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澤東與中國道路

2023-03-13 17:27陳晉
新湘評論·上半月 2023年24期
關鍵詞:經驗決策道路

陳晉

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毛澤東那一代黨的中央領導集體,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進一步指出,新中國成立后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全面展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基礎性成就,“為我們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積累了經驗和提供了條件”,為中國趕上時代發展潮流“創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毛澤東思想“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些重要論斷,從不同角度揭示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新中國成立后領導人民所進行的探索奮斗,同今天我們堅持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間的歷史和邏輯關聯。由此說明,改革開放前后“兩個三十年”絕不能互相否定,毛澤東與中國道路的關系不可分割。談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后的探索,不離開中國道路這個方向,才能更深切地體會他作為偉大的戰略家,在新中國成立后所做探索的內涵和價值;反過來,談中國道路的探索和開創過程,不離開毛澤東那一代人積累的成果,才能更深切地體會到走出中國道路何等不易。

道路與決策

道路的探索和選擇,常常是和一系列重大決策聯系在一起的。

社會主義是什么,應該怎樣去建設,總是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決策是實踐的先導,沒有決策,不敢做決策,就不會有實踐的摸索。但決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有觀察和判斷的艱難過程。有的決策,放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其意義會看得更清楚。

這里舉《毛澤東年譜(1949—1976)》寫得很充分的兩個例子。

一個例子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和平改造的重大決策。

1952年9月,毛澤東最早提出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問題時,對于如何過渡,特別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如何進行改造的問題,并沒有詳細說明。但是這時他已敏銳地覺察到,新中國經濟經過頭三年的發展,特別是經過公私合營、加工訂貨、工人監督、資本技術廠務公開等手段,私營工商業的性質已經變了,屬于“新式的資本主義”,“他們已經掛在共產黨的車頭上,離不開共產黨了”。這一定性和判斷很重要,為此后確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和平改造的決策,提供了現實依據。

進入1953年,毛澤東開始考慮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手段和步驟。2月中下旬,他離京外出視察。2月19日在武漢同中南局、湖北省委、武漢市委負責同志談到社會主義改造問題時,明確提出,“對民族資產階級,可以采取贖買的辦法”。和平贖買,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曾經設想過,但沒有付諸實行。如何搞?需要調查研究。1953年四五月間,中央統戰部部長李維漢率領調查組赴武漢、上海等地調研,總結工業方面發展國家資本主義的經驗。6月15日、29日,毛澤東兩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確定了經過國家資本主義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方針。這當中,私營商業與私營工業的情況有所不同。怎樣改造私營商業呢?毛澤東和黨中央最早的想法是采取逐步排擠和消滅辦法。但很快,毛澤東發現這種政策行不通。8月6日,他在一次談話中說:“商業有一百八十萬店員,加上夫妻店、攤販有五百萬戶、一千萬人口,不能統統擠掉,要想辦法把其中一部分變為國家的零售店(經過國家資本主義方式)?!?月7日,他在約請部分民主黨派和工商界人士談話時,強調對私營商業不能采用“排擠”的辦法,明確指出:“有了三年多的經驗,已經可以肯定:經過國家資本主義完成對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較健全的方針和辦法?!钡竭@時,才最終全面確立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采取和平改造的政策。

細細品味這一過程,不難看出,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采取和平改造這個創造性決策,大方向來自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具體做法則來自中國的實際國情,并且是在調查研究和反復權衡中逐步清晰起來的。所謂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此為一例。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符合中國國情的決策,才能夠以很小的代價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為中國道路奠定制度基礎。

再一個例子是毛澤東在“文革”中重新起用鄧小平的決策。

這部年譜詳實地記錄了鄧小平在“文革”初期被打倒后,毛澤東從1967年1月17日到1969年4月23日九大召開時,關于對鄧小平同志的20次評價,內容均是正面的。其中談到,黨的九大“可以選他(鄧小平)當中央委員”“九大誰可當選中央委員,鄧小平是一個標兵”。從這些評價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林彪事件后,毛澤東作出鄧小平同志復出的決策,并委以重任,不是偶然的。他對鄧小平的認識和評價比較一貫。

從歷史的發展角度看,道路探索的邏輯常常是一環緊扣一環。鄧小平復出后,在1975年大刀闊斧地主持整頓工作,事實上成為后來改革的先聲,鄧小平后來甚至說到,我們的改革實際上是從整頓開始的,只不過,那時不叫改革,叫整頓。正是因為整頓對中國的前進方向有巨大的影響,所以,毛澤東逝世后,鄧小平復出進而成為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便是眾望所歸。而鄧小平1977年的再次復出對中國道路的開創,意味著什么,更是不言自明的事情。由此,今天回過頭來看,毛澤東對鄧小平的一貫評價,包括安排他復出,支持他對各方面工作進行整頓,鄧小平再次被打倒后堅持保留他的黨籍,這些看起來并非偶然的決策與中國道路的邏輯關系,也看得比較清楚了。

道路與經驗

道路的探索和選擇,總是同總結和積累經驗聯系在一起的。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后不斷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歷史經驗。

有了決策,有了實踐,并不一定能找到正確的道路。道路探索的復雜性在于,在理論上、認識上還不很清楚的情況下,現實總會逼著你這樣試一下,那樣試一下。正是在試的過程中,留下大量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

毛澤東從井岡山時期開始,之所以能夠逐步摸索出一條正確的中國革命道路,即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正是因為他善于汲取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既有豐富經驗,也有沉重教訓。他的一個特點是,隨時總結經驗,堅持對的,改正錯的,以適應新的形勢。

毛澤東說過,從他講這十大關系開始,“開始提出自己的建設路線”,透露出這篇講話在道路探索上的初衷。

今天的人們都認為《論十大關系》講得好,但那些觀點不是毛澤東腦子里自動冒出來的,是從新中國成立后頭七年的經濟社會建設實踐當中總結出來的。毛澤東1956年初連續用40多天的時間,聽取34個部門工作匯報的具體情況。他是邊聽邊講,漸漸得出處理經濟社會建設的十大關系。比如,談到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系,毛澤東就講,“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軍政費用占國家預算全部支出的百分之三十。這個比重太大了。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要使它降到百分之二十左右,以便抽出更多的資金,多開些工廠,多造些機器?!闭劦街醒牒偷胤降年P系,毛澤東講:“現在幾十只手插到地方,使地方的事情不好辦。立了一個部就要革命,要革命就要下命令。各部不好向省委、省人民委員會下命令,就同省、市的廳局聯成一線,天天給廳局下命令。這些命令雖然黨中央不知道,國務院不知道,但都說是中央來的,給地方壓力很大。表報之多,鬧得泛濫成災。這種情況,必須糾正?!?/p>

今天的人們也認為《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講得不錯,那同樣不是毛澤東的頭腦里自動冒出來的。這篇講話總結了蘇聯在看待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問題上的失誤(不承認人民內部矛盾,一有分歧,均視為敵對矛盾),總結了1956年以來中國社會一些地方出現罷工、罷課、游行示威、請愿的現象,才得出社會主義社會不光有敵對矛盾,還有非對抗性的人民內部矛盾這個看法,而且,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同處理敵我矛盾的方法,是不一樣的,主要靠說服教育。

毛澤東1957年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說,“經濟建設我們還缺乏經驗,因為才進行七年,還需要積累經驗?!薄拔覀円笤谌〉媒洕ㄔO方面的經驗,比較取得革命經驗的時間要縮短一些,同時不要花費那么高的代價?!钡?960年,他又寫《十年總結》,明確承認,“我們對于社會主義時期的革命和建設,還有一個很大的盲目性”??梢?,在道路探索上,取得經驗之難,正確地總結經驗更不易。

毛澤東總結經驗的一個鮮明特點是,一旦發現并且認識到某些做法是錯誤的,就會反復地講?!按筌S進運動”出現嚴重失誤后,面對經濟建設中“左”的錯誤和國民經濟困難局面,毛澤東在此后一段不短的時間里,反復講經驗教訓。他當時總結的社會主義建設經驗教訓有很多方面,這里舉幾個例子。

一是提出社會主義建設不能超越階段。針對“大躍進”刮“共產風”和“窮過渡”的做法,毛澤東強調,必須以一定程度的生產力發展為基礎,劃清集體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界限。

二是提出搞社會主義建設要有耐心。針對“大躍進運動”生產建設盲目冒進的做法,毛澤東在1958年11月10日第一次提出“不要急”的想法。他說:“我們搞革命戰爭用了二十二年,曾經耐心地等得民主革命的勝利。搞社會主義沒有耐心怎么行?沒有耐心是不行的?!贝撕笏啻沃v,搞社會主義建設“十分急了辦不成事,越急就越辦不成”。

三是提出社會主義建設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針對“大躍進”的高指標和浮夸風,毛澤東發現后講得最多的就是“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他還說,這不只是個經濟問題,也是個政治問題。1965年制定第三個五年計劃時,有關部門搞了一千億元的投資總額計劃,毛澤東不同意,說搞這么大的計劃盤子,老百姓怎么得了。

總結經驗,是為了更好地推進道路探索的實踐。毛澤東在道路探索上的實踐,又積累成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啟示著后人對道路的探索。對此,鄧小平在1980年談到如何看待毛澤東留下的經驗教訓時,有一個非常深刻的總結,而且是直接把它們同改革開放初期探索中國道路需要做的事情,緊密聯系在了一起。鄧小平說:“從許多方面來說,現在我們還是把毛澤東同志已經提出、但是沒有做的事情做起來,把他反對錯了的改正過來,把他沒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當長的時期,還是做這件事。當然,我們也有發展,而且還要繼續發展?!?/p>

道路與理論

道路的探索和選擇,總是和理論探索緊密聯系在一起,并且以理論探索為靈魂。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后圍繞社會主義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理論思考。

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后,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搞社會主義,是一個全新的時代課題,在思想認識和理論建構上,并不很清楚。但是,不清楚不等于不思考、不探索。在社會主義問題上,毛澤東是黨內領導層作理論探索最多的。1956年初,鑒于蘇聯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暴露出的問題,毛澤東強調“最重要的是要獨立思考”,提出要推動馬列主義同中國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找出在中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暗诙谓Y合”這個命題,非常了不起,為此后的理論思考打開了閘門。

毛澤東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獨創性理論貢獻,以及這些貢獻為后來中國道路的形成所做的理論準備,大致有這樣一些內容:

(一)提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到社會主義建設和技術革命上來,開啟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先聲。(二)提出走自己的路,獨立自主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揭示了中國社會主義道路能夠不斷前進的真諦和動力。(三)系統闡發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為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確立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任務,提供了理論依據。(四)提出社會主義社會分為發達的和不發達的兩個階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分兩個步驟,成為后來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及其發展戰略的思想來源。(五)提出社會主義社會還存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要大力發展商品生產,尊重價值法則,為最初設想的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提供了認識準備。(六)在《論十大關系》《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論著中,系統論述了社會主義建設中帶有全局性的事業布局,提出要統籌兼顧,處理好一系列重大關系,仍然是今天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思想資源。(七)提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重要命題,為今天處理好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提高群眾工作水平,具有重要借鑒意義。(八)提出搞好民主集中制,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的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對于今天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具有重要啟發。(九)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文化建設方針,仍然是今天繁榮發展文化科學的重要原則。(十)提出保持“兩個務必”、密切黨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等一系列加強執政黨建設的重要思想,仍然是我們今天迎接“歷史性考試”的基本要求。

梳理這些觀點,會發現幾個共同的特點:一是提出新的理論創見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二是理論創見總是現實引發和倒逼出來的;三是理論創見真正要落實到實踐當中必須有一個過程,并且是一件不很容易的事情,常常會出現反復的情況;四是符合歷史發展的理論創見,不會被歷史的發展所湮沒。

總之,改革開放前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是改革開放后把握現實、創造未來的出發陣地。中國道路是在毛澤東時代建立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基礎上繼續向前發展而來;是在毛澤東時代取得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成就的基礎上繼續向前發展而來;是在堅持毛澤東時代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立場、觀點、方法的基礎上繼續向前發展而來;是在科學總結毛澤東時代探索經驗中繼續向前發展而來。由此,當人們在中國道路上走向未來的時候,“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

(作者系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院務委員)

猜你喜歡
經驗決策道路
堅持中國道路——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
道聽途說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為可持續決策提供依據
我們的道路更寬廣
決策為什么失誤了
經驗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評選
一次騎行帶來的感悟
當你遇見了“零經驗”的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