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營高鐵箱梁頂升平移糾偏關鍵控制參數及結構穩定性分析

2023-03-14 02:28朱江江
鐵道標準設計 2023年3期
關鍵詞:結構層偏移量橋墩

朱江江,俞 添,陳 占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武漢 430063)

引言

在長期運營過程中,高速鐵路受線路周邊堆卸載、抽水、工程建設等多種因素影響,部分高鐵橋梁地段出現了超出扣件系統可調范圍的橫向偏移,嚴重影響了列車正常安全運行。因此,開展無砟軌道橋梁橫向偏移病害整治相關研究,使高速鐵路長期保持安全、平穩、舒適運行具有重要意義[1-2]。

目前,國內外學者針對橋梁地段出現的橫向偏移問題進行了諸多研究。在成因機理方面,王崇淦[3]、董亮[4]、梁育瑋[5]等分析大面積單側堆載對高鐵橋梁墩臺的影響,揭示了單側堆載是無砟軌道橋梁地段出現橫向偏移的重要原因;胡軍[6]、王菲[7]、潘振華[8]等通過數值分析以及現場位移、水位等實時檢測手段,計算了基坑開挖及抽水對高速鐵路橋梁樁基變形的影響規律及范圍;王景春等[9]以某立交匝道橋下穿高速鐵路橋梁為背景,研究了樁基施工與運營階段對高鐵群樁基礎變形的影響。姜惠峰[10]依托京津城際無砟軌道橋梁沉降修復工程,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驗證了橋梁沉降頂升修復的可行性。袁新華等[11]依據摩擦阻荷原理設計了一套豎向和橫向頂推聯動裝置,在北郊河橋的糾偏施工中得到了成功應用。陳占等[12-13]在大量文獻調研及工程實踐基礎上,提出一種用于運營高速鐵路橋梁無砟軌道結構糾偏的方法,形成了相關專利,已應用于10余條線路100多片箱梁的糾偏施工。孫明德等[14]以一座在建鐵路連續梁橋橋墩的球型支座,提出了單墩頂升梁體更換支座的整治方案,并采用數值模擬分析了不同頂升高度時的梁體應力。劉競等[15]通過建立無砟軌道結構力學模型,分析了頂推糾偏對無砟軌道各結構層受力與變形的影響。馬慧君等[16]針對無砟軌道橋梁墩身差異沉降,通過實時監測抬梁過程中軌道結構的應力和位移變化情況,評估了無砟軌道和橋梁結構的安全性能。

綜上所述,采用頂升平移的方式進行橋梁地段線路糾偏是一項有效技術措施,并在大量工程實踐中得到了成功應用,但已有研究大多以施工工藝為主,相應的關鍵控制參數研究則較少[17-19]。因此,本文通過建立數值模型,分析不同頂升高度及平移量下軌道結構的應力變化規律,探討糾偏施工中的關鍵控制參數;同時選取最不利工況,對不同偏移量下軌道結構的穩定性進行檢算,以期為運營高鐵箱梁頂升平移糾偏現場施工提供技術指導。

1 頂升平移糾偏技術

無砟軌道橋梁糾偏是采用橋墩自身作為頂升平移糾偏反力系統,通過在梁底和墩頂位置布設聯動裝置,利用豎向千斤頂摩擦力平衡水平千斤頂頂推反力,在不單獨設置反力裝置的情況下,對箱梁進行頂升平移,調整梁體位置,恢復線路線形的新型糾偏技術,其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

圖1 箱梁頂升平移糾偏工作原理

頂升平移糾偏聯動裝置主要由2組千斤頂組成,每組千斤頂包括多個豎向千斤頂和1個水平千斤頂,豎向千斤頂用于箱梁頂升,水平千斤頂用于箱梁平移。每個豎向千斤頂包含1個偽固定面和1個滑動面,通過豎向千斤頂摩擦力平衡水平千斤頂頂推反力,實現對箱梁的橫向平移。該技術不受軌道結構和場地條件限制,無需單獨布設反力裝置,具有適用性強、施工效率高等技術特點,通過采用PLC多點同步液壓控制系統進行施工,糾偏精度可控制在2 mm以內,在簡支梁地段已取得成功應用。

2 頂升平移糾偏數值模擬

2.1 數值模型建立

現依托某高鐵橋梁偏移整治工程,選取其中4跨簡支梁及CRTSⅢ型板式無砟軌道結構,建立軌-梁-墩實體模型,模型從上至下依次為:鋼軌、軌道板、砂漿層、底座板、箱梁(包括預應力鋼絞線)、支座、橋墩,模型橫斷面如圖2所示[20]。

圖2 軌-梁-墩實體模型橫斷面

模型中軌道和橋梁結構為Hex單元,采用C3D8R單元類型;預應力鋼絞線為Truss單元,采用T3D2單元類型,不設置普通鋼筋;模型網格劃分如圖3所示。

圖3 網格劃分完成后的軌-梁-墩實體模型

2.2 計算參數選取

模型中箱梁尺寸參照《預制無砟軌道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簡支箱梁(雙線)》(圖號:通橋(2016)2322A-II-1)鐵路工程建設通用參考圖,長度為32.6 m,梁縫寬0.1 m,底座板與箱梁等長;每片箱梁上布設4塊5.6 m和2塊4.925 m長的軌道板,板間縫隙0.07 m,砂漿層與軌道板布設方式一致;鋼軌為60 kg/m標準軌,總長130.7 m;扣件垂向、橫向、縱向剛度分別為35,50,15 MN/m;每跨簡支梁左側橋墩為固定支座,右側橋墩為活動支座,支座尺寸按《鐵路橋梁球型支座(TJQZ)安裝圖》(圖號:TJQZ-8360)取值,橋墩為雙柱墩形式;軌道結構雙線布設,模型部件尺寸及材料屬性如表1所示。

表1 模型部件尺寸及材料屬性

2.3 荷載及邊界條件

由于頂升平移糾偏在“天窗點”期間施工,計算時不考慮列車荷載作用,僅有結構自重與二期恒載,頂升和平移施工工況通過施加位移實現。模型中鋼軌與軌道板之間的扣件采用彈簧阻尼單元模擬,扣件間距0.63 m,其余各部件之間采用綁定約束;固定支座在X、Y和Z方向固定,縱向活動支座在X和Y方向固定、Z方向自由,橋墩底面完全固定U=R=0,線路兩端在X、Y和Z方向固定。

2.4 施工工況模擬

為分析頂升和平移對軌道結構的影響,共設置24種不同工況,頂升和平移施工分為單點和隔墩2種方式,頂升高度和平移量大小共6種,數值模擬工況如表2所示。

表2 頂升和平移施工數值模擬工況

3 頂升平移糾偏關鍵控制參數

箱梁頂升高度和平移量是頂升平移糾偏施工的關鍵控制參數,其大小直接影響軌道結構受力狀態,現對不同工況下的軌道結構應力進行分析,確定施工過程中的單次最大頂升及平移量。

3.1 豎向頂升對軌道結構影響分析

豎向頂升計算工況分為單點頂升和隔墩頂升,頂升高度分別為0,5,10,15,20 mm和30 mm,現以頂升10 mm工況為例,分析對軌道結構的影響,計算的各結構層應力云圖如圖4所示。

圖4 單點頂升10 mm工況各結構層應力云圖(單位:Pa)

根據計算結果,鋼軌最大應力出現在頂升點上方,鋼軌頂面最大拉應力為30.12 MPa;軌道板最大應力出現在相鄰橋墩上方梁縫處,最大拉壓應力分別為0.57 MPa和1.86 MPa;砂漿層最大應力出現部位與軌道板一致,最大拉壓應力分別為0.13 MPa和2.53 MPa;底座板最大應力出現在頂升點兩側的梁跨中部,最大拉壓應力分別為1.63 MPa和9.34 MPa。各軌道結構層應力均小于C40混凝土抗拉壓強度標準值2.39 MPa和26.8 MPa,并以抗拉強度為控制指標,因此后續分析中僅考慮拉應力的影響。

隔墩頂升10 mm工況下,鋼軌、軌道板、砂漿層和底座板的最大拉應力分別為32.87,0.59,0.14 MPa和1.64 MPa,與單點頂升工況下相差不大,并均小于相應材料的強度值。

3.2 橫向平移對軌道結構影響分析

橫向平移計算工況分為單點平移和隔墩平移,兩種平移方式均在頂升高度為10 mm條件下進行,平移量分別為0,5,10,15,20和30 mm,現以平移10 mm工況為例,分析對軌道結構的影響,計算的各結構層應力云圖如圖5所示。

圖5 單點平移10 mm工況各結構層應力云圖(單位:Pa)

根據計算結果,鋼軌最大應力出現在平移點上方,鋼軌頂部側面最大拉應力為54.32 MPa;軌道板最大拉應力出現在相鄰橋墩上方梁縫處,最大值為0.74 MPa;砂漿層最大拉應力出現部位與軌道板一致,最大值為0.20 MPa;底座板最大拉應力出現在平移點兩側的梁跨中部,最大值為1.78 MPa;各軌道結構層應力均小于C40混凝土抗拉強度標準值。

隔墩平移10 mm工況下,鋼軌、軌道板、砂漿層和底座板的最大拉應力分別為58.35,1.12,0.75 MPa和1.80 MPa,與單點平移工況下相差不大,并均小于相應材料的強度值。

3.3 現場實測數據對比分析

為檢驗數值模擬的計算結果,在某高鐵秦淮河3號特大橋橋梁偏移整治工程中,對軌道結構的應力狀態進行了現場監測,根據實測數據繪制的軌道板和底座板的應力變化規律如圖6所示。

圖6 軌道板和底座板實測應力變化規律

由圖6可知,頂升平移糾偏對軌道結構的影響不大,施工引起的軌道板和底座板應力變化范圍分別為-0.23~0.79 MPa和-1.15~0.57 MPa。在單點平移工況下,采用數值模型計算的軌道板和底座板應力分別為0.74 MPa和1.78 MPa。通過對比分析,計算值與實測值基本接近,表明所建數值模型及計算結果較為可靠。

3.4 單次最大頂升及平移量確定

根據不同頂升工況下的計算結果,各軌道結構層拉應力與頂升高度之間的關系曲線如圖7所示。

圖7 不同頂升工況下各結構層拉應力

由圖7可知,在不同頂升工況下,隨著頂升高度增加,鋼軌和軌道結構拉應力逐漸增大,并且隔墩頂升工況下的應力略大于單點頂升工況。當頂升高度在30 mm以內時,鋼軌和軌道結構拉應力均未超過強度標準值;但頂升高度大于10 mm后,各結構層拉應力顯著增大。同時現場實際施工表明,頂升高度達到5~8 mm時,既有支座與支撐墊石已能較好分離,可滿足橫向平移要求。因此,為盡量減小施工對軌道結構的影響,建議最大頂升高度為10 mm,極值控制在30 mm以內。

在頂升10 mm狀態下,根據不同平移工況下的計算結果,各軌道結構層拉應力與平移量之間的關系曲線如圖8所示。

圖8 不同平移工況下各結構層拉應力

由圖8可知,在不同平移工況下,隨著平移量增加,鋼軌和軌道結構拉應力逐漸增大,并且隔墩平移工況下的應力略大于單點平移工況。以隔墩平移工況下軌道板拉應力作為控制條件,最大平移量不應超過20 mm??紤]平移量大于10 mm后各結構層拉應力顯著增大,同時為盡量減小施工對軌道結構的影響,建議采用多次少量的方式進行箱梁平移,單次最大平移量為10 mm,單個“天窗點”累計平移量控制在20 mm以內,并加強對軌道結構應力狀態的監測。

4 頂升平移糾偏結構穩定性分析

根據頂升平移糾偏施工工藝,施工過程中橋梁結構歷經幾種不同受力狀態,通過對比整個施工過程,選取最不利工況分析橋梁結構穩定性。

4.1 橋梁結構受力最不利工況

頂升平移糾偏過程中,在箱梁橫向平移完成、既有支座灌漿定位前,上部荷載全由臨時支座承擔時(臨時支座間距2.5 m),橋梁結構處于最不利狀態。根據我國高速鐵路機車車輛主要技術參數,動車組車輛全長在25 m時,車輛定距和固定軸距可分別取17.5 m和2.5 m;由于箱梁長32.6 m,當一車廂位于箱梁中部,前車廂的后轉向架與后車廂的前轉向架均位于此箱梁上時,為最不利工況。為分析頂升平移糾偏過程中橋梁結構穩定性,分別計算了正常條件、臨時支座支撐狀態以及箱梁偏移10,30,50,80,120 mm和200 mm共計8種工況下,箱梁和橋墩應力以及支座反力的變化規律。

4.2 數值模型荷載施加

根據TB 10002—2017《鐵路橋涵設計規范》,計算時荷載應考慮主力與一個方向(順橋或橫橋方向)的附加力相結合。主力主要包括列車豎向動力作用、離心力和橫向搖擺力;附加力為順橋向制動力。列車豎向動力作用可按豎向靜活載乘以動力系數確定,根據文獻[21]中ZK和ZC活載,計算的高速鐵路和城際鐵路橋梁結構動力系數為1.08,列車軸重取17 t,則列車豎向動力作用為183.6 kN。曲線上橋梁應考慮列車豎向靜活載產生的離心力,當曲線半徑取7 000 m時,列車離心力為44.2 kN,水平向外作用于鋼軌頂面以上1.8 m處。高速鐵路橫向搖擺力為80 kN,多線橋梁可僅計算任一線,橫向搖擺力作為一個集中荷載取最不利位置,以水平方向垂直線路中線作用于鋼軌頂面。列車制動力按計算長度內列車豎向靜活載的10%計算,雙線橋梁按任一線考慮;根據ZK標準活載圖式計算的制動力為173.4 kN,作用于鋼軌頂面以上2 m處。

4.3 箱梁和橋墩應力狀態分析

最不利工況下軌道結構受力狀態變化不大,因此只檢算臨時支座支撐運行情況下,箱梁和墩身的應力?,F以偏移量80 mm工況為例,分析橋梁結構受力狀態,箱梁的應力云圖(S22)如圖9所示。

圖9 最不利工況下箱梁應力云圖(偏移80 mm)(單位:Pa)

由圖9可知,在臨時支座支撐狀態下,當偏移量為80 mm時,箱梁最大應力出現在與臨時支座的接觸部位,不考慮因支座剛度較大導致的應力集中現象,箱梁的最大拉應力為1.64 MPa,略小于C50混凝土的抗拉強度設計值1.89 MPa,抗拉強度滿足規范設計要求。計算得到的墩身應力云圖(S22)如圖10所示。

圖10 兩種工況下墩身應力云圖(單位:Pa)

由圖10可知,在正常條件下,橋墩頂部最大應力位于既有支座墊石附近,墩身應力呈對稱分布;臨時支座支撐狀態下,橋墩頂部最大應力位于臨時支座墊石附近,且墩身應力向一側轉移。正常條件下橋墩主要承受豎向壓應力,僅在橋墩底端出現微小拉應力,最大拉壓應力分別為0.17 MPa和8.95 MPa;臨時支座支撐狀態下,偏移量為80 mm時,最大拉壓應力則增加至1.80 MPa和15.57 MPa;但仍小于C35混凝土抗拉壓強度標準值2.2 MPa和23.4 MPa。

根據不同工況下的計算結果,箱梁和墩身應力與偏移量之間的關系曲線如圖11所示。

圖11 不同工況下箱梁和墩身應力變化規律

由圖11可知,箱梁和墩身應力隨支座支撐狀態和偏移量的增大逐漸增加,當偏移量達到80 mm后,箱梁拉應力發生顯著變化,已超過C50混凝土抗拉強度2.64 MPa。但即使偏移量增大至200 mm,墩身拉壓應力1.80 MPa和19.13 MPa,也未超過C35混凝土抗拉壓強度2.2 MPa和23.4 MPa。因此,頂升平移糾偏過程中箱梁的拉應力為控制條件,在列車不降速運行情況下,可實施的最大糾偏量為80 mm,此時墩身不開裂,但應重點監測箱梁底部拉應力。

4.4 軌道結構穩定性分析

根據不同工況下支座的受力狀態,繪制支座反力與偏移量之間的關系曲線如圖12所示。

圖12 不同工況下支座反力變化規律

由圖12所示,在上部結構和列車荷載作用下,隨支座支撐狀態和偏移量的增大,位于同側的1號和3號支座反力逐漸增大,相應的另一側2號和4號支座反力逐漸減小,但支座反力總和均在14 910 kN附近。當偏移量達到80 mm后,1號和3號支座反力發生顯著變化,已超過鐵路橋梁常用TGPZ-5000-0.10g型盆式橡膠支座的承載能力,甚至會有被傾覆風險。因此,為保證軌道結構穩定性,頂升移梁糾偏時的最大平移量應控制在80 mm以內。

5 結論

針對部分高鐵橋梁地段出現的橫向偏移問題,本文通過建立軌-梁-墩實體數值模型,探討了糾偏施工中的關鍵控制參數,同時選取最不利工況,檢算了不同偏移量下橋梁結構的穩定性,得到了以下結論。

(1)單點平移10 mm工況下,數值計算的軌道板和底座板應力分別為0.74 MPa和1.78 MPa,現場施工實測的應力變化范圍分別為-0.23~0.79 MPa和-1.15~0.57 MPa,計算值與實測值基本接近,所建數值模型及計算結果較為可靠。

(2)隨著頂升高度和平移量增加,軌道結構應力逐漸增大,為盡量減小糾偏施工對軌道結構的影響,建議最大頂升高度為10 mm,極值控制在30 mm以內,單次最大平移量為10 mm,單個“天窗點”累計平移量控制在20 mm以內。

(3)箱梁和墩身應力以及支座反力隨支撐狀態和偏移量的增大逐漸增加,以箱梁拉應力和支座反力作為控制條件,為保證軌道結構的穩定性,在高鐵列車不降速運行情況下,可實施的最大糾偏量為80 mm,同時應重點監測箱梁底部拉應力。

猜你喜歡
結構層偏移量橋墩
基于格網坐標轉換法的矢量數據脫密方法研究
城市道路路面石灰土結構層設計合理性的分析
橋墩加固方案分析研究
道路結構層整體抬高加固方案在S20大修工程中的應用和研究
軌道交通預制拼裝橋墩設計和施工
攪拌針不同偏移量對6082-T6鋁合金接頭勞性能的影響
基于最小二乘平差的全極化SAR配準偏移量估計方法
基于疲勞壽命的高模量材料結構層適用性研究
防排水結構層對鐵路基床動力響應的影響研究
預制節段拼裝橋墩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