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立美修德實踐的小學思政育人體系建構與實施

2023-03-21 15:27
江蘇教育 2023年1期
關鍵詞:建構育人思政

王 文

2022 年11 月,教育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政課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诽岢鲆按罅μ嵘颊n育人質量,教育引導廣大中小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從小聽黨話、永遠跟黨走,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不僅是全面落實思政課立德樹人關鍵課程地位的戰略部署,更是我們系統建構基于立美修德實踐的小學思政育人體系的方向指引。

一、建構小學思政育人體系的重要性

1.學習貫徹《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中小學思政課建設的意見》的必然要求

南京市石鼓路小學(以下簡稱“石小”)在立美修德實踐教育的過程中選擇多元的載體,切實將《意見》提出的各項任務落實到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基于立美修德實踐的思政育人體系,以“培育新時代好少年”為宗旨,培養學生守公序良俗、懷愛國之情、立報國之志,引導學生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

2.傳承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必然要求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集中彰顯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長期以來形成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具有重要的育人價值,是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特別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寶貴資源。建構基于立美修德實踐的小學思政育人體系,是石小拓展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涵育“新時代好少年”的具體實踐路徑,引導學生做精神譜系的忠實實踐者、接續創造者。

3.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

將思政工作貫徹到新時代人才培養的全方位、全過程,把對人才“德”的培養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真正培養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的有用之才。石小始終堅持“立美修德”育人實踐,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并在此基礎上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課建設的重要論述、關于“大思政課”的重要指示和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協同發掘各學科和學生生活中的思政育人資源,切實加強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內涵建設,積極踐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

4.協同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建設的必然要求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這些時代之問是思政課要解答的核心問題。但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不是一門思政課可以解決的,需要協同多門學科。石小一直堅持把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推動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教育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二、基于立美修德實踐的小學思政育人體系

(一)建構新時代思政鑄魂育人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笔』诹⒚佬薜聦嵺`的思政育人體系就是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將育人融通于真實生活,扎根于兒童實踐。深化課程改革,堅定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思政育人力量,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在一體化育人實踐上,石小確立了縱向貫通、橫向聯動的階梯式思政育人培養目標,并進一步細化了一至三年級和四至六年級兩個學段目標。第一學段的具體要求包括:愛國愛黨愛人民、孝親尊師善待人、勤勞篤行樂奉獻和明禮守法講美德。第二學段的具體要求包括:誠實守信有擔當、自強自律健身心、珍愛生命保安全和勤儉節約護家園。培養目標隨著不同的年級、不同時期和發展階段做出相應的調整變化,體現層次性、遞進性和連貫性。

石小在近四十年“立美修德”育人實踐的基礎上,堅持“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同育人”,引導和培育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通過六大育人途徑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系統建構了基于立美修德實踐、特色鮮明的思政鑄魂育人體系。

(二)多維度協同推進思政育人體系建構

1.師師育人:打造思政育人的“主力軍”

教師是建構思政育人體系的主力軍。他們既是思政育人體系的建構者、引導者,更是這一體系的參與者、實施者?!皫煄熡恕敝械慕處煵粌H包括思政課專職教師,而且包括其他各科教師乃至學校職工、學生家長。各學科教師要把育人要求細化到本學科的人才培養方案中,落實到人才培養各環節全過程。

近幾年來,石小主要通過主題研訓、教研組跨學科培訓、“黨建+思政”育人模式探索,以及構建分別指向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以賽促研”的機制等方式,引導每一位教師樹師德、練能力、強技能、提素養。學校思政教師隊伍專職化專業化水平明顯提升:先后培養了2 名市德育工作帶頭人和6 名市德育優秀青年教師;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組獲全國網絡教研團隊一等獎,并被評為南京市道德與法治學科優秀教研組;獲評南京市小學教學改革(道德與法治)學科課程基地學校、首批江蘇省和南京市思政育人特色學校。2022年10月,學校組織的全校性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思政課堂教學展示,受到與會專家和同行的廣泛好評,并引發熱烈討論。

2.課課鮮活:暢通思政課程的“主渠道”

道德與法治學科是思政育人的主渠道。石小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組圍繞“真情境、真問題、真探究”開展教學研究,引領思政教師處理好知識學習和價值引領、課內學習和課外學習、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之間的關系。在將思政教育融入全學科的教學改革中,石小做出了自己的嘗試。在江蘇省道德與法治學科研討活動暨首批思政育人特色學校展示活動中,石小的一節跨學科的精彩課例獲得了專家的好評。語文教師柏陽和音樂教師林悅共同執教了一節基于國家課程“語文+音樂”的學科思政融合課《詩歌分享會》。兩位老師圍繞詩歌這一共同的文化載體,在課堂教學中創新教育教學方式,以跨學科的方式將人文、藝術學科與審美素養、文化自信、家國情懷深度關聯,把美育和立德樹人、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種子深埋在學生心中。

3.科科同向:筑牢課程思政的“主陣地”

學科課程是思政育人的主陣地。石小以國家課程為基礎,結合不同課程特點,深度挖掘課程思政元素,通過跨學科統整的方式開展學習活動。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學校思政育人中心組教師協同各學科教師聯動,在充分學習《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的基礎上,加強思政課建設,提升學科育人實效,筑牢課程思政的“主陣地”。2020 年12 月10 日,學校開展國家公祭日宣傳教育活動。公開課現場,思政老師帶領學生捧讀《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讀本血火記憶》,共祭民族之殤,激勵學生牢記歷史,珍愛和平,勿忘國恥,圓夢中華。讀本學習結束后,學校又通過紀念館研學、尋訪叢葬地、參加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家祭等活動,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扎根。與此同時,石小版畫博物館“烽火歲月的嘹亮號角”主題版畫體驗區正式對外開放??箲饡r期版畫家創作的《怒吼吧!中國》《躍馬殺敵》《當敵人搜山的時候》等版畫作品,以極具視覺沖擊力和文化感染力的表現形式打動了每一位參觀者。通過復制這些作品,學生觸摸歷史細節,感受到版畫作品中蘊含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和感人的道德力量。

4.時時協同:融通學生生活的“主情境”

制定德育工作實施方案,深入開展各類主題教育活動,健全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深入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積極創建富有特色的班級育人文化,打造清朗文明的校園網絡文化。將育人時時、處處融通于真實的生活,扎根于兒童的實踐活動,是石小思政育人理念之一。學校不僅有融合校園鄉愁館、兒童版畫博物館和數字版畫眾創空間三大實境場館的“德美行走”課程,還有在充分挖掘各學科共有思政元素的基礎上,跨學科統整設計的“德美對話”課程,以及基于學生生活中的真實問題,以任務驅動為主導的“德美成長”課程。這三種實踐活動課程既各自獨立,又互相嵌入,在尊重學生學習、發展、成才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建構了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體系,為每一個學生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廣闊而豐富的情境。

作為江蘇省首批思政育人特色學校,石小圍繞立德樹人,以學校育人目標為指導,以道德與法治課程為抓手,充分發揮區域內學科示范引領作用;充分發揮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兩方面作用,積極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深入挖掘各門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協同育人。站在新的起點,石小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融入學校育人工作的各個環節,認真回答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

猜你喜歡
建構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建構游戲玩不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