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漳州圣杯嶼元代沉船遺址專題博物館讓元代遺珍重現風華

2023-02-23 14:46九三學社漳州市委會
民主與科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圣杯沉船漳州

九三學社漳州市委會

漳州圣杯嶼元代沉船遺址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古雷港經濟開發區杏仔村東側圣杯嶼海域,該考古項目是國家文物局“十四五”考古規劃中唯一一個水下考古重點發掘項目,也是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首期水下考古專題重大項目。2022—2023年間,考古發掘通過科技創新、設備改良實現了低能見度下水下考古精細化發掘,極大提升了我國水下考古發掘技術水平。沉船、船貨以及船上生活工具、航海相關文物的發現,對深入研究元代航海史、造船史和船上生活等具有重要價值。漳州圣杯嶼沉船是元代晚期龍泉瓷器外銷高峰的典型代表,大量龍泉窯瓷器的出水見證了“天下龍泉”的盛況,2022—2023年,圣杯嶼元代沉船遺址共計出水文物17288件,其中龍泉青瓷的數量高達17196件,成為目前為止全球出水龍泉瓷器數量最多的沉船。

海上絲綢之路,溝通中外,連接東西,漳州圣杯嶼元代沉船遺址的發掘,實證了漳州海域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航段和節點。下一步,亟需深化利用考古項目成果,建設漳州圣杯嶼元代沉船遺址博物館。

建設專題博物館是落實“一帶一路”文化遺產保護理念的有力舉措。2023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漳州圣杯嶼元代沉船遺址是我國“一帶一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的典型代表。建設遺址博物館,可以為“一帶一路”文明互鑒互通提供交流平臺,為今后跨國海上絲綢之路聯合申遺打下堅實的基礎,有利于促進國際人文交流和弘揚互學互鑒的絲綢之路精神。

建設專題博物館是彰顯漳州海商文化脈絡、弘揚閩南文化的重要手段。漳州圣嶼杯元代沉船遺址所在海域,正是漳州沿海重要的古航道——萊嶼航道所在之處,也就是傳統海上絲綢之路南洋航線和東洋航線的交匯處。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漳州海商文化的展覽及開發利用相對薄弱,古時候漳州海上絲綢之路“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盛景象已逐漸湮沒在歷史塵埃中。建設專題博物館有利于賡續并弘揚漳州海商文化,使蘊含其中的“敢拼會贏”等閩南精神活化利用,生生不息。

建設漳州圣杯嶼元代沉船遺址博物館,是向大眾科普水下考古事業、展示成果的有效載體。據新華社報道,2023年是我國水下考古發展的第36個年頭,在科研方面,遺址的發掘為研究元代漳州海上絲綢之路,研究元代中晚期東南亞交通貿易史、陶瓷貿易史、造船技術史等,提供了大量的科學依據和重要的實物資料。但在科普方面,絕大部分群眾對水下考古知之甚少,既缺乏相關知識,也沒有媒介渠道深入了解。如何改善重保護、輕發展的現狀,是水下考古的應解之題。筆者認為,建設考古遺址博物館是水下考古的發展之路,通過博物館可直接與觀眾分享考古調查、發掘、整理、成果刊布、文物保護等考古工作環節,從而激發群眾興趣,拉近與圣杯嶼元代沉船的時空距離。

為此建議,建設漳州圣杯嶼元代沉船遺址博物館,應該注重弘揚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借鑒其他優秀專題博物館建設經驗,展示與闡釋文化遺產資源,將其轉變為公共文化資源。

一是打造品牌,弘揚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比如,世界三大水下考古博物館之一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展現的是沉寂海底800多年的宋代商貿海船。漳州圣杯嶼元代沉船遺址考古重現了700年前元代晚期龍泉青瓷外銷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國內暫無同類博物館對元代海上絲綢之路貿易進行大規模成系統的展示。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充分利用遺址,并在其周圍地區選址,建設漳州圣杯嶼元代沉船遺址專題博物館及漳州市考古研究中心;整合漳州地域特色、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特色設計博物館,以特色化、專業化、一流化的標準打造漳州文化新地標;強化兩岸及國際交流,為海上絲綢之路跨國聯合申遺提供載體平臺,通過召開各類學術研究活動,及時發布水下考古新成果等積極舉措,為我國貢獻漳州經典案例。讓更多人欣賞到文物考古的魅力神韻、領略到中華文明的悠悠底蘊,感受到漳州的人文歷史情懷。

二是教、研結合,建設人才隊伍。近些年來隨著我國藍海戰略的提出,我國海域范圍內的水下考古項目日益增多,水下考古培訓及實習任務也日益緊迫。漳州圣杯嶼元代沉船遺址博物館可以打造成培訓、教學、研究一體化融合發展的新型平臺。以出水文物為基礎進行展示陳列,兼顧公眾考古、文物保護和學術研究等職能,為水下考古隊提供研究場所、提高成果轉化效率,同時引進和培養一批考古專業技術人員和出水文物保護人員,壯大考古隊伍,提升博物館人才素質。

三是數字賦能,“重現”歷史遺跡。利用數字化手段讓碗、盤、碟、盞、洗等瓷器“活”起來,圣杯嶼元代沉船“動”起來,遺址博物館“亮”起來。引入以科普為主的互動系統,設計互動觸摸展示系統、沉浸式體驗、線上虛擬和二維碼展示其他相關信息。利用“VR全景”技術,通過“5G+4K超高清”手段,全方位搭建具有高還原度的“沉浸式”虛擬商船,讓漳州圣杯嶼元代沉船遺址博物館“有聲有色”。在追求展覽形式新穎的同時,始終以提高展覽內容的科學性與嚴謹性為基礎和根本,力求寓教于樂。

四是深度開發,創新產品設計。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同時兼顧市場需求,關注消費者的心理,增加用戶黏性。文創產品方面,要積極挖掘遺址內涵,強化產品差異性,如:開發考古盲盒、等比例積木船、仿元瓷器等。在商業模式上,探索適合時代發展趨勢的新型運營模式,嘗試向 App 開發,文物動畫、電影、游戲、 IP 開發等方面進軍,彼此引流,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以博物館為核心,串聯當地品牌文旅經濟,建設專題餐廳、水下考古潛水體驗館、親子樂園等,助力漳州市文旅經濟的整體提升,讓考古成果惠及民眾。

責任編輯:孫蕊

猜你喜歡
圣杯沉船漳州
沉船的啟示
南康漳州龍
福建漳州面煎粿
論科馬克·麥卡錫《路》的“尋找圣杯”書寫
到中國尋找生命“圣杯”,那個英國男孩得救了
漳州:原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底沉船
耶穌用過的神秘圣杯
沉船探秘
論生態女性主義視野中的生態人之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