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詞揭曉

2023-03-16 14:03柴如瑾
飛碟探索 2023年4期
關鍵詞:腦機核聚變再生稻

柴如瑾

2023年12月26日,“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詞”發布,分別是:大語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量子計算、腦機接口、數據要素、智慧城市、碳足跡、柔性制造、再生稻、可控核聚變。該盤點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事務中心聯合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平面媒體中心、《中國科技術語》雜志社等聯合發起,旨在精選出2023年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科技名詞。

大語言模型

大語言模型是基于海量文本數據訓練的深度學習模型。它不僅能夠生成自然語言文本,還能夠深入理解文本含義,處理各種自然語言任務,如文本摘要、問答、翻譯等。2023年,大語言模型及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應用已成為全球科技研究的熱點,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它將不斷拓展其應用范圍,為人類提供更加智能化和個性化的服務,進一步改善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

生成式人工智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利用復雜的算法、模型和規則,從大規模數據集中學習,以創造新的原創內容的人工智能技術。這項技術能夠創造文本、圖片、聲音、視頻和代碼等多種類型的內容,全面超越了傳統軟件的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2022年年末,美國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推出的大語言模型ChatGPT標志著這一技術在文本生成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2023年被稱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突破之年。

量子計算

量子計算是遵循量子力學規律的新型計算模式。它為解決某些經典計算機難以處理的復雜問題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有望在密碼破譯、材料設計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量子計算機是執行量子計算任務的設備,它的研制是實現量子計算的關鍵。我國對量子計算機的所有路線均有布局,2023年,光學系統(九章號)和超導系統(祖沖之號)均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腦機接口

腦機接口技術是一種變革性的人機交互技術。其作用機制是繞過外周神經和肌肉,直接在大腦與外部設備之間建立全新的通信與控制通道。2023年,科學家們開發了可以將神經信號轉化為接近正常對話速度的語句的腦機接口。全球首例非人靈長類動物介入式腦機接口試驗在北京獲得成功,促進了介入式腦機接口從實驗室前瞻性研究向臨床應用邁進。隨著腦科學、人工智能和材料學的發展,不斷進步的腦機接口技術將在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促進個性化和精準化醫療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數據要素

在數字經濟中,數據要素的角色可與傳統的生產要素(如勞動力、資本和土地)相提并論。數據要素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是賦能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的重要支撐,也是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2023年正式成立的國家數據局,負責協調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等。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以發展更科學、管理更高效、生活更美好為目標,以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為支撐,通過透明、充分的信息獲取,廣泛、安全的信息傳遞和有效、科學的信息處理,提高城市運行效率,改善公共服務水平,形成低碳城市生態圈而構建的新形態城市。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和信息化社會的到來,智慧城市已成為今后城市規劃的新方向。2023年,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方面的投資持續增加,技術不斷革新,主要發展領域包括智慧政務、智慧應急和智慧交通等。

碳足跡

碳足跡是用來衡量個體、組織、產品或國家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標。通過計算和了解個人或組織的碳足跡,可以幫助人們識別和實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策略,進而應對全球變暖。隨著對氣候變化影響的深入理解,以及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正在采取更多的減排和碳中和措施。這些措施正深刻地影響我們的生活、工作方式,或將重塑整個社會經濟結構。

柔性制造

柔性制造是指一種應對大規模定制需求而產生的新型生產模式。它能夠快速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產品設計的更新以及制造過程中的變動。工業互聯網、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改變了傳統工業的生產與管理方式,讓“個性定制”“一件起訂”的柔性化生產模式變為現實。柔性制造正成為制造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再生稻

再生稻是一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樁上休眠的腋芽重新萌發成穗,再收一季的水稻。我國種植這種水稻的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700年前的晉代。2023年,我國在中國空間站成功進行了再生稻實驗,“太空水稻”獲得了再生稻的種子,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我國科學家成功克隆了全球首個水稻再生力基因,揭示了其參與調控水稻再生力的分子機理。再生稻通過提高收獲指數來增加糧食產量,對確保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可控核聚變

可控核聚變是可控的,能夠持續進行的核聚變反應。與核裂變相比,可控核聚變釋放能量大,原料來源豐富,產生的放射性廢物少,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2023年,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取得了顯著進展: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已經在多個實驗中取得了重要成果;核聚變大科學裝置“中國環流三號”面向全球開放,邀請世界各國科學家來中國集智攻關。目前可控核聚變的商業化應用仍然面臨許多技術上和工程上的挑戰,而一旦實現突破,它將為人類提供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

猜你喜歡
腦機核聚變再生稻
核聚變能應用前景現一絲曙光
“稻+再生稻+馬鈴薯”種植模式適用栽培技術
驚世駭俗的“腦機接口”技術
再生稻促芽追肥機研制
基于ssVEP與眼動追蹤的混合型并行腦機接口研究
腦機結合的未來
埃隆·馬斯克的新型腦機接口為何人開發?
糧食 超級稻再生稻平均畝產創世界紀錄
燃起“太陽之火”——談談“可控核聚變”
德國仿星器:聚變裝置造出氫等離子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