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七家”僅太保太平保費正增長!壽險行業2022年業績普遍承壓

2023-03-18 12:35趙夢涵
金融理財 2023年3期
關鍵詞:建信非上市償付能力

趙夢涵

近期,上市險企保費披露和60多家非上市險企2022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相繼披露,行業內壽險2022年成績單也隨之出爐。

據統計,在這60多家壽險公司中,2022年全年保費收入累計超過500億元的壽險公司共有11家,凈利方面,有8家非上市壽險公司凈利超過5億元,7家凈利虧損超10億。有6家償付能力不達標,最新一期風險綜合評級均為C類。

具體來看,11家保費超500億元的壽險公司中,中國人壽實現6152億元保費收入,位居第一,平安人壽、太保人壽超2000億元,中郵人壽、太保壽險、建信人壽、泰康人壽、太平人壽5家壽險實現正增長。

8家凈利超過5億元的非上市壽險公司中,泰康人壽實現118.33億元的凈利潤,穩居第一。中信保誠人壽、中意人壽2022年凈利潤超10億元,僅中英人壽實現凈利增長。

據金融理財統計,2022年全年保險業務收入累計超過500億元的壽險公司共有11家。

壽險老七家中,中國人壽實現6152億元保費收入,位居業內第一,平安人壽全年累計保費收入4393億元,太保人壽實現2223億元。新華保險、太平人壽分別實現保費收入1631億元、1540億元。人保壽險居末位,實現927億元保費收入。

剩余4家,泰康人壽實現保費收入1708億元,中郵人壽、百年人壽、建信人壽未滿1000億元,分別實現914億元、529億元、500億元。

保費增速方面,壽險老七家中,僅太保壽險、太平人壽保費實現正增長,分別增長6.1%、3.6%,其余增長的還有中郵人壽同比增長6.6%,建信人壽同比增長4.77%,泰康人壽同比增長3.7%。壽險老七家中,新華保險、中國人壽微降0.2%、0.8%,平安人壽、人保壽險下降3.9%、4.3%,非上市壽險公司中,百年人壽下降6.87%。

目前,上市險企凈利尚未披露,在非上市險企2022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凈利超過5億元的有8家。

其中,泰康人壽實現118.33億元的凈利潤,穩居第一。中信保誠人壽、中意人壽2022年凈利潤超10億元,分別實現11.75億元、10.73億元。中英人壽、中美聯泰人壽、招商信諾人壽、民生人壽分別實現9.22億元、7.18億元、6.74億元、5.83億元。在這8家壽險公司中,僅中英人壽實現凈利增長。

2022年壽險公司凈利承壓,不少壽險出現虧損,在披露了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非上市壽險公司中,凈利虧損超10億的公司有7家。

建信人壽、渤海人壽、光大永明人壽、招商局仁和人壽分別虧損了12.19億元、12.26億元、12.47億元、12.63億元。合眾人壽虧損20.2億元,百年人壽、利安人壽分別虧損27.1億元、27.43億元,其中,百年人壽降幅最大。

在盈利層面,壽險受投資端與負債端的兩方面影響。尤其是過去一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資本市場波動,投資收益明顯下滑,導致大部分壽險公司利潤承壓。

建信人壽在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提及, 實際資本下降,主要原因是資本市場波動導致綜合投資收益不達預期,以及 750國債收益率持續下行導致準備金負債增提。

百年人壽在償付能力下降的原因中也同樣提及,受到資本市場波動影響, 導致實際資本下降。

據統計,目前非上市險企披露的2022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有6家險企最新償付能力不達標。

具體來看,在償付能力不達標的險企中,合眾人壽、渤海人壽、百年人壽、三峽人壽、華匯人壽、中韓人壽6家險企最新一期風險綜合評級為C類。

2021年4季度共有9家險企償付能力未達標,其中6家壽險,3家財險,分別為:珠江人壽、合眾人壽、渤海人壽、前海人壽、上海人壽、信泰人壽、陽光信保、渤海財險、安心保險。

與2021年同期相比,合眾人壽、渤海人壽償付能力依舊未達標。在償二代二期工程下,百年人壽、三峽人壽、華匯人壽、中韓人壽迎來了償付能力未達標的難題。

根據監管要求,險企為償付能力達標公司需滿足三點要求: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及以上。不符合上述任意一項要求的,為償付能力不達標公司。據2022年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多家險企在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為 C 類的原因中提及了公司治理方面。

華匯人壽在報告中表示,因公司治理相關問題整改工作尚未完成,監管部門認為華匯人壽操作風險較大,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由 B 類降為 C 類。高層方面,目前何萬軍任公司臨時負責人、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處于空缺狀態。

百年人壽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為 C 類主要由于操作風險中公司治理方面??偨浝矸矫嬉恢睕]有確定的人選。2021年12月,百年人壽發布公告稱,經公司董事會決議,于衛紅自2021年12月16日起擔任公司臨時負責人,孫曉紅不再擔任公司臨時負責人。但在2022年1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沒有出現于衛紅,臨時負責人、總經理也沒有迎來新的人選。

三峽人壽目前面臨的主要風險是償付能力承壓,公司戰略、經營管理等持續受到制約。三峽人壽董事會換屆后,新當選董事待任職資格經監管核準后由公司發文任命,而在目前現任董事中,董事長、總經理均處于空缺狀態。

猜你喜歡
建信非上市償付能力
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償付能力風險管理制度
打造固收投資“金字招牌”建信基金投資實力名列前茅
基于保險賠付模型的財險業海洋災害償付能力測算
非上市公眾公司的監管尺度
歐盟償付能力II背景下我國保險業償付能力管理
關于非上市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渠道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