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施農業模式下巧家縣蔬菜綠色食品牌的打造研究

2023-03-15 08:55朱寒冰金璟陳顯榮
農業與技術 2023年5期
關鍵詞:巧家縣綠色食品設施

朱寒冰 金璟 陳顯榮

(云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云南 昆明 650201)

近些年,云南省提出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的戰略部署,綠色是云南農業發展的主旋律,品牌則是云南農業發展的大旗。而設施農業一直是綠色農業、有機農業的代名詞,設施農業與農產品品牌化的結合,對于云南省巧家縣蔬菜綠色食品牌的打造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應用中,Sethi指出,美國已經將全球定位系統、衛星遙感技術以及計算機管理技術等技術應用于設施農業當中;Kawashima、Nonak指出,設施農業是農業生產與科學技術的結合,使得農業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得到大幅的提升,擺脫農業現代化之前的低效的農業生產模式。李文榮認為,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對于促進農業現代化,踐行農業發展新理念具有重要意義。曾勰婷等認為,設施農業通過農業生產與科學技術的結合,調整我國農業發展方式和農產品結構,提高我國出口農產品的技術含量,使農產品“走出去”,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增強農產品在國際上的話語權[1]。美國學者AlexanderL.biel認為,品牌資產是一種超越所有的有形資產的價值,品牌能給企業帶來的好處是可以預見的未來收益。王中在《高端特色品牌農業的理論與實證研究》中提出,我國現代高效農業的發展應實施高端特色品牌農業發展戰略[2]。趙曉玲在《農產品品牌化經營》一書中指出,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農產品的品牌化經營已成為農產品的生產者和經營者走向市場的必然選擇[3]。

在巧家縣打造蔬菜綠色食品牌的過程中,其地理環境的缺陷和農產品質量問題逐漸暴露出來,且日益凸顯,迫切需要研究,亟待解決。為了順利開展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的戰略計劃,擺脫地理環境上的制約,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加快將資源上的優勢轉化為產業上的優勢[4]。本研究立足于設施農業,通過SWOT分析巧家縣發展設施農業打造蔬菜綠色食品牌的優勢、劣勢、挑戰、機遇,從而為巧家縣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依據[5]。

1 設施農業模式下打造巧家縣蔬菜綠色食品牌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費需求也在日益改變,從對農產品基本的數量要求發展為更加注重農產品的健康質量。在此背景下,消費者不僅需要高質量、高水準的農產品的供應,還要享受性的消費活動[6,7]。在此時代趨勢下,云南省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的戰略部署,巧家縣積極響應省政府號召,提出了蔬菜綠色食品牌的一系列舉措[8-10]。但是巧家縣屬于典型的資源型缺水縣,全縣境內山高坡陡、溝壑縱橫,立體氣候特征顯著,農業小而分散,蔬菜綠色食品牌的打造過程中,其地理環境的制約和農產品質量問題逐漸暴露出來,且日益凸顯,迫切需要研究,亟待解決。為了順利開展巧家縣蔬菜綠色食品牌的舉措,擺脫地理環境上的制約,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加快資源整合和重新配置,設施農業作為最適合的手段之一,能夠將巧家縣有限的資源稟賦賦予新的內涵,完成高質量農業的建設和健康品牌的打造。

設施農業是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原因有3點。設施農業能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盡可能創造高效益的農業生產方式,減少水資源、化學農藥、化肥的使用量,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增加單位面積的產出量;設施農業生產技術和設備可循環利用,符合循環利用的環保理念,能夠進一步推動農業生產資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環境友好的最終實現,促進生態文明的建設[11];設施農業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生物潛能,在規劃經營方面整齊劃一,超越一般農業。借助設施農業進行蔬菜等農產品的生產,做好云南省打造蔬菜綠色食品牌的重要支撐,同時在破解云南省地理缺陷的過程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與模式,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12]。除此之外,設施農業在保證農產品品質的同時,還可以對整個供應鏈的全過程進行追溯,保證農產品的鮮活度以及穩定和持續的高品質的供應能力。

2 巧家縣蔬菜產業發展現狀

近5a來,巧家縣蔬菜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呈逐漸增加的趨勢,2016年巧家縣蔬菜面積為1.17萬hm2,總產量為35.6萬t。巧家縣種植的蔬菜品類主要是白菜類、茄果類、菜用豆類、塊根塊莖、葉菜類、甘藍類、瓜菜類、蔥蒜類等,其中白菜類產量最高,占45%,茄果類位居第2,占17%,菜用豆類和塊根塊莖類占9%。從昭通市各縣區的蔬菜產業產量和種植面積來看,巧家縣的蔬菜產量占昭通市第3,僅次于昭陽區和魯甸縣,蔬菜種植面積占第7位,其中昭陽區的蔬菜產量和種植面積均為最高。巧家縣域內蔬菜種植分布極不均勻,主要集中在白鶴灘鎮,其他鄉鎮種植較少。巧家縣初步建立了區域化、規?;?、專業化、特色化的蔬菜基地,如白鶴灘鎮法土村的溫涼型蔬菜基地、中村的夏秋冷涼型蔬菜基地等,但隨白鶴灘水電站建成,沿金沙江河谷區域的蔬菜生產基地大多將被淹沒。目前蔬菜良種覆蓋率達95%以上,大棚生產技術、塑料遮陽網,防蟲網等瓜果多樣化增效生產技術得到了較大的推廣。巧家縣立體氣候明顯,涵蓋了從亞熱帶到寒溫帶所有的氣候類型,可以發展多種蔬菜類型,冬早、溫涼和冷涼菜均可種植,目前冬早和冷涼蔬菜發展基礎較好。當地有較長時間蔬菜種植習慣,菜農種植積極性較高,利于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

目前,巧家縣種植的蔬菜僅能滿足本地市場需求的1/3,其他2/3需要從外地購入,蔬菜種植的品種較為單一,不能滿足當地居民對于蔬菜多樣性的需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蔬菜的剛性需求會不斷增長。另外,隨著白鶴灘水電站的建設,蔬菜種植的適宜區域有部分會被淹沒,因此蔬菜產業面臨著主產區轉移以及種植品種結構調整的問題。巧家縣蔬菜產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主要蔬菜產地急需轉移;栽培管理技術不統一,影響蔬菜品質;蔬菜種類以白菜類和茄果類為主,種植品類較為單一;產業化程度較低,有待進一步提高;合作社、大戶等組織示范帶動力較弱;蔬菜市場流通環節薄弱。

3 設施農業模式下打造巧家縣蔬菜綠色食品牌的SWOT分析

為全面分析設施農業模式下打造巧家縣蔬菜綠色食品牌的合理性,現基于SWOT分析法系統剖析當前巧家縣蔬菜產業的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遇(Opportunities)與挑戰(Threats)。

3.1 優勢(Strengths)

巧家縣地處滇川兩省腹地,屬滇東北城市群,位于滇中城市經濟圈、成渝經濟圈、黔中城市群、昆明-成渝-長三角經濟走廊、南絲路經濟帶的結合部,是云南金沙江開放合作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具有較好的經濟區位優勢。通過設施農業,搭建智慧物流冷鏈新平臺,采用“線上訂單+線下平臺”結合的新模式,能夠將巧家縣的蔬菜送往各個城市,實現農民增收,邁向共同富裕。

巧家地處云貴低緯高原,構成了典型的山區氣候特點,平均降水量1500mm左右,雨量充足,為蔬菜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近幾年呈現大量的發展,由154個增加到384個,為綠色蔬菜從生產到銷售提供了更為順暢的流通渠道。目前蔬菜良種覆蓋率達95%以上,大棚生產技術、塑料遮陽網,防蟲網等瓜果多樣化增效生產技術得到了較大的推廣。

3.2 劣勢(Weaknesses)

在相對封閉的溫室/大棚設施中,高溫、高濕、弱光的小氣候環境,高肥力、高密度和大群體栽培,往往導致作物長勢過旺,導致蔬菜對于病害的抗性減弱,加上長期的單一化品種的種植,使得病原體數目成倍增加,使得蔬菜的病害程度復雜化,有蔓延快、來勢兇猛的特點。蔬菜病蟲與過剩調配的營養液的合力作用影響,加劇了微生物群落和種群結構的破壞,導致害生物種群數量增加,破壞了原有的生物平衡。

3.3 挑戰(Opportunities)

隨著白鶴灘水電站的建設,庫區移民安置及后續就業發展,產業結構挑戰和經濟轉型發展,貧困人口如期脫貧和農民的持續增收,以及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平衡等將對巧家縣農業產業的發展提出嚴格的要求。目前,粗放式的傳統生產經營和產業發展觀念、思維、習慣與模式仍占主導地位,以追求短期、眼前的高產出和高收益為唯一目標的數量型農業依然是設施生產的主體;廣大農民和農村基層干部的科技文化素質偏低,普遍缺乏清潔生產、持續農業、低碳農業、無公害農業、農業標準化、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綠色發展等相關方面的思想意識、科技知識、法律常識或責任意識,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3.4 機遇(Threats)

當前巧家縣的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條件,西電東送戰略部署骨干工程——全國第2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的全面建設,2021年實現蓄水,為巧家縣帶來大型電站水庫這一獨一無二的資源條件;“8·03”魯甸地震災后恢復重建,云南省“五網”建設將為巧家縣基礎設施的改善帶來良好機遇;金沙江經濟帶建設、川滇黔區域合作以及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烏蒙山片區開發的國家戰略部署,都為巧家縣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機遇。此外,巧家縣隸屬于云南省,是“一帶一路”倡議面向南亞和東南亞的輻射中心,在財稅政策、金融政策、產業政策、土地政策、價格和生態補償政策、人才政策、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獲得國家支持,將實現開發“末梢”到開發“前沿”的轉變。此外,在農業方面,政府通過政策引導,塑造巧家特有的生態綠色農業品牌,加強農產品“三品一標”和知名商標認證,形成區域品牌、地方品牌和企業品牌,培育一批知名產品品牌和省級、市級知名商標。針對特色優質農產品銷售渠道,結合“互聯網+”建設,提高信息化服務水平,建立現代化品牌營銷推廣平臺,通過線上、線下結合,采用現代化營銷策略,提高巧家農產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實現品牌效益。對于產量相對較少的特色農產品,通過“去加工”設計,倒逼生產環節提質增效,促進農產品品質提升,維護品牌形象,保障產業持續發展。

4 發展對策建議

4.1 增產增效,保障供應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擴大蔬菜種植面積,加大科技投入,促進基地規?;?、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使蔬菜產業的發展符合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標準[13-15]。

4.2 科學布局,優化結構

拓展高海拔生產區,增加溫涼和冷涼蔬菜種植;引進優新適宜品種,增加蔬菜種類多樣性,沿江及低海拔生產條件良好的地區,應用現代循環農業技術,適度發展水生蔬菜、芽菜、荊芥、薄荷等高價值的蔬菜品種;充分利用林下空間,發展林菜、林菌等立體種植模式,拓展生產空間。

4.3 培育主體,打造品牌

結合特色蔬菜農產品產銷情況,加強經營主體培育,利用滬滇幫扶協作機會,鞏固拓展蔬菜農產品銷路,變先產后銷為以銷謀產、以銷定產,形成從產到加、產銷一體的發展格局,建立蔬菜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戶發展;發展特色、養生、有機蔬菜,積極進行蔬菜“三品一標”產品認定,打造巧家蔬菜綠色食品牌[16,17]。

4.4 堅持全產業鏈,一二三產融合

按照“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發展思路,圍繞巧家縣有蔬菜產業、村有特色蔬菜產品、戶有蔬菜增收項目,推動蔬菜產品落在品牌上、品牌落在農企上、企業落在蔬菜基地上,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全鏈條提升蔬菜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水平。

4.5 著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的綠色產業體系

發揮農業的生態功能,把水源保護、環境修復理念融合到農業生產活動中,建設長江上游綠色生態屏障。

猜你喜歡
巧家縣綠色食品設施
民生設施非“擺設”
警惕環保設施安全隱患
《綠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公共充電樁設施建設正當時
擅自啟用已查封的設施設備該如何處罰?
巧家縣大寨鎮中心學校
巧家縣黃牛凍精改良配種技術推廣經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