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載縣棧下抬水工程泄水閘設計分析

2023-03-08 15:21張萬里張生太
黑龍江水利科技 2023年1期
關鍵詞:泄水閘閘壩壩址

張萬里,張生太

(1.江蘇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0029;2.南京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南京 211100)

1 工程概況

萬載縣棧下抬水工程位于贛江流域錦河中上游(萬載縣鵬程大橋下游1430m 處),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1145km2,泄水閘為中型水閘,本工程是錦河干流上一座以城區抬水美化城市環境為主,兼具發電功能的水利樞紐工程。正常蓄水位80.20m,抬水工程由泄水閘、電站進水口等組成,樞紐呈“一”字型布置,水閘共13 孔,每孔10m,均為卷揚直升鋼閘門。

2 壩址及壩型選擇

2.1 閘壩壩址選擇

根據萬載縣城市發展的規劃及業主要求,在鵬程橋下游850m、1250m 及1430m 處根據地形條件確定了三條壩線,相距分別為400m 和180m。

上壩線壩線址河寬約160m,勘察期水面寬約135m,河床底高程為74.7~78.7m,河床底坡較平緩。兩岸為沖積地形,地形較平坦,地勢較開闊,左岸地面標高約為82.7m,右岸地面標高約為84.5 m,河床底高程為74.9~78.6m。

中壩線壩址處河寬約125m,水面寬約96m,河床底高程為75.1~76.6m,河床底坡較平緩。兩岸為沖積地形,地形較平坦,地勢較開闊,左岸地面標高約為82.0m,右岸地面標高約為84.2m。

下壩線壩址處河寬約145m,水面寬約115m,河床底高程為74.8~75.8m,河床底坡較平緩。兩岸為沖積地形,地形較平坦,地勢較開闊,左岸地面標高約為81.5m,右岸地面標高約為83.3m。

1)建基面及防滲墻底高程:根據鉆孔資料,上、中、下壩址均采用強風化泥質粉砂巖為建基面,兩壩址建基面相差不大,壩基伸入強風化基巖以下0.5m(相對不透水層(q≤10Lu)以下0.5m)。

2)地基承載力及不均勻沉降:

根據地勘分析,壩基地層較單一,為強風化基巖,其承載力均可滿足要求,不均勻沉降可能性較小。

3)閘基抗滑穩定條件:上、中、下壩址均采用強風化泥質粉砂巖為建基面,上壩址建基面高程為73.60~74.80m,下游河床高程為74.90~75.80m。中壩址建基面高程為74.50~74.60m,下游河床高程為75.50~75.70m。下壩址建基面高程為73.10~74.50m,下游河床高程為74.90~75.50m。巖層傾下游偏右岸,傾角較緩,但鉆孔中未發現存在緩角的裂隙,壩址下游未發現存在深坑等臨空面,因此其抗滑穩定面為壩體與基礎的接觸面。

4)閘基滲漏與繞壩滲漏:

上、中、下壩址均采用強風化泥質粉砂巖作為基礎持力層,強風化泥質粉砂巖具弱透水性[1]。不存在壩基滲漏問題。

上壩線左岸分布有連續穩定且較厚的砂壤土、粉細砂及砂卵石,具中等~強透水性,閘壩蓄水后將沿閘壩左端產生繞壩滲漏。右岸具中等~強透水性的砂壤土、砂卵石分布高程雖然較高,但污水管附近小范圍仍有低于閘壩蓄水后的水面高程,蓄水后易產生繞壩滲漏。

中壩線左右岸分布有連續穩定且較厚的砂壤土、粉細砂及砂卵石,具中等透水性,閘壩蓄水后將在閘壩兩端產生繞壩滲漏。

下壩線左右岸分布有連續穩定且較厚的砂壤土、粉細砂及砂卵石,具中等透水性,大壩蓄水后將在大壩兩端產生繞壩滲漏。

5)壩線比較:

根據對三壩址的工程及水文地質資料分析,其工程性質如表1 所示。

表1 上、中、下壩線工程性質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上壩線河床寬度最大,下壩線次之,中壩線很床寬度最小。

預計開挖深度,左壩端上壩線較中壩線略深,考慮由于鉆孔位置的因素,實際深度相當,下壩線開挖深度最深;河床段上壩線比中、下壩線略大;右壩端上壩線開挖深度最淺,中壩線最深。

防滲深度,左端上、中壩線較下壩線淺。中、下壩線左、右岸均存在繞壩滲漏問題;上壩線僅左岸存在繞壩滲漏問題,右岸不存在繞壩滲漏問題,僅污水管附近小范圍的需防滲處理。

綜合比選,上、中、下壩線地質條件相差不大,壩線應根據建筑物場地布置要求及經濟比選確定。

2.2 壩線比較

壩址的技術經濟比較選用相同正常高水位(80.20m)、相同壩型(卷揚直升鋼閘門)進行。壩線比較情況見表2。

表2 壩址方案比較表(H正=80.20m,采用卷揚直升鋼閘門方案)

根據表2 知,從投資方面比較:三壩線投資相差不大,上壩線方案投資略省且施工條件較好;中壩線河道較窄,開挖量較大,投資居中,下壩線河床較寬,但下游有個急拐彎,對水流條件不利,需要增加防護工程,故投資相對其他兩座壩線略大。從景觀方面比較:下壩線水面面積最大,景觀效果最好,再次上壩線位于擬建220 國道多江大橋上游約330m,中、下壩線分別位擬建220 國道多江大橋下游約70m、250m,從土地升值和經濟效益方面,下壩線優于其他兩條壩線[2]。下壩線考慮以后興建電站水頭略大,電站效益更好。綜合各方面因素考慮,設計推薦下壩線。

2.3 壩型比較

根據壩址比較結果,選定下壩址方案。根據下壩址現狀地形地質條件,考慮行洪安全、閘壩擋水高度條件,可考慮液壓底軸驅動鋼閘門方案和卷揚直升鋼閘門進行比較。

1)液壓底軸驅動鋼閘門方案(方案Ⅰ):

工程從左至右依次為泄水閘、沖砂閘、電站進水口,樞紐呈“一”字型布置。泄水閘采用液壓底軸驅動鋼閘門,沖砂閘采用卷揚直升鋼閘門,總寬度167.80m(過流總凈寬130m,其中液壓底軸驅動鋼閘門120m,卷揚直升鋼閘門10m,不含電站進水口)。泄水閘共三跨,每跨泄水閘由1 孔閘門尺寸為4.2m×43.0m(高×寬)的液壓底軸驅動鋼閘門控制,沖砂閘由1 孔閘門尺寸為5.0m×10.0m(高×寬)的卷揚直升鋼閘門控制。

泄水閘順水流方向長17.50m,設3 跨,每跨凈寬43.0m,閘底板頂高程為76.00m,每跨泄水閘由1 孔4.2m×43.0m 的液壓底軸驅動鋼閘門控制[3]。泄水閘下游設有長20.50m 的C25 鋼筋消力池,底板厚0.80m、池深1.2m。后接9.5m 長C25 鋼筋砼護坦,底板頂高程75.50~75.20m,底板厚0.50m;后接11.0m 長干砌石海漫與下游河床銜接。

沖砂閘順水流方向長10.80m,設1 跨,凈寬10.0m,沖砂閘底板頂高程75.50m,由1 孔5.0m×10.0m 卷揚直升鋼閘門控制,門頂高程為為80.50m(即正常蓄水位80.20m+0.30m)。沖砂閘下游設有長5.30m 的C25 鋼筋銜接段和21.90m長的C25 鋼筋消力池,底板厚0.80m、池深1.2m。后接9.5m 長C25 鋼筋護坦,底板頂高程75.50~75.20m,底板厚0.50m;后接11.0m 長干砌石海漫與下游河床銜接。該方案工程總投資6166萬元。

2)卷揚直升鋼閘門(方案Ⅱ):

工程從左至右依次為泄水閘、電站進水口(河床式廠房),樞紐呈“一”字型布置。泄水閘共13孔,每孔10m,均為卷揚直升鋼閘門,泄水閘總寬度150.40m(過流總凈寬130m)。

泄水閘總寬150.40m,共13 孔,為卷揚直升鋼閘門控制,每孔10.0m,凈寬130.0m,中敦厚1.30m,邊墩厚度為0.90m。其中左側10 孔閘門尺寸均為4.5m×10.0m(高×寬),右側3 孔閘門尺寸均為4.2m×10.0m(高×寬),可閘門頂過水。泄水閘消能段由銜接段、消力池、和海漫組成。其中閘室段一次設有檢修閘門和工作閘門。順水流方向長10.80m,閘底板頂高程為76.00m,左側10 孔閘門門頂高程均為80.50m(即正常蓄水位80.20m+0.30m),右側3 孔閘門門頂為80.20m(可閘門頂過水)。泄水閘下游設有長7.30m 的C25 鋼筋銜接段和20.50m 長的C25 鋼筋消力池,底板厚0.80m、池深1.20m。后接9.50m 長C25 鋼筋護坦,底板頂高程75.50~75.20m,底板厚0.50m;后再接11.0m 長干砌石海漫與下游河床銜接。該方案工程總投資5424 萬元。

經比較方案Ⅱ比方案Ⅰ少742 萬元;從檢修方面方案Ⅱ比方案Ⅰ維修方便;從造價、檢修、運行等方面綜合考慮,推薦采用卷揚直升鋼閘門方案。

3 泄水閘復核計算

復核計算包括:①閘底板防滲長度復核;②防滲刺墻防滲長度復核;③閘基抗滑穩定復核;④閘基基底應力復核。

1)閘底板長度復核:

由于閘基座落在強風化粉砂巖層上,其閘基具弱透水性,不存在滲透問題。

2)防滲刺墻長度復核:

因閘壩兩岸地基有透水性較大的砂壤土層和砂卵石層,有必要對其進行防繞滲處理。為減少開挖工程量,擬建防滲刺墻往兩岸延伸,延長滲徑。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L 為防滲長度(m;C——滲徑系數(取5);△H 為上下游水位差(取正常蓄水位情況,即△H=3.90m)。

計算得L=17.5m,設置防滲刺墻向兩岸延伸10m,滲徑長20.60m,可滿足繞滲長度。

3)閘基抗滑穩定及基底應力復核:

根據《水閘設計規范》荷載計算及組合,常規水閘計算工況一般取施工完建期、正常蓄水位情況、設計洪水位情況及校核洪水位情況,本次設計為抬水工程,采用卷揚直升鋼閘門設計方案,在設計洪水位及校核洪水位運行時,閘門不擋水,僅在正常蓄水位擋水,同時考慮設計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下上下游水位差較小,非控制工況,本次設計僅計算正常蓄水位時下游水位為河床底高程76.00m 和施工完建期兩種工況[5]。計算結果見表4。

表4 閘底板穩定及基底應力計算計算成果表

由表4 計算結果可知,閘壩底板抗滑穩定和基底應力復核計算均滿足規范要求。

4 結語

萬載棧下抬水工程由泄水閘及電站進水口等建筑物組成。文章根據地形條件確定了上、中、下三條壩線,從開挖深度、防滲處理范圍、施工條件、水景觀效果、電站效益以及工程投資等多角度綜合比選,最終確定下壩線為推薦方案;通過對液壓底軸驅動鋼閘門和卷揚直升鋼閘門兩種壩型進行比較,根據下壩線現狀地形地質條件,考慮行洪安全、閘壩擋水高度條件,從造價、檢修、運行等方面綜合考慮,推薦采用卷揚直升鋼閘門方案;通過對正常蓄水位和施工完建期兩種工況的復核計算結果表明,在上述兩種工況下,閘壩底板抗滑穩定和基底應力復核計算均滿足規范要求,為保障工程的建設質量提供數據支撐。

猜你喜歡
泄水閘閘壩壩址
水工閘壩混凝土在凍融條件下應力分布探討
淺析步亭水庫壩址、壩線的方案比選
閘壩對撫河流域連通性的影響研究
犬木塘水庫工程各比選壩址工程地質條件及選擇
新疆北疆地區某水庫壩址方案比選分析
泄水閘工作門槽側軌變形原因分析及處理探討
軟基上閘壩工程的壽命預測
水利樞紐工程泄水閘閘墩牛腿施工技術優化
航電樞紐工程中泄水閘混凝土攪拌樁技術解析
大西溝水庫大壩設計方案綜合比選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