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八氖贰苯逃齽撔掳l展路徑研究

2023-02-28 07:33李琳甄宗波
中國新通信 2023年20期
關鍵詞:四史高職院校互聯網+

李琳 甄宗波

摘要:“四史”教育是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重點,以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為重點。旨在全面培養學生的民族擔當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懷,提升學生對黨史的認知深度,確保學生能夠逐步形成正確的人生三觀。然而,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下,高職院?!八氖贰苯逃媾R著諸多困境和沖擊,整體的教育質量不佳。為了實現與時俱進,學校需要深入剖析“互聯網+”教育的實踐要求,堅持創新導向,主動探索新的教育路徑,將學校的“四史”教育推向新的高度。本文結合“互聯網+”高職院校素質教育創新發展的具體意義和現實困境提出發展路徑,以期為高職院校的“四史”教育創新提供理論參照。

關鍵詞:高職院校;“四史”教育;創新發展路徑

“四史”教育對學生的成長成才有非常關鍵的影響,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及綜合素養,強化學生的愛國情懷,讓學生能夠深入了解新中國的奮斗過程,學會從馬克思主義的視角思考和分析問題,更好地認識自己、他人和社會。在縱向推進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改革和創新時,各高職院校應主動嘗試新的教學對策,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全面加強學生對四史的認知和理解。要確保學生能夠做到不忘初心、勇擔使命,并以良好的民族擔當意識完成學業并順利走向社會,成長為對社會有益的人才。同時,高職院校也應針對“互聯網+”背景下教育環境、教育條件和育人目標的具體變化,全面提升教育質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一、“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八氖贰苯逃齽撔掳l展的意義

(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黨史認知水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歷了漫長而艱辛的歷程。在不斷奮斗和艱苦拼搏的過程中,我國從一個弱國變成了一個強國。中國共產黨的一代代黨員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因此,“四史”也代表了中國共產黨人用鮮血和汗水鑄就的歷史,體現了中華兒女的艱苦奮斗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八氖贰敝械男轮袊泛凸伯a黨史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學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歷史,對中華民族和中華兒女所經歷的風霜磨難有更加全面的認知。同時,也教導學生主動應對多元文化的沖擊,堅持正確的文化觀和思想政治立場,自覺抵御負面思潮,真正做到明辨是非。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來反擊錯誤言論和不良思潮,始終保持較高的黨史認知水平。

(二)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擔當意識

在“互聯網+”環境的影響下,學生受到了許多不良思潮的影響,存在失范行為的情況。學校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峻影響,逐步加強“四史”教育并創新教育模式。通過“四史”教育來確保學生了解過往和歷史,堅定個人的理想信仰,真正做到不忘初心,意識到個人的民族責任擔當,形成良好的民族榮譽感和擔當意識。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人一直主動與其他國家交流和合作,探索有效的發展途徑,逐步推進國家的民族繁榮和富強,積極傳承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人始終遵從黨的信念,勇敢地面對困難和挑戰。學生在學習“四史”時,可以深入領悟時代賦予自己的使命,主動承擔起責任和重擔。他們應該將精力放在學業上,逐步提升個人的綜合素養,掌握真才實學,從而在不同的社會崗位上發揮自己的能量,實現自身的人生理想。

(三)有助于完善思政教育體系

思政教育是高職院校教育體系中的關鍵板塊,在現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思政教育面臨著越來越嚴格的要求。思政教師為此付出了諸多努力,不斷完善教育體系,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然而,在“互聯網+”時代,教育要求更加嚴格,教育形勢也更加嚴峻,實際的思政教育效果并不如人意。盡管高職院校逐步加快教育改革進程,將新興元素和時代色彩融入思政教育體系中,但學生的吸收能力有限,只能局限于理論學習,缺乏學習能動性和自信心。

如果以“四史”教育為依托,逐步調整思政教育模式,可以豐富思政教育中的歷史資料,教師也可以嘗試利用多種歷史教育途徑,實現以史為鑒,全面強化學生對思政知識和“四史”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思想高度。思政教育體系也會隨之完善和成熟,能夠實現思政教育和“四史”教育的并進和互利共贏。

二、“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八氖贰苯逃齽撔掳l展的現實困境

(一)教育內容缺乏實效性

作為“四史”教育的前提和基礎,教材不容忽略,直接影響著“四史”教育的質量。在組織開展“四史”教育活動時,高職院校沒有站在宏觀發展的視角,在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的過程中逐步完善課程機制。教材內容缺乏時效性,“四史”教育的線上和線下穩定性和長效性得不到保障。此外,學校還未打造立體成熟的教育讀本結構,“四史”教育教材的整體邏輯結構不完善,滯后于時代。教師忽略了新媒體教育內容的有效更新,過多關注“四史”理論知識,忽略了理實結合。

(二)教育模式傳統落后

“四史”教育模式的單一性和固化性限制了對學生的吸引力,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首先,在教授“四史”知識時,教師只是單向地灌輸理論知識,忽視了學生的認知偏好、思維習慣和最新發展趨勢。學生成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缺乏主動學習“四史”知識的動力和積極性。

其次,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聽的教育模式,簡單地將與“四史”相關的圖片和文字整合在一起。缺乏選擇學生喜愛的信息展示形式,如VR、短視頻和微課等,導致學生對學習“四史”持有抵觸和消極態度。

最后,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局限于校園宣講和“四史”知識講座,忽視了學生的主導地位,未將“四史”知識與地方資源結合起來。學生失去了話語權,參與“四史”理論實踐的機會也相對有限。

(三)教育環境有待優化

首先,學校的“四史”學習制度環境有待優化。作為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中的重頭戲,“四史”教育備受矚目,但是很少有教師會嘗試利用新媒體平臺直觀生動地講解“四史”知識,僅機械性地模仿同類院校的理論教學模式,機制體制不夠完善。

其次,學校的校園文化環境不佳,教授“四史”知識的教師年齡偏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限,對新媒體教學持抵觸態度。再加上學校對“四史”教育校園文化宣傳不重視,導致整體的“四史”教育質量大打折扣。

最后,新媒體技術環境有待調整和優化,學校只配備了比較簡單的基礎設施,沒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無法滿足創新發展的“四史”教育要求。此外,各地區的經濟和技術發展水平參差不齊,有些學校的信息設備水平不達標,難以為新媒體教學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極大地阻礙了新媒體教學的發展。

(四)師資力量有待提升

作為“四史”教育的實踐者、推動者以及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教師的重要性顯而易見。然而,在組織開展“四史”教育工作時,教師的參與能動性不足,沒有嘗試利用各種現代信息技術豐富“四史”教育策略及手段,忽略了“四史”教育改革及創新。對“互聯網+”教育的理解和認知不夠透徹,無法靈活駕馭及應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直觀呈現“四史”教育知識,仍然局限于理論講解和黑板板書,整體的教學氛圍比較僵化和生硬,學生提不起興趣。從教師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來看,一部分教師沒有將“四史”教育改革創新與自身的職業規劃相結合,在“四史”教育創新上投入的時間比較有限,受到了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及認知,過多關注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和技能提升。

三、“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八氖贰苯逃齽撔掳l展的路徑

為了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全面推進高職院?!八氖贰苯逃母锛皠撔?,學校需要有效規避短視行為,嚴格遵循求真、務實、保效果的工作準則。同時,要主動探索新的教學途徑,并深入分析“互聯網+”教育所帶來的正負面影響。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求知求新求異的精神。這樣可以讓學生能夠站在理性客觀的視角正確評判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全面發展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辯證意識。從而確保學生能夠通過“四史”學習凈化心靈,提升思想境界,獲得更多的智慧。

(一)深度挖掘育人資源,拓展延伸教育內容

首先,學校需要逐步完善教材體系?!八氖贰苯逃碾y度系數偏高,耗時耗力,離不開教材。只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逐步優化及完善教材體系,并設置教材研究小組,跨界完成教材編寫任務,才能夠豐富教育內容,凸顯地域特色。學校需要高度重視教材內容的拓展及延伸工作,逐步完善教材體系。

其次,學校應著力打造特色教育讀本。分析“互聯網+”背景下學生的信息接收偏好、學習習慣和思想認知水平,了解學生在意識、思想和行為上所面臨的挑戰及壓力,主動為學生打造趣味十足且具有一定可讀性的“四史”教育讀本。積極推出電子讀本,靈活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以及網絡信息傳播方式突破時空限制,摒棄傳統的“四史”學習模式,為學生提供海量的學習資料,便利學生的碎片化學習,讓學生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學習知識并開闊視野。

最后,學校需要全面創新在線教育資源庫,緊密融合新媒體技術與“四史”教育資源,擴大“四史”教育資源庫。堅持內容為王的建設理念,精心篩選具有一定思政教育意義的“四史”內容,借助多媒體技術直觀生動地呈現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根據不同的單元主題合理劃分思政模塊。短視頻是非常有效的信息呈現模式,有助于高效存儲和碎片化資源,加快建設數字教育資源庫。

(二)整合利用媒體手段,踐行現代教育模式

新媒體是不可多得的教育手段,是時代發展的產物,符合“互聯網+”教育的要求,能夠全面提升“四史”教育的深度、廣度及效度。學校和教師則需要積極踐行現代教育模式,主動打造具有時代特色的現代教育體系,實現與時俱進。

首先,學校需要將“四史”教育與微課相結合,突破時空限制,豐富教育內容。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育方式,微課備受推崇,學校應結合當前素質教育中的突出問題及學生的共性問題全面建設網絡微課,將游戲動畫和趣味性視頻相結合,直觀生動地呈現“四史”知識。全面激活學生的思維,刺激學生的感官,確?!八氖贰敝R入腦入心。

其次,學??梢圆扇≌Z音直播的形式實現線上線下的有效互動和協同育人,凸顯雙向育人的優勢,保障最佳的育人效果。網絡直播的發展速度較快,普及率越來越高,教師可以主動從中獲取靈感,通過網絡教學來創新“四史”教育模式,建設“四史”教育直播課程。比如學校教師可以在上海歷史博物館中為學生展示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人大會議的詳細情況,設置真實的歷史情境,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自主感知,產生更多的情感共鳴和思維火花。

最后,學校需要將線下教學與現代化教學新平臺相結合。在互聯網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國正式進入了新媒體時代,各種新媒體應運而生,信息傳播速度較快,優勢非常明顯。高職院校則需要打破教學傳統,積極建設具有一定特色的在線學習網絡平臺,將短視頻、文字、圖片、音樂等元素融為一體,科學設置“四史”教育主題,充分利用線上學習平臺的交流互動功能打造思想交匯的區域。鼓勵學生主動交流分享經驗,全面展現“四史”教育的深刻內涵,提升學生的認知高度,避免學生局限于知識淺層。

(三)優化創新教育環境,構建生態教育體系

教育環境對“四史”教育的影響顯而易見,只有構建生態教育體系,才能夠凈化教育環境并提升“四史”教育整體的質量。

首先,高職院校需要從基本課堂教學著手,充分發揮思政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將專業課程與“四史”教育融為一體,打破學科的壁壘。嘗試利用多種教育模式生動直觀地展示和傳遞與“四史”相關的理念和知識,有效協調平衡教與學。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利用線上教學拓展及延伸線下教育內容。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教師需要意識到自身的責任重擔,即興錄制微視頻,提供給學生豐富多樣的現代教學視頻,濃縮知識重難點,提升教學資源的流動速度。讓學生能夠直接登錄線上學習平臺,自覺完成“四史”學習任務,實現快速學習和高效吸收。

其次,學校需要逐步優化校園文化環境。學校黨支部應牽頭,組織開展“四史”教育活動。由團學組織協調安排,將校內實踐活動與日常學習活動相結合,逐步豐富校園文化活動類型,提供給學生鍛煉個人實踐素養的機會,確保學生在學習“四史”理論知識和參與校園實踐鍛煉的過程中升華洗滌心靈,升華思想。教師則應帶領學生參與黨建活動,鼓勵學生主動向黨組織靠攏,培養學生正確的政治素養。

最后,學校應全面優化網絡教學環境,了解“互聯網+”教育的實踐要求,逐步完善現代化信息管理系統。嘗試運用現代化信息監控手段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主動與社會網絡安全研究主體及地方政府網絡信息管理部門合作,在互通有無及共享優質資源的過程中剔除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負面信息,積極傳遞正能量,優化學生的網絡環境,確保學生能夠在綠色健康的網絡學習環境中積極學習“四史”知識,逐步豐富精神世界,提升思想涵養。

(四)全面培養師資力量,打造優質師資隊伍

在“互聯網+”教育深入人心的今天,“四史”教育的內容和形式越來越豐富,教育要求也非常嚴格,十分考驗教師的教學功底。為了確保教師能夠靈活利用和駕馭多種現代化教育技術,全面推進“四史”教育改革,學校應加大師資投入,培養師資力量并打造優質的師資隊伍,確保教師能夠為學生提供專業系統的“四史”教育服務。

首先,教師需要堅定個人的政治站位,主動學習“四史”知識,堅持終身育人、終身學習,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場。在“四史”教育中靈活滲透思政元素,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三觀。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教師需要保持較高的政治敏銳度,高度關注國家的時事政治和大政方針,形成良好的政治意識,堅持正確的政治站位,進而更好地引導學生的思想和行為。

其次,教師需要提升個人的業務能力,逐步完善專業知識結構。堅定文化自信,主動與優秀同行交流互動,分享各自在使用新媒體技術手段時的體會和經驗,形成良好的在線教學能力和現代溝通交流能力,保質保量地完成“四史”教育工作。

最后,教師需要堅持高尚的師德師風,做到以德施教、以德立身,以良好的師德來引導學生、熏陶學生、教化學生。用個人的人格魅力和專業知識創新“四史”教育模式,更好地傳播正能量,實現身體力行,確?!八氖贰苯逃軌蛲怀鲋貒?,大放異彩。

四、結束語

“四史”教育在高職院校教育中的滲透及貫徹非常有必要,高職院校需要高度重視這一教育工作,探索具有一定時代價值的“四史”教育路徑,深度挖掘育人資源,全面拓展教育內容。整合利用媒體手段和現代化教育技術,全面優化教育環境,逐步完善教育體系,針對性地培養師資力量,打造強有力的師資隊伍,為學校的“四史”教育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確保這一教育工作能夠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下更上一個臺階。

作者單位:李琳 甄宗波 南京城市職業學院

參? 考? 文? 獻

[1]白凌婷,邵欣悅.“四史”教育融入高校黨校工作創新路徑研究[J].領導科學論壇,2022(3):144-147.

[2]劉峰.基于“四史”學習的高校思政教育創新路徑研究[J].大學:思政教研,2021(8):3.

[3]荊文浩.理工科高校思政育人嵌入“四史”教育的創新路徑研究[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21(5):57-59.

[4]徐雪芹,徐宏遠.女排精神融入“四史”學習教育的創新路徑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22,28(3):76-82.

[5]任青.移動“互聯網+”背景下提升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路徑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3):2.

[6]林典.堅定理想信念——“四史”教育融入高職院校思政工作路徑研究[J].2022.

猜你喜歡
四史高職院校互聯網+
小主播上微課 團隊員學四史
遇見“四史” 圖說“第一”
隊史連“四史”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聊齋志異》與前四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