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導向下高中物理教學對新高考的適應與調整

2023-03-02 10:33蔣春麗
廣西物理 2023年4期
關鍵詞:高中物理電路物理

蔣春麗

(陜西省商南縣高級中學,陜西 商洛 726300)

0 引言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新高考對高中物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知識傳授模式已不能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成為改革的方向。本文將探討高中物理教學在新高考中的適應與調整,旨在為教師提供一些指導和參考,以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和學習能力的全面提升。

1 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物理教學特點

物理核心素養是如今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其具體內容如圖1 所示。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具有以下特點。首先,它注重探究性學習,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和探索,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和實踐能力[1]。通過實驗、觀察和問題解決等活動,學生能夠深入理解物理原理,并培養科學思維和探索精神。其次,多元化評價是核心素養導向下教學的重要特點。傳統的單一考試評價方式已不再適應,新的評價方法注重全面評估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養,包括書面考試、實驗報告、項目展示等。第三,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強調跨學科整合。物理知識與數學、化學等學科相互融合,通過多學科的聯系和綜合應用,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后,實踐應用是核心素養導向下教學的重要環節。通過將物理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解決,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見圖1)。

圖1 物理核心素養

2 高中物理教學對新高考的調整要求

2.1 加強跨學科整合

高中物理教學在適應新高考的過程中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調整。首先,加強跨學科整合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在陜西高中物理教學中,將物理知識與數學、化學等學科進行融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并將其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中。例如,通過與數學的結合,可以深入探討物理規律的數學表達形式,提高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與化學的結合則可以探索物質結構與物理性質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思維能力。通過跨學科整合,學生能夠形成更加完整和綜合的知識結構,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2]。

2.2 強調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高中物理教學在適應新高考的背景下,需要加強對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強調。在陜西高中物理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動手能力是必要的調整之一。通過引入具有挑戰性和開放性的問題,鼓勵學生進行探索和獨立思考,激發他們的創新潛能[3]。同時,提供實踐應用的機會,例如進行實驗、觀察和設計等活動,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情境中,培養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調整也要求教師采用相應的教學方法。在陜西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啟發式教學和探究式學習等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探索。通過提供學習資源和指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創新思維。

2.3 推動科技與社會的結合

高中物理教學在適應新高考的背景下,需要推動科技與社會的結合。在陜西高中物理教學中,重視科技與社會的聯系是必要的調整之一。通過引入與科技發展和社會需求相關的案例和實例,使學生了解物理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和意義。例如,介紹物理技術在能源領域的應用、環境保護、交通運輸等方面的影響,幫助學生認識到物理學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同時,鼓勵學生思考和討論科技發展對社會帶來的影響,激發他們對科技倫理和社會責任的關注。推動科技與社會的結合也需要教師采用相應的教學策略。在陜西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科技創新和社會調研等活動。通過設計和實施科技項目,學生能夠親身體驗科技創新的過程,并與社會問題進行聯系,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社會調研,了解不同領域的物理應用和相關的社會問題,加深學生對物理學科與社會發展的理解和認知。

3 高中物理教學對新高考的適應與調整策略

3.1 調整教學目標和內容

高中物理教學在適應新高考的過程中需要進行教學目標和內容的調整。在陜西高中物理教學中,調整教學目標旨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除了傳授物理知識外,教師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創新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教學內容的調整要突出與實際生活和社會發展相關的主題,使學生能夠理解物理知識在現實中的應用和意義。

針對“力的合成與分解”,教師可以將重點放在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基本原理上,幫助學生理解力的合成與分解的概念及其在物理世界中的應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計算方法,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使用三角函數來計算力的分解分量和合成結果,解釋如何使用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數來計算合力、分解力和力的方向角。教師可以教授學生如何將多個力的向量相加以獲得合力的向量??梢蕴峁┦纠龁栴},并指導學生應用三角函數來計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合力的公式可以表示為:其中,F1和F2為待合成的兩個力的大小,θ為兩個力之間的夾角。教師可以教授學生如何將一個力分解為其在不同方向上的分量。指導學生使用三角函數計算分解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一個斜面上的物體為例,如果物體斜坡上的斜面角度為θ,力的大小為F,則分解力的公式可以表示為:F1=Fsinθ(沿斜面方向的分力)F2=Fcosθ(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和實際應用,引入相關案例和示例,使學生能夠將力的合成和分解的知識與現實生活中的情境聯系起來。例如,通過討論力的合成在機械工程中的應用,學生可以理解如何將多個力合成為一個力以實現特定的工程目標。

3.2 優化教學方法與策略

高中物理教學在適應新高考的過程中需要優化教學方法與策略。在陜西高中物理教學中,優化教學方法與策略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針對這一目標,教師可以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索,激發他們對物理學的興趣。

教師在教授“圓周運動”時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以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圓周運動的規律和特點。通過設計問題、實驗和觀察活動,學生可以親自觀察和推理,從中發現圓周運動的相關概念和公式。首先,教師可以引入問題,如“為什么物體在繩子上旋轉時不會飛出去?”或“為什么車輛在彎道上需要傾斜?”,以激發學生對圓周運動的思考和探索。接下來,教師可以設計實驗和觀察活動,讓學生親自進行觀察和推理。例如,讓學生使用繩子和小物體進行旋轉實驗,觀察物體的運動軌跡和受力情況。學生可以注意到物體在圓周運動中受到向心力的作用,而向心力的方向指向圓心。他們可以觀察到隨著運動半徑的增大或速度的增加,向心力的大小也相應增加。

一旦學生對圓周運動的規律有了初步理解,教師可以引入相關的公式來進一步加深他們的認識。例如,教師可以介紹向心力的計算公式Fc=mv2/r,其中Fc 是向心力,m是物體的質量,v是物體的速度,r是運動的半徑。教師還可以引入圓周運動的速度公式v=2πr/T,其中T是運動一周的時間(周期),以及圓周運動的加速度公式a=v2/r。通過引入這些公式,學生可以進一步理解圓周運動中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并能夠應用這些公式來解決相關問題。他們將能夠計算物體在圓周運動中的向心力、速度和加速度,并能夠解釋為什么物體在圓周運動中會產生向心加速度。

3.3 強化核心素養的評價與考核

高中物理教學在適應新高考的過程中需要強化核心素養的評價與考核。在陜西高中物理教學中,強化核心素養的評價與考核旨在全面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的發展。為此,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包括課堂表現評價、小組合作評價、實驗報告評價等。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項目實踐[5]。通過對學生的項目成果和實踐能力進行評價,評估他們的科學思維、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等核心素養的發展情況。

以“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實驗考核學生在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實驗中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學生需要設計電路實驗、測量電流、電壓和電阻等參數,并根據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和解釋。這樣的實驗評價能夠評估學生的實踐能力、科學思維和數據處理能力。教師可以設計開放性問題,考查學生在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要求學生計算電路中的總電阻、總電流或總電壓,或者設計滿足特定條件的電路。這樣的問題解決評價能夠評估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創新思維和應用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綜合性實踐項目,如設計和制作簡單電路裝置。學生需要獨立完成電路設計、元件選取和裝置搭建,并進行電路測試和性能評估。這樣的實踐項目評價能夠評估學生的設計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口頭表達或展示,向同學和教師展示他們對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原理的理解和應用。學生需要清晰地表達電路的組成、連接方式和特點,并解釋其作用和應用。這樣的口頭表達和展示評價能夠評估學生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

4 結語

高中物理教學的適應與調整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需要教師們不斷進行反思和創新。通過關注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學方法的調整、評價方式的改變以及實踐應用環節的增加,能夠更好地滿足新高考對高中物理教學的要求。期望未來,教師們能夠不斷探索和嘗試,進一步提升高中物理教學的質量,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所需的核心素養。

猜你喜歡
高中物理電路物理
只因是物理
電路的保護
學好高中物理必須做好的四件事
解讀電路
處處留心皆物理
巧用立創EDA軟件和Altium Designer軟件設計電路
基于MATLAB模擬混沌電路
高中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研究
高中物理實驗
三腳插頭上的物理知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