,聯合黨團相關部門在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理論研究社團,開展中國共產黨精神的實踐指導。

(二)豐富供給內容,彰顯新的時代特征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是“優化結構”,而優化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結構就在于保持與時代同頻共振,把握時代脈搏,兼顧學生實際需求和價值引領,選取大學生所熟悉的中國精神,結合時下熱點問題進行層次鮮明、形式多樣的教育傳輸和引導。[8]供給內容要豐富并體現時代特征,既要有豐富的理論,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準則,又要密切結合社會熱點和學生的實際需求,最終達到塑造和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的目的。在開展學生黨建工作中,要充分挖掘學生集中關注的社會熱點話題,如結合疫情防控、建黨百年等引導學生在感悟“抗疫精神”和“建黨精神”的內涵中提升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創新供給方式,探索分層分類供給

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具有時代性,高校黨建工作中繼承和發揚“精神譜系”的方式也應體現時代性,要充分發掘時代素材,發揮新媒體的優勢,創新供給方式,探索分層分類供給,以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把社會實踐作為高校黨建的“第二課堂”,開展紅色文化社會實踐,提高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搭建線上融合的“第三課堂”矩陣平臺,依托云黨校、云黨支部等平臺,開設線上紅色課堂,用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大學生主動學習。除此之外,“四微一端一平臺”依舊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主要載體,高??梢源藶橐劳?,建立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網站、微信公眾號、抖音號等平臺,讓黨建融入大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實現“五育并舉”的效果。

在學生黨建工作中要做好前期需求調研、過程監督把控和后期效果反饋,從而優化黨建的內容和形式,使不同身份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項目。如政治理論學習內容,共青團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可以依托“青年大學習”平臺,而發展對象和學生黨員可以選擇“學習強國”平臺;政治理論學習方式,采取“互動交流型”的VR虛擬仿真學習模式,強化學生沉浸式體驗,提升對黨史的學習熱情。

(四)優化供給環境,促進黨建工作專業化

黨建供給環境主要包括軟環境和硬條件,軟環境側重制度和精神的傳承,硬條件則側重校園文化的硬件設施。學生黨員的培養教育工作要堅持理論學習與實踐鍛煉相結合,不僅要組織學生黨員廣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還要引導學生黨員牢固樹立宗旨意識,探索學生黨員服務同學、服務群眾、服務社會的方式,注重教育寓于服務,服務體現教育。[4]注重創建和應用黨建文化墻、黨員先鋒崗、黨員活動室和虛擬仿真中心等;積極引導學生黨員結合專業特長,融入合作單位開展社會實踐,或對接相關行業;承擔重大賽事、活動等志愿服務工作,從而促進學生在參與實踐中成長,在服務他人中收獲。

四、結束語

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傳承發展與“供給側”兩端發力能達到提升學生黨建工作輸出的質量,使學生黨建工作有效融入高校中心工作,充分發揮好高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功能,繪制出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時代號召。自媒體時代的社會屬性促進了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信息傳播,在“供給側”視域下解決好高校和學生黨建工作者的工作效率、隊伍建設、平臺服務等堵點問題,凸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新的時代價值。

猜你喜歡
譜系學生黨員高校學生
神族譜系
網絡環境下如何發揮高校學生黨員在意識形態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及作用發揮探索
百年大黨精神譜系的賡續與文化自信
王錫良陶瓷世家譜系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應對與處理
再論東周時期銅簠的譜系和源流
小議高校學生違紀處分制度
高校優秀學生黨員評選體系的構建——基于AHP法的運用分析
高師院校發揮學生黨員作用模式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