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師德建設研究

2023-02-24 03:52蘇莉莉
百色學院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雙一流師德學術

陳 瑞,蘇莉莉

(1.百色學院,廣西百色 533000;2.右江民族醫學院,廣西百色 533000)

“雙一流”建設是助推高校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工程?!半p一流”建設的關鍵環節和首要任務是建設一流的教師隊伍,而師德建設是打造一流教師隊伍的核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盵1]因此,師德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是高校內涵式發展的內在要求。

一、“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加強師德建設的重要意義

師德是衡量教師隊伍素質最重要的指標,是教師立身立業的基礎,是教師成長的前提和條件,也是教師履行好教書育人職責的必備素質。

(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立什么德、樹什么人是“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需要回答和解決的問題?!傲⒌隆本褪桥囵B大學生崇高的思想品德;“樹人”是指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立德先立師,樹人先正己,作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師首先要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才能培養學生崇高的思想品格。廣大教師要把師德作為立身、立教之本,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其中,“明大德”是指教師要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提高黨性修養和政治覺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知識和愛心教育學生,幫助大學生追夢、圓夢?!笆毓隆笔侵附處熞袷芈殬I規范和行為準則,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加強工作作風建設,做到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傳遞正能量,關心愛護學生,為學生排憂解難,做學生成長道路上的知心朋友?!皣浪降隆笔侵附處熞谌粘I钪屑訌娚钭黠L建設,嚴格規范和約束個人行為,做到品正和身正,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二)造就高素質教師隊伍的首要任務

“德者,本也?!绷己玫牡赖缕焚|作為一種向上、向善的力量,在個人發展、社會進步中具有基礎性的作用。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培養一流的人才需要有一流的教師隊伍。一直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將師德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需要我們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需要涌現一大批好老師?!盵2]“好老師”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教師的殷切期望,成為新時代廣大人民教師的理想和追求。習近平總書記對“好老師”的標準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即“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八挠袠藴省鄙婕皫煹碌膬热菥陀? 個,并將“理想信念”放在首要位置,凸顯了崇德修身的重要性。教師隊伍建設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師德所折射出來的是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育觀念,深刻影響著教師的學生觀和教育觀,決定著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師如果沒有崇高的理想和良好的品質,即使知識淵博、教學水平高,也無法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三)懲戒師德失范行為的實踐需要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社會對教師職業的期許,也是教師的職業操守。教師是一項神圣而偉大的職業,長期以來,廣大高校教師都能夠為人師表,勤勉盡責,自覺擔當起教書育人的工作職責,涌現了一大批育人楷模,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大學畢業生,為黨和國家教育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然而,受全球化的影響,西方國家的一些錯誤思潮不斷涌入,侵蝕著教師的理想信念,個別教師由于放松對自我的要求,職業道德內化作用減弱,導致政治立場不夠堅定,政治辨別力和政治領悟力比較薄弱,理想信念模糊等,出現違法亂紀、玩忽職守、敷衍了事、侵害學生等師德失范行為。教師師德失范行為危害極大,不僅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而且給教師的聲望和形象也造成負面影響,阻礙了高等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加強高校教師師德建設,提高教師道德素養,可以有效地預防和懲戒師德失范行為,永葆教師育人的初心和使命。

二、“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師德建設的價值遵循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加強師德建設要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相統一”為指導,即要“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與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與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與學術規范相統一”[3]。

(一)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才培養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盵4]要把大學生培養成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既要做好文化知識的傳授,也要抓好思想品德的教育。然而,長期以來,由于受到傳統專業本位教育觀念的影響,個別教師仍存在重教書輕育人的問題,認為作為一名專業課教師,只需要做好知識傳授,而思想政治教育應該由輔導員來負責,這種錯誤的觀念是對教師角色的片面理解所造成的。教書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當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盵5]109一直以來,教師之所以被認為是神圣的職業,不僅是因為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更在于他們向學生傳遞思想,引導學生塑造靈魂。因此,教師要突破專業本位的傳統思想,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肩負起授業的“經師”和塑造心靈的“人師”雙重責任,將專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引領大學生健康成長。

(二)堅持言傳與身教相統一

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其思想觀念和價值體系尚未完全成熟,教師所展現出來的言行舉止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學生眼里,老師是“吐辭為經、舉足為法”的典范?!巴罗o”指的是教師的言傳,即教師通過言語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講解做人的道理,是一個知識傳播的過程?!芭e足”指的是教師的身教,教師通過正確的行為和高尚的人格教育學生、感染學生,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身教是一個行為示范的過程?!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言傳和身教要相互統一、相互促進,前者偏重知識的傳授,而后者強調行為的示范和人格的魅力;不管是“言傳”,還是“身教”,其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培養擔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對廣大教師而言,就是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覺悟的同時,要注意行為舉止,以自身實際行動為學生樹立榜樣,使學生對教師產生敬佩之情,認同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理解并吸收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內容,從而達到育人的目標。

(三)堅持潛心問道與關注社會相統一

學術研究和服務地方社會發展是高校的重要職能,也是高校教師的使命擔當,教師在潛心問道的同時要關心國家和社會發展,服務社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師要成為大先生……要研究真問題,著眼世界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決實際問題,善于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理論?!盵6]關心社會、服務社會是學術研究的沃土和基石,作為高級知識分子,高校教師應具備良好的學術素養和研究能力,做到淡泊名利,專注于學術研究,通過學術創新,促進社會進步。學術研究離不開社會實踐,高校教師在探究學理命題時,要站在國家和人民的立場上,將學術觸角瞄準國家發展戰略和社會進步,以問題為導向,不斷探索,通過科學研究來回答時代提出的命題。當前,我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需要廣大高校教師立足中國大地、關注社會,積極發揮學術創新的作用,為推進建設社會主義強國貢獻智力支持。教師只有胸懷祖國和民族,將國家發展、社會進步有機地融入科學研究課題中,通過深入研究,解決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教育事業。

(四)堅持學術自由與學術規范相統一

學術自由強調教師在教學科研活動中,有追求真理的自由;學術規范要求教師在開展學術研究時需要遵守學術規范。高校要大力支持教師開展學術研究,創設自由活潑的學術環境。但是,學術自由不是毫無邊界的自由,教師所開展的學術活動必須嚴格遵守學術規范,遵守學術倫理和學術道德,要有正確的價值導向,要有利于探索真理,有利于國家和民族的進步與發展,這樣的學術研究才有價值。但是近年來,由于個別教師存在著功利性傾向,導致發生一些科研誠信缺失、學術不端的行為,因此加強學術行為規范勢在必行。廣大教師要增強學術規范意識,在開展學術研究的過程中,自覺遵守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維護學術研究的嚴肅性和純潔性。

三、“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師德建設的機制優化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師德建設是一項復雜、長期和系統的工程,需要常抓不懈,多管齊下。加強師德建設,要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相統一”為指導,通過建立完善領導機制、教育機制、宣傳機制、評價機制和監督考核機制等,不斷提高教師師德水平。

(一)建立健全堅強有力的領導機制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我國高等教育辦學治校的特色,新時代背景下,加強高校師德建設,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將師德師風建設納入黨的建設。一是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學校黨委書記和校長是師德建設的第一責任人,要自覺承擔起師德建設的主體責任,加強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教師頭腦。二是完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作為教師師德建設和管理的權威機構,師德建設委員會由黨委直接領導,負責對教師的師德進行評定,對師德失范問題進行調查和處理,進一步提升師德建設的效率和質量,優化師德管理體制。三是強化基層黨組織的堡壘作用?;鶎狱h組織是高校教師師德涵養的重要平臺,要充分發揮黨支部和黨員教師的模范引領作用,選優配強黨支部書記,將師德內容有機融入黨支部的政治生活和民主評議中,確保黨的方針政策得到全面的貫徹落實。

(二)建立健全常態化師德教育機制

師德養成是一個學習、內化和實踐的過程,是自律和他律的統一。加強高校教師師德教育要從機制、內容和方法入手,做到教育常態化。一是在教育培訓機制方面,要把師德教育貫穿于教師成長發展的全過程,構建起職前培養、入職教育、在職培訓相互銜接一體化教育體系,將師德教育與教師日常管理、教師評價等結合起來。二是在培訓內容方面,重點圍繞黨的創新理論、教育法規、師德規范等全方位的培訓內容,不斷提高教師政治素養,堅定理想信念。強化警示教育,通過師德失范行為負面個案對教師進行教育和警醒,讓教師了解師德失范的危害性,自覺繃緊維護師德規范之繩,守住師德紅線和底線。三是在培訓方式方面,要優化教育方法,注重教育培訓的貼近性和感染力,通過邀請師德模范、道德標兵等典型人物進論壇、進講座,大力弘揚師德楷模,以生動的人物故事感染教師;通過開展師德論壇、師德沙龍、道德講堂等,廣泛宣傳、宣講教師職業道德,深化對師德的理解,提升教師道德素養。

(三)建立健全立體化師德宣傳機制

一是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教育主管部門、主流媒體、高校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深入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引導廣大教師牢記樹立立德樹人使命,在全社會形成濃厚的尊師重教輿論氛圍。二是加大典型宣傳力度。先進典型代表著向上、向善的時代精神,具有極強的感召力和說服力,大力開展先進典型的宣傳,對教師的師德養成具有強有力的激勵和示范效應。高校要大力培養和深入挖掘黃大年式的楷模,重點宣傳一批熱愛教育事業、勇攀科學高峰、取得良好育人成效的好老師。發揮先進典型的“頭雁”效應,以身邊的先進典型激勵教師職業認同感和幸福感,引導教師樂教、愛生、正己,提升廣大教師的思想境界,從而達到“見賢思齊”的教育目的。三是創新宣傳方式。高校應進一步利用學校官網、微信、微博等媒體平臺開設專題專欄,集中宣傳一批優秀教師事跡;加強主題宣傳,結合教師節、紀念日等重大時間節點,通過慰問優秀教師、感念師恩、“為教師點燈”等活動,引領全社會關心和支持教師。

(四)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考核機制

師德考核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指揮棒”,對教師發展具有導向性和促進性的作用,科學合理的師德考核機制不僅是高校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也是激勵教師遵守師德規范的重要手段。一是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標準??己酥笜诉x取要科學合理,要緊緊圍繞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有關文件精神,結合“雙一流”建設目標,堅持立德樹人價值導向,選取反映師德狀況和水平的評價指標,并對指標賦予分值,形成可操作性的考核標準。二是優化考核評價程序。在評價主體上,將“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將教師個人、學生和同事都納入評價的主體中,充分發揮民主監督的作用。在評價方法上,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結合教師平時工作表現,進行綜合評價。三是強化師德考核結果運用??己私Y果要向教師本人及時反饋,并納入到教師個人發展檔案,作為教師職務職稱晉升的重要參考依據。推行負面清單制度,堅持對教師嚴管與厚愛,對考核優秀的教師給予相應的獎勵,在評優晉升方面予以傾斜;而對觸碰“師德紅線”的教師,堅決實行“一票否決制”,著力解決師德失范問題。

(五)強化廣泛參與的監督機制

加強高校教師師德建設,預防和減少師德失范行為,既需要教師的“自律”,加強師德自我修養;也需要“他律”,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對師德進行監督。一是在監督主體上,建立高校、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等利益相關主體共同參與監督體系,發揮組織監督、行業監督、媒體監督的作用,廣泛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形成多管齊下、齊抓共管的監督格局,從而實現教師自省、自重。二是暢通師德信息反饋渠道。高校要搭建書記、校長信箱,暢通師德投訴、舉報的信息渠道,及時了解和掌握師德動態。特別是在教學管理中,將師德評價內容列入學生評教的重要內容,通過這些渠道,可以有效發揮監督、監管的作用。三是強化對失范行為的懲戒。對師德失范行為及時糾正,回應社會關切。對侵害學生的行為,要根據法律法規和相關的制度進行嚴肅處理。對于情節較輕的,要及時給予誡勉談話、警示教育等,對于性質比較嚴重的,則要根據《教師法》等有關要求加以懲處。

猜你喜歡
雙一流師德學術
在“四史”學習中涵養高尚師德
如何理解“Curator”:一個由翻譯引發的學術思考
對學術造假重拳出擊
師德考核“ 量化”實踐與思考
高?!半p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雙一流”需 從去行政化做起
愛是師德的源頭活水
學術
抗震救災中的師德樂章
創新需要學術爭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