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分析

2023-02-28 07:33呂生慶
中國新通信 2023年20期
關鍵詞:教育理念教學實踐互聯網+

摘要:現代教育越來越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思考能力,這使得各個教育階段,包括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活動都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優化小學語文教學,以滿足時代對教育的要求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首先簡要介紹了“互聯網+”教育理念與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的關系。然后從“互聯網+”教育理念的視角出發,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的優勢和不足。最后以“互聯網+”教育理念為視角探究了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踐方式,提出了重視教學實踐延伸、增加教學實踐方式等可行措施,以期為服務小學語文教育工作、促進學生成長貢獻微薄力量。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理念;小學語文;教學實踐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環節。隨著新課標的推行,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關注的焦點,這就需要優化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工作。然而,目前的教學實踐在應用現代技術方法和教育理念方面仍存在不足,尤其是在“互聯網+”教育理念的運用方面[1]。這導致“互聯網+”教育理念的優勢難以發揮,不利于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成長。在這樣的背景下,從“互聯網+”教育理念的視角出發,對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的優勢和方法進行研究具有較為突出的實際意義。

一、“互聯網+”教育理念與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概述

(一)“互聯網+”教育理念

“互聯網+”教育理念是將互聯網與教育相結合,通過發揮互聯網的優勢與教育工作有機融合。這一理念強調利用互聯網資源和信息化工作方法來提升教學質量[2]。在我國,小學被視為教育工作的初級階段,注重學生學習思維和習慣的培養,這為應用“互聯網+”教育理念提供了機會。此外,我國很多地區的小學已經初步實現了教學信息化,使得“互聯網+”教育理念有了實踐應用的基礎。

(二)小學語文教學實踐要求

小學語文教學實踐要求體現在三個方面:即持續性、綜合性和方式的多樣性。首先,持續性是語言類科目教育的基本要求。盡管小學階段的語文知識相對來說并不復雜,但對學生學習基礎和習慣的養成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應關注持續性,確保學科知識能夠持續地為學生提供,幫助他們形成核心素養和學習習慣。其次,綜合性意味著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不僅提供基礎知識,還注重從其他方面積極影響學生。這包括提供延伸學習的思路、培養居家自學的習慣、掌握主動學習的方法等。通過綜合性的教學實踐,可以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和綜合素養的提升。最后,方式的多樣性是指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求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這包括利用教育技術工具、多媒體教學、互動式教學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情境化的教學活動和案例分析,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的語境中運用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效果[3]。

二、“互聯網+”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的優勢

(一)資源較豐富

通過“互聯網+”教育理念,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可以借助互聯網資源獲得來自資源方面的優勢。在聯網教學模式下,互聯網共享池內的豐富信息資源可以在短時間內被檢索、調取,為教學活動提供服務[4]。在教學內容為《狼牙山五壯士》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搜索相關的人物介紹、歷史背景知識等內容。這樣的做法使學生能夠結合互聯網資源,深入理解課文的核心內容和中心思想,從而提升學習質量。

(二)方式較靈活

“互聯網+”教育模式具有較高的靈活性,為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提供了多種可能性。在這種教育理念下,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資源、多媒體設備和信息化課件等工具,以更靈活的方式進行教學。以學生在學習古詩《宿建德江》時對詩詞文化、格律、平仄變化等知識產生濃厚興趣為例,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教育理念的支持,選取與古詩詞有關的網絡資源池,并將連接方式或檢索方式提供給學生。這樣,學生在課后或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可以靈活地訪問互聯網共享池進行自主學習。[5]。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互聯網+”教育理念在靈活性方面的優勢得到彰顯。

(三)普適性較高

我國是教育大國,小學階段的在校學生總數超過1.06億(2022年底),各地建有不同規模小學14.91萬所,小學每年招收新生1701.39萬人,這表明我國小學階段的教學任務繁重,也客觀要求以相對統一的方式推動小學教學工作持續完善?!盎ヂ摼W+”教育理念主要強調從技術、方式等角度優化教育活動,具有較強的普適性,能夠在各地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發揮作用。原則上只要各校建設可獨立工作的以太網、承載網,配置性能合格的信息化設備,即可實現“互聯網+”教育理念的運用。目前的技術已經能夠滿足上述工作的需求,已經為各地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提供了技術支持。

三、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的不足

(一)教學實踐缺乏延伸性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總體良好,能關注學生訴求,結合新課標要求開展實踐。但進一步分析發現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其中一個主要問題是缺乏延伸性。該問題在各地小學普遍存在,主要表現為語文科目的教學工作集中于課堂和校園,很難延伸到課后和校外。這一問題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受到雙減要求的限制,教師不能過多布置課后作業;另一方面,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缺乏自制力,對課后自主學習的意愿和投入度較低。此外,由于語文科目強調知識的持續積累,課堂教學實踐受到時間因素制約,很難全面呈現和傳遞所有關聯知識。因此,學生需要通過一些具有延伸性的方式來繼續學習。目前各地小學普遍難以實現語文教學實踐的延伸,這不利于學生的持續學習和成長。

(二)教學實踐可用資源偏少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存在著資源偏少的問題,尤其在一些尚未完成信息化改造的學校更為突出,并且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表現為教學資源的種類單一、總量不夠豐富。在教師授課過程中,往往只能依靠教材、少量輔助資源和個人掌握的知識來進行教導,這使得教學資源相對不足。而當學生提出一些較為深入的問題時,教師有可能無法充分回答。以教學內容《長征》為例,學生在學習了相關語文知識后可能會提出一些問題,比如“長征期間,遵義會議是哪一年舉行的?”“為什么紅軍在長征期間不購買糧食?” 這類問題涉及歷史知識,既有助于課程融合,也可作為培養學生思辨能力的有效方式。然而,由于教師可能并未掌握相關知識,很難利用現有的資源完成教學,這就暴露了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實踐資源不足的問題。

(三)教學實踐方式較單一

盡管小學語文知識的復雜性不高,但涉及的類別仍然較多,包括生字詞學習、造句、作文寫作、擴寫、縮寫等內容。在實踐教學中,需要有效的管理,以完成不同知識的傳遞,并指導學生掌握和應用這些知識。此外,目前許多小學在教學實踐中采用的方式相對單一,很難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部分學生甚至可能產生厭學情緒,導致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不理想。有些教師偏重知識講解,將自己定位為教學工作的核心,過度側重對知識的拆解和講述,以確保學生理解和聽懂為基本目標。雖然知識傳遞初步完成,但學生作為教學的客體,并未形成理想的學習習慣,反而養成了對教師的依賴,不利于他們長期的成長和學習。

(四)教學實踐方式相對僵化

多年來,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方式的僵化問題一直存在,但始終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主要表現在學校和教師按照既定計劃制定工作方案,并且按照這些固定方案組織教學工作,往往不會對方案進行調整。從積極的角度來看,這種模式具有較高的穩定性。教師的教學經驗和學校的管理經驗能夠保證工作方案相對合理,并能夠穩定實施。然而,這種模式的弊端也逐漸顯現出來,尤其是在新課標提出后,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重視更加突出。常規的教學實踐方式過于依賴既有方案,偏重于穩定性,忽視了靈活性。這導致學生大多需要按照既有方案和計劃來完成學習任務,教師也需要根據方案確定課堂教學內容,學生只能跟隨教師的步伐來吸收語文知識,然后才能進入探討、自學和互動環節。這很難真正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意愿,同時也不能可靠地保證教學實踐的總體質量。

四、“互聯網+”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方式

(一)重視教學實踐延伸

在“互聯網+”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應該注重發揮“互聯網+”技術方面的優勢,并嘗試進行延伸??尚械姆绞桨傮w延伸和課后引導延伸兩個方面。

總體延伸不限制于課時內的知識關聯,強調將語文學習的常用方式與互聯網相結合,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工具、計算機等進行延伸學習。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個人學習興趣選擇古詩詞、現代詩、傳統文學名著等語文內容,利用互聯網渠道收集與所選內容相關的研究作品,如文學評論、仿作等,并整理為學習筆記。學生可以定期完成一定量的摘抄和筆記寫作,通過互聯網資源的檢索,獲取豐富的素材。這個過程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和運用能力,有效實現“互聯網+”教育理念下的語文教學延伸。

課后引導延伸則是根據課時內的教學內容,選取具有可延伸性的要點和知識點,進行加工,形成可以推動學生進行延伸學習的思路和問題,推動語文教學的延伸。例如,在教學《會搖尾巴的狼》時,教師可以在傳授一般性知識后,根據課文內容特點,引導學生進行生物學知識的學習。

教師可以提問:“同學們,狼和狗外觀的區別是什么?”無論學生如何回答,教師都可以給予肯定和鼓勵,并提出更多建立在生物學知識之上的相關問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后通過互聯網渠道觀看《動物世界》《人與自然》等節目,以獲取更多關于狼和狗外觀區別的生物學知識。這樣的做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知識儲備,還可以促進學科融合,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二)保證教學實踐資源豐富性

在“互聯網+”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可以利用豐富的資源來輔助教學,這要求教師做好充分的準備,以確保教學實踐的資源豐富性。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從課件制作和課堂階段資源的靈活調用兩個方面進行準備。課件制作可以相對系統和集中地運用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在教學工作開始之前,從網絡資源共享平臺中查找通用課件,也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自行制作課件。在“互聯網+”背景下,網絡資源池內的資源滿足一般的教學課件制作要求。教師應該選擇與教學內容直接相關的部分,并將其整合到課件中,用于教學活動。例如,在教學內容為《琥珀》時,教師可以收集與琥珀形成過程、琥珀的價值和作者相關信息等相關資源,并將其與一般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整合到課件中,以豐富可用的資源。課堂階段資源的靈活調用強調教師根據課堂教學進度、學生學習需求和提問情況等,利用互聯網、計算機或移動設備進行資源檢索,并提供給學生以滿足其學習需要。例如,學生可能在《長征》這個教學內容中提出了現代詩相關的問題或歷史知識相關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沒有在教師的計劃中,教師也沒有準備相關資源。為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可以直接利用計算機搜索學生提出的問題,并給予解答。通過利用“互聯網+”模式的優勢,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來服務語文教學實踐,從不同的角度提升教學效果,推動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增加教學實踐方式

在應對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方法單一的問題上,引入一些新的工作方式可以發揮“互聯網+”教育理念的優勢。這些方式包括項目實踐和翻轉課堂。項目實踐是指教師對語文知識進行整理和重構,以獨立的學習項目形式提供給學生。比如生字詞的學習、作文寫作學習、古詩詞學習等,每個項目都是一個系統且具有內在關聯的學習內容。教師可以完成項目整理和知識分析后,將學生分組,每個小組選擇一個或多個項目進行學習。教師指導小組進行生字詞、作文寫作等方面的學習,具體的學習過程由小組自行決定。通過小組討論和互相幫助的方式,學生完成項目中的知識吸收和能力提升,教師只對小組學習的不足和誤區進行指正?;ヂ摼W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并且在假期或放學后,小組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交流,以確保項目學習的主動性和進度。翻轉課堂主要依賴互聯網和智能設備來組織教學。在課堂教學階段之前,教師可以選擇相關的知識內容,如生字詞知識、課文中心思想、主要內容等,并將其整理為一個文件包發送給學生(可以由家長代為接收)。學生利用課后時間學習文件包內的知識,掌握與次日語文課堂相關的基礎知識,并利用互聯網進行檢索和解析一些更有難度的學習內容。進入課堂階段后,教師可以簡單回顧基礎知識,將更多的時間集中在師生互動和學生主動學習上。這種方式發揮了“互聯網+”教育理念的優勢,豐富了教學實踐方法,提高了實踐的質量。

(四)保證教學實踐靈活性

為了保證教學實踐的靈活性,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在信息交流和資源調取方面的優勢,在保持常規宏觀教學計劃不變的前提下,對課堂教學過程進行必要的調整和優化,使得課堂教學活動更加靈活和高效。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首先明確本課時的學習目標,在這個目標的引導下,重視學生之間的互動和與教師的互動。根據學生的互動情況,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作為紐帶,調取各種資源來組織教學。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引入“互聯網+”教育理念可以為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帶來許多優勢,提升教學質量。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存在一些不足,包括延伸性不高、可用資源有限、方式較單一等問題。因此,在未來的工作中,可以通過借助“互聯網+”教育理念,積極組織教學實踐延伸,豐富可用資源,增加實踐方式,發揮“互聯網+”教育理念的特點和優勢,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的質量,并推動學生的綜合成長。

作者單位:呂生慶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扁都九年制學校

參? 考? 文? 獻

[1]吳曉娟.“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策略研究[J].讀與寫,2022(34):46-48.

[2]趙琪.“互聯網+”下的小學語文寫字教學策略[J]. 讀與寫,2022(28):79-81.

[3]鄭晗倩.“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策略研究[J].讀與寫,2022(31):130-132.

[4]羅桂龍. “互聯網+”背景下微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論壇,2022(14):78-79.

[5]蔡小川.小學語文“互聯網+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21(2):129-131.

猜你喜歡
教育理念教學實踐互聯網+
如何在生理學教學中培養創新型人才
新形勢下數據庫原理的雙語教學
探究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中職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與反思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測量平差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與實踐
當前農村學校實施“新教育實驗”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