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系統觀念:改革開放成功經驗的方法論意蘊

2023-02-25 05:11王詩龍
學習與研究 2023年12期
關鍵詞:改革開放觀念改革

王 衡 王詩龍

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成為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在1998 年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20周年大會、2008年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 周年大會和2018年慶祝改革開放40 周年大會等重要場合,黨中央先后以“十一個必須”“十個結合”和“九個必須堅持”對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進行全面總結。這些寶貴經驗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自覺運用,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系統觀念是貫穿于改革開放成功經驗之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體現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精髓。深刻理解堅持系統觀念的邏輯指向、實踐方向和未來導向,是新時代新征程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前提。

改革開放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的邏輯指向

系統觀念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范疇。恩格斯指出:“當我們通過思維來考察自然界或人類歷史或我們自己的精神活動的時候,首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由種種聯系和相互作用無窮無盡地交織起來的畫面,其中沒有任何東西是不動的和不變的,而是一切都在運動、變化、生成和消逝?!雹佟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90頁。因此,“推動科學到處從個別部分和整體上去證明這種系統聯系”②《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0頁。就成為我們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關鍵。改革開放是一場全面、深刻和持續的社會變革。只有堅持系統觀念,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并把握其發展規律,做到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整體推進、突出重點、統籌協調、點面兼顧,才能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行穩致遠。

堅持系統觀念是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內在要求。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是高度耦合、緊密聯系的復雜系統,同時又處于動態變化的外部環境之中,推進改革必然面對錯綜復雜的形勢和艱巨繁重的任務。這就要求我們堅持用系統觀念審時度勢、全面布局、綜合施策,把國內因素與國際因素統籌起來,把不同領域的發展目標協調起來,把歷史、現實和未來貫通起來,處理好不變的要素與變革的要素之間的關系。在堅持根本制度、基本制度與重要制度的同時,大刀闊斧地改革生產關系中一切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部分,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既保證每項改革都雷厲風行、落實到位,又確保整體改革進程有條不紊、循序漸進,從而更好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順利發展。

堅持系統觀念是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題中之義?!拔覀兘懈母?,實際也是一場革命,是一場解放生產力的革命”,①《鄧小平思想年編(1975—1997)》,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523頁。這是鄧小平對改革地位和意義的高度概括與科學總結。從涵蓋領域的廣泛性、觸及利益格局調整的深刻性、突破體制機制障礙的艱巨性、進行偉大斗爭形勢的復雜性看,改革開放都稱得上是前所未有的社會革命。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這樣一場偉大的社會革命,必須不斷推進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這就要求以系統思維協同推進黨的自我革命與社會革命,充分發揮黨的自我革命對社會革命的政治引領、思想引領、組織引領、制度引領作用,真正落實“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以偉大社會革命促進偉大自我革命”的要求。

堅持系統觀念是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我國獨特的文化傳統、歷史命運與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特點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區別于西方現代化“串聯式”發展模式,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并聯式”發展過程,呈現出發展時間的高度壓縮性、發展任務的高度疊加性、發展要求的多重協調性和發展戰略的后發趕超性等特征。中國不僅要在整個現代化進程中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速,盡快縮短與發達國家的發展差距,而且要推動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疊加發展乃至同步發展,實現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的協調發展。此外,中國巨大的人口規模、城鄉區域之間客觀存在的發展差距等,決定了推進改革發展、調整利益關系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必須以系統觀念通盤考量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各類要素的協同配合,注重推動不同層次、不同方面的各項改革相互促進、良性互動,形成推進改革開放的強大合力。

以系統觀念推進改革開放的實踐方向

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實現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轉變,45 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系統觀念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改革開放這項系統性工程。

堅持以系統觀念統籌生產力發展與生產關系的變革。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制約,支配著整個社會的發展進程。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強調必須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擺在首要地位,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帶領全國人民在富起來、強起來的征程上邁出了決定性的步伐。與此同時,通過自覺調整生產關系激發社會生產力發展活力、通過完善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要求、通過全方位改革破除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各方面掣肘因素,促進國民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堅持以系統觀念統籌當前任務與長遠謀劃。歷史的發展是連續性和階段性的統一。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系統觀念統籌短期和中長期的發展目標,既善于通過正確認識黨和人民事業所處的歷史方位和發展階段明確中心任務、制定符合國情實際的路線方針政策,又善于通過深刻把握歷史大勢和時代潮流作出長期戰略規劃、擘畫遠景藍圖。從1987 年黨的十三大制定“三步走”發展戰略,到1997 年黨的十五大提出“新三步走”戰略,再到2017 年黨的十九大作出“分兩步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改革開放有目標、有規劃、有步驟。同時,我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以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動態調整和精準把握當前的階段性任務,著力解決新的實踐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實現久久為功地接續奮斗。

堅持以系統觀念統籌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社會主義致力于實現物質的極大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追求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的整體進步。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把系統謀劃總體布局同集中力量重點攻堅結合起來,做到既從整體推進又有主攻方向。一方面,堅持“十個指頭彈鋼琴”,著眼于改革的系統性,統籌推進各領域協調發展,堅持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另一方面,善于牽“牛鼻子”,找準經濟體制改革這個重點突破口,圍繞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這一核心問題推進改革,充分發揮經濟體制改革對其他各領域改革的輻射功能和牽引作用。

堅持以系統觀念統籌動力機制與保障機制??v觀世界各國的改革進程,不少國家或是改革力度過大,超出社會所能承受的程度,造成政治動蕩、社會失序;或是改革乏力、發展緩慢,經濟增長速度難以滿足人民的需要,導致民怨沸騰、社會撕裂。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堅持動力機制與保障機制并重,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效率與公平、經濟增長與成果共享、具體制度的漸進改革與政治大局的有序穩定等諸多要素的有機統一,讓每項改革都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與擁護,不斷鞏固改革開放的民意基礎,提升改革開放的實際效能。

堅持系統觀念推進改革開放的未來導向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以改革開放的眼光看待改革開放,充分認識新形勢下改革開放的時代性、體系性、全局性問題,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雹佟读暯皆趶V東考察時強調 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 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人民日報》2018年10月26日,第1版。面向未來,必須堅持以系統觀念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把握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的關系。頂層設計強調加強對各項改革關聯性的研判,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促進。實踐探索強調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方法,鼓勵基層干部群眾在改革實踐中根據自身特色進行差異化、多元化的大膽嘗試和創新突破。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加強頂層設計是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的前提,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是加強頂層設計的基礎,要在“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全面鋪開”的過程中努力促進二者的良性互動與有機結合。

把握好戰略與策略的關系。改革的戰略強調前瞻性、全局性與穩定性,需要洞察未來發展趨勢,聚焦事關改革成敗的重大問題與落一子而動全盤的重要環節,以清晰的改革目標、科學的改革舉措、有序的改革部署,將一張藍圖繪到底。改革的策略注重靈活性與應變性,需要不斷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地推進改革措施落地。全面深化改革要“把戰略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結合起來”,①《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85頁。時刻保持戰略定力與策略活力。

把握好守正與創新的關系。守正強調對原則的堅守,創新強調對思想束縛和利益藩籬的突破。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守正是創新的前提,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守正為創新明確價值導向。另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創新是守正的動力,著眼改革中的重大理論問題與實際問題,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新方法、新思路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把握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和基礎,在改革中主要體現為經濟總量的增長;公平是效率的保證,在改革中主要體現為發展成果的共享。一味追求效率會導致社會資源分配不均衡,引起兩極分化;片面追求公平則容易掉入“福利陷阱”,影響社會活力的釋放,無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這兩種情況都與社會主義的本質背道而馳。新征程上,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既要創造高效率,又要有效地維護社會公平,更好實現效率與公平相兼顧、相促進、相統一。

把握好活力與秩序的關系。秩序要求社會的諸多要素在改革進程中保持穩定有序,活力則要求發揮多元社會主體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不竭的社會活力為改革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空間與動能,但社會活力必須在安全平穩的社會環境中才能保持旺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系統科學地統籌活力與秩序的關系,以安定有序的環境夯實社會活力的基礎,以旺盛活力激發穩定發展的動力,保持活力與秩序的有機統一。

把握好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的關系。自立自強要求在開放發展的同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夯實我國經濟發展的根基、增強發展的安全性穩定性,把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對外開放要求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積極參與全球合作,在用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中拓展現代化建設的發展空間。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要處理好在自主中發展、在開放中自主的辯證關系,既發揮我國的后發優勢、比較優勢,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深度地融入經濟全球化浪潮,又必須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努力破解“卡脖子”難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增強我國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

猜你喜歡
改革開放觀念改革
維生素的新觀念
別讓老觀念害你中暑
改革之路
改革開放是怎樣起步和前行的
我們,與改革開放同行
改革開放四十年頌
改革開放 如沐春風
健康觀念治療
改革備忘
改革創新(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