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動學習視域下私人圖書館專業化服務研究*
——以“小妃書屋”參與中小學生課后教育為例

2023-02-22 10:01姜勇峰唐旭紅肖可以邢文明
新世紀圖書館 2023年12期
關鍵詞:書屋館員協同

姜勇峰 唐旭紅 肖可以 邢文明

0 引言

教育政策決定教育發展方向,落實“雙減”政策需要全社會努力。社會力量參與課后教育[1],構建全民育人生態[2],成為當前教育優化的核心議題[3]。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應該是“專業化”最樸實的詮釋。在中小學生課后教育中,閱讀引導應由具備閱讀推廣技能的專業人員來完成[4]。私人圖書館作為總分館模式下的公共文化服務主體,作為重要的社會教育組織,輔助中小學生課后閱讀是展現其專業化的重要舉措[5]。弗萊雷認為,教育不是A 為B(“A”for“B”)或A 關于B(“A”about“B”),而是A 與B(“A”with“B”)[6],即良好教育體系的構建,是一個多元主體平等參與,不同專業人員發揮自身特長,形成合力的過程?!半p減”背景下,私人圖書館具有整合資源科學、服務模式調整容易、提升培訓成效迅捷等優勢,特別在管理方面,少了傳統圖書館管理中的層級或專業分類的要求,在參與中小學課后教學、組織學習資源、挖掘和引導讀者需求方面,具有“船小好調頭”優勢,能及時滿足或引導讀者需求。館員專業化融入中小學生課后教育,對于促進校外培訓治理,構建系統化的教育治理體系意義深遠[7],能促進圖書館行業發展或專業化服務評定。

1 “小妃書屋”參與中小學課后教育的專業化服務實踐

私人圖書館即由私人個體利用非公有資產興辦的圖書館[8],通過滿足讀者需求彌補公共圖書館服務的不足,承擔起公共圖書館的部分專業性服務?!半p減”背景下,中小學生需要專業化行動學習教練引導閱讀。行動學習法由雷吉·瑞文斯(Reg Revans)在20 世紀40 年代首次提出[9],是一種任務、問題或項目引導下的學習方法,注重行動學習教練的團隊構建與作用發揮。因而,邀請熱衷于閱讀推廣的專業性人員擔當學習教練,代表圖書館融入中小學課后教育體系,與教師、學生一起挖掘構建閱讀場景,開展專業化閱讀服務,正成為私人圖書館一項創新服務。

2013 年5 月,接受完湘潭市圖書館閱讀推廣培訓的凌小妃女士,申請成立私人圖書館,創建“小妃書屋”[10]。經過湘潭市圖書館多年的閱讀推廣人教育和專業培訓,“小妃書屋”開展的專業性閱讀服務得到了社區和部分中小學家長和教師的認可?!靶″鷷荨逼放品斋@得了湖南教育廳頒發的老百姓最喜愛的“終身學習品牌項目”、湖南省“書香之家”、湘潭市全民閱讀會“全民閱讀優秀推廣機構”、湘潭市文聯“市文藝惠民服務基地”等稱號[11]。

2021 年,隨著國家“雙減”政策的出臺,中小學生每天14:40 至17:20 均屬于課后服務時間,課后學習時間占總學習時間的32.65%。提高中小學生課后教學質量,豐富學生閱讀量和促進閱讀習慣養成,成了“雙減”政策后中小學教育體系建設的新需求[12]?!靶″鷷荨奔皶r調整服務理念和服務模式,在尊重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的前提下,采用行動學習法協同幾所中小學校,構建了一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空間[13]。相較于傳統學校教育,“小妃書屋”采用的行動學習法,注重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培養,通過學習教練引導學生參與任務、問題或項目的不斷循環實踐、反思和相互交流,直至得出解決方案或完成任務、項目,在這個行動、反思和交流的過程中,實現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

1.1 構建“雙導師”制,引導中小學生的思維或創新能力提升

行動學習法注重學習評價與反思[14],是問題引導下的讀者自我選擇,讀者有權利向著自己心中理想的人格靠近。館員與任課老師以校內、校外導師身份構建“雙導師”課后服務制度,從“好奇心”“反思”“批判性思維”“元認知”等層面入手,鼓勵值班家長和學生一起形成中小學生課后教育生態。

首先,經“雙導師”協商形成課后教學計劃,對學習者“好奇心”進行挖掘?!靶″鷷荨币竺恳晃恍袆咏叹毘浞至私饷恳粋€孩子的情況,因材施教,挖掘孩子的興趣點,在行動學習過程中,凝練出適合交流的問題,依據問題挖掘“好奇心”?!靶″鷷荨碧峁┌瑫浰?、引領誦讀、音視頻導學、朗誦技法教學、一對一指導和學習成果制作在內的多種興趣引導服務,教練和學生構建課后教學情境,達到促成和監督課后教育目標落實。

其次,加強對服務過程中學習者“批判性思維”的引導。私人圖書館參與課后教育服務,重點在于訓練學生的自我學習和反思能力,館員以校外導師身份培養學習者的“批判性思維”。校外導師專門開設了線上音視頻讀詩欄目,鼓勵孩子們和家長一起參與詩歌朗誦的再創作,期間引入問題——什么是一首詩歌真正的韻律?學習者對詩歌作品思考而進行再創作,最終以音視頻的形式發布展示出來[15],極大的提升了服務活動的影響。引導學習者反思,校外導師利用自身專業特長,更精準地引導學生群體的學習動向和意愿,并及時向家長反饋學習情況,增強家長參與感的同時,消除家長們對于孩子的教育焦慮。

最后,重視對行動學習法中“元認知”的假設?!半p導師”制特別注重“角色對想法的執行力”,通過構建體驗情境,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并努力讓其得到實現,校外導師將體驗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制度化反饋給校內導師。同時注重“認知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帶領學生設定通過努力就可以達到的目標,讓參與學習成為一個自我認同、自我欣賞的過程,并通過學生取得的成績促進家庭閱讀氛圍建設。還可以通過身份互換的形式,讓中小學生“從行動學習中獲得知識”,能得到課堂上或教材上難以得到的體驗,這份體驗的過程就是知識形成的過程,將隨著時間的推移,深深地融入學生的基礎記憶。

1.2 館校協同,化身閱讀推廣人助力行動學習

“雙減”政策的初衷是規范校外培訓行為,在教育行政部門領導、監督下構建館校協同課后教育體系。行動學習法模式下的課后教育,需要家長的支持[16]。家長的認同對于孩子的教育學習必不可少,正如英國教育學家菲利普·布朗(Phillip Brown)所說,一個孩子的教育機會越來越取決于家長的財富和意愿[17]。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大多數家長無力或者無法參與到中小學生下午兩點以后的課后教育過程,由此對于“雙減”政策的落實產生憂慮[18]。擁有“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思維的家長[19],都希望中小學生課后閱讀能得到專業的指導。擁有閱讀專業技能的愛心人士也希望有一個平臺實現自己的理想,館校協同課后教育平臺,志愿者館員融入學校課后行動學習過程,正好滿足多方需求。

“小妃書屋”成為湘潭市圖書館私人分館后[20],館長組織志愿者定期參加湘潭市圖書館閱讀推廣業務技能培訓,將擁有專業技能的志愿者培訓成館員,從2016 年末至今,憑借著“共同讀書”興趣的吸引,聚集起一支對閱讀推廣有一定專業特長的16 人館員團隊,活躍在長株潭都市圈的幾十個社區和中小學校[21]?!半p減”政策出臺后,館長敏銳感受到中小學生課后閱讀需求,積極參與中小學校課后教育體系建設,帶領團隊主動學習朗誦、快速閱讀、中心思想提煉、網絡信息提煉等技能,在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的鼓勵下,扮演給予提問、反思、互動的專家,將個人學習和引領學習結合起來,通過傳播知識達到了自我實現的目的[22]。館員以行動學習教練身份融入課后教學系統,以“第二導師”身份與教師打造出館校協同教育平臺,使私人圖書館教育職能得以實現[23]。

1.3 寓教于樂,注重融媒空間的體驗學習

“小妃書屋”借助抖音、微信、喜馬拉雅等當前主流的音視頻軟件,發掘出線上服務交流渠道,利用App 開拓了線上服務空間[24],引導中小學生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詩經》《迷人的材料》等圖書,寓教于樂,啟發體驗者提問與反思?!靶″鷷荨迸c學校搭建的館校協同服務網,本著“價值”“公平”“民主”“有效”的原則,實現了學生、學校和圖書館的合作共贏,如在與湘潭市易家灣學校的合作中,圍繞“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親子共讀”“傳播文化經典”系列主題,開展了社區藏書家介紹、好書領讀、名篇誦讀、親子共讀活動、自制抖音短視頻、自制有聲讀物活動。在活動中同時聯合湘潭萬達廣場管委會、岳塘區婦聯、昭山鎮婦聯、湘潭市女作家協會攜手參與,采取了“領讀+共讀”和親子閱讀模式,參加的線上小讀者有2789 人次,線下有883 人次。又如在與長沙市奧克斯小學合作中,以“共讀一本書”、真人圖書館、詩經作畫、自己動手制作短視頻、《詩經》誦讀、歌唱、樂器演奏、舞蹈等形式來讓中小學生體驗閱讀,理解閱讀,并擴大活動范圍,聯合湘潭市第三人民醫院、湘潭歸農讀書會、倉央嘉措詩社湘潭分社參與,網絡參加者達9563 人次,線下有527 人次參加。在與長沙市砂子塘小學合作的共讀《詩經》、與作者面對面、贈書送書、校園親子共讀、“好書共讀”抖音短視頻等活動中,積極推介湘潭歸農讀書會、倉央嘉措詩社湘潭分社也參與進來,參與者達到6693 人次。

1.4 融合資源,不斷提升教學內容品質

“小妃書屋”構建的行動學習情境需要能夠引起讀者提出問題和引起反思,其中資源融合是重要的特點。一是資源的私藏公用。館員通過開發私人藏書、個人技藝、真人圖書館等私有資源,向中小學生推薦和導讀私藏資源,提高私人資源的利用率,特別是將湘潭市作家協會成員新出版的圖書向讀者宣傳?!靶″鷷荨庇纫韵嫣侗镜厝宋淖髌返氖占婇L,內容涉及到人文風俗、歷史地理、宗祠廟宇、藝術歌曲等等。其中各具特色的私有資源,各類秘藏技藝都為構建行動學習情境提供了重要支撐,這些資源充分地展示了地方特色。二是充分利用地方公共資源?!靶″鷷荨迸汕仓驹刚呃蒙鐣操Y源開展教育,將博物館、景區等公共資源作為自有資源,將閱讀的范圍延伸到紙張之外,帶領中小學生們參加諸如革命烈士掃墓、清明風箏會、重陽剪紙手藝賽等多種有教育意義或有趣的活動。三是巧用教學資源。中小學生課后服務應區別于傳統的說教式教學,注重實景體驗式教學,善于將各類企業、醫院、田間地頭等生產場所作為課后服務場所,作為館校協同課后服務的教學資源?!靶″鷷荨毙袆訉W習教練帶領學生參觀湘潭鋼鐵公司煉鋼車間,由煉鋼師傅臨場講解和演示煉鋼過程,講述日本航母覆滅的故事。四是利用網絡資源。私人圖書館除了利用常見的紙質書籍、音視頻、電子書等資料之外,還積極利用平臺資源開展服務,借助于高品質的場景帶入和空間共享,讓服務不“打烊”。

2 以行動學習思維理念,提升圖書館參與課后教育的專業化水平

“雙減”政策下私人圖書館參與學校課后服務,是民間力量與學校力量在教育體系改革中的一次協調嘗試。2021 年國際圖聯(IFLA)學校圖書館工作組(School Libraries Section)發布修訂版《國際圖聯學校圖書館宣言》(IFLA School Library Manifesto),圖書館需要運用廣泛的資源和策略,激發和強化閱讀素養和閱讀樂趣,運用合作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情境性思維實現開創型學習。行動學習思維主指“做中學”思維,側重于行動達成學習目標,即通過體驗學習過程,或解決預設問題并進行評價。

2.1 以合作性思維,促進課后服務硬件設施和教師資源建設

“小妃書屋”通過收集當地私人閱讀資源,招募志愿者館員隊伍,做好志愿者培訓[25],以校外導師身份參與中小學校課后教育,推動中小學圖書館建設和發展,承擔起閱讀推廣人職責。將內容新穎、獨特、趣味性強的圖書和雜志[26],與學校圖書館一起共建館校協同教育平臺,打造活動品牌[27],構建多元主體協同課后教育生態[28]。

圖書館參與中小學課后教學提高學生綜合素養,應做好圖書館、學校和家長的利益均衡,促進課后服務的硬件設施和教師資源建設,建立起館、校、家協同學習服務網。為了尋求更多行動學習師資力量的支持,“小妃書屋”積極與學校對接,將經過閱讀推廣培訓的館員(具有閱讀專業技能的志愿者)引入中小學校,協助學校圖書館員、教師、值班家長、優秀學生代表等,在合作思維下參與中小學生課后教育體系建設,構建起線上、線下同步,校內、校外協同的館校協同教學網,豐富了中小學生課后服務生態[29],如圖1 所示。

圖1 多主體協同教育生態“力學”示意圖

2.2 以批判性思維,協同教學的目標設計

“小妃書屋”參與中小學生課后教育提升目標: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 基于中小學生發育特征,“小妃書屋”與學校協調確立教學目標,引導體驗者思考、提問,開展“雙導師”制課后教學,如圖2 所示。在認知教育領域,館員立足于現代認知心理學理論和中小學生學習特點,引導中小學生進行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學習,進行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六個層次的培養,譬如: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第五次反圍剿會失???如果我是王明該“怎么辦?”在情感教育領域,館員通過組織活動,珍視中小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開展接受、反應、形成觀念、組織價值體系、形成價值情節等五個層次的訓練,譬如:組織同學們談愛國教育的感受;陳述親子閱讀的收獲。在工作技能教育領域,館員通過預設問題,由簡單到復雜,引導中小學生通過學習獲得使用符號與環境相互作用的能力,開展觀察、模仿、練習、適應等四個層次的教學,如騎車、寫字、投球等。

圖2 中小學課后協同教學目標設計

將中小學生未來需求作為當前服務的落腳點[30],按中小學生教育規律構建起閱讀資源保障系統?!靶″鷷荨弊鳛榭偡逐^模式下的私人分館,通過專業性服務在閱讀推廣中影響學生,協同社會多元主體開展體驗式教學。主體包括圖書館、博物館、企業、教育基地、學校等,將教學目標貫穿教學目標設計的準備階段、實施過程和教學服務后。

(1)構建課后教學資源設計。一是館員專業化培訓。中小學生課后教育需要館員更新傳統服務觀念,更新教育理念、改造自我知識結構,學習閱讀推廣技能,不斷將最新科學成果引入教學內容中。主動學習使用信息技術的技能,引入網絡教學和國家中小學生公開教育平臺優秀課件,提高課后教學的效率和館讀互學的效果。二是搜集充盈的課后教學資源。私人圖書館應依據教學目標設定問題,整合更多私人藏書資源、空間資源、文化教育資源,將具有區域文化自信,宣傳地方文化特色或傳承的資源收集起來。通過中小學生需求進行靈活搭配,分類組織成適合不同活動需求的知識資源組合,激發體驗者的探索欲,增強獲得感。依據教學目標,因地制宜構建起適合各類讀者需求的課后教學資源體系[31]。

(2)教學管理行為設計。一是緊盯教學目標設置問題庫。二是依據讀者喜好進行分組,針對一個或幾個問題開展學習。三是通過參與者數據分析找準熱點問題,將有限的時間充實到體驗學習中。四是針對館員服務特長安排教練,引導小組建立適當的人際關系,增強小組學習力。五是做好教學評價,包括評估觀察教學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效率。通過對體驗閱讀數據分析,構建中小學生課后閱讀體驗循環。

2.3 以情境性思維,構建創新型互動型學習模式

行動學習法是情境學習理論的具體實踐。情境性思維下的行動學習(L)通過把已經掌握的相關專業知識(P)與提出深刻問題能力(Q)相結合來完成的,即:L=P+Q?!靶″鷷荨眳f同中小學校開展課后教學,不僅積極促進單個學生興趣或目標的達成,更致力于推動館校協同教學組織的教學模式變革,將館校協同組織轉化成一個情境性學習體系。一方面,探索中小學生課后教學規律。依據行動學習法一般要求,導師應考查協同教學中設計問題、分組建隊、核定教練、激勵機制、學習過程等要素的落實情況。館員或教練以開展實踐活動為重點,帶領學生體驗真實案例,并逐步拋出預設問題,在學生思考、討論后,通過分組比較,找出差距與不足,以學習團隊為單位,引導團隊成員調整學習動機與規律,從而達到認識自我的目的。另一方面,構建創新型互動性學習情境。館校協同教學秉持著知識結構合理、“授人以漁”和引導思考的三大原則,以社會性的、實踐性的、差異資源為中介,將教學活動設定為設計開發、主持執行、效果宣傳、反饋回應等四個必要模塊[32],如圖3 所示。館校協同學習情境的創設,致力于融洽中小學生及行動學習教練的關系,通過圖書館服務品牌共創,找準相互的身份和角色意識、前期建構知識,讓教學考核目標回歸到實踐、創新的自我反思狀態,依此解決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習的灌輸知識、瘋狂刷題的非情境化教學的頑疾。

圖3 館校協同互動性學習情境

3 對我國私人圖書館參與中小學生課后服務的啟示

中小學教育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初始階段,私人圖書館參與中小學生課后服務,構建平等式、對話式和參與式的新型師生關系[33],是落實中國共產黨二十大教育思想,實現我國中小學生教育目標的重要手段[34]。從“小妃書屋”的實踐來看,私人圖書館參與中小學校課后教育,應該注重青少年的社會道德、文化教育,健全人格,法治意識等方面的素養提升。館員(行動學習教練)應科學規劃、遵紀守法,做到“師者為先”,成為課后教育的“責任人”,當好小組學習指導者,做專業性極強的閱讀推廣人,承擔起社會教育者的重大責任。

3.1 做合作思維的教育者

合作是競爭的一種特殊形式,私人圖書館館員以行動學習小組教練身份參與課后教育,應建立國際合作視角培養祖國建設者思維,培養中小學生的合作競爭精神,引導課后閱讀興趣。從競爭的本質看,競爭是不同個體或團體間為了某項目標或需求而形成的沖突與合作的對抗關系,是一種極為重要的社會性激勵發展機制。館員在引導中小學生課后閱讀中,應與多主體合作選好教材,充分利用競爭手段,激發讀者參與熱情。競爭作用于個體一系列心理和行為活動,有競爭,必有合作。開展合作式競爭教育能激發中小學教育主體、客體的深層次需要。一方面個體競爭會產生應激反應,并分泌較多愉悅的多巴胺,從生理方面使人幸福感和愉悅感提升,合作者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另一方面,處于競爭環境下的中小學生,其自尊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更強烈,為他人服務、使他人愉悅得到滿足的同時,自己的興趣和意志在奉獻中也得到穩步鍛煉,能降低對短期功利、成敗的影響,利于創造力、潛力和構建團隊意識形成,從心理方面夯實健康基礎,為形成合作共贏訓練心理素質。

3.2 做批判性思維的引導者

批判性思維能引導中小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索,是其成長、成才的最佳途徑,符合教育學的一般規律。私人圖書館可以在“靈活教材”“選對方法”“情緒調動”“角色互換”等幾個方面融入中小學生課后教學中,做學校教育之外培訓引導者。一是靈活選用符合教育綱要的教材。好的教材或活動能提高中小學生判斷性思維訓練的參與性,行動教練針對不同的個體選用的教材或組織的活動,必須立足于學生生理、心理發育基礎,為學生選用的教材除了具有地方性、專業性、進步性等要求,最應該考慮的是適應性,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對于學生而言,愿意參與活動、融入體驗環境,才能擁有好奇心,才能配合教練做好后續對知識更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二是選準符合體驗者個性需求的方法。培養中小學生批判性思維,除了選對教材和組織活動外,教練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把握體驗者個性化特征,做好個性化特長引導,將教材中的人物特征與體驗者人格進行對照,將活動組織與虛擬的職業成就掛鉤,培養體驗者“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持續探索精神。三是遵循學生課后教育的情緒發展規律。批判性思維培養必然經歷一定的情緒發展歷程,行動學習教練要遵循情緒培養的一般規律,分步分析教材或活動的方法與體驗者情緒變化的關系,做好與體驗者共情、互動,與體驗者構建主動探索的情境。四是與體驗者角色互換。只有自己滿意的才是愿意分享的。在引導體驗者思考、分析問題時,行動學習教練要為體驗者提供機會,讓其將參與活動的感覺或體會表演出來。當表演者成為行動教練,行動教練成為觀眾和評委,體驗者得到認可和自信的行為將成為更廣泛分享的素材,激勵其更深入地探索。

3.3 做情境化思維的構建者

“雙減”政策下的中小學生課后服務,應該是建立起符合青少年學生生理、心理發育特征的情境化教學環境,做好“學情分析”“教學目標分析”和“信息化合作與交流”,挖掘學生學習動機,形成主動學習的教學情境。一是依據學情變化創設熟悉情境。課后教育是課堂教育的延伸,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行動學習教練在引導學習時,應認真分析學情變化,依據學生認知水平、心理特征、生理特點,選取適合學生訓練的科目或活動,創設學生感興趣、熟悉的情境,力爭引發學生的共情與共鳴。譬如,將引導學生參觀豆芽菜作坊生產與生物課中觀察種子發芽教學聯系起來,讓學生將書本中文字、圖畫觸手可及。二是應緊扣課堂教學目標。青少年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課后教學應該是課堂教學的補充,而不應該成為另起爐灶的風口,更不能與課堂教學目標背道而馳。課后教學情境應該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規律,不同年齡段學生適合不同的學習情境,私人圖書館采用行動學習法參與課后教育,就應該鉆研受眾身心發育的差異性,選好教材和適合的活動,認真準備、廣泛調研、及時調整,做好課前素材積累,讓教學情境為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的重要場景。三是利用信息化技術構建靈活性情境。靈活的教學情境,不僅能從情境導入設計和任務驅動環節促進學生參與性,也能使課后教育投入資金價值最大化。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私人圖書館的行動學習教練應多利用云平臺開展趣味教學,融入大家喜聞樂見的方式創造游戲學習情境,也可以將民間藝術與最新平臺結合起來,由參加學習或體驗的學生依據興趣愛好選擇參與。

4 結語

“雙減”政策背景下,需要更多社會力量獻出愛心,發揮各主體的專業特長,承擔起社會教育的責任,參與中小學生課后教育體系建設。青少年教育是建立在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努力基礎上的協同式教育,社會教育一度因學校教育時間過長而被壓縮,私人圖書館利用整合資源、規范管理、科學協作,參與到中小學生課后教育,是館員職業化建設的需求,也是圖書館專業化建設的要求。私人圖書館與中小學校協同開展課后教育,構建的館校協同教育模式雖讓人充滿遐想,但需要克服的困難還很多,譬如:針對館員專業化不足,應加強專業培訓;針對社會力量參與中小學校教育的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尚不健全,需出臺更具操作性法律規制;等等。館校協同模式下中小學生課后教育方啟待興,需全社會秉承著協同、理解、互助的態度,久久為功,以合作共贏的服務理念、扎實可行的實踐舉措,將社會育人工作推上新高度,為新時代的人才培養再立新功。

猜你喜歡
書屋館員協同
篽箖·上野書屋
蜀道難:車與路的協同進化
“四化”協同才有出路
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轉聘謝承華、斗尕館員為榮譽館員的決定
夢幻書屋
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轉聘謝佐等3位館員為榮譽館員的決定 青政〔2017〕32號
三醫聯動 協同創新
“撿”來的書屋和輔導站
協同進化
淺談圖書館青年館員職業生涯規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