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產教研融合的機器視覺類課程探索與實踐*

2023-03-02 10:33屠禮芬
廣西物理 2023年4期
關鍵詞:學時本科生教研

彭 祺,屠禮芬

(湖北工程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湖北 孝感 432000)

0 引言

電子信息類專業目前已開設的有關圖像處理的本科生課程有《光電圖像處理》[1]、《數字圖像處理》[2]和《數字圖像傳感器應用》[3],在上述課程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如下:(1)《光電圖像處理》和《數字圖像傳感器應用》1/3 的部分偏重硬件,2/3 部分偏重理論算法,對于本科生來說偏重硬件的部分因缺少實驗實踐,講授起來較為空洞,學生難以直觀了解這兩門課的用途;而理論算法部分,本身數學基礎要求高,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因基礎知識條件不足,學習起來較為困難。(2)《數字圖像處理》基本全部偏重于理論算法,對于本科生來說,同樣因數學、信號處理等基礎偏弱,學習起來較為吃力;即使對于少部分成績較好的學生來說,理論能聽懂,但是算法把握不足,缺少算法應用環境,難以應用到實踐中。由此可見,有關于圖像類課程的教學,均存在硬件平臺缺失,應用實踐薄弱的問題。

另一方面,反觀社會需求,當前國家大力扶持人工智能相關產業[4-6],如2020 年已在武漢各大醫院、火車站使用的防疫機器人,能代替不少人力物力。而圖像類課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第一大結合點即為機器視覺,機器視覺除應用于機器人行業,還可應用于工業檢測、智能交通、無人駕駛等領域,可以說應用領域十分廣泛。但通過企業招聘調查發現,對于該領域,企業只能去招聘碩士,甚至博士畢業生,對于許多維護性的工作、非研究性的軟件開發工作,任用碩博士成本較高,因此迫切需求具備機器視覺相關知識的本科生。

綜合校內教學和校外需求,兩者分別存在的問題,也是兩者之間的矛盾[7-8],所以迫切需要對該類課程進行探索和實踐,將產業需求、教育教學以及教師的科研,三者有機結合,探索出一項新的教學模式,既能滿足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升,使學習到的理論知識不空洞,也能滿足社會企業用人需求。

1 基于產教研融合的方案

1.1 教學思路

本方案的順利實施,需要結合企業與學校的平臺,還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指導?;舅悸肥牵航處熢谧陨砜蒲械幕A上,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綜合企業需求和本科生專業課程的特點。以此為指導,編制新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重點突出教學上的理論結合實際,并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為合作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并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進一步做指引,引導學生思考工程問題中存在的科學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創造意識。具體技術路線和實施步驟分為以下五步:

第一步,教師的準備階段:需要教師結合自身科研基礎和本科生專業課程設置要求,與相關對口需求單位建立穩定的人才培養預備方案。

第二步,教學方案設計:結合前期的人才培養預備方案,設計合適的教學方案,新的教學方案既要符合基礎的本科生培養方案,又要符合新的產教研教學模式要求。

第三步,課程考核方法調整:新的教學模式包括三個部分,即課堂教學設計、企業動手部分、參與科研部分,共同構成學生這一類專業課程的綜合成績。所以需要對傳統考核方式進行調整,協調這三部分的成績比例,給真正優秀的學生綜合高分,達到公平公正的目的。

第四步,教學的具體實施:由于本類課程包括多門課,還有不同的班級,項目負責人需要先選擇部分班級作為試點,在取得較為滿意的教學效果反饋之后,需要講授該類課程的其他項目參與者共同完成全部相關班級的過渡。

第五步,學生管理模式更新:新的課程設置及考核方式的調整,促使傳統的學生管理方式需要做出對應的模式更新,原來以班級、單門課程為單位來管理不合適,需要將所有選修此類課程的學生作為一個管理整體,內部又分為不同的課題組來管理。

1.2 教學案例

普通本科生入門機器視覺類課程領域的難點在于學以致用,以48 學時的課程為例,本次教學實踐活動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6 個學時的快速課本教學,要把原本48 學時的教材進行學時壓縮,故上課時要以基本概念講解為主,只需要學生了解基本課程架構即可,可結合學生的先修相關課程進行引導式教學。

第二階段:16 學時的教師引導實際案例分析,教學安排如表1 所示,該部分是本產教研融合教學方案的核心部分,需要教師結合自身的科研和實踐經驗,引導學生共同開發實際應用案例。通過該階段的訓練,使學生掌握如何靈活運用教材的基本概念和網絡中現有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一方面通過這種實踐教學,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另一方面,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理論知識,更能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開發其自學的意愿。

第三階段:16 學時學生自主完成實際項目。結合前期的課堂理論教學和案例分析,學生已經掌握了如何結合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所以本階段的重心在于學生,屬于學生自主創新部分。教師根據課程特點,結合當前該課程的應用領域,設置一些較為經典的實際應用項目,如表2 所示,該表中教師設置了四個實踐項目,并對項目的類別進行了說明,根據完成該任務的方案不同,又將一個項目分成了多個子項目,實際就是用不同的方案去解決同一個問題的多種思路。學生首先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一個主項目,建立四個團隊,團隊內成員分工合作,用不同思路完成項目。教師要鼓勵學生創新,學生可以采用教師提供的思路,也可以自主創新,給出新思路。這一部分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部分,該部分的完成情況,作為本門課程最終考核成績的一部分,推薦占比在30%左右。

表2 學生自主完成實際案例

2 新教學方案的成效及意義

2.1 在教學工作方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創新力

基于產教研融合的機器視覺類課程探索與實踐,以學校本科生教學為基礎平臺,以社會需求為背景,以科學研究為目的。在與需求方生產實踐和管理實踐中,學生會在老師的帶領、指導下,把學到的書本知識運用到實踐之中,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增強應用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僅如此,產教研結合還會激發學生的創造、創新的愿望和熱情,激勵他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而這種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人才的培養正是培養具有獨立研究能力的學生的基本素質。

2.2 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在本科院校,大部分教師具備博士學位,專業水平高,理論知識豐富,但缺點是知識應用能力不強,實際操作水平不高,這也極大地影響了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通過產教研融合的模式培養學生,不僅僅提高了學生的能力,還能為教師自身,特別是專業課教師參加實踐、提高實際工作的能力提供了條件和機會。把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把教學與科研相結合,這有利于提高自身業務素質。

3 結語

教學實踐表明,以上所探討的產教研融合專業知識的教學方法,能夠顯著提升學生對本門課程的興趣,課堂互動更加頻繁、學生的學習熱情顯著提高。培養出的學生有成熟的動手能力和卓越的創新思維,畢業之后,無論是選擇就業還是繼續深造,都是過硬的籌碼。對于參與研究的教師,也能實時跟蹤當前社會需求,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儲備,提升自身教學和科研能力。

猜你喜歡
學時本科生教研
《詩詞寫作》課程教學大綱(節選)
學時壓縮下有機化學教學方法探討
研學農谷 產教研學
教學大綱國畫(工筆花鳥)
探索學時積分制 構建階梯式成長激勵體系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中醫藥大學本科生流行病學教學改革初探
新型教研——說題的感悟
探索如何提高藥學本科生實習的質量
讓教授回歸本科生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