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地區加牙藏毯的傳統文化寓意與設計考察*

2023-02-21 09:41張成義丁零
藝術百家 2023年6期
關鍵詞:紋樣圖案

張成義,丁零

(1.青島大學 紡織服裝學院,山東 青島 266071;2.南京師范大學 美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一、青海加牙藏毯藝術的傳承發展與實用價值

藏毯起源于我國青藏高原,是世界三大名毯之一。作為藏毯代表的青海加牙藏毯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它以獨特的形式、艷麗的色彩、濃郁的民族特色而聞名遐邇。其濃厚的地域文化特色,不僅彰顯了青藏地區的民俗文化內涵,更在我國少數民族工藝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然而,在現代工業化的沖擊下,如今這門古老的以家族式傳承為主的手工藝也不可避免地面臨著難以傳承的命運。進入21世紀,現代社會的新環境和新時代的發展任務對于傳統工藝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在藝術價值方面需開啟新探討。隨著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對精神和物質文化的需要也發生了變化,工業化大機器生產占據主導地位,給藏毯的傳承發展帶來了巨大沖擊。近年來,隨著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藏毯重新走進大眾視野。然而,受諸多因素制約,藏毯的傳承發展卻困難重重;其市場需求持續低迷,亟待革新。

(一)加牙藏毯藝術的傳承發展

青海藏毯的歷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根據吳汝祥《青海都蘭縣諾木洪搭里他里哈遺址調查與試掘》,1959年我國考古人員對青海省海西州都蘭縣諾木洪搭里他里哈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其中出土了大量公元前10世紀的毛布及其制品。這不僅是青藏高原發現的最早的用毛線平紋織成的地毯,而且也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毛織品實物。[1]39-403000多年前青海藏族人民不僅馴養牲畜,還掌握了原始藏毯的編織技藝和染色技術,可織出幾何圖案的彩色毛席,即編織地毯。這種地毯經緯緊密,毛簇勻整平齊。通過地毯殘片可見“8”字結毛線編織技術,它們證明了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早制作編織地毯的地區。

由于高原的特殊地理環境,藏族先民形成了獨特的生活方式。隨著畜牧業的興起以及獸毛、獸皮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先民從動物身上汲取靈感,將動物毛發捻制成線,再將這些毛線交織在織物成品上。這就是栽絨地毯的萌芽。用這種編織方式制作的織物質感厚實,更具有保暖性、舒適性和耐久性。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從最初用植物莖葉編織到用毛織物編織,毯子的制作材料得到了改良,技術也有了極大提高。

明末清初是加牙藏毯的成熟期。清代康熙年間,著名藏傳佛教圣地塔爾寺擴建,寺院裝飾、僧人誦經亟需坐墊,于是附近的湟中縣加牙村便開始為其制作藏毯。這促進了藏毯的發展興盛,壯大了加牙藏毯的制作規模。塔爾寺的多次擴建和中央政府需求的不斷增大,也對加牙村傳統手工藏毯規模的進一步擴大產生較大影響?!朵抑锌h志》記載,清代嘉慶年間(1796—1820),寧夏地毯工匠“二馬”來到加牙村,村民馬得全和楊新春拜師學藝。這兩位工匠教授地毯編織技藝,使得藏毯的編織得以規范化。[2]133

清代道光年間,青藏高原喇嘛進京,將藏毯作為珍貴供品敬獻給道光皇帝,深得他的喜愛。藏毯和當地編織技術逐漸融合,制作工藝得到改進,出現了豎毛集束起絨的編制手法,藏毯編織工藝得以豐富。因此,在清末到民國初的一百年間,加牙村逐漸成為一個著名的藏毯專業村。1913年(民國二年),加牙村成立了一所專門織毯的職業學校,與村民一起致力于藏毯織造。當時藏毯在湟中以及甘肅武威等地的年銷售量達到了6000多條。到20世紀80年代,加牙村的藏毯已享譽全國,甚至走向國際,出口到尼泊爾等地。2006年,“加牙藏毯織毯技藝”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楊永良是加牙村傳統藏毯手工藝第七代織毯傳人,被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2013年,加牙村建立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高原藏毯編制技術不斷發展,持續吸收其他民族的先進編制技術,極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近年來,青海省西寧市文旅局持續開展傳承人研習培訓班,加強非遺人才培養,傳承地域民族文化特色,推動青海特色產業發展,促進加牙藏毯非遺創新工作,強化非遺融合賦能,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在建黨百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調研青海時強調手工藏毯的重要價值,并表示“一定要傳承弘揚好”藏毯工藝。

(二)加牙藏毯藝術的實用價值

青海藏毯在青藏高原地區被廣泛使用,幾乎家家戶戶都在使用藏毯,從起居室內的坐墊、地毯,臥室內的炕毯,到游牧民常用的鞍毯等等,藏毯是高原生活的必需品,兼具家具實用與藝術審美功能。按用途及使用場合劃分,藏毯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寺院用毯和民間生活用毯。寺院用毯,一般根據功能不同而有不同的細分,如禪毯、幡毯、柱毯、法舞毯以及門簾毯等。寺院藏毯既具有實用性又能傳達佛教信息,圖案和配色極為講究,常見有龍紋、佛、八吉祥、金剛杵等具有宗教象征意義的圖案。塔爾寺內古老的加牙藏毯隨處可見。大經堂是塔爾寺內僧眾每日集中誦經禮佛的重要場所,殿內的108根柱子均被“龍抱柱”式藏毯包裹,其上遍布云紋、龍紋等佛教祥瑞獸紋樣。大殿里鋪就一條條長達數十米的拜毯。寺院用毯兼具宗教象征意義和日常實用功能。寺院殿堂內陰暗潮濕,僧眾進入活動場所不允許穿鞋,因此加牙藏毯制作得非常厚實,在僧人誦經時起到保暖防潮的作用。

民間生活用毯主要用于普通藏民家居環境中,一般以臥室的炕毯、坐毯和卡墊等最為常見。在傳統藏族家庭中,人們通常會在房間內沿墻一圈或者沿兩面或三面墻擺成直角形木制底床。床上鋪著各種用毛或草絮制成的基墊,再鋪上一層卡墊。這些床供人白天坐臥,晚上就寢。夏天外出或“過林卡”①時,卡墊可直接鋪在地上當做坐墊。一些條件比較好的家庭還會使用一種類似椅墊的“毯上毯”。[3]122這樣做既能保護卡墊,也能體現對貴賓的尊重。古代藏族上層人士聚會時,家中卡墊層數代表著官職和身份。民用毯配色大膽,其中常見的圖案有花卉、吉祥瑞獸(龍、鳳、虎、雪獅、鹿、鶴)、幾何紋飾等。除了居家裝飾毯,藏毯還用作馬墊韉,又稱“馬褡子”,是典型的集實用性與裝飾性于一體的藏毯類型。青海海拔高,部分地區氣溫常年偏低。商隊往來于茶馬古道,馬背上鋪的藏毯要求結實耐磨,保暖效果良好,同時鮮艷多彩的馬褡子也可以讓人快速清晰辨認出自己的馬匹。為了增強實用性,馬墊韉多為貼合馬背、不規則的曲線造型,并且采用皮質包邊設計。

二、傳統加牙藏毯的材質與傳統文化寓意

青海加牙藏毯的特點是材料優良、工藝精湛、圖案豐富清晰,洗后似錦緞,剪后如浮雕。其原材料多為藏系綿羊毛、山羊絨、牦牛絨、駝絨等。加牙藏毯工藝講究,采用的是植物染料染色、低溫洗毯,織出來的毯子色澤艷麗,彈性好,不脫色掉毛。

(一)天然優質的羊毛及染色材料

青海位于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擁有豐富的天然草場,面積達4186.7萬公頃。青海盛產藏系綿羊毛(俗稱“西寧大白毛”),其具有纖維長、毛色純白、光澤度強、織密性高、彈性好、耐酸堿性強等優點,是目前世界上粗毛型地毯毛中品質最為優良的品種之一?!爸袊椞貉蛎郧嗪N鲗幍难蛎詈?彈性、染色性、可紡性、抗縮絨性都為全國之冠,是地毯栽絨最好的原料?!盵4]251由“西寧大白毛”編織成的地毯堅韌耐磨,質地柔軟,富有光澤。在藏毯編織過程中,經線需選用彈性好、結實的上好棉線。一塊藏毯的編織過程歷時幾個月到幾年不等,在編織過程中容易拉斷織線,而上好的棉線可以有效避免這種意外情況。

傳統加牙藏毯均用天然、無污染的顏料進行染色。主要顏料全部從青藏高原當地的植物、礦物中提取。其中部分顏料屬名貴中藥材,如板藍根為藍色,草紅花、藏紅花為紅色,蘇木為淺棕色,核桃殼、橡殼為駝色,槐米、大黃為黃色,茜草根為淺紅色。植物染色的最大優點是色澤自然柔潤,非常接近天然毛色,上色度高,顏色鮮艷而溫和,顏料不傷毛質,經久耐用。[5]212

(二)加牙藏毯的圖案寓意

加牙藏毯的宗教色彩濃郁,圖案種類豐富多彩,按照構圖可分為5類:江墊式、龍鳳式、滿地鋪式、城廓式和嘎雪巴式。②江墊式構圖靈感來源于錦緞上纏枝的西蕃蓮式波狀圖案,織于卡墊之上。此類圖案形式單一明了,特色鮮明。此外還有其他以錦緞為靈感的相似構圖,但不如此類圖案有代表性。龍鳳圖案卡墊分為二龍戲珠、龍鳳呈祥、穿云龍、二龍逐鳳、蛟龍鬧海、鳳凰戲牡丹等樣式,其紋樣也來源于錦緞,并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對稱性的龍、鳳、云、花、水等組合形態。滿地鋪式圖案的紋樣靈感來源廣泛,如藏靴的繡花紋樣、古代中原的繡花、藏族建筑裝飾、印度絲綢和織錦紋樣等。其特點是紋樣布滿全毯,分布均勻,通常無邊。整個圖案往往形成2~3個較為明顯的節次,具有向心性。城廓式圖案的特點是有邊框裝飾,帶有丁字紋邊緣,形如城廓。最常見的城廓式圖案形式包括錦紋盒子邊(盒子里多為暗八仙、佛八仙、國王七寶或三者混合的紋樣)、水紋邊、花草邊等。嘎雪巴·曲杰尼瑪(江孜貴族,曾任西藏地方政府的噶倫)對卡墊圖案感興趣,通過對內地近代絲綢刺繡的研究,吸收了剌繡被面和剌繡衣料上的大花大葉以及整枝花的形式,并結合卡墊的生產工藝特點,創造了嘎雪巴式圖案。嘎雪巴圖案特點是自由流暢,形象色彩突出,花紋分布均勻,四角有四塊水紋,包含大朵大枝、三點交錯、兩點對稱排列等花卉圖案。[6]40

受獨特地理位置及民俗文化的影響,青海加牙藏毯的圖案和構圖具有濃厚的安多地區藏式特色。青海是安多藏族與漢族等多民族的聚居地。受歷史和地理環境的影響,安多藏區和康巴藏區在藏毯編織技藝和圖案題材上存在差異。比較而言,康巴藏區更多地保留了傳統藏毯的編織技藝,而自清代以來的長期民族交融,使加牙藏毯圖案表現出藏漢文化融為一體的特點。加牙藏毯既有表現傳統藏傳佛教題材的紋樣,例如吉祥八寶紋、法器圖案等,也有老虎、雪獅、鹿等寓意雪域吉祥的瑞獸圖案,同時還大量出現寓意漢族吉祥的龍鳳、牡丹及傳統漢族邊飾紋樣。改革開放以來,反映現代生活的圖案形式出現。

加牙藏毯藝術文化底蘊深厚,它不僅印證了不同時期少數民族手工藝生產力的發展,更記錄了藏族同胞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加牙藏毯在清末民初發展迅速,無論是技術工藝還是生產規模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不僅如此,加牙藏毯的整體布局構造不僅延續了傳統理念,更在此基礎上融合創新。因此,進一步研究各個歷史階段的加牙藏毯作品,深挖其中所蘊藏的歷史文化特點及地域民俗文化內容,能夠深化我們對少數民族非遺手工藝文化脈絡、文化價值的認識。一幅完整的加牙藏毯作品不僅僅是一張擺在青藏地區千家萬戶中的地毯,更是一幅描繪雪域之巔的畫卷,是一種象征、一種精神,具有深厚寓意。

其一,宗教題材圖案。佛教文化思想體系寵大,反映人類對生活的體驗、理解和愿望,是人類思想文化的精華,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藏傳佛教是藏族人民的主要信仰,也是藏族地區占主導地位的宗教,對藏族的影響是廣泛而深遠的。最常見的宗教主題藏毯的表現形式有吉祥八寶、佛像、禮儀密宗器具等。

吉祥八寶圖,又稱“扎西達杰”,由八種藏傳佛教法器組成。[7]2這八種紋樣是藏毯的重要題材,其寓意各有不同。最常見的八寶圖排列方式是將八種紋飾并置于地毯中心位置,上下依次排開,如青海博物館所藏駝色地八寶紋卡墊(圖1)。這個卡墊將八寶紋放置在畫面的最中心位置,主體物周邊環繞以祥云彩帶。毯周則圍繞以傳統“工”字紋及藏族傳統吉祥色,配色大氣,寓意吉祥。八寶紋有時裝飾于地毯邊緣,如喇嘛吹海螺圖[8]16(圖2)中主體人物周圍的裝飾,既豐富了畫面內容,又統一了主題思想。此外,八寶紋樣以連續紋樣的形式,裝飾于城廓式藏毯構圖的邊緣。

圖1 駝色地八寶紋卡墊,藏于青海藏文化博物館,圖片來源:筆者拍攝(左);圖2 貢毯喇嘛吹海螺圖,80cm×230cm,圖片來源:南文魁《藏毯》,青海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右)

其二,花卉題材圖案?;ɑ茴}材紋樣是中國傳統紋樣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廣泛應用于藏毯設計中。由于青藏高原地處高寒,氣候惡劣,植物種類十分單一,艷麗的花卉難以生長,人民只能將美好的希望寄托于鮮艷的色彩中。藏毯中蓮花和牡丹最為常見,或單獨出現,或鋪滿全毯,或與其他類型圖案組合出現。

明清兩代的皇宮,一度出現“凡地必毯”的輝煌景象。[9]7由于統治階級對地毯的喜愛,牡丹紋樣被頻繁運用于藏毯中。除單獨以對稱的折枝牡丹圖案出現外,還有組合題材圖案,如“龍鳳牡丹”“鳳凰戲牡丹”等。在滿地鋪式藏毯中,牡丹纏枝圖案也被廣泛應用,鋪滿整個地毯,呈現出繁花似錦的視覺效果。清代專供宮廷使用的藏毯常用多種花卉紋樣進行組合搭配,并結合中原文化,其配色沿用藏區鮮艷大膽的特點,這是因為顏色使用制度嚴格,皇室貴族多使用黃色、杏黃、杏紅、正紅色等。

其三,瑞獸題材圖案?!叭f物有靈”是所有原始宗教的普遍觀念,在藏傳佛教中虎、龍、鳳、鹿、雪獅等都是千百年來流傳至今的吉祥瑞獸,它們都有著獨特的美好寓意。人們將帶有吉祥寓意的神獸織在藏毯上,寄托對未來的美好期許。

虎在藏族文化中是無畏、力量與實力的象征,在藏毯中多以單體形象出現。人們相信虎皮能以怒相嚇退牛鬼蛇神,保護主人、居室、寺院平安。早在5000年前,西藏阿里地區先民將老虎、豹子等紋樣符號鐫刻于大山之上,這種符號逐漸演化為盛大祭祀典禮符號標志,這種崇拜在藏地得以延續。文獻記載,虎皮紋飾地毯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老虎雖不是藏區本土動物,但作為吉祥瑞獸在藏傳佛教教義中地位甚高,因此藏區人民在家中懸掛虎皮紋樣藏毯以鎮宅辟邪,寄托美好愿望。藏地虎毯傳承至今仍然保留著高飽和度、強對比度的形式特點,民族風格強烈,極具視覺沖擊力,是傳統加牙藏毯藝術的典型代表。

清代漢藏文化交流頻繁,藏毯得以走出雪域高原,出現了大量新題材。龍鳳紋樣、仙鶴紋樣等最為常見,它們或單獨出現或以組合形式出現。清代藏毯被廣泛用作貢毯裝飾宮廷。龍象征帝王,在藏毯中龍紋頻繁出現,這類龍紋題材包括團龍戲珠、二龍戲珠、龍鳳呈祥等。

其四,文化融合題材圖案。費孝通先生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思想。藏毯藝術是這種思想理念的形象表征。加牙藏毯中文化融合現象是不同民族文化共存共生、相互影響的見證。藏青地團鶴紋方形卡墊的四角處描繪了騰云而上的蝙蝠,每兩只蝙蝠之間以如意云紋作為裝飾,突出了中心的團鶴圖案。(圖3)蝙蝠在漢民間藝術中象征福氣,如意云紋代表如意和好運,而團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長壽。因此,整個卡墊的主題是長壽和吉祥。無論是如意云紋、蝙蝠圖案還是團鶴圖案,它們都是漢族傳統文化圖案,而這塊卡墊體現了漢藏文化相融的特點。

圖3 藏青地團鶴紋方形卡墊(左);

駝色地暗八仙團鶴紋卡墊(圖4)上采用兩種不同文化的符號性圖案的組合搭配方式。四個角落的大邊飾使用蝙蝠圖案,而其他部分則采用藏八寶圖案,這是藏族人民非常喜愛的圖案。中央圖案是一只口銜“三多”的團鶴,周圍環繞著暗八仙圖案和福壽“三多”圖案。這組裝飾圖案中,藏八寶圖案代表藏傳佛教文化,暗八仙圖案代表中原道教,而團鶴和福壽“三多”圖案則代表中原民俗。這種在一張毯子上同時出現藏傳佛教文化圖案和中原漢文化圖案的現象,是漢藏文化相融的結果,也是明清河湟地區文化交融的體現。

圖4 駝色地暗八仙團鶴紋卡墊(右)(圖片來源:青海藏文化館)

(三)加牙藏毯的色彩寓意

加牙藏毯的色彩搭配保留著純正的傳統藏式風格。早在千百年前藏族就已形成了獨特的色彩觀念,不同顏色有著不同的寓意、次重和等級,其中最常用和最受尊崇的主要有白、藍、紅、黃、綠等。這五色是藏族原始宗教苯教中代表五種本源的象征色,后來被佛教所借用:藍色代表天,白色代表云,紅色代表火,黃色代表地,綠色代表水。藏毯的常用底色有紅、黃、黑、藏藍、藏青和深紫等。紅色被藏族先祖賦予神秘力量,象征光明、太陽,能驅邪避災。在藏毯的底色中以大紅、朱紅褐色較為常見。[3]118在藏傳佛教中黃色又被稱為“喇嘛色”,是神圣、至高無上之色,是高等活佛襲用的顏色,因此在民間有所禁忌。在藏毯中黃色一般用于高等活佛的坐墊與靠背上。而黃色系中的各類土黃、駝色以及米色則沒有使用禁忌,是最為常見的民間藏毯底色。土黃、駝色給人以溫暖、安寧的視覺效果,多用于裝飾居民客廳、臥室。黑色在藏傳佛教中代表“護法”,象征護法神的神職與威嚴。將黑色作為藏毯的底色,在視覺上具有沉靜、莊重的效果。除紅、黃、黑三種顏色外,將藏藍色、藏青、深紫三種顏色作為底色的藏毯也十分常見,整體色系都與千年來藏族工藝古樸又不失華麗、新穎又保留傳統的風格相一致。

三、加牙藏毯藝術的當代設計考察及傳播途徑

2006年,加牙藏毯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發表講話時提到:“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決定了中國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諧格局,決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边@給加牙藏毯藝術設計的現代轉化及國際傳播途徑提供了理論指導。然而,加牙藏毯的發展依舊不容樂觀,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迫在眉睫。

(一)加牙藏毯藝術的當代設計創新

第一,創新技術、材料和工藝。傳統的加牙藏毯通常使用羊毛作為主要材料,未來可以在保留主體材質及效果基礎上,考慮加入部分其他纖維材料或混合材料,如棉、麻、絲或合成纖維以創造出不同的質感和效果。同時,探索新的工藝技術和處理方法,如染色、織造、編織技術,進一步提升加牙藏毯的制作效率。

第二,創新圖案和色彩。傳統的加牙藏毯常常以自然元素、動物或幾何圖案為主題,可以嘗試融入現代主題或符號。使用現代科技元素、城市景觀、當代符號表達現代社會的觀念和價值;吸收和借鑒中亞、南亞、中東、歐洲等國家和地區地毯的色彩搭配和圖案設計,展現具有民族性而不失世界化的審美特征;通過運用造型簡潔、線條清晰的幾何圖形,或者將傳統圖案進行抽象化處理,以打破傳統的形式和結構,創造現代感。

第三,激發功能性創新活力。激發加牙藏毯藝術的全新功能,制作應用于現代生活的設計作品,或者使之成為展覽中的藝術品。設計適用于家居裝飾的地毯、抱枕、墻掛等,將加牙藏毯藝術融入日常生活;舉辦加牙藏毯藝術展覽和展示活動,將其介紹給更多藝術愛好者;通過在藝術館、畫廊、文化中心等舉辦展覽,邀請專業人士、學者、觀眾參與交流和討論,加強與不同國家地區、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機構的合作;通過文化交流活動、合作項目、藝術家駐留計劃等形式,促進不同文化間的交流互鑒。

第四,講好中國藏毯文化故事。在加牙藏毯的設計中融入故事性元素,賦予作品更深層次的意義,引發情感共鳴。通過圖案、圖像、符號講述藏毯故事,將消費者的思緒帶到雪山綿延、天空澄澈、美麗而神秘的青藏高原,讓都市居民感受藏地原始而勇猛的力量,馳騁想象,體驗與自然共生。通過對藏毯的現代化創新設計記錄中華文化的生生不息和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編織新時代的藏毯文化故事。

(二)元宇宙展廳的創新性傳播實踐

古代中國藏毯的傳播及影響力倍受時空制約,使內陸、沿海地區的絕大多數普通消費者無從了解。而當下,根據市場調研,青海加牙藏毯仍停留于傳統的銷售模式。好在國內已涌現出一批新藏毯品牌,比如“山赴品牌”(Atelier Changphel)除了在作品內容上與國際知名藝術家聯名外,還在傳播、營銷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使藏毯頻現于各大自媒體社交平臺,走進元宇宙展廳,吸引了更多年輕觀眾。

山赴品牌在展陳方式上嘗試使用元宇宙概念,建立元宇宙品牌展館,觀者可穿梭于虛擬世界,實現沉浸式體驗,感受傳統手工藏毯的藝術魅力。元宇宙在同步性與高擬真度、開源與創作、閉環經濟系統及永續發展等方面極具特點,這為非遺傳承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數字科技賦能藏地紋樣和編織技藝,使之具有沉浸感、互動性和體驗感。傳統實體藝術與前沿科技媒介相互作用,使觀者在視覺體驗中感知現實與虛擬的邊界,想象未來藝術。元宇宙技術突破文化傳播地域、空間的限制,使非遺文化更好地融入現代城市生活。年輕消費者得以通過元宇宙了解藏毯。將非遺產品進行數字化改造,可以為全社會提供數字化建模服務,創造個性化、時尚化、數字化藏毯產品,為藏毯的發展傳承提供新思路。

(三)加牙藏毯在現代家居中的應用

藏毯作為藏族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如同藏民性格那樣粗獷、自然、古樸。傳統藏民家中式樣各異的生活用毯隨處可見。但經筆者實地考察發現,當地已鮮有專門售賣傳統手工藏毯的門店,傳統手工藏毯的消費群體多局限于當地藏民,影響大多還停留在青藏地區。創新設計符合現代家居使用場景要求的新式藏毯迫在眉睫。

經過前期對市場上藏毯創意設計產品的整理和歸納,筆者發現,傳統藏毯因載體的限制,在圖案應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將傳統加牙藏毯元素轉化為數字形式,其載體將會得到進一步擴展。得益于現代技術,藏毯元素呈現于多種載體之上,如運用打印技術、激光雕刻技術等以突破傳統的羊毛織物的材料限制;建立圖形紋樣電子數據資料,在圖案實驗創作中選取素材。筆者經過圖案、色彩的提取、重組、創新,完成系列家居設計方案。將家居產品如地毯、空間隔斷等作為應用對象,通過整體圖案、局部圖案的展示及變化創造不同的設計風格。同時,方案打破藏毯的平面展示形式,達到全新的互動性展示效果,兼顧藏毯的功能性、觀賞性、時尚化。創新設計方案《雪域靈虎》靈感源于古老藏毯中的虎元素?;⒃诓刈逦幕惺橇α康南笳?虎毯在藏毯中最具代表性。因此,筆者經過前期調查研究,選取傳統青海加牙藏毯的主體老虎圖案,融入藏族傳統五色,使其不失傳統、形式內容豐富。此方案包括地毯、空間隔斷等家居用品。

其一,地毯系列。地毯系列通過不同尺幅地毯的表現形式,結合上文對圖案進行重組排列、分解重構;重新排列組合傳統藏毯紋樣中的祥云紋樣,使之嵌入現代時尚圖案、幾何波普紋樣之中,運用波普幾何元素的視覺效果打破傳統藏毯的視覺節奏,使之更具層次感、沖擊性。(圖5)

圖5 創新虎紋地毯在家居場景中的運用,圖片來源:筆者繪制

其二,空間隔斷系列??臻g隔斷系列根據不同場景的個性化需求,結合上文圖案設計進行重新組合排列、分解重構,打破傳統形制,創新構圖形式,采用現代幾何元素構成形式對藏毯進行規則或不規則的分割、變形,增強藏毯的趣味性、時尚感。

四、結語

充分挖掘和創新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手工藝,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路徑。非遺手工藝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形成民族凝聚力、提高文化自信有重要作用。非遺手工藝的再設計應重點把握手工藝物質形態與文化抽象形態的深度融合,系統梳理非遺手工藝的內在文化脈絡。本研究旨在探索傳統手工藝的再設計,從文化構成角度出發思考藏毯在當代藝術中的發展定位:分析非遺手工藝的藝術特征和青海加牙藏毯的歷史審美、圖形分類、材料工藝、文化寓意及其現代應用。藏毯不僅表現出我國傳統的民族文化藝術特色,更蘊含著獨特的青藏高原地域語言。加牙藏毯主題圖案豐富多樣,在題材上表現出藏漢文化融為一體的獨特風格,不僅有反映藏傳佛教的宗教類題材,也有大量表達漢民族美好寓意的民俗題材。加牙藏毯具有強大的藝術生命力,是民族文化大融合的縮影。

探索藏毯的傳播推廣路徑,建立元宇宙地毯展覽館以實現數字化改造,能夠打造、傳播更多個性化數字藏品,更好實現保護傳承。藏毯產業的個性化、時尚化、數字化產品為藏毯的傳承發展帶來了新思路。在整個設計實踐過程中,重組藏毯元素,探索藏毯元素的新形式,須要嘗試轉化多種現代藝術表現形式,以現代家居產品為載體探索藏毯圖案的創新應用及發展路徑。

① “林卡”在藏語中義為園林,“過林卡”即郊游、踏青,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休閑娛樂方式,多在每年6-9月間開展。

② 《非物質文化遺產:青海加牙藏毯》,中國藏族網通,https://www.tibet3.com/tibetcul/content/2011-01/27/content_449337_4.htm,2011-01-27。

猜你喜歡
紋樣圖案
傳統裝飾紋樣衍生圖一四季
《2020年杭州亞運會紋樣設計》
畫中謎
畫中謎
畫中謎
畫中謎
藏族傳統紋樣中幾何紋樣的類型及其文化解讀
袁飛紋樣設計
經典的藝術幾何紋樣
清末至民國時期絲綢紋樣的傳承與變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