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寰”閃耀 氣候發力服務首都防災減災

2023-02-22 08:53張瀟瀟
學會 2023年12期
關鍵詞:防災減災氣候

張瀟瀟

(1.北京減災協會,北京 100089;2.北京市科協防災減災專業智庫基地,北京 100089)

近年來,北京減災協會黨建工作小組積極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動融入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弘揚科學家精神,助力首都防災減災。

統籌運用科技資源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是黨的二十大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事實說明,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實施具有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2021 年7 月20 日,鄭州遭遇極端氣候事件,凸顯出氣候預測對于防災減災關口前移的關鍵作用。中國科學院自主研發的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簡稱“寰”),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面向地球科學的高性能模擬裝置,可以更可靠地預知未來天氣和氣候變化。2021 年,“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在北京懷柔科學城落成啟用,這是我國首個研制成功的大科學裝置,為首都乃至全國實現防災減災提供了新工具、新手段。

防災減災中的精準預測仍然是當前氣候預測一線工作的發力方向??上驳氖?,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軟硬件協同的地球模擬銳器“寰”,多項指標已位居世界同類裝置前列,可減少預報預測技術對國外技術的依賴。這一國家倚重信任的大裝置,今后可以在極端天氣預測、重大災情預測上更好發揮作用。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世界氣象組織獎得主,美國氣象學會榮譽會員曾慶存院士著力推進“寰”的科技成果應用。在創新運用“寰”的過程中,北京減災協會突出黨建引領,積極推進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生態文明建設等成果需求對接,邀請曾慶存院士作“地球系統模式若干基本問題和參數化方法研究”主題報告。系列活動緊盯現實需求,為運用科技裝置提高氣候預測精度作了深入探索。

北京減災協會緊追科技前沿動態、統籌運用科技資源,于2022 年9 月30 日舉辦“院士專家服務中心科技沙龍”,集聚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國家氣候中心、國家氣象中心等國家級專家智力資源,圍繞“地球系統模擬大科學裝置創新發展助力首都防災減災”主題進行深入研討??萍忌除埓俪闪恕板尽贝笱b置團隊與北京市氣象局的合作,推動雙方商討技術對接資源、凝練相關合作研究選題,引導建立基于資料數據共享、平臺資源共享、技術方法共享的開放機制,匯聚以開放促升級、以共享求共進的共贏合力,為防災減災探索新路徑,促進了產學研的深度融合。

深入調研為防災減災注入“數智”動力

防災減災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需要精準的預報預測。北京是我國氣象災害頻發地區之一,是世界上氣象災害較多、較重的大都市之一。對氣象災害的分析,要結合北京的地理特征,以氣候變化的視角厘清新特征。在全國自然災害風險普查中,北京市從房山等“災害普查大會戰試點”入手,開展調研,已經在致災因子、風險暴露等方面取得成果,只要加強精細化成果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實現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數字化、智能化指日可待。

氣象預測、天氣預報仍然是世界性難題,預測結果是決策防災措施的主要依據。氣象預報預測關乎生命財產安全,要敢于擔當、勇于負責,檢驗的是立場,考驗的是黨性。新形勢下,只有加強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深度融合應用,才能為防災減災注入“數智”動力。北京減災協會積極培養智能化“氣象預報先鋒”,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國家級科研項目,為青年托舉人才提供平臺和資源,協會3 名青年人才參加2022 年首屆全國智能氣候預測大賽,獲得優異成績。

精準研判保障首都重大活動

北京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是展示國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每年都會舉辦大量的政治外交主場活動,對氣候預測提出極高要求。2020 年,《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得到黨中央、國務院正式批復。制訂這一規劃的主旨是,深化災害風險評估與風險區劃,優化應急管理能力體系建設,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2022 年6 月,北京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加快推進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高標準謀劃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為新形勢下首都重大國事活動的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

2021 年初,在籌備建黨一百周年慶祝大會的過程中,北京減災協會牽頭聯系軍地氣象氣候專家提前半年開展滾動研判。7 月1 日,天氣存在不確定性。專家們準確預報階段性天氣變化情況,為慶祝大會提前1 小時開始提供氣象依據。大會期間,天安門廣場周邊基本無降雨,慶祝大會效果極佳。

2022 年北京冬奧會籌辦和舉辦期間,北京減災協會成員單位提前開展北京賽區和延慶賽區氣候預測與評估工作,可謂“千日攻堅、晝夜奮戰,奔早而行、向準發力”。一方面,連續三年自夏及冬開展“跨季節—季節—月—延伸期”多時段氣候趨勢和關鍵期重要天氣過程的遞進預測,預判“相約北京”系列冬季體育賽事測試賽和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的降雪和大風過程。另一方面,加強氣候風險評估決策服務,圓滿完成核心賽區賽事(包括儀式活動)的氣象條件及高影響天氣風險分析,為極端天氣風險防范統籌部署提供關鍵支撐。由于預測服務精準到位,北京減災協會獲得好評,1 名青年會員獲評冬奧會北京市先進個人和中國氣象局冬奧服務優秀個人,會員單位北京市氣候中心榮獲人社部全國氣象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北京減災協會會員獲評北京2022 年冬奧會冬殘奧會北京市先進個人

講好科學家故事弘揚科學家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培育創新文化,弘揚科學家精神”。對學會而言,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是新時代團結引領廣大防災減災科技工作者聽黨話跟黨走的重要舉措。

2022 年10 月26 日,北京減災協會黨建工作小組與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國際氣候與環境科學中心黨支部聯合舉辦“講科學家故事 弘揚科學家精神”主題宣講活動,以曾慶存院士等專家矢志報國的感人事跡,教育引導廣大減災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創新,為防災減災作出新貢獻。會上,減災智庫基地負責人、北京市氣候中心黨支部書記王冀領學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全面領會了科學家精神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內涵。國際氣候與環境科學中心黨支部書記張賀作了《科研報國永不悔 攀上珠峰踏北邊——曾慶存院士事跡》專題宣講報告。曾慶存院士在學術研究上的開創性貢獻,他的求學經歷、家國情懷,以及關心支持年輕科技工作者的事跡,是這位科學家“急國家之急 急國家之需”的拳拳愛國之心的生動體現,是科學家精神的真實寫照?;顒又?,年輕的減災科技工作者們深受感動,備受鼓舞。大家表示要自覺踐行科學家精神,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要立足自身崗位,積極投入科技創新,推進科研成果的創新應用;要以曾院士等科學家為榜樣,急國家之所急,刻苦鉆研、不畏艱難、勇攀高峰。

猜你喜歡
防災減災氣候
地質災害防災避險小常識
防災減災 共迎豐收之季
故宮防災的“超強鎧甲”
“防火防災”大作戰
瞧,氣候大不同
氣候變暖會怎樣?
國務委員、國家減災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災減災日”活動
農業減災自救 刻不容緩
減災就是效益
氣候的未來掌握在我們手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