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兜鈴的生存智慧

2023-02-23 11:45郗旺
鐵軍·少年國防 2023年12期
關鍵詞:細毛雌蕊馬兜鈴

郗旺

把“ 囚禁”“ 臭味”“ 毒素” 這三個詞組合在一起,你會想到什么? 你是不是不自覺地聯想到了與邪惡、犯罪有關的場景和事物?

這三個詞可能會引起大多數人的不適感,甚至讓其感到恐懼,但對于一種植物來說,這三個詞是它們賴以生存、繁衍的手段。這種植物有一個很特別的名字—— 馬兜鈴。

古怪的花形

“馬兜鈴”這個有些奇怪的名字源自果實的形態:馬兜鈴的果實呈球形,一條細長的果柄連接著藤蔓狀的莖,形似古代馬兒脖子上系的鈴鐺。果實成熟時,會開裂成6片,果柄也相應地分裂成6條,外形好似一個網兜。這么看來,為這種植物取名“馬兜鈴”實在太貼切了。

在植物學中,馬兜鈴是一個不小的家族,約有200種,廣泛分布于全世界的溫帶與熱帶地區,我國有30余種。在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都能找到馬兜鈴的身影。從莖葉上看,馬兜鈴的外形平平無奇,它是瘦弱的藤蔓狀植物,依靠、纏繞、攀附在其他灌木或者籬笆、柵欄上,葉片呈現鈍圓的戟狀。

除了形似馬鈴的果實引人注目,馬兜鈴的花也很與眾不同:它的花形似一個薩克斯管,花柄著生在葉腋處,細長下垂,就像是薩克斯的管身;連接著花柄的是一個小囊,而緊連著小囊的是“U”字形向上彎曲的花管筒,就好像薩克斯彎曲的部分;到了最末端,則是一個開放的形似喇叭的花冠口。馬兜鈴物種盡管花型和大小各有不同,但都具有彎曲的花冠造型。

那么,馬兜鈴為何要長出如此怪異的花朵呢?原來,這是馬兜鈴精心為昆蟲設計的“禁閉室”,而“禁閉”的目的是要讓昆蟲幫它完成至關重要的大事——傳粉。

引誘和囚禁

植物需要昆蟲傳粉,就得先把昆蟲吸引過來。馬兜鈴的花通常在清晨開放,開放時會產生一些含硫的小分子,小分子揮發到空氣中就會產生一股臭味。人類不喜歡臭味,但對于昆蟲來說,尤其是蒼蠅,臭味足以在遠處就觸動它們敏銳的嗅覺,讓它們認為有腐爛的動物尸體供它們大快朵頤了。于是,這些蒼蠅迫不及待地“循臭而來”,聚集到了馬兜鈴周圍。

為了增加自己被蒼蠅發現的機會,馬兜鈴還采用了色彩的伎倆。多種馬兜鈴的花在喇叭狀的花冠口邊緣都具有棕紅色、紫色的斑點或斑塊,特別是大花馬兜鈴、巨花馬兜鈴等,它們的花冠口特別闊大,并密布暗紫色斑塊。這種形態和顏色,其實是為了模擬腐爛的肉塊,從視覺上進一步引誘蒼蠅。

當蒼蠅在視覺和嗅覺的雙重誘惑下落在馬兜鈴的花上,并向著氣味更為濃烈的花冠筒內鉆去時,馬兜鈴的“囚禁”好戲就要上演了。

馬兜鈴的花冠筒內有很多細毛,這些細毛都向著花冠筒深處的方向生長,形成了一條“單行道”。當蒼蠅向花冠筒深處爬行時,細毛會被蒼蠅輕松壓倒,讓其輕松前進,當蒼蠅想走回頭路時,卻發現細毛根根豎起,擋住了退路。因此,蒼蠅只能一路爬向花冠筒深處,最終到達花冠筒基部的小囊——馬兜鈴的花蕊所在地。

進入小囊內的蒼蠅因為被細毛阻擋無法出去,只能在小囊里亂爬一氣。好在馬兜鈴懂得“待客之道”,小囊里已經成熟的雌蕊會產生一些蜜露來供蒼蠅充饑。經過大約1天的禁閉后,第二天天亮前,馬兜鈴的雄蕊成熟,并不斷將花粉粘在蒼蠅的身上。與此同時,花冠筒內的細毛開始軟化、萎縮,失去了阻擋的作用,使得原本的“單行道”變得可以逆向爬行。被禁閉了1天的蒼蠅終于可以爬出花冠筒,重獲自由。

不過,用不了多久,身上沾滿花粉的蒼蠅又會被下一朵馬兜鈴花的氣味和顏色所吸引,又一次傻乎乎地鉆入“陷阱”。當它被下一朵馬兜鈴花“囚禁”時,身上所攜帶的上一朵馬兜鈴的花粉就會被蹭到下一朵馬兜鈴的雌蕊上。1天之后,它又會攜帶著下一朵馬兜鈴花的花粉狼狽地從花中爬出,繼續傻乎乎地飛向再下一朵馬兜鈴花。就這樣,同一只蒼蠅在被不同馬兜鈴花“關禁閉”的過程中幫助馬兜鈴傳播了花粉。

那么,馬兜鈴為什么會形成這樣一種傳粉方式呢?因為馬兜鈴花要避免自花授粉,即避免自己的雄蕊花粉落在自己的雌蕊上,所以進化出了一朵花中雌蕊和雄蕊在不同時間成熟的能力。當馬兜鈴花剛開放時,雌蕊首先成熟,可以接受昆蟲所攜帶的其他馬兜鈴花的雄蕊花粉,等雌蕊失去授粉能力后,雄蕊才成熟,開始釋放花粉。智慧的馬兜鈴正是運用這種方法讓昆蟲既能帶來其他花的花粉,又能帶走自己的花粉,大大提高了傳粉的效率。

毒素“攻防戰”

馬兜鈴的花竭盡全力引誘昆蟲來傳粉。但是,馬兜鈴的莖和葉要提防動物的啃食。于是,智慧的馬兜鈴產生了一些“化學武器”來保護自己。

馬兜鈴體內能夠合成多種生物堿類物質,這些生物堿可使昆蟲在啃食植物時產生不舒服的感覺,甚至發生中毒,從而減少對于莖葉的啃食。在多種生物堿中,有一種特別的生物堿被稱為“馬兜鈴酸”,它具有強烈的細胞毒性,足以讓不少動物敬而遠之。

對于人類而言,馬兜鈴酸可被稱為“毒藥”。馬兜鈴酸進入人體后,會對肝、腎等器官形成強烈的毒性,造成細胞損傷,進而引起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傷。同時,馬兜鈴酸還能和人體細胞內的DNA結合,引起DNA突變,大大增加肝癌等癌癥的發生概率。因此,很多含有馬兜鈴酸的藥材都被禁止使用。

不過,盡管馬兜鈴的“化學武器”威力不小,但是在長期的演化中,還是有一些動物練就了抵御馬兜鈴毒性的能力,甚至將這些毒素為己所用,成為它們對抗天敵的利器。

我國南方的紅珠鳳蝶、麝鳳蝶、裳鳳蝶等昆蟲,它們不僅不懼怕馬兜鈴的毒素,幼蟲還以馬兜鈴的葉片為食,并將馬兜鈴葉片所含的毒素轉移到體內,作為自身抵御鳥類捕食的“化學武器”。

這些蝴蝶在產卵時特意將卵產在馬兜鈴的葉片上,一方面可以讓幼蟲孵化后能立即吃到葉子,另一方面可利用馬兜鈴有毒的特性避開潛在的敵害或競爭者。

馬兜鈴演化出毒素是為了保護自身,但也催生出了能夠利用這些毒素的“對手”。萬物相生相克,大自然的攻防之戰真是奇妙無窮??!

猜你喜歡
細毛雌蕊馬兜鈴
胡細毛仔:四十年風雨擁軍情
新疆扁桃‘雙果’品種花雙雌蕊及果實發育性狀初探
植物最漂亮的部位——花
伊寧縣5個主栽杏品種雌蕊敗育調查分析
胡細毛仔的扶貧幫困幸福路
基于HPLC-Q-TOF/MS 法分析馬兜鈴水煎劑化學成分的研究*
應用Ames波動試驗比較4種馬兜鈴酸組分的致突變作用
越南馬兜鈴屬植物分布新記錄
——凹脈馬兜鈴
玉米寶寶的“紅絲線”
HPLC法同時測定馬兜鈴中4種成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