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下工程審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2023-02-12 19:06伍瑞斌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23年12期
關鍵詞:師資工程造價實訓

伍瑞斌 韓 伏 陳 可

南寧學院

工程審計專業是我校在財會類及工程造價類專業建設基礎上,依據行業企業需求新建的跨學科專業,于2018 年開始招生,截至2023 年6 月,目前已招生5 屆。工程審計專業參照工程管理(審計學方向),管理科學與工程(工程造價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要求。

工程審計專業是文理交融新文科專業,在2018 年-2021 年,專業按傳統人才培養方案制定,2022-2023年,參照學校文件規定,考慮到該專業理工科課程較多,學院將該專業按照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模式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以符合學??傮w發展戰略。

一、工程審計專業特點

工程審計專業的主要特點是以工程審計為核心,以工程技術和工程項目管理知識為專業技能,培養學生在建設工程項目領域進行審閱、核對、查閱、分析等審計能力。主要特點體現在:一是跨專業性強,專業學生具備扎實的審計理論和工程技術知識,能準確評估工程項目各項指標;二是綜合性強,專業學生綜合運用會計、審計、造價、土木工程技術知識,全面評估工程項目風險,并提出審計方案;三是系統性強,專業關注建設項目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的審計,關注工程項目的整體性、協同性,通過跟蹤審計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工程審計是管大問題的小專業,如果按工程教育認證來進行專業評估和建設,能提高專業聲譽和吸引力,專業前景看好。

二、工程審計專業原有人才培養方案存在的問題

工程審計專業現已招生5 屆,專業前三年是按照傳統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專業建設。傳統模式下工程審計人才培養方案存在以下問題。

(一)人才培養目標和定位描述不到位

表現在,專業建設初期,由于借鑒的方案較少,制作人才培養方案時考慮欠缺,對目標和定位描述不到位。一是對人才培養目標描述有欠缺,如原有人才培養方案提到明確專業“了解經濟、審計、建設法規的基本知識,掌握會計、審計和工程造價基本理論,建設工程管理及工程審計基本技能,應具有良好的工程項目管理和工程審計的專業技能,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繼續發展潛力”。由上述人才培養目標可知,工程項目管理技能放在工程審計技能之前,顯然是不合理的。二是描述該專業核心技能重點不突出,如,描述工程審計專業核心技能時重點放在工程計量計價、工程管理上,描述綜合素質培養時,重點放在計量計價實訓課程,這也是不合理的。三是服務區域特色描述僅僅在北部灣區域,范圍太小,占位不高。由于目標定位不到位,造成教師對工程審計人才培養方案的目標理解不到位,對人才專業培養領域不清晰。另外學生對工程審計專業疑惑較多,部分學生不知道未來是從事審計還是工程管理、工程造價工作等。這些都是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描述不到位而產生的。

(二)課程設置不盡合理,難以全面支撐人才培養方案目標

在相應的課程安排上不盡合理。一是支撐審計核心技能的課程不多,如只設置了審計學、內部控制,政府審計,使得工程審計知識呈現弱化。二是造價類課程設置過多,強化造價核算技能,但人才培養方案中對造價技能描述偏弱。如開設工程計量計價、工程估計、工程造價管理、工程造價案例、定額管理、BMI 工程造價應用,這些課程對工程造價起到強支撐作用,盡管課程支撐強,但人才培養方案中工程造價技能描述明顯不足。三是工程項目管理技能描述強,但課程支撐弱,在培養方案中只有工程組織與項目管理、管理學支撐,工程管理技能顯然是不夠的。因此原培養方案中,課程設置難以全面支撐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目標。

(三)實踐環節不夠,對應用型人才培養支撐不夠

(2021)王蘋香、謝萍提到實踐教學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有效途徑,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有效方法。實踐教學環節課程安排對人才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在原人才培養實踐教育模塊中,安排計量計價實訓、審計綜合實訓、計算機審計實訓、工程審計實訓(理論)、合同管理實訓、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課程,目的是為了學生獲取工程審計應用技能。但這種安排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強化財務審計實訓,表現在審計綜合及計算機審計兩門課程,該課程均屬于審計學實踐內容,對財務審計有較大的幫助,對提高工程審計技能幫助不大。二是工程審計實踐不足。因工程審計實驗室建設推遲的因素,工程審計實訓時采用了很舊的一個工程審計軟件版本,無法滿足工程審計實訓要求。因此,工程審計實訓環節不夠,課程對人才培養目標應用型人才技能支撐是不夠的。

(四)師資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專業結構失調,生師比偏高、人才培養方案難以有效實施

人才培養方案通常要考慮師資要求、考慮師資團隊構成及能力素質。良好的師資隊伍能確保人才培養的有效實施,確保學生能夠獲得優質的教學和培養。

商學院審計教研室負責工程審計專業建設,2018-2021 年期間,專業平均在冊教師12 人,學生320人,生師比27:1,生師比偏高。另外,工程審計專業固定師資力量較薄弱,表現在,一是教授、副教授教師占比嚴重偏低。二是35 歲以內的青年教師占比達到75%。三是現有教師專業結構中,會計、賬務管理教師偏多,有工程審計背景的教師占比不到10%。四是工程造價及土木工程課程只能依賴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支持,專業師資管理難度大。上述專業師資結構,難以保證人才培養有效實施。

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下工程審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工程審計專業緊跟學校步伐,工程審計專業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上,認真貫徹落實學校的辦學理念和人才培養總目標。按照“反向設計、正向實施”的制定路線,基于OBE 理念、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理念全面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一)加強專業調研,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要求重新確認人才培養方案目標及定位

2022-2023 兩年,專業加大調研力度,不斷從高校、企業、審計主體單位、工程咨詢單位獲取工程審計人才培養相關的軟、硬件資料,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要求,對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加工后形成新的工程審計人才培養方案。新的人才培養方案采用學校通行的文科類9 條畢業要求通用標準。

新工程審計人才培養方案體現了如下幾個特點:一是將大數據技術下工程審計應用能力定為專業核心技能,同時規定專業必須具備必要的工程技術、工程管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二是工程審計服務區域提升為服務廣西及泛北部灣區域,對廣西一帶一路及社會高質量發展帶來的工程項目進行工程審計。三是設定工程審計人才期望目標值,設定學生畢業5 年后,能擔任大型建設項目的工程審計負責人、大型建設項目管理負責人。

我們認為這樣描述是恰當的。目前我國大多數的工程審計人才,是經過會計、審計短期培訓,并獲取審計的基本知識及技能后,從事工程審計工作,這與工程審計專業畢業的學生是有差異。工程審計學生畢業后,由于具備審計、工程技術、建設法規知識和技能,經5 年工程實踐后,相應的工程審計綜合技能會更加熟練,完全有能力擔任項目審計負責人或項目工程管理負責人。

(二)合理安排專業課程,以課程支撐人才培養方案目標,支撐畢業指標點和能力發展目標

1.合理安排課程,提升工程審計核心技能。工程審計專業核心技能是大數據工程審計應用技能,且具備必要的工程技術、工程管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因此課程安排上必須選擇相應的課程,以支撐人才培養方案,我們的做法如下。一是工程審計核心技能是突出大數據審計應用。大數據審計強調數據分析、數據清洗和整理、數據可視化、風險評估、相關審計及建設法規綜合應用能力。為了強化大數據審計應用技能,開設如下課程,以支撐大數據審計應用技能,如開設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Python 基礎、審計學、大數據審計、計算機審計、建設項目審計、內部控制制度。二是從工程審計對象看,包括投資立項審計、設計管理審計、招投標審計、合同管理審計、工程管理審計、工程項目造價審計、工程項目決算審計,另外工程審計還需解決大型項目復雜的審計問題。因此開設的專業課程包括建設法規、合同管理、工程招投標、工程組織與項目管理、管理學原理、運籌學、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學、工程財務管理、工程力學結構、工程計量計價、BMI 工程造價應用。開設這些課程能夠支持工程項目全過程審計,從而支撐人才培養方案目標。

2.在教育工程認證背景下,根據畢業要求及指標點,選擇較強的相關聯課程,以支持畢業指標點及能力發展指標。(2021)李志義、王澤武提到OBE 的課程教學設計是產出導向的其邏輯起點是畢業要求,其畢業要求必須逐條地落實到每一門具體課程中,通過課程教學達成人才培養目標。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人才培養模塊提到最重要一塊是畢業要求實現矩陣,該矩陣包括人文素養、學科知識、能力發展等3 項大類別,9 個畢業要求。如,培養方案中提到,能力發展類別、畢業要求4 的描述是“具有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該能力細分為四個指標點,且每個指標點有3-5 門課程支撐,現以能力發展大類別,畢業要求4 為例說明課程與能力發展及指標點的支撐關系。

一是,指標點4.1“具備編制和審核項目建議書、設計概算能力”。相應高支撐課程是工程財務管理(H)、工程造價管理(H)、工程組織和項目管理(H)。

二是,指標點4.2“能夠對工程招投標、工程合同等方案進行審計技術分析,具備編制工程招投標文件及工程量清單、確定合同價款和進行工程合同管理能力”。高支撐課程是工程招投標實訓(H)、合同管理(H)、工程計量與計價(H)、畢業實習(H)、工程造價管理(H)、鋼筋工程算量實訓(H)、工程制圖與試圖(H)。

三是,4.3“能夠對工程材料、工程價款支付、工程造價等方案,進行審計技術分析”。高支撐課程是建筑材料(H)、工程計量與計價及實訓(H)、BIM工程造價應用、審計學(H)、建設項目審計(H)、內部審計(H)、內部控制制度(H)、畢業實習(H)、畢業論文(H)。

不同指標點有相應的強支撐課程,形成較高的審計發展能力,最后實現人才培養方案所規定的審計技能目標。

(三)完善實踐環節,突出應用型工程審計人才綜合技能

合理安排實踐實訓環節,逐步提升工程審計綜合技能。專業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強化工程審計實踐技能,可安排建設項目工程審計實訓、計算機審計實訓課程。如,我校委托廣州福思特公司開發建設工程審計實訓軟件,該軟件以實際工程項目為背景,從工程投資決策審計、工程勘察設計審計、工程預算審計、工程結算審計及工程決算審計等五大方面設置一系列工程項目風險點,讓學生在逐一深入審查資料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審計建議、最后完成審計底稿。二是強化綜合審計技能培養。如培養應用型人才,最突出的課程是畢業論文。學生撰寫畢業論文時,要求學生必須拿到一份工程審核報告,同時要求學生進行參考文獻收集,與教師進行有效溝通,運用工程審計專業知識,主動查閱工程審核報告中的相關造價送審數據,及時發現工程項目存在的造價核算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撰寫對策建議。畢業論文課程能綜合鍛煉學生的協調能力、寫作能力、審計分析能力,是最能體現工程審計綜合技能的課程。

(四)優化師資結構,提高師資水平,為有效實施人才培養方案目標提供保障,推動專業發展

(2020)左春愿、陸路提到師資結構合理,打造了適應工程教育需求的優秀團隊,良好的師資隊伍,能確保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有效性。

2022-2023 年期間,學院為了工程審計專業發展,將部分土木造價教師納入工程審計專業統計,同時學院加大力度引進人才,目前工程審計專業自有師資為18人,外聘9 人。自有教師生師比為20.5:1,專業教師結構較為合理。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職稱結構、專業分布、生師比方面較為合理。職稱中,正高2 人,副高5 人、中級10 人,副高以上占比39%,比人才培養修改前副高以上人數增加4 人。專業中,具有工程技術背景的師資達9 人。二是碩士學歷人數為13 人,占比72%,學歷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三是35 歲教師為9 人,占比50%、專業后續力量得到加強。四是從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外聘一批企業導師共計9人,分別擔任工程審計專業實訓課程、畢業論文課程指導教師,校企合作成果顯現。五是聘請優秀企業人員到學院進行前沿講座,讓學生得到最新的工程審計動態資源。

自2022-2023 上半年為止,人才培養改革后,專業獲取的市廳級以上的科研課題2 項,自治區級教改課題2 項,發表論文15 篇,自改革以來專業建設取得較好的成績。

師資的進步直接帶動了學生的進步,如2022 年學生參加福思特杯全國審計精英比賽獲二等獎,55 名學生通過相關考試獲取工程資料員、施工員、安全員、土建質量員證書,學生的技能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2022 年12 月工程審計專業通過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新設本科專業評估。我校工程審計專業入選2022 軟科中國大學專業評級B 級,專業排名第5 名。綜上所述,良好的師資隊伍,能有效實施人才培養,推動專業發展。

四、結束語

文章以工程審計專業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傳統模式下人才培養存在定位及目標不到位、課程設置與應用型人才技能培養不緊密、實踐環節不足、師資結構失調等問題。文章提出在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合理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目標、突出工程審計核心技能,合理安排課程、掌握工程技術、工程管理等專業基本知識和技能、完善實踐環節、提高師資隊伍質量,經過系列改革,工程審計人才培養方案質量得到提升。

猜你喜歡
師資工程造價實訓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如何加強工程造價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價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中國和主要發達國家學前教育師資職前培養體系比較
微課在數控實訓課中的應用探析
工程造價之旅
幼教師資培訓班在京開班
高職高專師資培訓基地發展及創新思考
虛實結合實訓平臺的開發與應用探索
對工程造價進行審計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