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數字化轉型文獻綜述

2023-03-22 16:07趙唯一
海峽科技與產業 2023年12期
關鍵詞:角度轉型數字化

趙唯一

新疆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世界經濟正在由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轉化,中國的數字經濟也在蓬勃發展,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近些年,中國數字經濟展現出了巨大的活力,《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2 年)》顯示,2021 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了45.5 萬億元,占GDP 比重為39.8%。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普及和數字設備成本的下降,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了數字化轉型之路,數字化轉型成為企業轉換道路、實現超越的關鍵舉措。Bj?rkdahl[1]認為未來企業如果沒有抓住合適的時機實施數字化轉型,將會面臨盈利降低、被同行超越甚至被擠出市場的風險?!笆奈濉币巹澗V要明確提出,要借助數字化轉型驅動生活方式、生產方式以及治理方式變革,全面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技術在更深層次的融合。因此,對于企業來說,采取數字化轉型舉措已經不再是企業的選擇,而是企業在數字經濟時代下生存的必要舉措。根據《2021 埃森哲中國企業數字轉型指數》,2018—2021 年,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指數的平均得分呈現增長趨勢,由37 分增長至54 分,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效顯著。但是,趙聰慧等[2]提出與歐美相比,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水平較低,中國大約有25%的企業進行了數字化轉型,低于歐洲的46%與美國的54%。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仍需要進一步深化發展。本文在閱讀和梳理企業數字化轉型現有文獻的基礎上,從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概念界定、研究方向、實現路徑以及影響因素等角度進行分析,試圖更為全面、清晰地勾勒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基本框架,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一定的幫助,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展望。

1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概念界定

數字化轉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在數字化轉型這個概念產生之初,學者并未對數字化轉型進行明確的概念化。隨著數字化研究的逐步深入,學者對數字化轉型的概念進行了深入剖析,雖然目前尚未出現一個被大眾廣泛認可的概念,但是大部分學者認為數字化轉型絕對不是單純的IT 行業的一個后端過程,更應該是數字經濟時代下企業必須進行的一種戰略升級。更具體地,Berman[3]提出數字化轉型就是企業在引入數字化技術的基礎上,對自身的運營模式進行革新升級,在客戶市場中重塑顧客的價值理念,顛覆傳統的制造業價值模式,使自身能夠在現代數字經濟中保持強大競爭力。

數字化轉型刻不容緩,Demirkan 等[4]認為企業需要提升商業模式、流程、能力、組件的轉型速度,盡可能抓住數字技術發展帶來的機遇,以此應對數字經濟時代下的新挑戰。王華[5]進一步強調了數字化轉型是對數字技術的應用,即利用數字技術不斷完善企業的產品與服務,將數字技術融入企業的日常管理運營中,以此促進企業、市場、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交互,引發數字經濟下企業主體的深刻變革,增強企業經營績效,使企業在數字經濟時代下仍保持競爭力。

雖然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概念并未統一,但其仍存在一定的共性。韋影等[6]認為:①數字技術在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發揮著積極且關鍵的作用;②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一個過程,即企業利用數字技術改變自身,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過程;③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目標是為了革新生產、運營以及商業模式等,使用戶獲得新的價值,最終提升企業的績效以及獲取利益。隨著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數字技術在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進一步應用,其概念界定更加細化,龔雅嫻[7]認為大致可以分為3 類:①利用互聯網技術,改進企業自身的日常管理方式以及生產經營活動;②做到企業入鏈,將企業自身數據與剩余企業數據鏈接,令企業成為整個供應鏈上的關鍵節點之一;③企業上云,即完成整個系統的數據化,如阿里巴巴下屬的阿里云,便是企業上云的典型代表。曾德麟等[8]從辯證的角度對數字化轉型提出了新的認知,認為數字化轉型是通過數字技術、數字產品、數字平臺等基礎數字設施,促進企業、產業乃至社會進行全方面的變革,在此過程中,對于企業既產生了有利影響,也產生了不利影響。

通過對數字化轉型的概念進行梳理,發現其界定視角大致包括戰略、能力、管理、過程等多個研究角度,但總體來說,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都是為了提升自身的效率和業績,以獲得更多的利益。因此,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本文將數字化轉型的概念界定為:在引入現代數字技術的基礎上,將數字技術融入企業,以此驅動企業生產、銷售以及管理等各個流程的全面革新,進而實現企業的數據化,進一步增強企業競爭力,以此實現企業的長期價值和短期利潤穩固增長的戰略舉措。

2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研究方向

本文通過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現有文獻進行梳理,發現學者從不同角度對企業數字化進行研究,更加具體地將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前進方向展示出來。

(1)學者針對不同類型的企業進行了數字化轉型研究。例如,王勇安[9]和葛欣[10]就傳統出版企業,針對數字化轉型存在的困境、定位以及績效管理系統的構建進行了研究,認為在數字化時代進行變革和創新是增強出版行業競爭力的必由之路;谷方杰等[11]在價值鏈視角下,就餐飲行業進行了企業數字化轉型戰略研究,為餐飲企業數字化轉型策略選擇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2)學者就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機制和對策等角度開展了更為具體的研究,并且就每個角度提出了具體建議。李輝等[12]提出企業數字化轉型采取的舉措應隨企業發展的階段以及規模的變化而變化。

(3)學者從政治的角度對企業數字化轉型進行了研究。例如,吳非等[13]提出,就財政科技而言,其支出的增加對于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推進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并且這種影響在不同地區以及不同屬性的企業中展示出了強烈的異質性。

學者從不同角度對企業數字化轉型展開研究,更加全面地展現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前進方向,有助于企業構建并完善自身的數字化轉型邏輯框架。但是已有的研究針對具體角度開展研究的文章數量較少,并且大都集中在制造業,因此未來研究應更加注重微觀角度,就企業數字化轉型開展實證研究,更好地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實踐證據和經驗。

3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實現路徑

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絕非易事,結合實際構建科學的轉型路徑,對于企業成功實現數字化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國內外學者對數字化轉型的路徑進行了以下研究。

(1)Libert 等[14]國外學者就全行業數字化轉型問題,提出了五步流程:①確定起點,主要圍繞明確現有資產組合展開;②針對現有資產,整理出完備的資產清單;③對于企業融入數字網絡的未來展開設想;④投入一定的資金,將設想的網絡進行試點運行;⑤跟蹤并且度量網絡運行情況。

(2)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李輝[15]結合中國情境提出了適合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具體路徑:①針對不同階段、不同規模的企業應該采取差異化的數字化轉型策略;②商業模式的數字化革新應該立足于消費者權益的增加;③組織數字化革新的目標應該是管理效率的提升;④數據資產的重要性需要大大提升。部分學者針對不同行業的企業數字化轉型進行了研究。王樹柏等[16]提出,外貿企業可以采取以下路徑進行數字化轉型:①數字化轉型初期,應該將轉型重點置于智能化制造;②數字化轉型中期,應注重渠道的完善以及品牌的建設;③數字化轉型后期,應該注重整合資源,促進產品標準化,深挖行業發展潛力,實現進一步外向拓展。苗力[17]提出,保險行業企業可以從目標、層面、維度入手,實施數字化轉型,遵循“轉型動因—轉型過程—轉型成效”這一轉型框架。此外,部分學者還針對具體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實踐,總結出了具體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

國內外針對企業數字化轉型路徑已經進行了許多研究,總體來說是不同企業應結合自身需求、資源等現實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轉型戰略,以達到轉型目標,獲得轉型成效,提高企業競爭力。但是現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全行業研究,針對特定類型的企業開展的研究較少,并且由于數字化轉型是新興領域,相關研究缺乏現實證據支撐。此外,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但是現有研究的關注重點僅為轉型績效,忽略了其動態性特點,給相關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偏差。未來的研究應進一步搜集相關證據,以對現有的理論進行全面的驗證,使其更好地為現實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

4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影響因素

對企業數字化轉型影響因素的研究是當前學者和實務工作者共同關注的重點話題之一,大部分學者會從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個角度展開研究。

4.1 內部因素

基于內部因素,本文從公司治理、管理者特征、企業資源、企業的創新能力等角度對已有文獻進行梳理。

(1)從公司治理角度來看,楊德明等[18]認為完善的內部治理制度,可以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促進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李倩茹等[19]提出多個大股東的監督、內部控制以及對管理層的長期激勵可以緩解管理者短視主義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抑制作用;林川[20]也通過研究表明多個大股東能夠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

(2)從管理者特征角度來看,吳育輝等[21]認為具有信息技術背景的高管會減少短視,選擇企業數字化轉型這一長期戰略,通過增加企業數字化產品的投入以及產出,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

(3)從企業資源角度來看,數據資源在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數據安全成為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前提和保障。韓國高等[22]認為應該提高企業資源的配置效率,將數字生態融入企業發展,使數據賦能成為現實,在此基礎上持續不斷地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這是企業將局部的數字化轉型推向全局的重要內部動因。

(4)從企業的創新能力入手,孔偉杰[23]認為企業的創新能力是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的關鍵性因素;徐歌[24]也提出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可以憑借自身創新能力的累積,在短時間內生產出創新性較高的新產品,有利于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把握住創新機遇。

(5)從其他角度來看,張葉青等[25]認為當企業自身規模更大、有形資產比例更低以及盈利能力更強時,進行數字化轉型成功的概率更高。

4.2 外部因素

基于外部因素,本文從企業所處的政治環境、產業環境、社會關系等角度對已有文獻進行梳理。

(1)從企業所處政治環境來看,江玉國[26]提出政府發布的數字化轉型政策,在經過一定渠道宣傳后,能夠引導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樊自甫等[27]認為政府補貼能夠有效地促進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但是政府補助需要達到一定量級水平才會生效。

(2)從企業所處的產業環境來看,李舒沁[28]認為行業內存在的數字化轉型綜合服務平臺可以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陳慶江等[29]發現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存在顯著的同群效應,而同群效應可以使行業內企業數字化轉型程度向上趨同;曾皓[30]認為市場競爭機制的存在也會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

(3)從企業的社會關系角度來看,胡青[31]指出企業外部網絡合作機制的存在,可以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助力。

關于企業數字化轉型影響因素的研究,國內外學者主要從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展開,已經進行了較為豐富的研究,但是研究視角主要集中于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積極因素上,針對企業數字化轉型阻礙因素的研究較少,并且在明晰了企業數字化轉型影響因素后,研究下一步關注的重點應該放在利用這些影響因素構建利于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邏輯框架上。

5 文獻述評

通過梳理企業數字化轉型現有文獻,發現學者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文獻研究頗多,但是在研究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如研究過程中理論分析不夠充分、理論框架構架不夠完善,現實數據獲取難度較大、樣本選取不清、研究窗口期不夠長、實證考察不足等。

具體來說:①針對企業數字化轉型概念需要進行更加具有說服力的界定;②針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方向,應該針對具體的行業,區分企業間的差距,展開更為具體的研究;③針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實現路徑,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一個由淺及深的動態化過程,然而目前的研究并未關注到這一動態性特點,更多的是就數字化轉型完成后的業績效果進行討論,討論數字化轉型的動態過程以及進一步研究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具體路徑,應該是未來研究的重點;④針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影響因素,總體文獻數量不夠,且主要關注點為促進數字化轉型的積極因素,此外數字化技術是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根本要素,但是在影響因素研究方面,關于數字技術相關研究很少,因此接下來從辯證的角度挖掘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影響因素以及相關數字技術應該作為工作的重點,以此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在理論方面提供更為全面的支持。

在未來,應以更為廣闊的視角、從更多的角度去研究數字化轉型的概念;可以更深入地結合實踐去探索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方向;可以就某一特殊類型的企業進行企業數字化轉型實現路徑研究;可以從更多的角度、以辯證的視角研究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影響因素。在數據的獲取與使用上,應該采取更為合理的方法,力求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更多幫助。

猜你喜歡
角度轉型數字化
神奇的角度
轉型發展開新局 乘風破浪向未來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航天器在軌管理模式轉型與實踐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一個涉及角度和的幾何不等式鏈的改進
轉型
角度不同
人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