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高與自洽

2023-03-10 17:18
書畫世界 2023年12期
關鍵詞:書法家書寫書法

和大多數書法家一樣,生活在豫西南小縣城的蘇國強,并不是一個純粹的職業藝術家。他的書寫生活呈現出一種破碎狀態,在公務之外,不斷被挪移、被阻斷。在書寫者之外,他還兼具其他身份:一個書畫院的管理者,一個街頭志愿者,一個扶貧工作者,一個父親或兒子,一個丈夫或戶主,一個隨時被安排其他工作的公職人員。因此,他時時處于身份的裂變和轉換中。他被迫游于藝術和現實之間,他是個邊緣化的書寫者。這大概是當代很多書法家的共同狀態。書法只是他們職業之外的愛好或一種寄托,書寫成為他們繁雜社會事務之余的精神之旅,是靈魂的皈依和修行。

這種模糊的定位,當然是我主觀地站在當下立場對書法家的身份思考。其實從歷史角度來看,中國并沒有所謂的職業書法家,書法不過是文人士大夫的一種技能和偏好。孫過庭在《書譜》中就曾說:“然君子立身,務修其本。揚雄謂:‘詩賦小道,壯夫不為。況復溺思毫厘,淪精翰墨者也?!碧铺谡f得就更直接了:“書學小道,初非急務,時或留心,猶勝棄日?!保ɡ钍烂瘛墩摃罚┛涤袨橐苍Q書法為“藝之至微下者”,其在《廣藝舟雙楫》中寫道:“夫學者之于文藝,末事也。書之工拙,又藝之至微下者也。學者蓄德器,窮學問,其事至繁,安能以有用之歲月,耗之于無用之末藝乎?”即使是黃道周這樣的大儒,被徐霞客稱為“至人惟一石齋,其字畫為館閣第一,文章為國朝第一,人品為海宇第一。其學問直接周孔,為古今第一”的大人,也自稱“作書是學問中第七八乘事,切勿以此關心”。同時,以儒家倫理學和美學為判斷的傳統書法,始終把社會身份和個體的情感消解于主流的文化場域中,過于強調社會屬性在書寫中的價值定位。這似乎在淡化個體精神的存在,試圖在個體和社會之間建立妥協,有意忽略書寫者個體的存在,特立獨行是不被認可的。這就使書寫始終無法脫離字體的束縛。我們不回避書法在漢字書寫史上的認知和傳播功能,但剝落實用功能以后的漢字書寫,更傾向于作者審美精神和情感的表達。

但書法作為一種視覺藝術,無論如何總能最為直接地表達個人的精神和情緒,因此廣為國人所喜愛。張懷瓘在《六體書論》中說,書法“其趣之幽深,情之比興,可以默識,不可言宣。亦猶冥密鬼神有矣,不可見而以知,啟其元關,會其至理,即與大道不殊”。清人翁方綱同樣指出:“書非小藝也,性情學問,鑒古宜今,豈一二說所能盡乎?”(翁方綱《復初齋文集》卷三十二《跋董文敏論書帖》)類似之論,項穆在《書法雅言》中寫道:“法書仙手,致中極和,可以發天地之玄微,宣道義之蘊奧,繼往圣之絕學,開后覺之良心,功將禮樂同休,名與日月并曜。豈惟明窗凈幾,神怡務閑,筆硯精良,人生清福而已哉!”

作為公職人員的蘇國強,既不同于古代的士人書法家寄情于經國之大事,也無須像今日之專業書法家以書法為工作。他更像項穆筆下的書法尋道者,不過是在謀事之余追求一點人生清福而已。這也是他內心的堅守,因此他始終把書寫的精神訴求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我們無法從他的作品中看到溫潤的、撫慰人心的東西。他不創造詩意和美好,他的作品遠離世俗的喧囂和浮華。書法是他個人的精神家園,他在書寫中尋求精神的皈依。這種充滿個人精神的書寫,在當下流行江湖氣、市儈氣的藝術氛圍中,顯得很有個性。

蘇國強的書法從陸機《平復帖》入手?!镀綇吞凤L格簡遠高古,意境蒼茫幽遠,有一種孤寂和蒼涼的人生體悟?!镀綇吞吩谑捝⒑嗊h之外,另具古樸稚拙之態,尤顯寂寥、幽遠、博大。因其是用禿筆寫在草紙上的,純任自然,在簡約、質樸之外,又有蒼茫、厚重筆法的直率自然,空間簡淡,顯得古穆、超逸。蘇國強深得《平復帖》的精髓,將其簡約、恬淡的精神內核承繼過來。從《王維〈山居秋暝〉》《陶淵明〈飲酒·其五〉》等作品中可以看到,蘇國強的簡約用筆形成了參差錯落的點線構成:線與線自然鋪陳,沒有太多的尖銳圭角和疏密的沖突,但連線松弛有度,字字獨立又勢態連貫,相互生發,爛漫自然??梢杂谩笆捝⒑嗊h”來概括這種意境。在中國古典文藝中,不太講究悲劇意識,喜怒哀樂都不會過度宣泄,講究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即對感情的表達要適度,自我情緒的表達要有所約束和克制?!笆捝⒑嗊h”的這種審美傾向,代表了中國文藝美學的一個極致,向來為中國藝術家所追求。蘇軾的枯木竹石題材繪畫及倪瓚的山水畫,都在這一美學范疇中達到藝術的高度,徐渭和八大山人把這種悲劇意識和情緒更加深化。中國古代文人的心靈始終寄托于自然,這和他們的處境不無關系?!笆捝⒑嗊h”正是出于蘇軾論書,他在《書黃子思詩集后》中說:“鐘、王之跡,蕭散簡遠,妙在筆畫之外?!眴螐淖置嫔侠斫?,“蕭散簡遠”應當屬于書法的精神層面。蘇軾在繪畫上提倡重神不重形,而在書法上則注重蕭散而不重法度。從這個角度說,頗具魏晉風度的《平復帖》正是宋人“蕭散簡遠”美學的體現。蘇國強的書法承繼了這一審美特質。

蘇國強并非一味追求這種強烈的生命感覺,他在蕭散之外,更愿意尋求淡泊。這與其說是一種藝術審美,毋寧說是一種精神狀態。他的書法在蒼涼自然之外,也有平淡悠然的氣息洋溢其間。其草書《董其昌〈畫禪室隨筆〉一則》《白居易〈三游洞序〉》等作品,體現了一種簡古超逸、簡淡天成的審美基調。古人在論述書法時,常常以形質、神韻來表示書法中的形和神,書法中的最高境界不是形質,而是形質以外的神韻,是一種自然天成的意蘊。這與 “道”不謀而合。老子認為,整個宇宙萬物,都是從“道”那里化生出來的,“道”是先天地而生的宇宙本源?!暗馈痹诨钪嫒f物之后,便蘊藏于萬物之中。因此,符合自然就是道之所在,故凡是自然的才是最美的。古人認為“平淡天真”是近乎自然天成的,雖然顏真卿、柳公權等人在書法藝術創作上有創制之功,但過于注重法度,而顯露出人工的痕跡。中國書畫的技法在宋代已經接近完善,畫院作品技法之精對士大夫而言已經習以為常,所以他們要在法度之外追求另一種更為高級的藝術境界。這種藝術境界是天真、活潑、疏散的。這既是一種審美境界,也是一種人格的體現。

當然,蘇國強在《平復帖》的基礎上又承繼了《書譜》的自然和暢達風格,更注重線條的古質、簡淡,以及結體的散淡、開合,使他的作品呈現出悠然、簡約的精神氣質。這種審美不只體現在他的草書作品中,在其楷書、隸書創作中也呈現出這種孤高之境??瑫稌钞敗吹躯X雀樓〉》、隸書《習靜無機五言聯》等,線條運用極其克制,意境古淡至極,又不激不厲,風規自遠。

上述思考,正是基于蘇國強作為一名當代書法家的生活處境和生活狀態的解讀。從身份、境遇和藝術等諸多方面審視,庶幾可以接近對書法家藝術追求、審美取向及精神人格的深度認知。

約稿、責編:史春霖、金前文

蘇國強Su Guoqiang

蘇國強,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南陽市書法家協會理事,社旗縣書法家協會主席。作品入展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書法作品展、全國首屆草書展、第二屆全國蘭亭獎、第四屆全國扇面展等,榮獲第四屆“顏真卿獎”全國書法大賽一等獎、第三屆“商鼎杯”全國書法大賽銀獎、“福建土樓 故里南靖”全國書法大賽二等獎、河南省“群星獎”銀獎、“墨舞中原”河南省首屆電視書法大賽三等獎、第二屆“梁披云杯”全國書法大展優秀獎等。

猜你喜歡
書法家書寫書法
Unwritten 尚未書寫
書法
書法欣賞
書法家周如璧
書法
用什么書寫呢?
書法家·謝 銳
小小書法家
離婚起訴書寫好之后
書法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