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認識中國式現代化的共性和個性
——兼談西方式現代化唯一論的話語陷阱

2023-03-02 14:20
關鍵詞:共性中國式資本主義

史 玲

(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天津 300350)

中國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使得中國式現代化成為社會各界研究的熱點。 國際社會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認識并不統一,一度有“中國特色資本主義模式說、新自由主義模式說、儒家資本主義模式說、國家資本主義模式說、第三條道路說、威權社會主義模式說、市場社會主義模式說、后社會主義模式說等等”[1]。 這些說法一般是以割裂共性和個性的辯證聯系為論證工具,從而實現自己的特殊政治意圖。 對于現代化發展道路,西方霸權主義國家強調普遍性和共性,后發型國家強調特殊性和個性。 如果不加區別,把西方式現代化理論誤認為是去除意識形態的社會科學,不加甄別地介紹和學習,就會落入西方現代化理論所構建的話語陷阱。 所以,從共性和個性的辯證關系角度科學認識中國式現代化,識破西方式現代化唯一論的話語陷阱,對于構建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和世界其他后發型國家的現代化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一、共性和個性之間的辯證關系

共性和個性之間的辯證關系應該從認識論和價值論兩個角度進行理解。 認識論意義上的共性和個性關系與主客觀關系相關,而價值論意義上的共性和個性關系是與利益需求相聯系的。 如果混淆二者之間的區別,就有可能影響理論研究和社會實踐。

(一)認識論意義上的共性和個性

認識論意義上的共性和個性體現了人類認識的一般過程。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寫道:“一切真實的、詳盡無遺的認識都只在于:我們在思想中把個別的東西從個別性提高到特殊性,然后再從特殊性提高到普遍性……”[2](577)這里涉及三個概念:個別(事物、現象、過程)、特殊性(個性)和普遍性(共性)。 個性和共性都是從個別中衍生出來的抽象物。 不同的是,個性強調的是“異”,共性則強調的是“同”。 但是,共性并不等同于事物的本質。 共性可能是同類事物的共同本質,也可能是共同現象。 在實踐中,把共性等同本質會導致共性掩蓋個別的個性。 就像現代化是中國式社會主義現代化、西方式資本主義現代化的共性,如果把現代化這一共性看作本質的話,就會得出中國式社會主義現代化本質上就是西方式資本主義現代化的結論。 同時,個別并不等同于個性。 個別指具體存在的單一物,具有客觀實在性。個性指一事物區別于另一事物的差異性,是對這種差異性的描述。 如果把個別等同于個性,就會將具體事物變成抽象詞匯的集合體,導致個別的實在性被抽象掉。

個別是個性和共性的載體,沒有存在差異性的個別就沒有個性和共性。 個性是一事物區別于另一事物的根據,決定個別的本質。 共性強調同類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表明該類事物的共同特征和基本規律。 正如黑格爾所言:“作為一個個體的主詞通過一種質 (特殊) 與一種普遍的規定性相結合?!盵3](360)個性和共性二者之間的關系:首先,二者之間是種屬關系,表現為這“類”事物中每一具體事物的特點和總體“類”的基本性質。根據時間、地點等的變化,同類事物中個性和共性可以相互轉化。 其次,個性和共性在特定范圍內相互排斥、相互對立。 對于某一或部分具體事物來說,一種屬性不能既是它的共性,又是它的個性。 再次,個性和共性是相互依存的。 沒有個性就沒有共性,個性內在包含了共性,脫離個性的共性只能是抽象的共同體。

共性、個性和個別分別處于同類事物中的不同層次,不能混為一談。 如果把不同性質事物間的差異當作共性和個性的差異,就會導致用個性同化個別;如果把個別中的不是共性的個性錯誤視為共性,就會削弱甚至否定共性的普遍性和規律性;如果把共性當作個性,就會混淆同類事物的規定性和規定性的具體形式,導致把規定性當作教條;如果把個性當作個別,就會將具體事物的個性抽象掉。

(二)價值論意義上的共性和個性

“在洛采看來,價值領域的特征首先是它的理想性和合目的性,價值同意圖、目的、理想、意義不可分離,這正是價值與事實的主要區別所在?!盵4](590)所以對價值論意義上的共性和個性的研究需要運用主體性思維。 價值論意義上的共性和個性強調的是個人、群體(集團或階級)和人類之間的特殊利益需求和共同利益需求。 但是同一事物對于不同主體具有不同價值,即使對于不同條件下的同一主體也具有不同價值,更不用說不同群體和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了。 在人類社會處于階級社會向無階級社會過渡的歷史長河中,價值論意義上的共性和個性的矛盾都是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價值認識的起點和立足點是“實際活動的人”。 具體的現實的人會“著眼于從主體本身的存在、本性、結構、地位、特性和作用,特別是主體自身的目的、利益和需要等,把握現實的客體、主客體關系, 評判客體對于主體的價值,做出相應的價值選擇”[5]。 因而價值認識正當與否是與具體主體的“內在尺度”相關聯的,并根據主體的“內在尺度”的變化而變化。 所以,在階級社會中,具體的人、集團、特定的階級在不同社會歷史條件下具有不同的目的、利益和需要,價值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利益問題。

但是,統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統治的正當性,都會把自己的特殊利益幻化成全體人民的共同利益,從而制造出脫離真正共同體的虛假價值共性。比如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者、資產階級社會主義者總是妄想利用空洞偽善的口號實現粉飾現實的目的。 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對“真正的社會主義”用人類之“愛”構筑新宗教世界的行為進行了深刻的批判,認為“如果從這一宗教觀點出發,那末對一切實際問題的答復就只能是一些使任何一種意義都模糊不清的宗教的夸張形象,一些華麗的標記如‘全人類’、‘人道’、‘人類’等等;這只會使一切實際問題變成虛幻的詞句”[6](17)。 這種顛倒抽象人性和現實社會關系的論述,會導致具體歷史條件下人性的多重性被人性的同質化所替代,最后只能在思想領域構建一個虛假的共同體。 馬克思恩格斯在完成建立自己的新世界觀后,用真正的人類共同體代替資本主義虛假共同體。 這個真正的人類共同體“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7](422)。 只有到了那個時候,才能夠實現個人、集體和人類利益的辯證統一。

總之,認識論意義上的共性和個性與價值論意義上的共性和個性存在一定區別。 認識論意義的共性回答“是什么”的問題,而價值論意義上的共性回答“應該怎樣”的問題。 正如哲學史上經典的“休謨問題”,事實性認識與價值性認識不能等同。

二、西方式現代化唯一論割裂共性和個性關系所制造的話語陷阱

共性和個性的辯證關系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 “社會科學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之爭,也是霸權國家與邊緣國家的話語權之爭?!盵8]長久以來,利用“共性和個性”制造理論混亂是西方霸權主義者常用的論證工具,企圖將中國式現代化的個性湮沒在西方式現代化所謂的共性的話語陷阱之中。

(一)認識論意義上制造的共性和個性混亂

制造脫離個別現實性的虛假、抽象的共性,將西方式現代化虛構為普適性的發展道路。 霸權主義國家脫離資本主義實現現代化的血與火的真實過程,虛構出一條以自由、平等、民主、人權至上等抽象詞匯為核心的普適道路,然后用這些抽象的美好詞匯來攻擊社會主義國家的現代化道路,認為社會主義國家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存在不尊重人權、分配不合理、政治專制等缺陷。 最后得出來資本主義現代化是缺陷相對少的發展道路,是全世界進行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這樣的普適性道路是在抹去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中血腥、暴力、骯臟、利己的不美好個性的基礎上,運用抽象人性論虛構出來的普適道路。

將個性等同于共性,將“蘇聯模式”等同于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用“蘇聯模式”的失敗論證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必敗。 蘇聯解體后,歷史終結論風傳一時,認為蘇聯模式的失敗標志著世界社會主義事業的倒塌,資本主義制度是符合人類發展要求的終極制度。 蘇聯模式是當時蘇聯根據本國國情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嘗試,在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特征,按照領導人可以劃分為斯大林時期、赫魯曉夫時期、勃列日涅夫時期等。 這些時期基本面還是堅持社會主義。 最終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戈爾巴喬夫放棄了原蘇聯模式中的社會主義原則。 然而霸權主義國家卻把蘇聯解體的特殊原因等同于社會主義制度內在的缺陷,把蘇聯模式等同于世界社會主義,從而得出社會主義必然失敗的錯誤結論。

只強調同類事物間的個性,割裂具體事物間的共性,制造蘇聯模式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對立,本質上是要否定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蘇聯模式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都是社會主義的具體實踐形式,是個性和共性的統一體。 蘇聯模式是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和蘇聯特色的統一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和中國特色的統一體。 它們的共性都是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比如,堅持共產黨的領導、無產階級專制、公有制為主體的所有制形式等。 這是它們區別于性質不同事物(西方式現代化)的關鍵。全面否定蘇聯模式,就是既否定它的個性,也否定它具有的社會主義的共性,從而制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蘇聯模式、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對立?!叭绻顢嘀袊厣鐣髁x和世界社會主義的聯系,那么中國要不脫離人類文明的大道,就只能向西方文明回歸了?!盵9]

將共性等同于個性,認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都實行市場經濟,已經不具有本質區別。 這種說法認為市場經濟本質是資本競爭機制,以資本和雇傭勞動為核心,所以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已經不具有本質區別。 但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區別在于市場經濟關系外部,而不是內部。[10]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的題中之義,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展的必然結果。 但是,市場經濟并不是社會主義的內在產物,而是經濟落后國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手段,所以國家會利用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制度、共產黨的領導、先富帶后富等社會主義因素來引導市場經濟的發展。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兩條不同的發展道路,不能混為一談。中國式現代化和西方式現代化之爭本質上是兩種性質不同的具體事物的爭論,并不是個性和共性之爭。

綜上而言,西方式資本主義現代化和中國式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差異并不是共性和個性的差異,而是兩種不同性質道路間的差異。 但是,西方霸權主義國家從未放棄用自己所謂的共性吞噬中國發展道路個性的企圖。 我們應該警惕西方學者制造的發展道路的話語陷阱,堅持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二)混淆認識論共性和價值論共性

“認識論意義上的共性,具有非實體的特征,作為觀念的存在,它可以不需要直接對應的事物做支撐”[11];與之不同,“作為價值論意義上的共性則不然,它必須要以利益共同體或社會生活共同體為支撐,否則就不能存在”[11]。 西方式現代化唯一論就是將認識論意義上的共性和價值論意義上的共性相混淆,進而實現自己的特殊政治意圖。

“從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來看,社會科學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之間的關系,不能簡單地套用傳統認識中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模式?!盵8]社會科學中的現代化理論亦是如此。 在資本主義發展進程中,社會科學界就出現過關于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是否具有普遍性的爭論。 19 世紀末20 世紀初,以卡爾·門格爾為代表的奧地利學派和以李斯特為代表的德國歷史學派圍繞經濟學是否具有普遍性進行了爭論。 德國歷史學派認為,由于缺乏具有普遍性的真實研究對象,所以主張經濟學是國民經濟學。 奧地利學派則認為,個別國家的經濟學中不可以避免地蘊含著本質要素,這種本質要素具有普遍性,可以據此構建整個經濟學體系。 表面看,兩派是就學術問題進行爭論,但其背后本質是先進國家和后發國家就發展道路的話語權之爭,是不同國家意識形態之爭。 德國歷史學派代表當時德國等后發國家探索本民族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的主張,奧地利學派則代表當時先進的英國資本主義國家構建全球自由貿易帝國的主張。 今天,雖然當年的德國歷史學派和奧地利學派已經消失在歷史舞臺,但是霸權主義國家借用學術話語推進霸權目的的做法并未消失。 整個世界仍未走出馬克思所說的意識形態話語規律,即“占統治地位的思想不過是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在觀念上的表現,不過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占統治地位的物質關系”[12](550-551)。

西方霸權主義國家以普世價值為道義基礎,運用個人主義和主觀主義的方法論,堅持主客二分的對立思維,將現代化凈化為三權分立、自由市場、人權至上、公正平等的標準模式。 然后給這種凈化后的標準模式以普適性的特征,從而將具有個性的現代化闡釋為共性的現代化,其本質是將現代化變為西方化。 這樣,對現代化的認識就具有不是一般認識論意義上的個性與共性的關系,而是具有意識形態特征的價值論意義上的關系。如果不加區別,后發國家就會落入西方霸權主義國家所構建的“現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話語陷阱。

三、從個性和共性辯證關系中理解中國式現代化

現代化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課題,體現了社會一般性發展規律。 中國作為后發國家,將中國式現代化作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踐路徑。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盵13](22)這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是世界現代化共性和中國個性的統一體。

(一)認識論意義上中國式現代化是世界現代化共性和中國個性的統一體

追求先進和進步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 現代化特指“人類社會從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型的歷史過程”[14]中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整體性發展的深刻變革。雖然實現現代化的具體過程具有多樣化,但是它們之間也具有一些共性,比如“機械化、自動化、專業化和都市化程度的提高;非生物性能源的廣泛使用;經濟持續增長;教育的高度普及;法制化進程的推進;個人自主性和理性思想的增強”[14]等。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實現由落后的農業國向先進的工業國轉化成為目標任務。 先后提出“一化三改”“四個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四位一體”總體布局、“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等,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不懈追求。 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都得到了整體性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具體道路,既受到現代化一般規律的影響,又受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國國情的影響,從而呈現出鮮明的中國特色。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19 世紀的資本主義國家現代化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呈現了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中血腥的資本原始積累、瘋狂擴大的生產規模、國強必霸的利己本質等,并提出超越資本主義現代化的新道路。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思想,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是我們堅定的選擇,社會主義始終內嵌于中國式現代化之中。 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人民民主專政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政治保障。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秉持和諧發展的理念,主張“天人合一” 的生態思想、“以和為貴”的處世之道、“天下大同”的理想追求。 這些優秀傳統文化基因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也深刻影響著中國人實現現代化的具體實踐路徑。這保證了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共同基因,中國國情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現實境遇。 “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要想發展振興,最重要的就是立足國情、走自己的路?!盵15]中國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基數巨大、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等是中國的實際,也是中國進行現代化的前提和條件。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后發型國家克服復雜矛盾的適合實際的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世界各國現代化共性和中國歷史、國情、文化等個性的統一體。 中國探索自身現代化道路的經驗對其他后發型國家具有重要的普遍意義。 個性和共性在特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從世界范圍看,世界各國的現代化道路的普遍特征是共性,中國式現代化是個性。 從中國范圍看,中國人追求現代化之路是共性,不同歷史時期的現代化是個性。 中國人追求現代化的序幕是從19 世紀60 年代的洋務運動開始,到今天已有一個半世紀的歷程。 以新中國成立為界,這一歷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前一階段經歷了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通過資產階級現代化實現民族復興的改革方案。 這一方案最終以失敗告終。 新中國成立后開始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期間經過了學習蘇聯模式的經驗教訓,開始自主探索適合本國的現代化道路。 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迅速崛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進入由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轉變。 中國獨立探索本國發展道路的經驗對于當今世界仍在探索超越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的其他國家提供了有益經驗,提升了這些國家追求本國現代化的決心和信心。

(二)價值論意義上中國式現代化超越了西方式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和西方式現代化都是人類現代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認識論意義上都是適應各國國情探索出的發展道路。 但是現代化發展道路代表一個國家的話語權,不僅具有認識論意義,更具有價值論意義。 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道路因堅持和平發展的道路、廣闊的人類文明視野和共同富裕的實踐向度,實現了對資本主義現代化的超越。

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了對損人利己的資本主義現代化的超越。 西方國家率先進行了現代化,在這個過程中秉持損人利己的行為準則,制造了大量的戰爭、搶掠、種族歧視等,將整個世界帶入動蕩狀態當中。 當時的中國就是被迫卷入資本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例證。 一邊是西方列強獲得市場、原料,一邊是以中國為代表的落后國家所受的國家屈辱、民族劫難和文明蒙塵。針對這種情況,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提出一個引人深省的問題,即“自從一八四〇年鴉片戰爭失敗那時起,先進的中國人,經過千辛萬苦,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16](1469),但是學習的結果“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學生呢?”[16](1470)究其根源就是,資本主義現代化是損人利己的現代化,不可能真正引領落后國家走向現代化。 中國經歷過資本主義現代化所制造的屈辱和磨難,所以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的一貫遵循,符合人類的共同價值需求。

以人類文明新形態為價值追求的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了對秉持弱肉強食價值理念的資本主義現代化的超越。 “資本是資本主義文明形態的主導因素,資本主義文明形態本質上是一種資本型文明形態?!盵17]這種資本型文明形態在滿足人們巨大物質需求的同時,也將人變成資本的奴隸,消磨人的需求的多樣性。 作為社會主義文明形態,中國式現代化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全面需求的過程,是回應各國人民普遍關切的過程。 人民的需求不是固定不變的,中國共產黨立足實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在物質、精神、政治、社會、生態等方面的需求,不斷解決人民關心的教育、醫療、就業、住房等問題。 中國式現代化是14 億人共同邁向美好生活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這種現代化是對資本當道的資本主義現代化的超越。

立足整體性思維的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了對二元論思維的資本主義現代化的超越。 資本主義現代化存在發展困境是普遍共識,這些困境的產生離不開二元思維方式。 這種二元思維具體體現為:清晰劃分資本主義世界和非資本主義世界、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文明和野蠻、人和自然等。 這些思維方式使得社會撕裂、經濟低迷、民主失靈、生態惡化。 立足整體性思維的中國式現代化有利于克服西方式現代化的內在缺陷。 黨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將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建設的共生發展看作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模式。 中國共產黨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創造性地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同時,立足中國現實和低迷的世界經濟,提出“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的共享理念,有利于促進國內國外發展的整體協調性。

“割裂共性和個性之間的辯證聯系”“混淆認識論價值和價值論價值”,是西方霸權主義者構造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普適道路話語陷阱的論證工具。 如果不能正確認識共性和個性之間的關系、認識論價值和價值論價值的區別,就會掉入西方霸權主義國家構建的話語陷阱之中。 科學認識中國式現代化的特色和世界意義,有利于認清西方式現代化理論所隱藏的意識形態觀念和構建中國式現代化話語體系的應有之義。

猜你喜歡
共性中國式資本主義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最新發展,是新型帝國主義
中國式民主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剝削的兩重批判——基于《資本論》第一卷的思考
共性
不要讓中國式焦慮,廢掉了你的孩子
“數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領和推動共性使能技術在中小企業推廣應用
雷鋒精神與遼寧精神的共性研究
中國式失敗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發展趨勢
中國式性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