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財務會計類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2023-03-05 11:30李冠軍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記賬產教代理

李冠軍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4)

0 引言

中共十八大以來, 我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政策逐步深入推進, 以領軍企業為代表的產業端逐步成為產教融合的主導者。 2017 年底,國務院辦公廳頒發的《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將產教融合上升為國家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的整體性制度安排[1]。2019 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印發的《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2]提出,要把深化產教融合改革作為推進人力人才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性任務,健全以企業為重要主導、高校為重要支撐、 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中心任務的高等教育產教融合創新機制。 2022 年12 月,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3]提出,要以深化產教融合為重點,堅持以教促產、以產助教、產教融合、產學合作,延伸教育鏈、服務產業鏈、支撐供應鏈、打造人才鏈、提升價值鏈;支持龍頭企業和高水平高等學校、職業學校牽頭,組建學校、科研機構、上下游企業等共同參與的跨區域產教融合共同體。 國家政策為深度推進產教融合、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

為落實國家政策, 適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財務會計類專業不斷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人才培養模式,精準服務產業發展,增強產業適應性。2021 年新修訂的《職業教育專業目錄》(下簡稱“新專業目錄”)中,財務會計類專業有8 個,屬于財經商貿大類專業,人才培養服務于現代服務業。 新專業目錄科學分析了產業、職業、崗位、專業的關系,體現了新經濟、新業態、新技術、新職業的“四新”要求[4],其中,財務會計類專業對接數智經濟新形態, 需要及時培養和提供滿足數智經濟發展的掌握一定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復合型高素質財務會計技術技能人才。在查閱文獻和實地調研基礎上,全面梳理分析財務會計類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現狀, 基于國家產教融合發展的政策要求, 探討該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未來發展方向及應注意的問題, 對財務會計類專業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創新人才培養路徑具有重要意義。

1 財務會計類專業產教融合模式探索

1.1 崗位實習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 工學結合是我國高職院校深化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重要舉措,也是適合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 崗位實習是職業教育專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良好職業道德,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 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重要環節,也是高職院校踐行產教融合理念最早、最廣泛的做法。 為進一步激發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 促進校企合作、 產教融合,2014 年6 月22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5]要求,規模以上企業要有機構或人員實施職工教育培訓、對接職業院校,設立學生實習崗位和教師實踐崗位。企業開展職業教育的情況要納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2016 年7 月8 日,教育部組織制定的首批《職業學校專業(類)頂崗實習標準》目錄公布,《高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頂崗實習標準》名列其中,這為進一步深化會計專業產教融合、協同育人,規范和加強職業學校頂崗實習教學、 管理和服務奠定了基礎。2019 年教育部頒發的《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要求強化實踐環節,要求實踐性教學學時原則上占總學時數50%以上,積極推行認知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等多種實習方式。 學生頂崗實習時長一般為6 個月,可以根據專業實際情況,集中或分階段安排。通過崗位實習,財務會計類專業學生可以提前熟悉金融與財務會計類行業企業崗位知識、技能及操作流程等內容,強化操作技能訓練,提高操作速度、準確度,增強靈活性和協調性,進而積累工作經驗,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習與就業相銜接。企業通過學生崗位實習可以緩解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降低人力資源培訓成本,并招錄到企業急需的包括發展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在內的財務會計類專業技術技能人才。

1.2 會計工廠模式探索

1.2.1 會計工廠模式是代理記賬軟件催生的代理記賬新模式

計算機技術的出現使得傳統的手工代理記賬走向“會計電算化”模式,尤其是代理記賬軟件的智能化發展, 使得代理記賬行業的代理記賬效率大幅提升,也為改變傳統代理記賬模式、實現流水化的工廠作業創造了條件。在2014 年教育部提出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的大背景下, 山西財稅??茖W校開始進行會計工廠產教融合模式的有益嘗試和探索。 從山西財稅??茖W校會計工廠模式的具體做法來看, 會計工廠是依托代理記賬協會或代理記賬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支持,逐步建成的一種代理記賬新模式。會計工廠對會計業務崗位流程進行重構,并利用會計類專業學生批量培養的特點, 實現了會計代理記賬業務的規?;?、流水化分組作業。

1.2.2 會計工廠模式下對會計業務流程再造并催生新的崗位

會計工廠建立在學校內, 學生可以以學徒身份在會計工廠同時進行專業學習和實習。 學生在大二第二個學期進入會計工廠實習,時長為一個學期,可選擇沒有課堂教學的時間在會計工廠進行實操訓練。 為實現會計工廠模式下的流水線式的規?;僮?, 需要對會計工作業務流程進行重新梳理和再造,并根據新的會計業務流程進行崗位分工,學生可以被分配到不同的崗位,實現真賬真做。 在山西財稅??茖W校的會計工廠里, 每個實習班的學生被分為八組,每一組設單據掃描、憑證審核、憑證編制、賬簿登記、報表編制、財務分析、檔案整理等七個崗位,由七名同學按崗位流程共同完成每一筆業務的處理過程[6]。學生在會計工廠完成實際業務的過程中, 既掌握了專業技能,又培養了團隊合作、溝通交流能力。

1.3 財務云共享中心模式探索

1.3.1 財務云共享中心模式在新信息技術支撐下實現了會計服務領域的新突破

財務云共享中心模式產教融合實踐以2017 年底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番職院)與北京東大正??萍加邢薰?、正譽企業管理(廣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共建的“正保財務云共享中心”為代表,這也是全國第一家財務云共享中心。 該模式的初期運作類似于山西財稅??茖W校的會計工廠模式,不同的是,該模式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基礎上,為會計工廠插上了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的翅膀,尤其是在電子發票逐步推廣應用、數字經濟催生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新經濟時代,為會計服務突破單一主體的空間范圍限制提供了可能。會計人員不再局限于服務一家企業,也不再局限于同一區域的企業, 甚至在進行會計業務處理時無需再考慮企業主體是誰,只需要按照系統內置的會計制度處理即可。

1.3.2 財務云共享中心模式開創了會計專業領域產教融合新路徑

財務云共享中心模式利用云平臺和財務機器人等智能財務工具,以財務共享中心規范化、標準化的崗位流程為基礎, 將財務共享中心崗位工作轉化為學習項目,將工作任務轉化為學習任務,遵循成果導向原則,通過財務共享中心工作流程驅動,完成流程化的工作任務, 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認知財務共享領域、掌握財務共享領域的技能。該產教融合項目在實施中,以真實工作項目為載體,以完成崗位工作為目標,按照崗位工作流程設置課程結構,并根據工作任務特點組織課程教學。 課程教學具體內容包括財務共享中心工作準備、財務共享中心票據整理、共享業務處理、 共享納稅申報、 共享中心資料歸檔等項目。隨著這些項目的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也隨之完成,從而實現課崗融合、教隨產出[7]。

1.4 函證中心模式探索

2021 年4 月8 日,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注冊會計師行業信息化建設規劃(2021—2025年)》, 提出了大力加強會計師事務所信息化建設等多項任務。會計師事務所對企業函證實現集約化、規范化、 數字化轉型升級及降本增效和提升函證質量的需求十分強烈。以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等為代表的職業院校財務會計類專業應需而動,將企業函證中心引入校內,建立專注于企業往來函證全流程、數字化、智能化的獨立第三方數字函證平臺——企業數字函證智能平臺(以下簡稱“平臺”), 將企業函證業務引入審計課程項目化教學,讓學生學習完成企業函證的制作、授權、發函、提醒、回函、查詢、核驗、預警、歸檔、存證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并以SaaS 模式、本地服務等多種模式,靈活滿足各類會計師事務所的不同需求, 實現企業函證全流程的數字化、智能化。 通過該模式的實施,學生不但可以熟練掌握函證審計核心程序, 還可以利用獨立于被審計單位的被詢證者獲取的審計證據,協助注冊會計師在審計中識別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中的錯誤和舞弊行為,提升審計項目的審計質量和審計效果,鍛煉和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8]。

1.5 產業學院模式探索

2017 年國務院頒發的《關于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設立產業學院。此后,部分高職院校開始與企業聯合籌建產業學院。2022 年對全國375 所高職院校的調查數據顯示, 八成以上的院校開展了產業學院建設, 全國產業學院數量呈現蓬勃增長之勢[9]。 設有財會金融專業的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正譽集團, 依托“財務云共享中心”成立“正譽智能財務產業學院”。 在該產業學院里,學生在校企雙方教師的指導下,利用財務云共享中心的平臺,完成企業真實業務的賬務處理,部分學生還獲得了“會計匠才”獎、“記賬之星”獎、“報稅達人”獎、“裝訂小能手”獎、“明日之星”獎、“最具成長力”獎、“管理標兵”獎等表彰證書,參訓學員獲得了“融智·財務云共享中心2023 年度實訓結業證書”[10]。2023 年4 月8 日,北京財貿職業學院與東大正保集團聯合成立的正保數智財稅產業學院和正保數字機器人工坊揭牌, 校企雙方開啟探索數字財經人才培養的新模式[11]。

1.6 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探索

2022 年, 各省先后由財經類職業院校牽頭,聯合眾多企業和職業院校成立財經商貿省級骨干職業教育集團,期望在職教集團成立后,聚焦實體化項目運作,集團成員單位能以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集團運行并享有相應權利和收益, 加速教育鏈與產業鏈的高度融合,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度發展新模式、新路徑的探索。 2023 年7 月25 日,由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車”)牽頭的國家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在江蘇常州成立, 這是教育部支持建設的首個國家級產教融合共同體。由此,國家在職業教育領域深化現代化職業教育體系改革,從省域、市域、行業等3 個維度推進“一體兩翼”(“一體”,即探索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新模式;“兩翼”,即市域產教聯合體和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全面鋪開[12]。 2023 年8 月7日, 金蝶精一信息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聯合部分財經類職業院校, 在深圳啟動了數字化財經產教融合共同體籌建儀式;2023 年9 月, 服務現代服務業的財務會計專業領域, 由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財經大學、山西財政稅務??茖W校、江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牽頭, 籌建了國家數智財經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這些企業的具體行動標志著財務會計類專業領域產教融合實踐正緊跟國家深化職業教育體系改革步伐走向深入。

2 財務會計類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2.1 崗位實習模式下的專業匹配度不高

財務會計類專業的特殊性使得一家企業可接納的財務會計崗位人員數量十分有限,這與財務會計類專業的招生規模和人才培養方式不相適應。要滿足財務會計類專業學生的崗位實習需求,學校就要尋找大量的合作企業,而面對社會現實卻又很無奈。 大中型企業接納財務會計類專業學生的要求條件往往相對比較高, ??萍耙韵聦哟蔚膶W生很難獲取實習機會;大量的中小微企業原本可以接納大量學生實習,但因目前代理記賬行業的超規模發展, 它們也沒有更多可接受財務會計類專業學生實習的崗位; 作為能夠大批量接收財務會計類專業學生實習的代理記賬機構,所開出的崗位實習待遇(許多沒有工資報酬)很難吸引學生。 最終,大批財務會計類專業學生不得已分散到與財務相關的崗位或者營銷類崗位去實習。

2.2 會計工廠模式發展的可持續性不強

會計工廠模式是基于規模經濟理論支撐的一種大膽嘗試,但經過近十年的實踐和探索,從理想狀態的轟轟烈烈,到現實中的寂寥無聲,折射出理論與現實的沖突和矛盾。 會計工廠模式可以通過規?;\營,大大降低代理記賬的人工成本和固定成本,同時解決財務會計類專業學生生產性實訓問題, 但在具體建設和運營中出現了預料之外的困境。 第一,合作代理記賬機構的選擇問題。由于進入代理記賬行業的門檻比較低,造成代理記賬中介機構數量激增,且規模普遍較??;由于國家對中小企業納稅申報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和申報納稅的簡化,導致代理記賬行業競爭十分激烈,收入大幅降低;低價競爭策略反噬了服務質量較高的代理記賬中介機構,繼而導致具有注冊會計師資格、中高級會計師技術資格人員的薪酬要求得不到滿足。 第二,代理記賬業務是基于客戶對代理記賬機構的信任而開展的委托業務,而將這些代理記賬業務納入會計工廠進行處理,代理記賬機構就要承擔潛在的客戶信任危機和違約風險。 第三,學生在會計工廠進行的生產實訓項目是真實的業務,其間盡管會有企業和學校教師的指導和審核崗的審核,但由于學生經驗不足或崗位角色轉換不到位, 也會大大增加差錯風險, 這種差錯或失誤會增大代理記賬機構和代理客戶被處罰的風險,而這種風險一旦產生,責任劃分方面將引起糾紛。第四,代理記賬業務存在業務類型相對單一、簡單、不規范等問題,這些都會影響生產性實訓的效果。 與理論教學的嚴格規范要求不同,會計工廠實際業務處理有一定的靈活性,甚至存在不規范、不嚴謹的做法,這對學生專業素養和工作態度的培養也會產生消極的影響。第五,會計工廠模式最主要的短板在于, 它是基于會計事后核算和監督基本職能的原理產生的, 這種會計人才培養的定位已不能適應數智經濟時代對會計人才的要求。 以上原因使得職業院校引入的會計工廠模式逐漸顯現出劣勢, 也使得部分引入會計工廠模式的院校面臨如何進行數智化升級改造的難題。

2.3 財務云共享中心模式創新實踐中面臨潛在的可持續性風險挑戰

財務云共享中心產教融合模式目前正在向職業院校推進,從宣傳報道的信息看,已經有上百所職業院校引入了此種模式。 在筆者到企業和相關職業院校進行走訪調研過程中也發現,在該種模式下,憑證的電子化使得跨區域代理記賬成為可能, 相比會計工廠模式也更加高效、快捷、方便,但也面臨著與會計工廠模式同樣的問題。此外,引入該種產教融合模式的職業學校每年要負擔高額的財務云平臺服務費用,為此增加了不小的資金壓力,一旦缺少專項資金支持,將面臨終止合作的風險。

2.4 函證中心項目涵蓋的技術技能相對單一

在國家對會計行業改革的政策引導下, 函證中心項目目前剛剛起步, 但當其作為產教融合項目落地時也存在以下3 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實際中函證中心項目呈現不連續性、不穩定性的特點,每年3~6月份業務量相對較多,其他月份的業務量比較有限。第二, 函證中心可實現的技能訓練只有函證這一個審計程序, 這與財務會計類專業的教學內容安排相差較遠,不能滿足教學實踐需求。 第三,函證項目業務的獲取在前期主要依靠軟件平臺方提供, 但合同到期以后能否保證業務的可持續性, 還是一個未知數。

3 關于推進財務會計類專業產教融合模式建設的思考

3.1 總體思考

“過去,職業學校以一己之力牽頭或按照自己的需求去謀求與企業的合作,或依托職教集團,或設立產業學院, 但推動教育與產業統籌融合總是存在一定的困難, 主要原因在于缺少企業直接主動參與教育治理、提升辦學內涵的實質性平臺”,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彭開勤對產教融合實踐的評價一語中的[13]。 與職教集團等由職業院校牽頭的產教融合模式相比, 新組建的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不僅注重政府搭臺和機制保障, 有利于落實落地國家的產教融合政策,破解制約產教深度融合的機制性障礙,構建產教融合新樣態, 而且更加注重由行業龍頭企業把握產教融合的主導權,構建以教促產、以產助教生態圈,還能突破不同教育層次和類型之間的壁壘,實現職普融通的突破, 構建多形式銜接、 多通道成長、可持續發展的教育體系。

綜合以上財務會計類專業對產教融合育人模式的探索,我們可以看到,職業院校財務會計類專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一直堅持積極主動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產教融合改革的政策,通過不斷探索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 助推國家產業創新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 但是,隨著國家產教融合政策的深化, 以企業為代表的產業端開始主動進入教育領域,逐步成為產教融合的主導者,這將改變過去產教融合中“校熱企冷”的局面。

3.2 幾點建議

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發展一定是如教育部吳巖副部長所言“教隨產出,校企同行”[12]。財務會計類專業職業教育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索既要考慮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要求,也要兼顧企業對人才供給、技術服務的需求,可從以下4 個方面著手推進。

3.2.1 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需要關注其服務的生產性服務業的特點

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的構建將進一步推動財會金融類行業企業與財經院校的合作走深走實, 但該類共同體的構建要關注其所對接的現代服務業的生產性服務的特點。從目前財會、金融領域正在準備牽頭成立共同體的龍頭企業看, 以國內頂尖的管理軟件企業為主,如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蝶精一信息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等。 從職業院校財務會計類專業技能大賽的技術支持方、產業學院合作方、教育聯盟的名單里, 我們也都可以看到這類公司的名字。但是,這類企業與牽頭成立首家國家級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的中國中車有很大的不同, 這類公司本身主要為各行各業提供生產性服務, 助力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推動企業服務產業變革,同時,它們也一直致力于為企業培養輸送熟練掌握自身產品操作、維護、個性化開發設計及后期升級服務的財務會計人才,但其自身吸收接納的財經人才十分有限。所以,嚴格地說,它們只是一個企業,并不能像中國中車一樣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鏈, 并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吸收、 接納大量某一個行業領域的技術技能人才。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其服務的生態合作伙伴或者企業十分龐大, 而這些合作伙伴和企業都需要掌握財會金融專業核心技術的技術技能的人才。另外,財務會計類專業服務于現代服務業, 為滿足數字經濟時代對高素質的數字經濟管理人才的要求, 需要為生產性服務業培養出更多掌握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復合型財務會計人才, 這些人才應服務于農業、工業、服務業等產業的多個環節,具有專業性強、創新能力強、 融入并帶動產業發展的作用顯著等特點,能夠有效賦能實體經濟向價值鏈中高端延伸。因此, 建設財會金融類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時要密切關注這些特點。

3.2.2 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要加快數智化轉型提升

財務會計類專業建設首先要增強專業的適應性,加快專業數智化轉型升級,培養符合數字經濟時代要求的“大數據+財務會計”復合型專業人才。 這些人才不應只是“經濟信息轉化為會計語言記載和反映”的翻譯和記錄人員,他們一方面要掌握扎實的財會金融專業理論知識,另一方面還要掌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 進入企業后要成為企業投資人的業務合作伙伴, 能夠利用所掌握的財務和業務大數據為企業各個業務部門決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成為企業預決算、計劃控制、投資決策、考核評價、戰略規劃等重要管理環節的參與者和執行者。

3.2.3 學生崗位實習要靈活、多樣化地開展

業財稅一體化的融合要求財務會計類專業學生在崗位實習中加強崗位實踐。 結合財務會計類專業的人才培養特點和企業的人才需求、 崗位設置實際情況, 財務會計類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工作要適應企業業財稅一體化融合的變化, 引導學生到各類業務崗位進行實習和鍛煉,轉變學生“學財務會計類專業就一定要到財務會計崗位上實習, 就必須從事財務會計類工作”的傳統思維。在企業業財稅一體化融合的背景下,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財務思維,讓學生學會用財務思維分析和理解業務崗位工作, 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企業要求的復合型人才。

3.2.4 專業師資隊伍要提升科研和技術服務能力

2019 年,時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的吳巖曾說,“教師是人才培養的決定力量[14]”,“教學改革改到痛處是教師[15]”。 目前,財務會計類專業產教融合最關鍵的環節也是師資隊伍建設。首先,要通過調整人才招聘計劃,優化師資結構,引進具有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教育背景的碩士、博士研究生。 同時,要考慮從企業中引進或者招聘一些財務經驗豐富、 熟悉財會操作系統、業務水平高的財務專家擔任兼職教師,加強財務會計類專業實踐師資隊伍建設。其次,要通過加強培訓,提升在職教師的業務能力??山Y合專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發展規劃, 加強現有師資的現代信息技術培訓,督促教師加強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鼓勵和支持教師下企業鍛煉,熟悉企業典型業務類型和業務流程[16]。

3.2.5 代理記賬行業要實現規范化高質量發展

政府相關部門要規范代理記賬業務操作規范,科學規劃和規范行業發展,提升其服務質量,打擊行業惡性競爭,培育優質代理記賬機構,整合或關閉人員力量薄弱、服務低端的“夫妻店”。 通過實地檢查,不斷完善監管方式,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代理記賬行業高質量發展。代理記賬行業發展了,財務會計類專業深化產教融合的環境就改善了, 人才培養和就業質量也會“更上一層樓”,邁上一個新臺階。

4 結語

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財務會計類專業既面臨傳統財會金融崗位不斷消失和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挑戰,同時又迎來大量新業態、新職業、新崗位、新技能不斷涌現的大好機遇。 高職財務會計類專業應積極擁抱新技術,適應新業態需求,滿足新職業、新崗位要求,牢牢抓住國家深化職業教育體系改革的歷史機遇, 主動參與到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中,構建以教促產、以產助教的新生態。

猜你喜歡
記賬產教代理
產教融合 商以富國
記賬類APP
記賬類APP
基于產教結合下的中職電子教學研究
記賬理財的好處有哪些
代理圣誕老人
產教融合:時尚產業的蛻變之路
代理手金寶 生意特別好
復仇代理烏龜君
代理記賬:會計“工學結合”的新動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