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民要術》中的“天氣預報”

2023-03-17 16:55張思晨
知識就是力量 2023年3期
關鍵詞:農書譯文天氣

張思晨

《齊民要術》,“齊民”通常指平民,即面向百姓;“要術”指重要的生產技術和謀生方法。賈思勰在該書序中寫道:只要和百姓維持生計有關的內容,書中皆有記載。

農業生產與“天”息息相關:風調雨順,莊稼可豐收;天時不利,糧食會減產。在農業典籍和生產經驗研究中,賈思勰繼承了中國農學注重天時、地利和人力三要素的思想,特別強調農業生產的基本原則是:“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p>

自然界中,有許多現象隨季節流轉不斷重復出現,例如,植物花開花謝,候鳥歸來飛去,河流開河封凍等。這些現象能反映出農業氣象條件,為農業生產提供可靠可行的經驗。

氣象

指發生在天空中的風、云、雨、雪等一切大氣物理現象。

天氣

指一個地區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況,是時刻變化的。例如,今天天氣真好。

氣候

指一個地區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例如,昆明四季如春。

例如,《齊民要術·種谷第三》記載:“二月上旬,及麻菩音倍、音勃楊生種者,為上時;三月上旬,及清明節,桃始花,為中時;四月上旬,及棗葉生,?;?,為下時?!?/p>

譯文 種谷物,二月上旬,雄麻散花粉、楊樹出葉生花時是最好時間;三月上旬清明節,桃花剛開時是中等時間;四月上旬,棗樹出葉、桑樹落花時是最遲時間(文中的月份均指農歷)。

《齊民要術·種蒜第十九》記載:“布谷鳴,收小蒜?!?/p>

譯文 布谷鳥叫的時候,就可以收小蒜了。

時間與節氣雖然能比較準確地反映天氣、氣候等的變化規律,但它們既固定下來,就難免會與實際狀況發生偏差。在此情況下,物候(指受環境影響出現的以年為周期的自然現象)往往能夠更準確地反映天氣、氣候的實際變化。所以農書在指出某種作物應在某時節播種時,也會附上物候指標。

《齊民要術》中這方面記載非常多。這些經驗也多以農諺的方式流傳至今,不僅能指導生產,在農業氣象預報中也常被引用。

在天氣變化中趨利避害

只有了解農作物對農業氣象條件的要求,才可能趨利避害,獲得豐收。

例如,《齊民要術·大豆第六》記載:“九月中,候近地葉黃落者,速刈(yì)之。葉少不黃,必浥(yì)郁。刈不速,逢風,則葉落盡;遇雨,則爛不成?!?/p>

“桃始花,為中時”

即將成熟的大豆

譯文 關于大豆,九月里看見靠地面的老葉有變黃要落的,應趕快收割。因為葉子還未發黃時,果實太濕容易壞。該收割時不收,遇風,葉會全落;遇雨,果實會爛,沒有收成(文中的月份均指農歷)。

《齊民要術·種椒第四十三》記載:“此物性不耐寒,陽中之樹,冬需草裹,不裹即死。其生小陰中者,少稟寒氣,則不用裹。所謂‘習以性成’?!?/p>

譯文 花椒這植物不耐寒,原來長在陽地的樹, 冬天要用草包裹, 不包裹就會被凍死。生在比較向陰處的,從小獲得了耐寒的習性,就不必包裹。這就是所謂“習慣成本性”。

由此可見,《齊民要術》中不僅指明了農作物成熟期特點、收獲與天氣的關系,對農作物防寒等也提出了有效措施。這些內容在書中不是個例,其中很大一部分內容,至今仍為現代農業氣象學科所用。

《齊民要術》是中國文化的驕傲,也是世界文化的寶貴財富。早在唐代,這本農書典范就傳播到了日本及朝鮮半島,約18 世紀又傳到歐洲,對農學發展以及農業文化傳承產生了深遠影響。它代表的,不僅是古人們閃閃發光的智慧,還有中華民族在黃土地上流淌的汗水所凝聚出的大江大河!

(責任編輯/陳琛 美術編輯/周游)

猜你喜歡
農書譯文天氣
邱志誠著《宋代農書研究》出版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唐代農書“稀見”現象探析
天氣冷了,就容易抑郁嗎?
月令體農書中獸醫知識書寫特點探析
誰是天氣之子
盛暑天氣,覓得書中一味涼
譯文摘要
Weather(天氣)
論古農書的目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