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GIS 的梧州菜瓜主要生育期氣候適宜度區劃

2023-02-19 01:06盧建壯
氣象研究與應用 2023年4期
關鍵詞:菜瓜蒼梧縣藤縣

葉 瑜,徐 芳,蔣 遇,盧建壯

(梧州市氣象局,廣西 梧州 543000)

菜瓜又名梢瓜、脆瓜、越瓜、蛇甜瓜等,是葫蘆科黃瓜屬甜瓜種的一個變種[1]。以嫩瓜為食,屬小眾蔬菜,無香瓜味,可以生吃也可炒食,但通常用于腌制醬菜。廣西梧州市蒼梧縣沙頭鎮、石橋鎮一帶廣泛種植,以爬地栽培方式生產,外型光滑少刺,口感清甜脆嫩,其品質優異,肉質肥厚,在當地主要用于鮮切加工,腌制加工成瓜皮食品,當地人稱為“地瓜榨”,產品深受當地居民歡迎。隨著南菜北運市場的需求及快速發展,大力發展梧州特色農業,推廣地方種質資源,提升其品牌價值,擴大種植區域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影響菜瓜生長發育的關鍵是氣象條件和氣候環境,因此開展梧州菜瓜氣候適宜度區劃研究對推動菜瓜產業以及農業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國內大量專家學者對不同種類黃瓜與氣候的關系進行研究,取得許多成果。周曉倩等[2]通過比較高唐縣秋延遲黃瓜栽培適宜的氣象條件和各生育期的氣候情況,分析高唐縣秋延遲黃瓜栽培中存在的主要氣象問題,進而提出相應的栽培和生產管理措施。蘇利軍[3]根據日光溫室黃瓜不同生育期適宜的農業氣象條件、主要農業氣象災害、常見病害發生指標,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提高農戶抵御災害性天氣、防御病害的能力。陳冰等[4]應用氣候統計的方法對化州笪橋黃瓜周年露地種植的農業氣候條件進行分析,并根據黃瓜種植的氣候條件,提出相關趨利避害的防御措施。魏瑞江等[5]建立日光溫室內氣溫、空氣相對濕度、接受到的太陽輻射及其綜合因子對黃瓜生長發育的適宜度模型,運用黃瓜實際產量與適宜度的關系對模型進行檢驗,得出黃瓜產量隨綜合小氣候適宜度的增加而增加,兩者相關顯著。黃汝紅等[6]通過對欽州市各縣區歷年氣象要素資料、氣候特點及農業氣象災害發生規律進行統計分析,結合黃瓜的生物學特性及欽州市黃瓜生產的實際,找出影響欽州市黃瓜生產的主要農業氣象災害,并提出相應的防御對策。但是,國內外對于菜瓜的氣候適宜度研究還尚未涉及,本研究嘗試從農業氣象角度研究菜瓜主要生育期的氣候適宜度,為全面推廣種植菜瓜提供氣象理論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氣象資料來源于廣西農業氣象大數據應用平臺。采用氣象資料為梧州市5 個國家氣象站及49個區域自動站1993—2022 年5 月21 日—7 月20日的氣象數據,包括氣溫、降水量等氣象要素的逐日觀測資料。先對氣象數據按質量控制規范要求進行審核,一方面,要求無明顯過失及系統誤差,對隨機誤差忽略不計,溫度精確度要求為0.1 ℃。另一方面,要求各氣象數據在時間序列上具有均一性,符合氣象觀測規范要求[7]。

1.2 方法

1.2.1 短序列訂正方法

氣溫或降水量資料序列訂正方法主要有兩步訂正法、逐步回歸訂正法、比值訂正法、差值訂正法、一元回歸訂正法。尹文昱等[8]認為各區域自動站和國家站處于大致相同的大氣環流背景下,平均氣溫存在較好的相關關系,而且各氣象站普遍都有連續多年的觀測資料,因此對各區域自動站平均氣溫的訂正采用一元回歸訂正法。李軍等[9]對降水相對系數的穩定性進行訂正,即先訂年降水量,再根據國家站時段降水量與年降水量的相對系數得到區域自動站的時段降水量,年降水量采用一元回歸訂正法對各區域自動站的年降水量進行訂正。

首先x 設為國家站,具有N 年資料;y 站為區域自動站,有n 年資料;n<N 并且n 年包括在N 年內,需要將區域自動站n 年資料訂正到N 年。采用一元回歸法對各區域自動站的氣溫或降水量進行訂正。訂正的基本公式為:

當兩站對應要素完全相關且標準差完全相等,即r=1,σx=σy,由式(1)可以得出差值訂正法公式為:

1.2.2 空間插值

在插值方法上,通常有反距離權重法(IDW)、普通克里金法(OK)、樣條函數法(Spline)、Anusplin 插值法(Anusplin)、趨勢面分析法(Trend)等方法。鄭雯華等[10]認為對氣溫的空間插值,普通克里金法的誤差相對較小,插值效果最好;劉歡[11]通過比較分析得到降雨的空間插值,采用反距離權重法更能詳細地顯示出局部地區降雨量的變化;徐翔等[12]認為樣條函數法更適合復雜地形環境下氣候空間插值。本研究分別采用普通克里金法、反距離權重法、樣條函數法對梧州市氣溫適宜度、降雨適宜度、氣候適宜度進行空間插值分析。

1.2.3 適宜度模型

1)氣溫適宜度。根據劉武等[13]研究建立菜瓜氣溫適宜度模型。

2)降雨適宜度。根據宋迎波等[14]研究建立菜瓜降雨適宜度模型。

式中S(R)為降雨適宜度。R 為統計時段內降雨量,R1為統計時段內多年平均值。

3)氣候適宜度。由于梧州市鄉鎮區域自動站沒有日照時數觀測,故不建立光照適宜度模型,只考慮氣溫、降雨對菜瓜不同生育期的影響。根據姚源山等[15]研究建立菜瓜氣候適宜度模型。

式中S(T,R)為菜瓜氣候適宜度,S(T)為氣溫適宜度,S(R)為降雨適宜度。

2 結果與分析

梧州市地形復雜多樣,立體氣候明顯,南北氣候差異大,運用自動氣象觀測站資料進行空間分析,以反映梧州市的氣候特點。根據對歷年梧州菜瓜產量、品質、市場價格等數據與菜瓜主要生育期氣溫、降水等氣候適宜度指標進行對比分析、相關性分析建立適宜度模型,并劃分三個等級,分別為0.391~0.800,0.801~0.900,0.901~1.000。設定S(T,R)≤0.800 為次適宜區,0.800<S(T,R)≤0.900 為適宜區,S(T,R)>0.900 為最適宜區。采集梧州市5 個國家氣象站及49 個區域自動站的氣象資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統(GIS)軟件進行插值,得出梧州市氣溫及降雨的空間適宜度分布,對菜瓜種植氣候適宜度進行擬合分析,獲得菜瓜主要生育期的氣候適宜區劃。

2.1 菜瓜種植氣候適宜度指標

菜瓜的主要生育期分為定植期、開花生長期、結果熟收期。由表1 可見,菜瓜種植的適溫范圍比較廣,且在不同生長發育時期對溫度的要求不同。定植期適宜溫度為20~30 ℃,適宜降雨量為70~130 mm。開花生長期適宜溫度為20~32 ℃,適宜降水量為270~360 mm。結果熟收期適宜溫度為20~32 ℃,適宜降水量為170~220 mm。

表1 梧州菜瓜氣候適宜度指標

2.2 菜瓜生長發育期氣候適宜度

2.2.1 定植期

5 月下旬是梧州菜瓜定植時期,此期間若溫度太低會影響幼苗根系和以后植株生長,幼苗變黃,當溫度升高后,緩苗恢復生長慢,抗逆性差。溫度過高使幼苗失水過多,停止生長,嚴重的萎蔫死亡。同時應適當控制水分,水分過多,幼苗地下根部積水,易導致缺氧,根的呼吸作用受到阻礙,生理功能降低,根系吸水、吸肥能力受阻,最終導致死亡。

從氣溫適宜度圖(圖1a)可知,定植期梧州市的氣溫適宜度為0.800~1.000,呈現由南到北逐漸遞增的趨勢。梧州市氣溫均能滿足菜瓜定植期的生長發育需要,氣溫適宜度0.801~0.900 的區域主要分布在岑溪市中南部、蒙山縣北部等地;梧州市其余地區的氣溫適宜度為0.901~1.000。從降雨適宜度圖(圖1b)可知,定植期梧州市的降雨適宜度為0.491~1.000,除了蒙山縣南部、藤縣西北部和中部、蒼梧縣東北角等少數鄉鎮適宜度偏低外,其余地區水分條件均能滿足菜瓜定植期生長發育的需求。

圖1 梧州菜瓜定植期氣候適宜度

從氣候適宜度(圖1c)可知,梧州市氣候條件對菜瓜定植期生長發育有利。次適宜區氣溫和降雨配合相對較差,主要分布在藤縣西北部和南部,蒼梧縣東北角等少數地區;適宜區主要分布在蒙山縣南部,藤縣北部等區域;梧州市其余地區均為最適宜區,該地區氣溫和降雨配合良好。

2.2.2 開花生長期

6 月是梧州菜瓜開花生長時期,此期間若溫度太高則菜瓜呼吸量增加,而凈同化率下降,溫度越高,光合作用急劇衰退,代謝機能受阻,雄花落蕾或不能開花,花粉發芽力低下,導致畸形果發生;水分要適當控制,防止地上部徒長,促進根系發育,建立具有生產能力的同化體系,為結果期打好基礎。

從氣溫適宜度圖(圖2a)可知,開花生長期梧州市的氣溫適宜度為0.590~1.000,梧州市大部地區氣溫基本能滿足菜瓜開花生長期的生長發育需求。0.901~1.000 主要分布在蒙山縣,藤縣西北角,蒼梧縣中部和萬秀區北部等區域,該地區氣溫適宜;0.590~0.800 主要分布在岑溪市,藤縣中南部,龍圩區大部,長洲區南部和萬秀區南部等區域;梧州市其余地區的氣溫適宜度為0.801~0.900。從降雨適宜度圖(圖2b)可知,開花生長期梧州市的降雨適宜度為0.578~1.000,梧州市6 月降雨比較充沛,除蒼梧縣中部,藤縣北部等少數地區適宜度偏低外,其余地區水分條件均能滿足菜瓜開花生長期生長發育的需求。

圖2 梧州菜瓜開花生長期氣候適宜度

從氣候適宜度(圖2c)可知,梧州市氣候條件對菜瓜開花生長期生長發育有利。最適宜區氣溫和降雨配合良好,主要分布在蒙山縣,蒼梧縣大部,長洲區北部,萬秀區北部,藤縣中部和東南部;次適宜區氣溫和降雨配合相對較差,主要分布在岑溪市西部和東部,藤縣西部,蒼梧縣北部等區域;梧州市其余地區均為適宜區,該地區氣溫和降雨配合較好。

2.2.3 結果熟收期

7 月上中旬是梧州菜瓜結果熟收期,該期間菜瓜植株掛果后營養生長旺盛,對溫度、水分非常敏感,當溫度和水分匹配完好時,才能提高結果率,獲得高產。溫度不宜過高,應適當控制,溫度越高,呼吸作用的消耗高于光合作用的合成,代謝機能受阻,生長停止[16];水分供應需充足,菜瓜生長迅速,氣溫又漸高,葉面積逐漸擴大,果實采收量不斷增加,水分供應也要相應增多,因此對水分的需求量非常大。

從氣溫適宜度圖(圖3a)可知,結果熟收期梧州市的氣溫適宜度為0.391~0.900,梧州市的氣溫基本能滿足菜瓜結果熟收期的生長需求。0.801~0.900 主要分布在蒙山縣大部區域,該區域氣溫適宜度較高,有利于菜瓜品質的形成。梧州市其余地區的氣溫適宜度為0.391~0.800。從降雨適宜度圖(圖3b)可知,結果熟收期梧州市的降雨適宜度為0.620~1.000,梧州市7 月上中旬降雨非常充沛,除了少數幾個鄉鎮適宜度偏低外,其余地區水分條件均能滿足菜瓜結果熟收期生長發育的需求。

圖3 梧州菜瓜結果熟收期氣候適宜度

從氣候適宜度(圖3c)可知,梧州市氣候條件對菜瓜結果熟收期生長發育較有利。最適宜區氣溫和降雨配合良好,主要分布在蒙山縣、藤縣西北部和東南部,蒼梧縣中部等區域;次適宜區氣溫和降雨配合相對較差,主要分布在藤縣大部、岑溪市大部、龍圩區大部、萬秀區南部和長洲區南部等區域;梧州市其余地區均為適宜區,該地區氣溫和降雨配合較好。

3 結論和討論

菜瓜作為梧州特色農業,綜合考慮影響菜瓜生長較為關鍵的氣候因子,建立數據模型,分別從定植期、開花生長期、結果熟收期對菜瓜進行研究分析,采用GIS 技術對梧州菜瓜各個發育期進行區劃。菜瓜定植期氣候最適宜區為梧州市的大部地區,菜瓜開花生長期氣候最適宜區主要分布在蒙山縣、蒼梧縣大部、長洲區北部、萬秀區北部、藤縣中部和東南部;菜瓜結果熟收期氣候最適宜區主要分布在蒙山縣、藤縣西北部和東南部、蒼梧縣中部等區域。梧州市的氣候條件基本滿足菜瓜的生長需求,可以大力推廣菜瓜種植。

氣候條件是決定作物種植區域及產量品質的重要因素[17]。合理開發和利用氣候資源是提高菜瓜產量、品質和經濟效益的重要前提。菜瓜種植氣候適宜度主要從氣候相似性進行分析,區劃結果為梧州菜瓜產業發展、合理擴大優質區栽培區域提供理論支撐。本研究對菜瓜生長的主要發育期氣候適宜度進行區劃,表明梧州市的氣候條件是非常適合菜瓜生長發育的,菜瓜的推廣種植從氣候的角度看是可行的。

由于資料的匱乏,本研究只采取氣溫和降雨兩個影響菜瓜生長的氣候指標進行建立模型,不同的數據建立不同的模型,分析結果有所差異。另外,菜瓜生長發育過程中除受到氣候條件的影響外,還受到下墊面土壤類型、肥料等影響,因此建立氣候與品種、土壤等類型相結合的適宜度模型,其評價效果更客觀,更具有科學指導性[18]。后期可繼續積累資料,相關工作有待在今后做更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歡
菜瓜蒼梧縣藤縣
優秀書畫作品展
書畫作品展
小小行醫記錄折射紅色衛生事業——蒼梧縣匯票背后記載的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村防疫工作
面條兵
藤縣掛榜嶺和東山的史事
農家樂
憶兒時夏夜納涼
藤縣水上民歌
lnhibitory Effects of Original Nano-Cu2O Drug and Nano-Cu2O Suspension on Snake Melon Botrytis cinerea
藤縣美術作品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