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館發展現狀和思考
—以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館為例

2023-02-24 14:17羅宇芬貴州民族大學民族學與歷史學學院黔南州博物館
文化產業 2023年1期
關鍵詞:文創文化遺產

羅宇芬 1.貴州民族大學民族學與歷史學學院;2.黔南州博物館

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文博事業及文化產業的發展,各地文博事業蓬勃發展,文化產業帶動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博物館的首要職能是教育,其是全民終身教育的公益性場所。在展陳過程中,教育的目的成為彰顯展陳內容的核心?,F通過參觀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館,對該館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議。

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館的發展現狀

非遺館基本陳列現狀

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館(以下簡稱非遺館)是我國建成較早的省一級綜合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于2015年7月正式開館,2016年10月加掛“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館”牌子并正常運營。該館集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收藏、展示、利用、教育、培訓、交流、傳播以及文化娛樂和休閑體驗于一體,是宣傳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公益性文化窗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分為十大門類: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非遺館的展陳主要是根據此分類進行布置的。

非遺館由展館大廳、展示廳(含活態演藝場)和傳承廳(含室外作坊)組成,筆者選取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館的展示廳部分區域進行介紹。

一是傳統技藝,主要展示貴州獨特的建筑風格,如侗族木構建筑、黎平肇興鼓樓、侗族風雨橋、安順屯堡建筑等,通過實物、圖片及模型,再配以文字說明,讓參觀者更加直觀地了解貴州少數民族建筑的內涵。貴州各地少數民族的建筑都是依據當地的生活習慣和地理環境而造,不僅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更是少數民族智慧的結晶。特別是侗族木構建筑,其結構復雜,造型壯麗,以榫栓穿合,不用鐵釘,扣合無隙,結實牢固,其技藝精湛,令人為之驚嘆。

二是傳統美術,展示非遺目錄中的傳統手工藝,采用實物陳列和圖片講解的方式,包括水族馬尾繡、安順蠟染、丹寨苗族蠟染等。就水族馬尾繡而言,其歷史較為久遠,是三都水族地區水族人使用的一種刺繡方式,采用清洗晾干的馬尾作為主線,再纏上彩色的絲線,擰成一股,再進行刺繡,這樣的工藝使刺繡的圖案更加立體,并且保存時間更長,藝術價值較高。

三是民間文學,展陳方式有實物和圖片介紹,包括苗族《刻道》《亞魯王》等,讓參觀者對苗族的英雄和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四是傳統醫藥,主要通過實物的方式向觀眾展示。其中,部分做成中草藥的形式,如苗族醫藥、侗族醫藥、水族醫藥和瑤族醫藥等,讓觀眾近距離接觸少數民族醫藥的實物,展現各少數民族的醫學原理。

五是傳統音樂,現場以播放的形式進行展示,包括布依族民歌(好花紅調)、侗族大歌等,布依族民歌(好花紅調)流行于貴州黔南惠水地區,因其旋律優美,朗朗上口,在布依族廣為流傳。

六是傳統舞蹈,通過播放視頻和文字介紹的方式進行展示,如毛南族打猴鼓舞,充分展現出毛南族對節日的熱情。

七是曲藝及民俗類項目,通過圖片和視頻播放來展示民俗,包括苗族栽巖習俗、苗族鼓藏節、苗族跳花節、苗族姊妹節等。

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館主要通過實物、圖片、音樂、動畫等形式向觀眾展示各種非遺項目。非遺最重要的工作是傳承,其中非遺的展示形式尤為關鍵,采取什么樣的方式,讓參觀者認識到非遺的重要性,獲得觀眾高度的認可,并自覺成為傳播者甚至傳承者,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

非遺館的文創情況

目前,非遺館內展示了部分非遺文創產品,主要包括:服裝、人偶、茶具、飾品、雨傘、家具、鞋、廚房用具等,都是一些比較實用的產品,充滿了少數民族元素,且具有一定的市場吸引力,對非遺的宣傳具有很好的作用。

非遺館設有非遺傳承廳,里面有豐富的非遺產品。非遺傳承人在現場對非遺產品進行售賣,并展示非遺技藝,同時提供非遺體驗,如泥哨體驗等。非遺館還設有非遺扶貧工坊,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承擔了非遺傳承人的培訓工作,由相關部門劃撥資金聘請專家對非遺傳承人進行集中的授課培訓,從理論到實踐,使非遺項目得到更好的創新和發展,從而形成產業,帶動文創產品發展,增加收入。2018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印發《關于支持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通知》,文件指出支持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組織傳統手工藝培訓,幫助貧困戶學習傳統工藝,并組織專家對傳統工藝產品進行設計提升,帶動貧困戶就業增收,形成扶貧就業、產業發展和文化振興的多贏格局。其旨在對非遺項目進行創新發展,進而形成產業,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通過專家的培訓指導,讓非遺傳承人在遵循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發展,并以此為生計。同時,這個平臺通過傳承人之間的交流,幫助他們開闊視野,發散思維,從而更好地進行創新創造。

還有部分非遺傳承人在現場進行蠟染創作,參觀者可以親自體驗牙舟陶的制作過程等,增強趣味性,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多彩貴州文創體驗館,主要是提供一些非遺項目的制作工具,由參觀者親自體驗,感受非遺的魅力,在發揮教育功能的同時,也使非遺得以更好地傳承。

非遺館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展陳方式的創新力有待提升

由于非遺的種類較多,特別是舞蹈、音樂、文學等項目,以什么方式進行展現,如何得到觀眾的認可和接受,進而使觀眾上升到對其文化內涵的認識,這才是展陳的關鍵?;诖?,在布展的過程中,對于部分非遺項目,如舞蹈、音樂等,不同的項目,展示的內容要不一樣,且要突出重點。因此,不能都采取實物和圖片的方式來進行展陳。在很多博物館和展覽館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展陳方式單一,邏輯性較差,教育目的不明顯。首先,在設計展陳大綱時,就應該明確展陳的目的是什么,具體傳播的知識有哪些,對人們進行教育的主題是什么,美學價值的欣賞以及科技文化的體現等。每個展覽應當只有一個教育目的,所有的展陳只有圍繞一個目的來進行設計,才能展線流暢,邏輯清晰,目的明確,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

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館,按照非遺項目的分類進行展陳。但是,對于非專業的參觀者來說,他們很難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及意義,只是走馬觀花。例如苗族栽巖習俗,是將石條埋入土中露出半截,其作為一種議事活動,體現了苗族同胞共同商量,解決問題的精神。非遺館主要采取圖片展示的方式,如果不是專業的講解員進行講解,普通參觀者很難對這樣的非遺項目提起興趣。文物的呈現,亦是如此,應該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文化內涵和實踐意義,不能讓其只成為靜態的陳列品。非遺館所展現的都是貴州省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非遺項目,但其中還存在過多且復雜的問題。在設計展陳大綱時,要充分運用設計心理學,同時采用現代科技,如VR技術等,讓整個展覽更加生動,便于觀眾理解,引導觀眾主動參與,以實現社會教育的目的。

文創產品種類不夠豐富

非遺館的文創產品生產目前主要分為兩類,文創公司設計和傳承人生產。而“同質化”是目前文創產品存在的一大問題。部分公司生產的文創產品都是直接提取民族元素,而不是進一步進行加工和創新。例如文創T恤,就是簡單采用某個民族喜歡的圖騰或者元素符號,直接膠印上去,這樣的產品售賣存在一定的困難。目前貴州的文創發展得還不是很好,很多景區沒有特色的文創產品,都是從其他地方大量進貨,沒有很好的產品作為支撐。因此,生產和銷售相互矛盾,很多景區雖然囤積了大量貨物,但是游客進店往往購買不到自己想要的產品。

相對于公司設計而言,傳承人生產的產品比較傳統,缺乏實用性和創新性,不能很好地把握市場的發展方向和需求。以水族馬尾繡為例,其是國家級非遺,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但是其制作工序煩瑣,耗時較長,所以售賣的價格很高,如長寬約20厘米的水族馬尾繡繡品零售價格就超兩百元,普通的消費者難以接受,除了部分收藏家及愛好者購買以外,市場銷路很難打開。類似于這樣不“接地氣”的產品還有很多。

傳承培訓持久力有待加強

非遺傳承工作面臨的問題主要是老一輩的傳承人年事已高,部分非遺技藝面臨失傳。傳承人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創新創造能力弱,并不能形成產業,也無法以此為生,故而后繼無人。雖然通過相關部門組織培訓,傳承人從理論到實踐都有了進一步的提升,然而,培訓結束后,傳承人又會各自為營,繼續以前的生產制作模式,培訓效果不佳。

體驗項目有待創新

目前開發的非遺體驗項目有苗族刺繡體驗、牙舟陶體驗等。例如牙舟陶生產體驗項目,整個過程從開始到結束,時間較長,場館有限,不能很好地滿足參觀者的體驗需求。

非遺館優化的策略

展陳要符合大眾需求

目前,公布的非遺項目共有十類,每類非遺項目的內容不同,建議館方在實踐的過程中,根據不同類型的非遺項目,設計出合適的展陳方式,讓非遺項目更具吸引力,使觀眾能夠自覺成為非遺的傳播者。讓非遺進入人們的生活,從而豐富群眾的休閑娛樂生活。非遺館、博物館等作為社會教育基地,是全民終身學習的公益性場所,應當承擔其社會教育責任。同時,應由當地相關部門對各類各級博物館進行統籌安排,讓每一個博物館都有清晰的定位,使其針對主要參觀者,進行相應展陳的設計,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價值,把教育作為博物館展陳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如旅游業發達地區的博物館,應當更多展出當地精彩的地域特色文化。如果是紅色旅游基地,應更多強調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如果是普通的博物館,可以適當結合中小學課程,為學校的教育提供實物資料,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性,還可以嘗試在館內設計以知識信息為基礎的寓教于樂的活動,定期舉辦比賽。在臨時展覽活動中,可以征集民眾建議,讓民眾積極參與到博物館的建設中,使博物館“活起來”。此外,還可以在博物館增設資料分享室,進行資料共享,以獲得更多的研究成果,發揮更大的價值。

文創發展應更加出新出彩

非遺館可以邀請省內外設計師,以貴州元素為題材,對貴州民族文化原有的傳統工藝進行創新和設計,以作品的實用性和市場性為導向,圍繞貴州旅游市場需求、大眾生活需要以及品質提升進行文創產品創作設計。同時,由相關部門牽頭,邀請省內文化企業、旅游景區進行座談,提出對文創產品和旅游商品的設計需求,安排生產企業進行打樣。非遺館應有效地將資源進行整合,加以運營,成為貴州文化產業的孵化基地。還可以采取校企結合,景區與企業結合,設計者和文創園合作等方式,采用當地特色文化元素,結合市場需求,設計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文創產品。通過產業帶動非遺的創新和發展,可以使其成為鞏固“脫貧攻堅”戰果的一大支柱。

非遺的傳承和創新

由相關部門牽頭聯系企業,搭建平臺,讓非遺傳承人能夠以此為生,留在鄉村,發展鄉村,守住發展的根,進而助推鄉村振興。同時,讓非遺走進校園,加深中小學生對非遺的理解,進而擴大非遺的傳承范圍,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非遺館還可以開展趣味性活動,將自身打造成一個具有特色、活力、創新的非遺傳承和發展基地。當地政府部門要積極爭取上級專項資金投入,支持非遺保護工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進行研修培訓,舉辦系列民間傳統手工技藝項目傳承人群培訓活動,提高傳承人技藝水平和自我發展能力。還要繼續開展非遺扶貧工坊建設,利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等系列活動,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力度。此外,與新聞媒體合作開展非遺專題宣傳,讓非遺產品成為產業,帶動地區經濟的發展,助力非遺得到更好的傳承和創新。

創新非遺體驗項目

創新開發非遺體驗館,借鑒游樂園等項目的策劃方式,把文化元素融入體驗項目中。對不同游客進行分類,設計出適合的體驗項目。如對于家庭組,可以開發出適合家庭相互協助完成的非遺體驗項目。對于學生團體組,可以開發競技類非遺體驗項目。此外,還應根據場館的區位,交通的方式,能夠輻射到的范圍,主要的客源及體驗意愿,做好前期的調研和分析,從而創新出一種“別致”的傳承和宣傳非遺的方式。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各族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體現著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繼往開來,對于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認同、維護民族團結有著重要的意義。貴州是少數民族聚居區,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是一個非遺大省。但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非遺傳承人出現“斷層”的現象。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館積極開展非遺的搶救和保護工作,通過非遺展示、非遺體驗、培養非遺傳承人、非遺產業化等方式,讓人們感受到貴州非遺的魅力,擴大社會影響力,以此來傳承和發展非遺,讓非遺“活起來”,實現“活態傳承”。

猜你喜歡
文創文化遺產
陶溪川文創街區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遺產日
與文化遺產相遇
酌古參今——頤和園文化遺產之美
《歲寒三友文創海報》
當文學IP成為“文創”
“不落灰”的文創
鏵芯文創
“文創”讓文物“活起來”
Tough Nut to Crack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