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蠅王》敘事視角分析
——以拉爾夫為例

2023-03-21 08:36劉禹楊
海外文摘·藝術 2023年14期
關鍵詞:蠅王戈爾丁拉爾夫

□劉禹楊/文

《蠅王》是英國作家威廉·戈爾?。╓illiam Golding)于1954年創作的一部反烏托邦小說。該作品描繪了一群被困荒島的男孩們在沒有成人監管的情況下,道德上是如何墮落,逐漸暴露出人性中最惡劣的一面的,反映了人性的黑暗面。在《蠅王》中,拉爾夫是故事的主要角色之一。他是一個理性的、有領導能力的男孩,試圖在荒島上建立秩序和文明。然而,隨著故事的發展,拉爾夫逐漸意識到他的努力是徒勞的,因為其他男孩越來越陷入野蠻和暴力。從拉爾夫的角度進行敘事視角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故事中各種事件和人物之間的關系,以及拉爾夫在荒島生存的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從而更為深刻地理解作者對人性、道德和社會秩序的思考,以及他對人類未來的擔憂??傊?,以拉爾夫為例,從敘事的視角研究《蠅王》,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理解這部作品的主題和意義,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核心思想和藝術價值。

1 拉爾夫的真實面目與戈爾丁的敘事影響

在分析威廉·戈爾丁《蠅王》的敘事視角時,人們普遍認為戈爾丁使用了客觀的第三人稱視角。這一視角又被稱為“全知視角”或者“上帝視角”。創意寫作大師莉茲·布雷澤萊對該視角的定義是:“敘述者只是在講述整個事件,并未直接參與到故事中,某種程度上使讀者凌駕于故事之上,獨立對其進行解讀?!比欢?,本文雖然采取的是第三人稱全知視角,但戈爾丁的敘述并不完全是客觀的。相反,他采用了看似客觀的“上帝的視角”,面對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敘事態度,并在敘述的過程中進行了隱藏的難以為人所察覺的道德判斷。與此同時,戈爾丁偶爾會改變他的視角選擇,以這種方式控制讀者和小說中人物的距離[1]。由此,他便可以在使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的同時,讓讀者在潛移默化中認可他對角色們所持的情感。也就是說,讀者并不是在獨立地、全然自主地解讀情節,而是無形之中被作者誘導了。這也就是文藝批評理論所指出的“文本的暴力”。法國哲學家米歇爾·??旅鞔_指出構序(ordre)是一個象征著暴力和強制性結構等級的概念,它向我們呈現了通常人們每時每刻在不經意使用的言說、寫作和思考的話語中,實際上存在著一種抑制和排斥性的壓迫,這是一種被建構出來的看不見的話語發生、運行的法則和有序性。在這種話語構序中,一些人被剝奪了話語權,一些有話語權的人則必須以一定的支配方式言說、寫作和思考。

當意識到“文本的暴力”之后,讀者再去回看這部小說,就會發現作為一個“正面角色”的拉爾夫,實際上并沒有他們所想的那樣高尚:他把自己凌駕于他人之上、規則之上,但在被孩子們選為領導人后卻缺乏勇氣、難以起到領導作用;他縱容杰克和獵人去迫害其他孩子;僅僅為了一塊豬肉就喪失了理智和尊嚴;他眼睜睜看著豬崽子被殺害卻無動于衷;他甚至參與了對西蒙的殘忍屠殺……在某種程度上,拉爾夫是使孩子們變成野蠻人的幫兇。但為什么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拉爾夫是一個不同于其他人的積極人物呢?為什么讀者一次又一次地對他表示同情,愿意原諒他的錯誤呢?問題的答案就在戈爾丁的敘事視角中。他的敘事視角影響了讀者的判斷。讀者已經被看不見的話語的背后那只手所控制了。

2 戈爾丁筆下的主觀性:第三人稱敘事視角下的角色偏見

一般來講,在文學作品中使用第三人稱全知視角的優點之一是提高作品的客觀性。然而,戈爾丁從未打算讓他的讀者獨立自主地做出客觀的判斷。從一開始,他就試圖立住拉爾夫的正面形象,幫助拉爾夫贏得讀者的青睞。如果將拉爾夫和杰克對比分析就會發現,作者的這一意圖體現得十分明顯。戈爾丁的創作偏向從他的遣詞造句中可見一斑,尤其是褒義詞和貶義詞的選用。他向讀者暗示了自己的立場,讓讀者無意中被影響道德判斷,因為讀者往往把客觀敘述者的道德觀作為衡量評判文本中人物的重要標準[2]。

3 戈爾丁筆下的角色塑造:拉爾夫與杰克的第一印象對比

接下來用拉爾夫與杰克的對比具體分析作者是如何用看似客觀的敘事視角來實現自己的創作意圖的。當拉爾夫第一次出場時,戈爾丁是這樣描述的:“拉爾夫夠大了,12歲還多幾個月,小孩子的凸肚子已經不見了……就他的肩膀長得又寬又結實,看得出他完全可能成為一個拳擊手,但他的嘴形和眼睛偏又流露出一種溫厚的神色……”根據戈爾丁的描寫來看,“肩膀長得又寬又結實”說明拉爾夫是健康的,“他完全可能成為一個拳擊手”說明拉爾夫非常強壯,“但他的嘴形和眼睛偏又流露出一種溫厚的神色”可以看出拉爾夫心地善良。種種描述,讓讀者認為他似乎從一片光明中走來,充滿力量和希望。只通過刻畫拉爾夫的外表,戈爾丁就為他斬獲了一大批“粉絲”。相反,杰克的出場卻沒能給讀者留下什么好印象。戈爾丁是這樣描述杰克的:“在浮動著的斗篷里顯出他大身架的瘦高個兒;黑帽子下露出紅頭發。他臉上長著雞皮疙瘩和雀斑,長相難看,但并不帶傻樣。兩只淺藍色的眼睛向前看看,此刻雖有點沮喪,但又露出正要發怒的樣子,或者說隨時準備發怒的樣子。他總是用一種不禮貌的權威語氣說話……”戈爾丁著重強調了他外表丑陋,相貌充滿侵略性,性格專橫,引導或者可以說是迫使讀者不得不站在杰克的對立面。此外,戈爾丁還刻意為杰克營造了一種陰郁的氣氛,讓杰克更像一位反派人物。如果說拉爾夫的出現仿佛是沐浴在陽光下的,那么杰克就是被黑暗所籠罩的。戈爾丁對杰克的敘述基調給讀者一種壓迫感,鞏固了讀者對杰克消極的印象。在以上兩段描寫中,戈爾丁并沒有做出任何鮮明的帶有個人情感色彩的評論或是道德評判。但作為讀者,甚至在閱讀主要情節之前,就已經被誘導著無意識地在情感上去接近、共情拉爾夫,而疏遠杰克。

在第三人稱全知視角“不公平地”嵌入敘述者的立場,是一種能夠使讀者信服角色形象的有效的敘事策略。但過度使用也會露出馬腳,暴露敘述者的真實意圖。為了不動聲色地控制讀者的情感傾向,戈爾丁靈活地來回切換自己的視角。所以,在小說中,戈爾丁有時會轉向拉爾夫的角度來敘述。用拉爾夫的眼睛審視這個世界。當然,這是他用來推銷拉爾夫正面人設的另一個策略。例如,拉爾夫將他過去對于清潔的標準作為巡邏獵人的標準。例如書中說,“它們都很臟。由于海水的浸泡,它們的皮膚上覆蓋著皮屑?!边@里第一句話是從第三人稱角度敘述的。但之后視角就悄悄改變了。下一幕的場景是拉爾夫親眼所見的。戈爾丁并沒有說“拉爾夫看到獵人都很骯臟……他們的皮膚是……”但通過應用“自由間接引語”,他轉換到了拉爾夫的視角。戈爾丁引導讀者走進拉爾夫的內心,以拉爾夫的身份去觀察、去體會,這不知不覺地縮短了拉爾夫和讀者之間的距離。

4 敘事視角與角色同理心:戈爾丁在拉爾夫形象塑造中的微妙轉變

在上面的例子中,戈爾丁把他的視角從第三人稱轉向了拉爾夫。那么下面這個例子,視角又反轉過來?!叭绻槒纳厦婊蛳旅嬲丈鋾r是不同的——什么是臉?拉爾夫不耐煩地挪動。問題是,如果你是一個首領,你必須思考,你必須要明智。機會馬上溜過去了,你必須趕緊做決定。這讓你思考;因為思想是一件有價值的東西,所以得到了結果……”最初提出的兩個問題是拉爾夫的思考。然而,在進一步解釋這個問題時,戈爾丁植入了他的想法。這一變化可能并不引人注目。讀者可能會想,難道這不是拉爾夫的想法嗎?大體來說,是的。但如果稍微深挖一點,就不難發現,作為一個僅僅12歲的孩子,拉爾夫無法表達出原文本中如此精確的詞匯和邏輯。但是如果用拉爾夫,一個12歲男孩的語氣來表達,也許聽起來會更像是抱怨??赡苁牵阂钱旑^頭兒的話,得想辦法,還得做決定……這樣讀者對拉爾夫的好感很可能會下降,因為在荒島上,無休止的不滿、抱怨是孩子們逐漸變得野蠻的重要原因。杰克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這種情況下,戈爾丁站出來,將拉爾夫的想法加以整理,然后有序地產出[3]。他的目的是告訴讀者,拉爾夫正在努力提高自己,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他在理性地思考如何進步,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是區分文明人和野蠻人的關鍵特征。作者也正是利用這種敘述向讀者展示了拉爾夫的積極形象。

5 戈爾丁的敘事策略:人性的復雜性與道德反思

總結和分析上面的兩個例子,可以看到,每次戈爾丁改變他的敘事視角,他的目標都是讓讀者在心理上更靠近拉爾夫。這對于贏得讀者對拉爾夫的同情是不可或缺的。讀者一次又一次地原諒拉爾夫的錯誤,就是因為他們被誘惑著站在了拉爾夫的立場上。

在敘事視角的應用方面,戈爾丁既是一位作家,又像是一名導演。他對故事的敘述,如同導演用鏡頭語言講故事,看似是在進行客觀的敘述,讓讀者成為了旁觀者,但巧妙地用鏡頭語言使讀者的道德判斷傾向于拉爾夫。通過改變鏡頭的位置,戈爾丁引導讀者進入拉爾夫的內心,或直接向讀者展示拉爾夫腦海中的世界,或以一種更明晰、有組織的方式解讀他的思想。其目的是相同的——讓讀者看到拉爾夫陽光的一面,給他更多的理解和寬容,并鞏固他的正面形象[4]。

或許有人問:為什么戈爾丁要先費力去暴露拉爾夫的缺陷,再在讀者面前為他辯護呢?為什么他要幫助一個不值得同情的人來贏得讀者的同情呢?有的人說這是為了強調人性本惡的主題。但如果真是這樣,作者以杰克的視角來敘述這個故事,“人性本惡”的主題豈不是更加突出?畢竟杰克在小說中可是極端邪惡的代表。但戈爾丁卻沒有這樣做。事實上,在戈爾丁的敘述中,他幾乎從沒有把自己的視角轉向杰克。因為在讓讀者適應角色的過程中,他更喜歡讓讀者把自己代入不完美的拉爾夫,而不是完全邪惡的杰克。戈爾丁希望的是,當讀者讀完這部小說后,他們確信人性是丑陋的,但同時會因為拉爾夫的光明面的存在,對人類的未來仍抱有一絲希望。戈爾丁的目的是提醒和警告讀者,人的天性是邪惡的,所以更不應該墮落到深淵之中,而不是讓人類陷入絕望。他試圖喚起人類的反思,直視人性的殘缺和漏洞,而不是完全放棄人性。這些才是戈爾丁真正想傳達的東西。

6 結語

總而言之,作者對敘事視角的選取,不僅影響著作品的敘述方式和故事呈現,還會左右讀者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因此,在文學研究和批評中,敘事視角分析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課題。本文從敘事視角出發,對《蠅王》進行分析,得以讓讀者更加深入地理解這部作品的主題和意義,讓讀者意識到:關鍵在于,我們確實必須承認人性是有缺陷的,但作者的意圖,是讓我們理性地審視這些弱點,并且永遠不要徹底放棄自我,要對明天充滿希望。如果我們不能避免人性的弱點,沒關系,我們可以做那個不完美的拉爾夫?!?/p>

引用

[1] 劉俊娟.戈爾丁的生物共同體想象:《蠅王》的啟示[J].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023,36(5):80-83.

[2] 王曉露.《蠅王》中的不可靠敘述與雙重敘事動力研究[J].作家天地,2023(22):44-47.

[3] 陰志科,羅仕淋.重返古希臘——對《蠅王》中現代性問題的反思[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29(3):206-215.

[4] 滿康.《蠅王》對“文明”的解構:敘事視角解讀[D].天津:天津外國語大學,2015.

猜你喜歡
蠅王戈爾丁拉爾夫
跟著拉爾夫闖世界
威廉·戈爾丁作品在中國譯介中的問題分析
淺析《蠅王》人性命題的哲學意義
從“牯嶺街”到《蠅王》:兒童之惡的文化思考
《惡童日記》與《蠅王》比較研究
少年的回聲
論文化視角在英文小說《蠅王》中的體現
性依存敘事曲
捕捉愛的攝影師
一個承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