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人文技術助力非遺檔案開發的優勢與路徑

2023-03-22 22:03歐月劉婧
云南檔案 2023年6期
關鍵詞:人文數字

■歐月 劉婧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檔案是承載非遺由無形轉化為有形的實物,它們既為公民分享非遺提供了有形的物質載體,又為公民生產、生活提供了寶貴資料。非遺檔案開發是將非遺檔案蘊含的內容轉化為生產力,為社會發展、經濟建設、文化傳承等各方面提供價值的過程。國家《“十四五”非遺保護規劃》強調“讓保護成果為人民共享”,對非遺檔案開發提出新要求。

目前,國內外針對非遺檔案開發的研究主要圍繞非遺檔案的開發現狀、活態性開發、編研開發、新媒體技術在非遺檔案中的應用、非遺檔案數據庫建設、非遺檔案的開發與保護等。但是在數字化時代的背景下,缺乏專門針對數字技術應用在非遺檔案開發的相關研究?;诖?,筆者將數字人文技術引入非遺檔案開發,充分發揮計算機技術與數據處理技術的優勢,為非遺檔案的開發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與范式。將數字人文應用于非遺檔案領域,可以進一步提升對非遺檔案內容的處理速度和分析效率,提高對非遺檔案內在價值的挖掘深度和利用水平,從而提升非遺檔案內在資源的開發利用水平。

一、非遺檔案開發存在的問題

非遺檔案開發主要分為傳統方式、數字化方式、綜合方式三種,當前非遺檔案開發仍然以傳統方式為主。然而,受開發理念的束縛,傳統非遺檔案開發工作相對保守和落后,缺少新技術的應用,由此帶來一系列問題。

(一)非遺檔案開發浮于表面

非遺檔案開發深度不夠,浮于表面。具體體現在:一是非遺檔案保存機構缺少主動開發的意識,在“重藏輕用”的慣性思維下,非遺檔案開發多呈現為文件資料匯編、專題目錄、陳列展覽、紀錄片、出版物等傳統開發形式,忽視了非遺檔案的價值屬性和知識屬性,更沒有深入挖掘非遺檔案內涵。二是非遺檔案開發針對性不強,沒有從公眾利用需求出發,對公眾需求分析不足,導致非遺檔案開發難以滿足公眾多樣化需求,具有較強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最終使開發浮于表面。三是對非遺檔案的研究還停留在內容上的一維挖掘,沒有過多探析非遺檔案間多維的內在聯系和歷史聯系。

(二)非遺檔案開發內容零散

我國非遺檔案種類繁多、內容豐富,以民俗類非遺檔案為例,關于“二十四節氣”的研究涵蓋農業、氣象、中醫、民俗等方面,內容繁雜且主要以歸納為主,開發利用較少。此外,非遺檔案主體多元且相對分散,不同主體對非遺檔案的開發側重點不同,難以形成統一的方法和標準,進一步加劇了非遺檔案開發的零散性。最后,受困于技術的更新和應用,當前非遺檔案開發多是將非遺項目、非遺傳承人作為連接點,與非遺檔案的其他關聯信息、傳承人與非遺項目與特定數據間的聯系卻鮮少被關注。這些因素的交疊,讓非遺檔案開發極易陷入內容零散無序的尬尷境地,導致非遺檔案資源分散在各個平臺,其共享程度也相對較低,難以挖掘檔案間的關聯信息,更難以構建完整、立體、多元的非遺檔案資源體系。

(三)非遺檔案開發范圍受限

非遺檔案形成上的地域分散性,決定了非遺檔案開發范圍的限制性。我國地域遼闊,現場調查和田野采風是常見的非遺檔案采集方式,尋找并探訪民間藝術家和傳承人,采用口述、拍照、錄制視頻等方法將這些信息記錄下來,并將整理的成果以文字、音頻、視頻等多種方式儲存在當地非遺保護機構的資源庫中。受到不同地方文化的影響,各地非遺具有明顯的地方性特色,其非遺檔案也因此蘊含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此外,同一類非遺也會因數千年的演變、傳承和發展,而逐漸擴散到更廣泛的區域,加大非遺檔案開發難度。比如傳統美術“刺繡”,受地理環境、風俗習慣、地方文化藝術、社會經濟等因素的影響,擴散范圍越來越廣,川西蜀繡分布在四川,重慶蜀繡則分布在重慶。

(四)非遺檔案展示效果欠佳

非遺檔案的傳統開發方式,通常以展覽、展示、圖書出版等形式為主,展示效果有限,即便是相對生動的視頻和實物檔案,依然無法全方位、立體、完整地體現非遺內涵和傳承精神。例如,岳陽市檔案館曾推出泊羅江流域“非遺”檔案展,以圖文展覽為主,但也無法全方位再現泊羅江的歷史風貌。又如,陜西省檔案館出品的《從檔案看非遺傳承》系列短視頻,精選了“西安鼓樂”“商洛花鼓”等12 個具有地方代表性的非遺項目,通過檔案所記載的文字圖片及非遺傳承人專訪等進行開發。

二、數字人文技術助力非遺檔案開發的優勢

數字人文是近年來將計算機技術和數字技術與人文學科相結合的一個新興的跨學科研究領域。很多國外學者認為,數字人文是將計算或數字技術應用于文學、歷史、哲學這類傳統人文學科的交叉研究領域。國內學者注重從學科的層面出發,將數字人文視作一個跨專業的學科領域。雖然國內外學術界對于數字人文沒有準確的定義,但是所要表達的核心思想都是“將新的技術方法和工具運用到傳統的人文學科的教學、科研、服務以及其他創造性工作之中”。自數字人文概念被提出以來,許多學者研究發現,運用信息技術分析和重構人文知識,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這些深奧的人文學術領域的知識,從而提高其在學術上的影響力。

(一)更新開發理念

數字人文的核心理念在于將數字技術引入到人文學科的研究中。相對于傳統非遺檔案的開發理念,從數字人文視角出發,要求工作人員不再是被動地等待安排,而是主動地挖掘開發非遺檔案潛在的價值,從而革新非遺檔案的開發方式。在數字時代,首先,非遺檔案管理人員就要轉變以往“重藏輕用”的思想,不僅要跟隨時代的腳步不斷刷新對非遺檔案開發的認知,同時不能排斥新技術對開發理念所產生的影響,而且在新科技的帶動下,應該有主動利用新技術的創新意識。其次,要充分掌握利用數字人文技術,根據非遺檔案不同的類型選擇適合的開發技術和表現形式,全面保障非遺檔案的保護與開發,真正體現出非遺檔案的價值。第三,在數字人文的開發背景下,應明確各種數字技術的適用范圍,不能以技術為導向,要真正認識到開發的技術需求,運用技術手段為非遺檔案的開發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優化開發流程

以現代數字技術為基礎的數字人文研究具有明顯的優勢,可以支持更有效的開發利用模式,對現有技術流程進行優化,在實際工作中提高相關工作效率的同時,對非遺檔案進行更深層次的發掘。首先,從技術角度看,我國的非遺檔案文獻資源數量龐大、來源廣泛、載體豐富,數字技術可以使非遺檔案的內容資源得以整合。利用數字人文技術,對非遺檔案進行數字化處理,并根據用戶的需要,對其進行個性化的編輯和加工,以滿足其個性化的服務需要。其次,數字人文通過技術轉化,對傳統的非遺檔案業務流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即經過采集、加工、整合、技術處理,構建與檔案本體相適應的結構與模型,以新的模式展現新的結構體系。

(三)提升用戶體驗

數字人文為非遺檔案資源開發展示提供了新平臺。數字人文讓非遺檔案以實體形態、數字形態的形式表現出來,可以使其真正貼近生活,讓非遺檔案中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得到充分的表達和傳播。比如四川非遺館不僅舉辦了多場線下非遺展,而且為了豐富觀眾的體驗,提高展覽的互動性,展館中還增設了VR 體驗,通過互動小游戲,將孔明燈、綿竹木版年畫、成都銀花燈制作工藝等內容以更加生動的形式展現出來,給觀眾用戶帶好了良好的互動體驗。數字人文技術的應用,還有利于提高非遺檔案信息傳播的快速性和時效性,拓寬了受眾面,讓非遺檔案的開發成果以更加豐富的形式呈現出來。例如:南京市民俗(非遺)博物館借助數字化的非遺檔案資料,推出以抗疫為主題的線上展覽,拓展了信息交流的渠道,使非遺檔案展示內容數字化、創意化、可視化。武漢市檔案館聯合武漢廣播電視臺等共同策劃推出的融入檔案元素非遺口述AR 影像圖書《了不起的非遺》,它利用AR 技術把讀書和音像相結合,把有價值的非遺口述和影像檔案以更加生動逼真的方式呈現在讀者和聽眾面前。數字人文技術在非遺檔案開發中的運用可以更好地發掘非遺檔案的內涵價值和精神文化,為非物質文化的表現提供科學方法,將非遺文化、精神成果以有形的形式呈現出來,方便了廣大人民群眾,讓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涵的人文情懷和內在內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體會。

三、數字人文技術助力非遺檔案開發的路徑

基于上述數字人文技術助力非遺檔案開發的優勢,筆者提出數字人文技術助力非遺檔案開發的具體路徑。

(一)文本挖掘強化非遺檔案開發深度

文本挖掘技術,作為數字人文技術之一,是將數據挖掘、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知識和技術綜合運用于文本處理的一種技術方法。

一方面,文本挖掘技術可以挖掘非遺檔案深層次內涵,幫助非遺檔案有針對性地開發。非遺檔案數量多、內容豐富,海量的非遺檔案涵蓋歷史、文學、藝術、民俗等多個領域的知識,其開發利用的途徑主要有檔案編纂、檔案展陳、編研出版、數據庫建設等。無論何種開發途徑,都要從其內涵、時代意義、受眾目標等角度進行科學的選擇。文本挖掘技術通過捕捉用戶的檔案檢索行為,分析用戶群體特征與需求,以及檢索利用頻次較高的檔案,經系統歸納獲取用戶興趣與偏好信息,建立用戶和非遺檔案的關系網絡,并根據分析結果,幫助定位非遺檔案展覽、出版物和紀錄片作品的選題,從而開展后續開發工作,以適應社會的多元化需要,更好地發揮宣傳作用。另一方面,通過文本挖掘技術,可以使知識之間產生聯系,讓資源的知識聚合成為可能?;谛畔z索,利用文本挖掘技術對與之有關的人物、事件進行自動分析,讓用戶對非遺活動進行全方位的認識,從而達到更好的展示效果。此外,文本挖掘技術還可以對非遺檔案發展歷史時期之間、非遺項目與非遺傳承人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分析,從而為非遺檔案的開發工作提供更深次的背景材料。比如,清華大學城市設計研究院的“再現圓明園”項目,運用文本分析和挖掘技術對上萬件檔案和珍貴考古文學進行分析挖掘遺址信息,為圓明園的數字化復原提供了歷史依據。

(二)關聯數據實現非遺檔案資源聚合

關聯數據技術是指通過對在Web 上開放數據的描述,使用統一資源標識符來命名相關的數據,然后將實例數據和類數據公布,從而從網絡協議中獲取信息。

關聯數據因為具有統一標注、規范描述、多維揭示等功能,揭示數據間關系、開放發布、共享利用等思想,這對解決目前我國非遺檔案開發存在的內容繁多、來源廣泛、主體多元等問題有一定的幫助。在數字人文視角下,關聯數據技術將非遺檔案進行有序的整理,并在數據和數據間建立起連接,將人、事、物串聯起來,形成一個緊密的關系網絡。在非遺檔案的開發過程中,先要打破原有關系網絡的數據信息結構,實現知識的相互關聯和重構,達到資源的深度聚合,從而推動檔案信息的流動與共享。它的目的是把用戶需要的信息集中起來,通過對檔案內容進行分析,發現非遺檔案各要素之間潛在的關聯信息,重構非遺檔案的多維度知識體系機構,通過知識體系的形式向用戶展示,以敘事化方式表征非遺檔案中所包含的人文內涵,從而改變傳統知識呈片段式的展現效果,縮短用戶的檢索時間提高檢索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的利用需求,將非遺檔案的隱性知識和利用價值最大程度地挖掘出來,提高知識服務的效率。

(三)GIS 技術打破非遺檔案地域限制

GIS 技術即地理信息系統,是利用計算機處理與地理信息相關的空間技術,利用系統工程和信息科學的理論和方法,采集、存儲、管理、顯示、處理、分析、輸出地理信息及其產品的集成型計算機信息系統。

GIS 技術通常利用傳統的制圖技術及專題制圖方法,繪制非遺在地理空間范圍內的運行軌跡。比如“非遺足跡——基于地圖故事的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時空可視化研究”,該項目以南京市非遺為研究對象,基于GIS 技術,利用多媒體地圖對南京市非遺進行空間和時間上的可視化。從空間角度,以非遺傳承人、非遺所在地域的分布來體現非遺保護情況;從時間角度,通過時間軸來呈現非遺各階段的分布特點。非遺檔案具有濃郁的地方性特色和地域分布廣泛的特點,例如傳統曲藝蘇州評彈、山東大鼓、東北二人轉、鳳陽花鼓、北京評書、徐州琴書、四川清音、粵曲等等,曲藝種類繁多,各地曲藝唱法、表演手法也不盡相同,這是因為各地的民族特色、地域風情、風俗習慣、文化傳承的差異,使得不同地域的傳統曲藝有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也漸漸擁有能代表自身獨特性的特點。

(四)VR 技術提升非遺檔案展示效果

VR 技術即虛擬現實技術,是“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結合相關科學技術,生成與一定范圍真實環境在視、聽、觸感等方面高度近似的數字化環境,用戶借助必要的裝備與數字化環境中的對象進行交互作用、相互影響,可以產生親臨對應真實環境的感受和體驗”。在傳統的檔案展覽中,檔案展品多是以紙質、實物、影像和聲像資料為主,口述介紹為輔,缺少互動感和沉浸感,難以達到預期的展示效果。通過VR 技術,將傳統的非遺檔案資料可視化,將非遺檔案的內容進行高度的還原,將傳統的工藝過程和文化內涵數字化,通過數據關聯、場景交互等構建三維的展示內容,讓用戶在網上就能充分感受到非遺的演藝歷程,從而讓檔案的溫度得到提升,讓歷史近在咫尺。

一方面,將VR 技術與傳統檔案展覽進行結合,用戶在展覽現場,通過VR 配套設備直接近距離地接觸有立體感的非遺檔案展品,甚至實現環繞式的觀摩。比如寧波海曙區非遺館運用VR、全息等數字媒體技術,并結合光影技術,將現代空間美學注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在展陳中突出交互體驗,讓非遺展覽更加的生動鮮活。另一方面,VR 技術的應用,可以使非遺檔案資源轉化為直觀的立體的展示形式,并能實現動態的視覺顯示。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云參觀。線上展覽采用VR技術對非遺檔案的立體呈現,方便了文字、圖片、音視頻等多種檔案內容的綜合呈現。通過使用鼠標和鍵盤,用戶可以在虛擬大廳中漫游,觀察展品的細節,聽展品的講解。煙臺市非物質文化遺產VR展館囊括傳統曲藝、傳統醫藥、傳統舞蹈等非遺項目,展館全景展示了非遺的同時側面反映出煙臺的歷史文化積淀,突出了煙臺非遺的動態傳承。VR 技術還能還原非遺的原貌,通過虛擬成像、三維定位追蹤、顯示技術等,讓非遺檔案活起來。最為典型的“數字敦煌”項目,運用數字人文技術對敦煌莫高窟文化遺產歷史場景進行虛擬重建,形成數字人文檔案,使敦煌藝術定格在特定的時空內,用戶則可以通過由VR/AR、多媒體等數字技術搭建的交互平臺,身臨其境地漫游莫高窟,這種方式不僅豐富了檔案展示內容,也讓文化遺產得以永久保存和永續利用。

四、結束語

非遺檔案作為記載非遺活動和其傳承人信息的原始記錄,是社會記憶與歷史文化的見證。對非遺檔案進行合理的開發,既是保護、發展和傳承非遺的重要手段,也是發揮檔案價值功能的途徑。數字人文技術的應用,能夠為非遺檔案的開發開辟新路徑,發掘非遺檔案的深層價值,讓非遺保護和傳承成果為人民共享。

猜你喜歡
人文數字
人文
“逍遙游”壺的創新和人文意境
數字
答數字
人文紹興
數字看G20
人文社科
成雙成對
誰來教“醫學人文”課
醫生要有一顆“人文之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