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軟性歷史虛無主義的生成、表征及糾治理路

2023-03-16 00:11璇,趙
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23年2期
關鍵詞:軟性虛無主義大眾

翁 璇,趙 平

(安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2)

歷史虛無主義是當今社會中影響較為廣泛的思潮之一,其打著學術、歷史的旗號對我國革命、建設、改革歷史加以否定、扭曲和污化。軟性歷史虛無主義作為歷史虛無主義的一個衍生物,具有更強的隱蔽性和更大的破壞性,威脅著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要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方法,更好識別各種唯心主義觀點、更好抵御各種歷史虛無主義謬論,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引導下辨析軟性歷史虛無主義的理論基礎和社會根源,識別軟性歷史虛無主義的現實表征,探尋針對軟性歷史虛無主義的糾治理路。

一、軟性歷史虛無主義的生成

黨的十八大以來,歷史虛無主義受到各界的強烈抨擊和批判,逐漸從硬性傳播轉變為軟性滲透,由此衍生出軟性歷史虛無主義,其隱蔽性、迷惑性、危害性更強。厘清軟性歷史虛無主義產生的理論基礎和社會根源,探析軟性歷史虛無主義產生的邏輯進路和內在機理,有助于實現正確歷史觀的正本清源。

(一)軟性歷史虛無主義生成的理論基礎

軟性歷史虛無主義以歷史虛無主義謬論為支撐,否定和虛化人們的歷史共識,再按照后現代主義的解構思想和重組邏輯,披著民主和言論自由的外衣肆意解構歷史事實,扭曲價值共識。

1.以歷史虛無主義謬論為支撐

歷史虛無主義是典型的歷史唯心主義,歷史虛無主義者以主觀意愿肆意歪曲歷史,故意貶低和丑化黨的歷史上的偉大人物,妄圖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軟性歷史虛無主義是指在(傳統或硬性)歷史虛無主義日漸式微的境況下,經由互聯網載體及其信息化手段而以隱蔽、柔性的方式,接續散布錯誤歷史觀和價值觀而形成的一種極具欺騙性、毒害性的歷史虛無主義新形態[1]。軟性歷史虛無主義作為近年來較為活躍的社會思潮之一,其產生是基于歷史虛無主義謬論的支撐。歷史虛無主義的產生離不開個人自由主義的泛濫,個人自由主義者將個人利益置于國家和社會利益之上,這種價值觀延伸到歷史觀上,國家大義要為個人選擇和偏好讓路。個人自由主義者從自身需求出發對歷史進行否定、解構、重組,扭曲歷史共識,狹隘地將個人利益作為唯一評價標準,對革命先烈的犧牲和奉獻進行批判和質疑,從而達到虛無歷史的目的。軟性歷史虛無主義沿襲了歷史虛無主義的思維方式,本質上仍是滿足個人利益訴求,對真正的歷史表示懷疑和不認同。相較歷史虛無主義,軟性歷史虛無主義采取更為隱晦的柔性的敘事手段活躍在大眾的視野中,企圖用柔性的方式繼續虛化人們共同的歷史記憶和價值共識,并趁機輸出西方價值觀。

2.后現代主義話語解構

后現代主義是20 世紀下半葉出現的一種對近代啟蒙思想進行批判和質疑的一種社會思潮。后現代主義主要對現代性進行解構,將反傳統作為歷史研究的核心。后現代主義者認為只有話語和文本才具有最本真的價值,強調歷史和歷史意義知識話語對文本的建構,每個人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偏好來對歷史本身進行裁剪與拼湊[2]。后現代主義者鼓勵大眾對事物進行主觀認識,作者和文本都服從于讀者的思維和邏輯,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文本的客觀現實性。韋爾施指出:“后現代是對現代的一種挑釁,因為借助于后現代人們致力于更加廣泛地和更加自覺地理解現代?!保?]不難看出,后現代主義者強調自我對現代的理解,堅持完全民主和異質性的原則,對傳統的文本和讀者進行解構,強調讀者在閱讀中的絕對地位,映照到歷史觀上,后現代主義者否定一切真相和客觀性,秉持一切否定、否定一切的思想。軟性歷史虛無主義承襲了后現代主義理解現代和否定一切的思想,將歷史作為文本,借助更加隱秘的手段引導大眾對其進行主觀解讀和武斷解構。

(二)軟性歷史虛無主義生成的社會根源

1.錯綜復雜的政治環境是生成氣候

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利用錯綜復雜的政治環境,企圖實現西方價值滲透。一方面,在國際政治形勢上,交流和對抗并存仍是世界發展的主旋律,各種社會思潮的嬗變由不同文明的價值糾紛和不同國家的利益糾紛所主導。歷史虛無主義是西方國家輸入我國并實現本土化的產物,企圖瓦解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改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方向。另一方面,在國內政治環境上,隨著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物質文明的極大發展帶來人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從人們的精神癥候上另辟蹊徑,刻意迎合現代人重視感官刺激、強調個人喜好、追求自由主義的現狀,如以個人愛好為由對污名化歷史人物形象的行為辯護。歷史虛無主義者利用互聯網進行柔性傳播和隱性影響,用泛娛樂化的方式將嚴肅厚重的歷史改造成滿足大眾感官體驗和視覺感受的娛樂資源。

2.廣大青年群體是滲透對象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育穗”期。軟性歷史虛無主義以正處于人生特殊時期的廣大青年群體為主要影響對象,用一些子虛烏有的東西影響青年對歷史的正確認知,使其對現實的合理性產生懷疑,顛覆其價值觀和政治信仰[4],涉世未深的青年群體成為軟性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滲透對象。首先,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對青年群體的歷史觀和價值觀進行混淆和欺騙,模糊其歷史認知,使其對歷史事實產生懷疑。如大肆宣揚雷鋒的手表和日記,試圖將青年的關注重點從雷鋒精神的學習轉移到雷鋒個人的家庭條件上,進而讓青年對雷鋒精神產生質疑。其次,青年群體處在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期,本身容易受影響。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一方面利用網絡平臺散布歷史虛無主義言論,向青年不斷推送同質化內容,另一方面利用青年的朋輩影響力,通過價值觀和歷史觀已經動搖的青年擴大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范圍,通過線上線下雙渠道推動和加深軟性歷史虛無主義的發展和影響。第三,對于處在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織造的信息繭房中的青年而言,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將極易成為主動傳播歷史虛無主義謬論的推手。隨著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有意為之,青年群體自覺或不自覺地成為軟性歷史虛無主義滲透的對象。

3.網絡社交平臺促進蔓延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為了擴大軟性歷史虛無主義的傳播范圍、避開學術界和社會的聯合抨擊,將網絡社交平臺作為主要傳播媒介,對軟性歷史虛無主義進行大肆宣揚。首先,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通過互聯網關注社會熱點事件,在這些事件的評論區發表評論和進行控評,將符合其價值觀的評論推上熱門評論,從而占據一定的話語高地,進行話語導向和輿論控制,在吸引流量的同時進行歷史虛無主義價值輸出。其次,在信息時代,人們的興趣點、關注點很容易被系統記錄并推送同質化內容,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利用網絡的便捷性和交互性鎖定目標受眾群,對其進行精準化、同質化的信息推送,潛移默化地誤導其歷史認知,強化其思維偏見。第三,錯綜復雜的網絡環境為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提供了能助其隱跡遁形的天然屏障,雖然目前網絡社交平臺基本上實行實名制,對抵制軟性歷史虛無主義有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漏洞,如網絡社交平臺賬號能隨意買賣,同一用戶在同一平臺上可注冊使用多個賬號,網絡平臺對不良言論的處罰力度小等。這些都使得互聯網成為促進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蔓延的推手。

二、軟性歷史虛無主義的表征

軟性歷史虛無主義是從歷史虛無主義衍生出來,其手段仍是打著學術的旗號對歷史事實進行解構、否定、捏造和扭曲,從而否定我國的革命史、建設史、改革史。但是軟性歷史虛無主義的表現方式更為隱密和柔性,必須引起警惕。

(一)借助網絡平臺戲說歷史、杜撰歷史

在信息時代,大眾娛樂文化的呈現向著視覺化的方向轉變,圖像和視覺感官逐漸取代文本成為文化生產與消費的核心。此外,網絡上充斥著大量信息數據,受眾對這些繁雜的信息難以進行精準判斷,自覺或不自覺地掉入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的陷阱。一方面,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迎合觀看者的娛樂和獵奇心理,故意對歷史進行惡搞和戲說,將吸睛和流量置于歷史的真實性和客觀性之上。如在中學課本插圖中杜甫是一名沉郁憂愁的詩人,在網絡上卻被人以娛樂心態畫出“杜甫騎摩托”圖,顛覆人物形象;一些不良媒體為了吸引大眾眼球,在撰寫抨擊歷史虛無主義的文章中卻將英雄人物作為反面例子,認為其是歷史虛無主義構造出來的虛假的人民英雄,否定真實歷史英雄人物;在知名手游《江南百景圖》中岳飛被塑造成肉袒牽羊的形象,這與真實歷史中精忠報國的岳元帥大相徑庭。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受眾對歷史史實一知半解,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在網絡平臺上對所謂“歷史真相”進行刻意包裝和宣傳,用蒙太奇手法對歷史進行歪曲和拼湊,受眾難以分辨真假,于是相信所謂“專家”杜撰出來的“歷史真相”,從而達到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虛化和否定真實歷史信息的目的。

(二)利用語言符號的延展性刻意丑化歷史

語言作為一種兼具表征和表意功能的符號,具有延展性,給予讀者一定的主觀空間,也被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加以利用,成為大眾正確認識歷史的阻礙。一方面,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利用符號的近義性消解主流價值肯定,即在描述客觀歷史時含沙射影,模糊人們的關注重點。另一方面,用符號的反義性否定歷史發展成果,如肆意放大和批判我國近代歷史發展中出現的錯誤和短板等。

(三)邊緣史料中心化,碎片事件整體化

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抓住一些片面性和偶然性的歷史事件,龜縮在網絡背后利用流量思維博取大眾眼球,讓大眾對歷史人物產生質疑,模糊大眾的歷史認知。一方面,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將邊緣史料中心化。在研究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應著重把握其主要矛盾,而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將次要矛盾置于主要矛盾之上,對歷史人物進行評判時忽視其中心部分、強調其邊緣部分,對歷史人物進行本末倒置的評價,企圖顛覆大眾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如對汪精衛這類歷史罪人的探討上,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淡化其賣國求榮的本質,將目光聚焦到面容俊俏、文藝細胞這類風花雪月的生活話題上,妄圖給受眾留下其正面印象。另一方面,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將碎片事件整體化。歷史的長河波瀾壯闊,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依據自己的利益僅關注對其有利的那段“支流”,并且妄圖誤導大眾這段“支流”即是“長河”本體。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借助網絡信息技術的便利性,將歷史事件切割成碎片,隨意進行裁剪、拼接,形成一個個拼湊而成的與歷史真相相悖的“史實”,如跳梁小丑一般嘩眾取寵,其娛樂大眾、歪曲事實、虛無歷史的目的險惡。

(四)利用大眾娛樂心理消解主流價值

軟性歷史虛無主義的傳播主要借助公眾娛樂平臺,這種相對難識別的傳播手段更容易吸收和俘獲普通民眾[5]。軟性歷史虛無主義的傳播主要以網絡為載體,以大眾的娛樂心理為切入點。利用抖音、快手、微博等網絡平臺作為傳播的主要陣地,打著學術的口號宣傳一些杜撰或胡編的“歷史”。同時,軟性歷史虛無主義具有較強的隱蔽性,主要躲在互聯網的背后,隱蔽利用大眾的娛樂心理,將數量龐大的網民用戶作為保護傘。如利用現代人的消遣和獵奇心理重構歷史、調侃歷史,以形而上學的方式為這種調侃提供支撐,不動聲色地向大眾輸出具有主觀唯心主義的結論。隱蔽利用群眾的娛樂獵奇心理,實則強硬消解大眾的主流價值觀,具有較強的欺騙性和迷惑性。

三、軟性歷史虛無主義的糾治理路

軟性歷史虛無主義在形式上采取柔性方式,但其破壞性和殺傷力不容小覷,要時刻保持警惕。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軟的是形式,硬的是內核;軟的是手段,硬的是理念。正因如此,其在隱蔽性和迷惑性的包裝下,更容易產生霧霾般的彌散性毒害效果[6]。要加大對軟性歷史虛無主義的理論批判和實踐匡正,破除軟性歷史虛無主義的存在空間。

(一)強化馬克思主義的引領,提高辨析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澄清對黨史上一些重大歷史問題的模糊認識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保?]一方面,要拿起馬克思主義歷史哲學和唯物史觀的武器,準確研判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變化的新態勢,擊破形而上學歷史觀?!拔ㄎ锸酚^是我們共產黨人認識把握歷史的根本方法。如果歷史觀錯誤,不僅達不到學習教育的目的,反倒會南轅北轍,走入誤區?!保?]打破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建構的主觀歷史,駁斥軟性歷史虛無主義在歷史觀上的形而上學性和主觀隨意性,澄明客觀性、現實性和具體性的歷史。強化馬克思主義的引領地位,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剖析軟性歷史虛無主義新樣態,幫助廣大群眾正確認識和辨析軟性歷史虛無主義。另一方面,警惕英雄史觀的陷阱。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不僅將英雄和人民對立起來,而且將英雄困在英雄史觀之中,對英雄進行苛刻解讀,實則是扭曲英雄形象。要時刻牢記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英雄來源于人民之中,與人民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時代在創造英雄,人民也需要英雄作為指引,朝著自己心中的目標不斷奮斗不斷進步。

(二)加強愛國主義和歷史教育,構筑思想陣地

熱愛國家必要明晰歷史,銘記歷史更能珍重國家。在各種外來社會思潮的侵蝕下,破除軟性歷史虛無主義的桎梏,要注重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梳理中華民族奮斗的歷史脈絡,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針對部分人在思想和價值觀上的動搖情況,要精準施策、靶向發力。一方面是針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歷史教育。學校要自覺承擔起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作用,根據學生個體發展的不同階段,協調利用好各類教育途徑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如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理論教學,讓學生對中華民族的奮斗史、革命史、建設史有系統的概念;在課堂外開展愛國教育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觀歷史遺跡和紅色革命舊址等,切身體會歷史的變遷和國家的發展,組織專門的指導教師跟隨教誨,寓教于行。另一方面是針對普通民眾進行愛國主義和歷史教育。名勝古跡和紅色遺址對民眾實行分階段免費游覽,吸引民眾游訪,增強國民記憶;社區鄉村定期開展紅色教育活動,以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延展人們的歷史認識;嚴格把控文化產品推行的行業標準,大力支持編纂通俗易懂的歷史讀物,強化人民的歷史記憶,筑牢思想文化陣地。

(三)破除網絡存植空間,完善法制建設

“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不時出現,網絡輿論亂象叢生,嚴重影響人們思想和社會輿論環境?!保?]網絡的快速發展給大眾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軟性歷史虛無主義等外來社會思潮以潛伏空間。首先,要完善互聯網的信息內容管理。以精準思維作為指導,加快社交平臺實名制管理,針對網絡上惡意丑化、扭曲、污化國家歷史的言論實行追責到人,用法律重劍激濁揚清,不給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任何喘息空間。其次,在網絡平臺中培養兼具歷史知識和網絡素養的歷史專家隊伍。一方面使廣大民眾能夠找到真正的歷史專家,了解和學到真實的歷史知識,防止被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扮演的“專家”所誤導;另一方面,歷史專家隊伍在網絡中可以走在輿論的前沿,及時引導輿論朝著積極方向發展,不給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留有控制大眾輿論和占據話語高地的機會。第三,完善互聯網語言審查機制。軟性歷史虛無主義隱蔽性較強,語言審查機制能夠及時發現軟性歷史虛無主義的痕跡。

(四)縱橫向開展政治教育,明晰國家大勢

軟性歷史虛無主義的主要影響對象是廣大青年,對青年的政史教育刻不容緩。政治環境的明晰有助于青年更好地辨別是非,警惕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在網上營造的虛假歷史真相,認清國際國內政治形勢。一方面,縱向上形成國內政治環境與歷史發展學習一體化。學校要形成學生“小初高大”一體化的政治和歷史學習教育體系,培養青年學生形成系統的歷史觀。針對不同年齡階段以及不同的政治形勢和歷史發展進行教育,讓青年對國家歷史和政治環境的掌握隨著年齡的增長由淺入深,增強青年的國家文化認同感,降低被軟性歷史虛無主義者荼毒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橫向上實現國際政治環境與歷史發展學習全面化。堵不如疏,對于國際的政治環境和歷史發展不必視為洪水猛獸,在青年經過政史教育一體化的系統學習、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以后,對于國際的政治環境和歷史變遷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系統全面地學習。國際政治格局的學習可以幫助青年培育全面的歷史觀,正確認識和對待其他國家的歷史,還原政治環境的事實真相,厘清錯綜復雜政治環境中的價值真相,同時可以讓青年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制度、文化和理論優勢,從而徹底打破軟性歷史虛無主義的陰謀。

猜你喜歡
軟性虛無主義大眾
一汽-大眾ID.6CROZZ
上汽大眾ID.3
大眾ID.4
上汽大眾
舉旗亮劍遏制和反對歷史虛無主義
堅定道路自信 理直氣壯 抵制歷史虛無主義
一種軟性薄膜壓力傳感器
必須認清歷史虛無主義的本質
虛無主義的癥狀、成因與馬克思論虛無主義的克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