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視野下邯鄲古代碑刻文獻研究
——以武安、永年碑石為中心

2023-03-15 21:57郅劍景陽
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碑記武安重修

郅劍 景陽

(邯鄲學院,河北 邯鄲 056005)

邯鄲歷史悠久,碑刻文獻眾多,特別是西部的太行山區,保存了大量碑刻文獻。筆者擬從邯鄲市所轄縣市區中,選取代表太行山區的武安市和代表平原地區的永年區為基本區域范圍,以《武安金石志》[1]和《永年碑石志》[2]收錄的古代碑刻文獻以及其它書中散見的武安、永年碑刻文獻為基本史料,置于文學視野下進行研究,以求教于方家。

一、邯鄲碑刻的形制

關于碑刻形制的分類,學術界各抒己見。程章燦《石刻研究的基本問題》分為碑刻、墓志、石經、題名(包括題刻)、摩崖、刻帖、雜刻七類。[3]陸和九《中國金石學》中分為碑碣、志銘、石畫、刻經四類。[4]77-82趙超《中國古代石刻概論》分為刻石(包括摩崖與碣石)、碑、墓志、塔銘(附帶舍利函等佛塔的附屬石刻)、經幢、造像題記、畫像石、經版、地券以及建筑物附屬零散刻銘文等幾類。[5]1-76楊殿珣《石刻題跋索引》分為墓志、墓碑、造像記、刻經、詩詞、題名和雜刻七類。[6]6本文擬在前人的基礎上,結合邯鄲碑刻實際,依據形制劃分為摩崖、墓志、碑石、經幢四個類別。

1.摩崖

摩崖是在山崖較為平整的石壁上刻文記事。如永年吳莊村的朱山石刻鐫刻于村北朱山頂上的一塊天然石面上,和山體相連,是西漢漢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 年)侯國趙國大臣為趙王祝壽時所刻。石刻長1.5米,寬0.52米,上鐫刻“趙廿二年八月丙寅群臣上酬此石北”一行小篆體大字。另外,永年還有宋代朱山“勾當虞侯劉霧”石刻。武安老安莊的趙國易陽南界摩崖石刻位于砂巖石的向陽面上半部,粗略磨平一塊,長23厘米、寬15厘米,豎行隸書陰刻3 行6 字“趙國易陽南界”。另外還有北響堂的北齊摩崖刻經、魏家莊千佛洞北宋大觀二年摩崖題記、塊磊山明代崇禎十年摩崖石刻、陳家坪白云山李爾育崇禎年間摩崖石刻等。

2.墓志

墓志是記載死者姓名、籍貫、生平、事跡以示紀念,置于墓中之石刻。墓志是各地較為常見的一種碑刻文獻?!段浒步鹗尽分惺珍浟四怪竟?9方,其中古代的39方,包括北齊1方、北周1方、唐代2方、宋代1 方、元代3 方、明代9 方、清代22 方?!队滥瓯尽肥珍浤怪?4 方,其中古代的82 方,包括西晉1方、東魏1方、北周2方、唐代35方、五代3方、宋代1方、明代28方、清代11方。

3.碑石

碑即含有文字的石刻。碑石是邯鄲地區碑刻文獻中所占形制數量最大的一類?!段浒步鹗尽肥珍浟吮蔽? 方、唐代2 方、后唐1 方、南宋1 方、金代2 方、元代4 方、明代49 方、清代128 方?!队滥瓯尽肥珍浟藮|漢1方、北魏1方、唐代4方、宋代2方、元代1方、明代89方、清代251方。

4.經幢

經幢是古代宗教石刻的一種。一般作八楞柱狀,也有六楞、四楞或用多塊石刻堆建而成。如武安西營井村后唐天成二年(927)《為國敬造佛頂尊勝陀羅尼幢》,經幢位于原福祥寺院后西北,此經幢青石質,共分三級。第一級為八角形實柱,高11.6 米,每面寬25 厘米,正面楷書陰刻十二個大字:“為國敬造佛頂尊勝陀羅尼幢”,下面為陀羅尼經文,豎寫十行,每行字數不詳。經文共有四面,其余四面為供養人姓名。主要記載佛教傳入我國前后情況以及佛法無邊救苦救難為民造福的故事。第二級,也是八角形實柱,高40厘米,每面雕有一龕,每龕內雕一佛。龕為尖拱型,高22 厘米,寬16 厘米。第三級和第二級略同,高58 厘米,八個面內共有佛龕四個,其余四面為文字,主要是供養人姓名及鄉里。在正面左側刻有紀年,為“天成二年丁亥歲九月九日丁巳合邑建造敬囗立”。

二、邯鄲碑刻文獻的主要內容

依據譚家健、褚斌杰等學者的觀點,結合邯鄲古代碑刻文獻現狀,筆者將邯鄲古代碑刻文獻內容分為廟宇類、人物類、記事類、賦役類、示禁規矩類、宗族類、雜記類七大類。

(一)廟宇類碑文

廟宇類碑立于宮廟庭院之內或者門外,主要是營建寺廟或者贊頌神明的碑文。如永年中李解村嘉靖三十八年(1559)《重修碧霞元君祠碑》、南橋村嘉靖四十三年(1565)《創建玄帝廟碑》、西蘇村隆慶二年(1568)《贈歷年重修東岳廟序》、姚村順治十五年(1658)《重修五龍廟碑》、郅家寨咸豐五年(1855)《重修三官廟碑》等?!队滥瓯尽肥珍浀谋谭从碃I建的廟宇有二郎廟、普惠寺、古巖禪寺、玄帝廟、東岳廟、三官廟、龍王廟、碧霞元君廟、三皇廟、土地廟、關帝廟等。武安北響堂金代正隆四年(1159)《重修常樂寺三佛殿記》、三王村明代成化元年(1465)《新建龍興大王之廟碑記》、李石門道光二十五年(1845)《重修窯神廟碑記》、崔爐村乾隆三十四年(1769)《重修火神廟碑記》等?!段浒步鹗尽肥珍浀谋谭从碃I建廟宇的有后土廟、壽圣寺、圣井寺、瑞云庵、崇因禪寺、玄帝廟、天仙廟、九龍廟、碧霞元君廟、火神廟、禪房寺、龍王山神廟等。

(二)人物類碑文

這類以墓碑文最多。這類碑文或是介紹墓主生平相關情況,或是贊頌、褒獎死者其人。諸如永年北周建德六年(577)常善墓志銘、唐咸亨三年(672)趙威墓志銘、后周顯德元年(954)秦思溫墓志銘、北宋開寶七年(974)孟廷溫墓志、明代景泰五年(1454)徐北汪徐瑄墓志銘、清代康熙二十五年(1687)大閻胡寨寧光祖及妻孫氏合葬墓志銘等。武安清化村北周建德六年(577)袁和妻姜氏墓志銘、東三里萬歷年間冀述神道殘碑、夏莊乾隆三十九年(1774)王時薰神道碑、南河底乾隆四十九年(1784)劉琮墓表、夏莊乾隆五十七年(1792)殿飏王公墓志銘等。

(三)記事類碑文

記事類碑就是記述重大事件的石碑。這類碑內容龐雜,種類繁多。記事碑意在存真,主要運用敘述、說明等表達方式,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交代清楚。在武安、永年發現的記事碑主要有:一類是水利碑。如永年西沿村嘉靖四十一年(1562)《創建濟民閘碑》、西王莊萬歷十六年(1588)《新建潤民閘碑》、夏堤萬歷二十八年(1601)《重修利民閘記碑》等;武安徐家坡村乾隆三十一年(1766)《重建渠記》、賀進村同治七年(1868)《重修鐘脈池碑記》、龍務村同治十一年(1872)《新掏古井碑序》等。一類是修路修橋碑。如永年閻胡寨乾隆二十九年(1764)《重修濟眾橋碑》、嘉慶十二年(1807)《濟眾橋重修碑》、咸豐四年(1854)《重修濟眾橋碑》,呂堤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廣惠橋碑》、前馬營乾隆三十年(1765)《重修廣濟橋碑》等;武安柏林村泰和四年(1204)《柏林大橋石碣記事》、賀家村萬歷十六年(1588)《新建廣濟橋記》、賀進村同治七年(1868)《重修廣濟橋碑記》等。一類是學校教育類碑。如永年廣府崇禎十二年(1639)《重修廣平府儒學記碑》、廣府光緒年間《清暉書院重修與錢糧地畝碑》、廣府光緒二十年(1894)《重修廣平府府學記碑》等;武安同會村咸豐三年(1853)《重刻義學章程》、牛洼堡村同治八年(1869)《義學碑志》等。一類是地震類碑。如武安道光十二年(1832)《西孔壁地震碑》、茶口村道光十六年(1836)《碾棚地震碑記》等。其他的如永年洺陽村萬歷十七年(1589)《更改村名碑》、前黨莊光緒十八年(1892)《南北過道憑據碑》、茹佐光緒十年(1884)《和睦閭里碑》、七里店光緒六年(1880)《四牌公記碑》等;武安偏亮村同治四年(1865)《重修社房記事》、西廣村崇禎九年(1636)《創立寨堡記事》等。

(四)賦役類碑文

賦役類碑就是記載賦役負擔的石碑。如武安柏林村咸豐六年(1856)《秦公清里分甲功德碑》、東高壁村道光二十九年(1849)《闔族設黃八甲碑記》、上泉村道光二十九年(1849)《柏樹里各甲疙瘩戶碑志》、東高壁咸豐元年(1851)《設甲添報滾頭碑記》、茶口村咸豐五年(1855)《新拔再二甲碑記》、澤布峧村咸豐六年(1856)《澤布峧固義里又九甲清甲增差碑》、大井村咸豐九年(1859)《定賦役碑記》、忽雷山村同治九年(1870)《官里十甲碑》等。

(五)示禁類碑文

示禁類碑是記載國家、地方社會與民眾群體為禁止某種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而刊刻的碑刻類型。如永年申莊乾隆三年(1738)《禁開煤窯通告碑》、小龍馬嘉慶十三年(1808)《姚氏墓地禁止賣樹碑》、廣府咸豐十年(1860)《護城河府縣告示碑》等。武安柏林村萬歷四十五年(1617)《按院禁約》、柏林村乾隆四十七年(1782)《縣正堂示》、咸豐年間《桃源溝內四村禁令碑》、土嶺村同治五年(1866)《正俗社社規碑記》、土嶺村同治十三年(1874)《天地社、關爺社、馬牛王三社祀典規矩碑》、龍泉村道光十九年(1839)《武氏祠堂公禁煤渣污穢文》等。

(六)宗族類碑文

宗族碑即維護宗族秩序或者記載宗族集體事件活動的石刻。如永年西張固明代弘治十八年(1505)《胡瓚家族敕命碑》、婁山嘉靖十六年(1537)《馬氏族譜記碑》、東蘇萬歷十七年(1589)《李杜家族誥命碑》、吳莊康熙五十年(1711)《王氏祠堂孝思碑》、鄧上雍正十三年(1736)《劉氏重修家廟碑》、張虎莊嘉慶二年(1797)《張氏祠堂條規碑》、北李固嘉慶十年(1805)《孫氏祠堂要條事務刻石》等。武安東三里村乾隆三十年(1765)《新建冀氏祠堂記》、百官村乾隆四十二年(1777)《魏氏祠堂碑記》、大汶嶺村道光七年(1827)《建修家廟碑記》、小屯村光緒三年(1877)《史姓家譜世系序》、張新莊光緒十七年(1891)《張氏祠堂記事碑》等。

(七)雜記類碑文

雜記碑是以游記散文詩詞為主的一類碑刻。如武安什里店萬歷十五年(1587)《張應登別諸生詩碑》、崇禎二年(1629)《游定晉巖七律詩》等。永年廣府乾隆十七年(1752)《方觀承題清輝書院荷亭詩碑》等。

當然,上述幾種碑文都有相互交叉的情景。如重修廟宇碑文很多記載寺廟的來歷及興建過程等,個人墓志銘很多敘述了此人一生的經歷,都可以歸到記事類碑文。宗族類碑刻中的祠堂條規又可以歸到示禁類碑文。

三、邯鄲碑刻文獻的文學特征

結合邯鄲古代碑刻文獻內容,其文學特征主要表現在體例結構、語言藝術和敘述手法上。

(一)體例結構特征

邯鄲碑刻文獻在結構上程式化特點鮮明。首先表現在前序后銘。序文主要介紹墓主的生平事跡、敘述碑主功德偉業、交代立碑緣由,為散語。銘辭概括總結序文、稱頌碑主的嘉行懿德,由“贊曰”或“頌曰”引出,多四言韻文。如永年裴坡莊嘉靖二年(1523)《連盛墓志銘》。[2]116-117首先交代連盛的“曾大父友文,大父旺,皆潛德弗耀。父玘,以公貴贈監察御史,母尚氏,贈孺人?!逼浯?,敘述了連盛“弱冠即糜食邑庠。中成化辛卯鄉試,登戊戌進土第,授商河知縣。丁外艱,再知和順。丁內艱,復知鄆城”的人生經歷。最后有銘“囗囗囗囗,囗囗囗囗。秉堅以馳,銜囗離輻。守正而臣,中禍胡篤。天定勝人,來許之福?!便懯撬难皂嵨?。

其次表現在敘述結構上的三段式。古代邯鄲地區的廟宇碑文多呈顯出三段式的敘述結構,先交代廟宇的地理位置、修建原因,其次敘述修建的具體過程,最后說明刻石撰文之因。如武安雙玉泉村萬歷三十三年(1605)《重修二仙圣母碑記》。[1]338-339碑文首先交代了二仙廟位于雙泉村“鼓山北囗”,接著敘述二仙廟的創建時間“其來遠矣,不可考,不知創自何時”。對于重修二仙廟的原因,碑文云“天順二年大旱,禱于二仙祠,有應。二仙之為靈昭昭也。迄今二百余載,日久風雨損壞,無有言修補者,倏爾神之來,格傳響于人,言雨即雨,言災即災,囗福毫發不爽,四方之朝謁者,不啻億萬人,樂輸者甚多?!逼浯?,對于重修二仙廟的具體過程,碑文記載“由是二三父老,收其金錢粟帛,遂率眾舉事,毀囗囗而更新之,且恢廓其規模,大門次門建其坊,鑿其石以為院宇,宮殿三楹,皆以磚起斗拱,甲第連囗,今觀者赫然聳翠?!弊詈蠼淮淌?。碑文記載“善人王三教、王三友樂其功其之成也”,“當時督工課成,總其事而調停之者,則善人王守志也,廟制萬年不毀,則諸善人之功德亦萬年不毀矣,故記之如左?!?/p>

(二)語言特征

邯鄲古代碑刻文獻在語言上追求一種典雅凝練之美,呈現出莊嚴典正的特點。這種特點主要表現在:一方面,在碑文創作時??桃饽7乱恍┟易髌?、化用其文句,模仿其創作風格、語言句式。另一方面,以熔鑄經典為本,用語雅正,通過大量引用經典典籍比附事實。如武安迂城鄉東萬善村《隋故蒲州夏縣令劉公墓志》。[7]10碑文中“履圣標奇,挺昆丘之逸彩,開睢作諷,澄月渚之貞輝”,就是說劉氏源出姬周,先祖品格高尚猶如昆丘之玉。先祖開以《詩》教化民眾之先河,其功績可與日月同輝。再如,“門豹天酬,時苗莫并”中的“門豹”即魏國鄴令西門豹,“時苗”即漢末壽春縣令,引用經典比附事實。

(三)藝術特征:虛實相間,多樣化的表現手法

邯鄲碑刻文獻在注重功用性的基礎上表現出強烈的虛實相間、充滿傳奇色彩的藝術特征。作為一種專門記載死者生平事跡以表彰碑主功業、昭記鴻烈的實用文體,這種虛實相間、充滿傳奇色彩的藝術特征在墓碑文中表現最為突出。如永年麟德二年(664)《唐故陜州長史孫君墓志銘》。[7]288-290碑文云“其先蓋基黃帝,漢相孫陽之苗裔,吳主孫權之后”這一句體現了強烈的虛實相間,充滿了傳奇色彩?!坝^連機而引肘。晉主獲安,述九鼎而陳書,周王變色”引用了孫臏弩殺龐涓、王孫滿答楚莊王“問鼎”之典?!白仙秸粘?囗囗奇光連城,恧其高價”這一句喻志主之才,價值連城?!拜d誕月精,挺仙虹之旦;彩蘭宮蘊”謂夫人乃月中嫦娥降生,優雅多才。

總之,邯鄲古代碑刻文獻內容豐富,品類眾多。依據形制,可分為摩崖、墓志、碑石、經幢等類別。內容上,有廟宇、人物、記事、示禁、宗族、賦稅、雜記等類型。這些邯鄲古代碑刻文獻所體現的文學特征主要表現為前序后銘的體例結構、莊嚴典雅的語言藝術及虛實相間、多樣化的敘述手法等方面。

猜你喜歡
碑記武安重修
雍武安等書畫作品
乾隆《翼宿神祠碑記》與戲神信仰的正名
仁者樂山 智者樂水
學分制下高校重修工作持續改進路徑研究
《遼史·地理志》“武安州”條釋疑
《重修建立玉皇廟記》碑
敦煌寫本《曹議金重修開元寺功德記》考釋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供養人像蠡探
重修龍泉寺碑記所見明代寺院經濟
CSAMT在武安地熱井開發量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